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之雄霸天下-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姐,你不下去玩会,真有意思。”

    慈禧冲慈安甜甜的叫了声,在慈安的对面坐了下来。

    “我可经不起那折腾。”

    慈安掩嘴笑了笑,冲慈禧使了个眼色示意了下。

    慈禧当然知道恭亲王就站在一旁,不过是想晾上他一会,出一出当初撤帘归政的闷气。

    “恭亲王,你不在朝廷好好辅佐圣上,怎么有空来找我们姐妹俩啊?”

    慈禧横了恭亲王一眼,冷哼了下。

    “回太后的话,如今朝廷内外交困,百姓民不聊生。这天下都盼着两位太后能够重新垂帘听政,以稳定民心。臣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请两位太后出山,重整我大清的国威。”

    恭亲王抱拳小心的回了一句,满脸都是尴尬。

    “当初叫我们撤帘政正的是你,如今要我们垂帘听政的也是你。你当我们姐妹是花瓶?你想往哪里搬,就往哪里摆放吗?”

    慈禧满脸娇嗔的瞪了恭亲王一眼,显然对他当初的胁迫争权,一肚子不满。

    “太后,奴才知罪了。当初湘军势大,奴才也是不得已才同意这个以退为进的办法啊。”

    恭亲王一脸的惊慌,连忙跪下身子跟慈禧叩头谢罪。

    “迫不得已,以退为进?哀家问你,我们姐妹俩已经还政几个月了,湘军现在剿灭了没有?”

    慈禧眼露精光的直勾勾的盯着恭亲王。

    “太后息怒啊,如今湘军已经逃至云南的蛮荒之地。如今云南情势复杂,内有回民领袖杜文秀造反,外有法兰西洋人屯兵边境。而且多是高山密林,易守难攻。肃毅伯为了保存实力,防备清字军造反。已经率大军折返,如今屯兵在汉口和武昌两地。”

    恭亲王把目前的形势简要介绍了下,满脸的冷汗直流。

    “说了这么多,湘军不是还活的好好的。当初他们通告天下,说我们姐妹两个祸乱朝纲,要进京来清君侧。结果呢,我们姐妹俩退了,他们不还是没有善罢甘休吗?恭亲王,你说说看,到底是谁祸乱朝纲了?”

    慈禧硬生生的又回了句,终于把肚子里的火都发了出来。

    “太后,是奴才们上了曾家兄弟的当,奴才们已经知道错了。还请太后临朝,以安天下,奴才们以后再也不敢有半点的怨言啊。”

    恭亲王连连点头应和,不敢有半点反驳。

    “行了,你回去吧,我和姐姐明日就回宫里主持大局。那些汉人的贼子们想翻天,还由不得他们呢。”

    慈禧看着恭亲王冷笑了声,挥手冲他示意的了下。她和慈安虽然身处颐和园中,但是对朝中的局势了若指掌。刚才故作不知,就是为了出口恶气。让恭亲王和皇亲贵族明白,谁才是大清的当家人。

    江苏南京

    魏国栋出任南京市长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没辜负乔志清的重托,单枪匹马的拉起一支队伍。组建起第一届的南京政府,全部都是从华兴书院挑选的新人。

    南京城外的流民在魏国栋的积极斡旋下,大部分都在新年到来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这也多亏于水师和炮兵旅扩编的事情,在流民中招募了三万多青壮年。自从水师缴获了洋鬼子六艘军舰之后,之后在江南造船厂又有两艘五千吨的铁甲军舰同时下水。

    乔志清见时机成熟,终于扩编了两个师的水军,并把水军正式更名为“海军”。这个称呼并不简单,在这一刻意味着水军即将要走出内陆的江河湖泊,冲向海洋。

    黄文忠也正式荣升为海军的第一任军长。

    同一时间,江南军工厂为清字军特制的五千门迫击炮和一千门野战炮也交付使用。

    火炮旅正式扩充为火炮师,下辖一万多人,共有迫击炮六千多门,野战炮两千多门。

    师长由乔志清亲自兼任,按照目前的条件,把火炮师分配了下去,每个军配备一个火炮团协同作战。

    除了将流民分散给军队外,城市的基建和卫生、医疗方面也招募了打量的男女青年。

    南京市第一家正规的军医院也正式组建,取名为江南军医院。整个医院由从前的干王府修缮而成。洪仁裁挥惺裁匆饧缃衲暇┏且巡辉偈翘教旃哪暇赏醺沧匀缓退坏愎叵刀济挥小�

    整个军医院共设病房一万多间,当初干王府的厢房也被改造成一件件的单人病房。

    主治医师还是当初清字军的军医处人马,经过两年的实践,军医处的主治医师已经有相当强的业务水平,而且华兴书院也开设了西医的专业,第一届上千名学生便顺理成章的走上了岗位。

    城外的妇女们也大都被招募进了医院做了护士、清洁工等工作,共吸纳了上万名的妇女。

    因为春节后,乔志清便要正式建国,所以南京城中有大量的工程需要建造。其中就有总统府前的人民广场,足有是个足球场的大小,全部用水磨大理石铺筑。在广场前修建了一条东西贯穿南北的中轴大道,沿着从前的官道拓宽而成。全部用柏油铺筑,路宽三十米左右,分行车道和人行道两个部分。从总统府外直通北门,长达二十多里。

    因为工期很紧,所以便吸纳了大量的民工加入。这些民工的工钱并没有多少,一个月仅有一两的银子。不过管吃管住,流民们已经是山呼万岁了。待他们顺利的度过这个寒冬,工程完工后,便全部安置到江苏各市县的农村里。

    在洪仁拇煜拢帐〉男姓蚋莸钡氐木咛迩榭觯丫匦驴辈馔瓯稀4笾禄故且郧扒逋⒌男姓郑皇窃诟霰鸬牡胤阶隽说髡F渲幸膊卧恿饲侵厩搴芏嗟囊饧热绨殉V莞退罩莞涞奈尬睾徒鹭严卣胶喜ⅲ闪⒁桓鲂碌拇笫校鹭咽小1热绯废刂檬校汛忧八罩莞芪У某ぶ尴兀庀兀拖兀磕扇胨罩菔小⒗ド绞小⑻质械墓芟椒段е凇�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江苏省内除江北没有收复的府县外,各地新规划的市县官吏都已走马上任。这些官吏大部分都出自于华兴书院的毕业生,这也让华兴书院名声大噪,求学的学子们纷至沓来,都想在华兴书院深造后,在各地方混个一官半职。

    南京城外虽然每日里还有上千多的流民从四方涌来,但是在各部门的协调之下,再也没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南京城的内部稳定下来后,乔志清便给各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平定江南的大战也随即拉开了帷幕。

214。第214章 四面受敌() 
李鸿章收到乔志清的回信没几天,清字军便开始发起了对浙江的攻势。

    战斗从嘉兴府和湖州府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展开,这里也是浙江面对攻势的最前沿。李鸿章在战斗打响时,就在两地的附近部署了二十万的部队。数量足有清字军的三倍之多,但是采用的仍是旧式的守城战略。派兵在城墙外布置据点,对城池进行严防死守。

    乔志清给李鸿章的回信也十分的简单,信上写道,“老师,虽然你以兄长相称,但是学生实在不敢犯上。当初学生只是山西的一名小商贩,承蒙你的不弃,将学生纳入你的麾下。如今时隔两载,学生并没有忘记您的收留之恩。但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学生敬你,但并不代表学生就任由我们大汉子孙,继续沦为满清鞑子的奴隶。如今诛杀满清,势在必行。若是老师放下刀枪,学生与你还以师生之谊相待。若是老师一意孤行,继续为满清做走狗,那学生与你只有刀兵相见。此致,敬礼。乔志清。”

    在清字军向淮军发起进攻的同一天,苏州日报便把乔志清给李鸿章的回信刊登了出来。天下的汉人无不拍手称快,在江南各地的华兴盟的领导下,也瞬间爆发起各种规模不等的武装起义。

    乔志清在苏州培养的华兴党也正式在各地走上了前台,大部分都取得了帮会中的领导地位。加入华兴盟的江湖各帮派,此时也被华兴党人控制,从原来的一盘散沙,逐渐的凝聚起来,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因为黄文忠的海军在太湖,部署了两艘七千吨的大型军舰,外加十多艘的千吨小型舰船,淮军根本就对太湖产生不了任何的威胁。

    张宗禹在西线的新一军也毫无顾忌的朝南直冲,只要太湖在清字军的手中,那后勤的补给线便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等到李鸿章发现这个问题时,新一军已经进攻到湖州和杭州之间的德清县附近。

    上海县衙

    前方的军报已经源源不断的传递到了上海,因为陈炳文对上海的各官道严防死守,上海已经渐渐的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李鸿章正准备和周馥赶往杭州的大本营坐阵,再也没办法在上海安享清静。

    “大帅,乔志清果然和朝廷翻脸了,如今的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啊。”

    周馥看着地形图,研究着各地的军情,额头的皱纹都蜷缩在了一处。

    “是啊,清字军连洋人的联合舰队都能打败,可想而知他们的武器有多么先进。我们虽然在人数上占了一些优势,但是在战斗力上却远不及清字军啊。”

    李鸿章也是忧心忡忡,一张张的批阅着各地的军报,凝眉沉思。

    “大帅请看这里,清字军如此兴师动众,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

    周馥把地形图拿到了李鸿章的面前,脸上有了一丝的希望。

    “快说说看。”

    李鸿章也是满脸急迫的,上下观看起了地形图。

    “昨日刚刚收到驻扎在德清县的吴长庆发来的奏报,说是在城北五十里外,已经发现了清字军的先头部队。清字军敢这么明目张胆的穿过太湖,靠的就是他们的水军对太湖的控制。清字军的纪律向来严明,军需物资一切都要靠后勤的调拨。要是我们控制了太湖,那便断了清字军的后勤补给,清字军必然不战自乱。”

    周馥有些激动的左右比划了下,说出了心里的谋略。

    “这个?”李鸿章盯着地形图看了一会,有些失望的问道,“清字军的水军装备精良,全都是五千吨以上的铁甲战舰,我们如何能夺得下太湖?”

    “大帅难道忘了,英国人还有两艘军舰就驻扎在上海的港口,还有旗昌洋行在上海创办的‘旗昌轮船公司’,足够有二三十艘上千吨的货船够我们使用。我们现在和洋人站在同一条船上,要是让他们帮我们拿下太湖,他们也一定不会拒绝的。”

    周馥底气十足的解释了一番,一时让李鸿章的眼前敞亮了许多。

    “好,此计甚妙,只要断了清字军的补给,我们便让他们在浙江有去无回。”

    李鸿章长舒了口气闷气,批阅完了各军的军报,便让亲兵备了马车,朝租界方面赶去。

    江苏南京

    乔志清也在地形图前严密的查看着事情的进展,在清字军向浙江发兵后,长江上游布防的清军也终于有了动作。江北的僧林格沁已经从河南信阳府,朝东急速行军。如今已经奔袭到了扬州府,与江南的驻扎在镇江市的冯子材只有一江之隔。

    江南驻扎在武昌的荣禄也率大军东征,目标直指驻防在安庆府的陈玉成。荣禄自然也知道安庆府的军事地位,只要拿下了安庆府,那等于说是拿下了南京的西大门。

    朝廷在迎来两宫太后重新垂帘听政后,再一次把各方的势力凝聚了起来。但是朝廷如今可调动的兵马也只有僧林格沁和荣禄两支。其余汉族的团练武装也都是阳奉阴违,消极待命。

    乔志清与朝廷不宣而战,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原府的王世杰驻军。清字军在江南刚和淮军动起手来,王世杰便和城对面的八旗军撕破了脸,派兵占领了太原府的满城。八旗军仓皇逃窜,山西巡抚哈芬被当场击毙。

    城中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八旗子弟们,此时却遇到了一场浩劫。城中的汉人百姓世受这些满人的压迫,早就一肚子的不满。八旗军被赶出太原的第二日,汉人的百姓便在城内自发的组织起来,拿起了刀棍对满人们进行了围剿。

    王世杰保持了中立的立场,任由着百姓们肆意发泄情绪。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年满族入关上杀了成千上万的汉人,如今祖宗的血债由这帮孙子偿还,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太原兵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廷,江南闹腾的再厉害,那距离朝廷也山高路远。但是太原不一样,他是京畿门户要地,决不能有半点的闪失。

    王世杰刚拿下了太原府,就在朝廷里掀起了一股风暴,所有的人都变的惊恐不安了起来。因为从太原到北京,急行军也就十几天的时间。

    朝廷立即下诏,严令山东巡抚丁宝桢,河南巡抚袁甲三率发兵征讨太原反贼。

    王世杰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新二师的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