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喊声一遍遍的重复着,每重复一次,外面的枪声与喊叫声就会减弱一点。韦昌辉也是究竟杀场的人,一听声音就知道事情不对。他立刻喊上卫队,向外杀去。

    就在北王府的花园中,韦昌辉的卫队就被包围了。只见为首那人乃是天王近来麾下的近臣张应宸,而张应宸此时脸若寒霜,见到自己带领的千余人围住了北王韦昌辉和韦昌辉的卫队,他立刻挥手。

    所有张应宸的部下都端着火qiang瞄准了韦昌辉和韦昌辉的卫队,而张应宸身边一人越众而出,他声如洪钟,一开口就让对面的所有人听的清楚。

    “天王有旨,韦昌辉胡乱杀人,须得抓了。其他兄弟与韦昌辉无关,放下武器,我们不杀你们!”

    只连喊了三遍,韦昌辉的卫队见到自己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抵抗只是死路一条,也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却见大伙纷纷抛下手中的武器离开韦昌辉的身边。只是片刻,韦昌辉就变成了了孤家寡人,自己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头。

    看着周围如狼似虎的敌人,韦昌辉下意识退了一步,却发现自己一直被阳光晃的有点难受的眼睛突然舒服了。原来他竟然退入了一道阴影里面。抬头看去,那是花园里面一座高高的瞭望台。

    这是韦昌辉负责天京城防御之时修建的建筑,从这座瞭望台上可以清楚看到各个城墙上的信号,一旦敌军攻城,韦昌辉就亲自登上高楼指挥,白天以吹角摇旗为号,夜里则以悬灯为令,将士们就以号令出击,力战清军。那时候韦昌辉指挥着数以万计的太平军战士为保卫天京城而日夜努力。可现在就在韦昌辉家里面,他只剩了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站在自家的花园里面。

    张应宸的部队并没有等下去,十几个人如狼似虎的扑上来把韦昌辉摁到在地,绳捆索绑的同时又把韦昌辉的嘴给堵了上。

    “关好门,我等今天就在这里驻扎。”张应宸命道。等大门都已经关上,张应宸的部队也把韦昌辉的部下给控制住。张应宸才命道:“这帮人杀了太多天国兄弟,把他们统统杀了!”

第19章 走江西(一)() 
无论天京城与城外的天国势力如何动作,至少他们在对待韦泽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置之不理。韦泽干什么他们都不拦着,对于这个太平天国最大的军团的撤退行动,特别是人员撤退行动,大家都没有增加麻烦。

    “看来咱们天国的兄弟完全看不起文官呢。”韦泽在总参谋部里面笑道。

    胡成和也笑道:“管他们看得起看不起呢,让咱们把人带走就行。倒是总参谋长你是否准备开始带兵南下?”

    韦泽的大部队已经开始向宣城集结,留在镇江的已经是一些负责接收的人员,常州虽然还有部队,但是只有两个军一万人而已。剩余的部队相当一部分都在宣称,或者在宣城与常州之间。

    手下有了些文人,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起这帮文人,韦泽现还是挺有趣的。例如南下的道路,从江西到广州有一条大路,但是这条大路的历史韦泽并不清楚。满清时代因为在政治评论上采取了高压政策,所以兴起了所谓金石学,大概就是对文物进行考证的一系。这帮人倒是想韦泽提供了这条道路的理由。唐代之前,去广东基本走湖南,通过灵渠进入湖南。

    随着南方的开,在经济上逐渐成了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到广州的道路就成了走江西。随着千百年的通行,开,现在有一条大道通过崇山峻岭,穿过江西直抵广州城下。韦泽选择的就是这条道路。

    总参谋部确定了南下广州的战略之后,剩下的就是具体执行。在具体执行中也有多个方案,其中一个就是部队如何行军的问题。如果是大集团行军,虽然能够有安全上的保证,但是大集团行军把部队的行动效率降到了最低。如果是分开行动,那又不得不担心各个部队的行动能力,以及万一出现的各种危险。

    分开行动的激进派是韦昌荣,他建议部队分为五队,最前面的部队只负责攻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沿途的城镇,第二阵与第三阵的部队负责占领固守。因为有官道,根据算出的情况,韦泽手下最精锐的部队能够一个多月就从宣城赶到广州城下。如果按照韦昌荣的个计划来干的话,估计前锋都打到广州城下了,尾部只怕还没有全部进入江西境内呢。

    不过总参谋部整体上都不支持全军编成大集团行动的办法,若不是有这条大路,数万人行军其实应该像太平军从郴州直奔长沙那样,分多路行动。基本上现在的主流观点是部队先分路行动,到赣州实施一次总集结,对部队进行休整。等到从赣州出之后,部队就以夺取广州城为唯一目的了。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粮食,令包括韦泽在内的总参谋部都十分惊讶的是,韦昌荣等人在苏州和无锡大肆搜刮,钱搜刮出了几百万两。按照韦泽的习惯,这些钱财都给这帮人打了借条,而且部队里头也留下了存根。粮食却只搜刮出了五万石。苏州和无锡一带可是极为富裕所在,却没想到粮食如此匮乏。这些粮食紧紧张张的顶多吃半年,总参谋部即便是对战争充满信心,却也不敢过于托大。如果真的弄到没吃的导致部队崩溃,那也太玩笑了。

    “我们要不要去清军控制的地区购买些粮食?”胡成和问道,“这样也算是对清军示威,他们若是敢有什么反抗,我们就好好的教训他们一番。”

    这建议听着实在是不靠谱,但是韦泽反倒觉得在这个不靠谱的时期,这等不靠谱的建议反倒是靠谱的选择。此时需要做的只是迷惑敌人,只要敌人最终没弄明白到底生了什么,那就是韦泽的胜利。想到这里,韦泽说道:“那就是小心为上,别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任何朝代的时候,大部分皇帝其实都不糊涂,至少咸丰不是个糊涂虫。天京事变到了现在,虽然天京城外满清的军队都被远远的驱逐离开。但是清军的探子还是能够看到大量从天京城扔出来的尸体在江面上随处可见。

    这当然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太平天国的都天京出了问题。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咸丰皇帝的案头,看完了分析之后,咸丰先询问的就是太平军各路军队的所在位置,特别是太平天国齐王韦泽的部队所在的位置。

    看完了太平军各军控制的地方,咸丰没有露出一丝一毫高兴的模样。到现在为止,太平军依旧把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占据了淮河的太平军北方部队有力的屏蔽着来自北方清军的压力,西边的曾国藩刚打了打败仗,自己差点自杀。咸丰已经不指望现在有什么部队能够抵抗韦泽的兵锋,哪怕是得知了张国梁“收复”了苏州,咸丰皇帝也没有丝毫的欢乐。韦泽那奇怪的动向无疑是有什么全新的阴谋。

    不过很快,新消息就传回了京城,韦泽部队的旗帜从黄旗变成了红旗,军服也从太平天国的军服,变成了一种青灰色或者蓝灰色的军服。让咸丰更加讶异的是韦泽军队的布局,他们明显放弃了继续从常州出直奔苏杭的计划,而是开始以宣城为中心开始集结兵力。放着一路开阔的太湖以东不走,集结兵力在宣城这个山区,无疑是要进攻江西了。

    其他大臣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都是一种庆幸的模样。韦泽这样的悍匪如果杀进了苏杭,根本就无人可敌。那时候江南糜烂,局面不可收拾。他转而进入江西,倒是件大好事。江西那穷地方,根本不是苏杭可比的。

    可咸丰却不这么想,他立刻就写了三道诏书,把最新情况告知了江忠源、曾国藩、左宗棠,要求他们三人拿出思路来。

    江忠源距离京城最近,他的奏章是最快抵达的。在奏章中,江忠源用非常惊恐的态度谈及一件事,韦泽进入江西的目的定然不是夺取江西,只怕是要进军广东。江忠源非常担忧的表示,如果韦泽夺取了广东,那就可以趁势进军广西,广西原本就是太平军的老家,韦泽对那里熟门熟路,拿下是非常容易的。如果韦泽占据了两广,太平军还据有当下的地盘,那整个局面可就完全糟糕了。

    江忠源的预测正好是咸丰皇帝的担忧,他最怕的就是韦泽进军广东。既然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已经回信,并且说中了咸丰的心思,咸丰对另外两人的信格外期待起来。r1o58

第20章 走江西(二)() 
咸丰要求江忠源、曾国藩、左宗棠三人就当下局面写个奏折,江忠源距离京城近,又是独立承担了一个作战方向,他的奏折最先到。

    左宗棠受命去浙江当练兵大臣,他此时已经带领了五千部队出。长江肯定走不成,走长江以北的话就需要先北上,进入河南,再从蒙城那边转而去江忠源控制的宿州。接着走徐州,再沿着海边南下。这条道路不仅路途遥远,还无法避免路上与太平军生遭遇战。既然无法避开太平军,左宗棠采取了非常简单的路线,从湖南东进,走江西,直奔浙江。

    虽然距离比曾国藩远些,而且还在前去浙江的路上,左宗棠的奏折是第二个到的。得知了韦泽韦泽陈兵宣城,左宗棠在奏折中的想法与江忠源差不多,都是认为韦泽是要下两广。身在湖南,左宗棠的消息比在淮北的江忠源更加灵通。太平天国离开广西已经将近三年,广西的清军兵力已经被抽空。没有了压力的天地会闹腾的很欢,他们的领朱洪英、胡有禄攻克灌阳,建立了“升平天国”,朱洪英称镇南王,胡有禄称定南王。

    广东天地会众人的抗争丝毫不在广西之下,广东天地会领陈开在佛山起义,建号大宁。广州郊区李文茂、陈显良等率领数万人响应,起义军蓄易服,头裹红巾,世称“红巾军”。起义声势浩大,“旬日之间,连陷数十州县”,顺德、香山、东莞相继克复,省城广州势孤援绝,陈开、李文茂率义军乘势围攻广州。1855年2月,陈开、李文茂正与防御广东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打得激烈。

    局势如此危机,若是任由韦泽带领五万多久经沙场的精锐部队杀进两广,满清在两广局面就真的要全面崩盘了。左宗棠建议咸丰皇帝立刻命令江南江北大营的部队全力与韦泽作战,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韦泽杀进两广,同时调动曾国藩与左宗棠的部队死守住江西的要地。福建的清军也要出动,参与到与韦泽血战的战列中来。

    咸丰看完眉头几乎要拧成一个疙瘩,左宗棠的建议很有道理。不过也仅仅是很有道理罢了,此时太平天国依旧是控兵数十万的强大力量。清军在长江流域的部队也就是曾国藩,江南江北大营,左宗棠,这么三支而已。就以往的战绩来看,这三支军队加一起大概有十二三万人,顶多能与韦泽来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这帮人和韦泽同归于尽,接下来的局面的自然是太平天国数十万大军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开始在长江流域肆虐。两广能不能保住且不用考虑,反正长江流域是不用再想。

    曾国藩的奏折是最后才到的,在奏折中曾国藩先是再次请罪。湖口之战中曾国藩的湘军水师伤亡很大,逼得曾国藩自杀未遂,几个月过去了,曾国藩也没有完全缓过劲来。

    在奏折中,曾国藩也认为韦泽要南下两广,他也认为一旦韦泽进入两广,两广自然不保。在做出这样判断之后,曾国藩提出了几个问题。先就是韦泽与太平天国到底谁是主,谁是次。以兵力,号召力来看,太平天国依旧远过韦泽。更重要的是,太平军已经有了一大块比较稳固的地盘。清军周围的清军要么是遭受重创,暂时无力推进,要么是根本就没有蓄积起进攻的力量。

    在这个关头,如果再调动兵力去攻击韦泽,劳师远征的艰难不说,之前清军做出的努力也全部化为乌有。

    例如湘军,此时主要6军兵力正在围困九江城,其他兵力则是固守江西各地城市。如果主力前去与韦泽作战,太平军自然就能解了九江的围。假如韦泽与太平天国之间完全分离的消息是真,太平军坐视韦泽与清军大部队决战,他们也不会闲着。那时候能够自由行动的太平军一定会猛攻湖北、湖南。清军主力与韦泽血战之后元气大伤,也无力挽救湖北和湖南的战局了。

    更糟糕的是,如果韦泽不是完全脱离了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只用进入江西切断清军的粮道,韦泽派兵抵挡住手下败将江南江北大营的进攻,全力攻击曾国藩与左宗棠的部队,这两支部队一旦覆灭,韦泽就能立刻转回头进攻江南江北大营。而太平军则西进夺取湖北和湖南。那时候就不是战线崩溃的问题,而是长江以南完全不再是满清的地盘。韦泽也好,太平天国也好,大可从容的进军两广。

    其次,韦泽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