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三国魂-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庠诙靠蠢醇蛑本褪鞘ㄗ哟罂诼铮∫溃洗挝怂妥哒乓悖墒遣鸥苏乓闶虼缶牧糕冒 

    “这个该死的张毅!老子大不了跟他拼了!”

    手里舞着张毅的信件,董卓满脸的怒容。

    “岳父稍安勿躁,”看着董卓,王未拱手道:“大军出征向朝廷要给养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以此为借口兴兵反而会授人以柄,况且张毅的要求也挺合理,他手下二十多万人马,上次要了十万,这次又要十万,到没有真的太过分,我觉得岳父应该答应他的要求。”

    “什么?”

    鼓着腮帮子瞪着王未,董卓喊道:“你这是何意?难道想助他壮大实力不成!”

    眉头一皱,已经有底气的王未,一脸无惧地回视着董卓:“太师何故说出此言!自追随太师以来,王未可成妄言过?”

    听到王未连称呼的变了,董卓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重了,面色立刻缓和下来,只见他笑眯眯的对王未摆摆手:“贤婿先生勿怪啊!我刚才失言了!”

    董卓一道歉,王未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摇了摇头,王未然后解释道:“如果不答应张毅的要求,他一定会托词粮草不济而按兵不动,现在我们就答应他的要求,以一批物资的代价借乌丸人的手除掉或削弱这个劲敌是非常值得的!还请岳父三思!”

    董卓为人狂妄贪婪,要让他拿出物资实在是难如登天,不过董卓素来倾服自己这个女婿的智谋,他相信王未的建议对他有利。

    犹豫了好久之后,董卓终于点头同意了。

    在张毅等待着董卓粮草的时候,曹操遣人送来的一封信,心中大致是说想联合张毅共同对抗曹操,张毅想了想也就同意了,不过他托来人给曹操带回了一个消息,说自己现在受圣命差遣,不得不北上对付乌丸人,所以脱不开身。

    半月后,曹操的使者将张毅的口信带给了曹操,听完使者的话后,郭嘉当即长叹了一声,道:“这是董卓使的驱虎吞狼之计,意欲借乌丸之手削弱张毅的实力,董卓终于开始对众诸侯动手了!主公,我等须小心防备才是!”

    曹操皱着眉头道:“我也知道董卓必将对关外诸侯动手了。但我该如何应对呢?”

    曹操的三员谋士思忖片刻,但俱眉头紧锁地摇了摇头。

    “主公,目前董卓还未露出真面目,我等只有加紧扩充实力,小心防备!”

    荀彧朝曹操拱手道。

    “文若所言极是,主公,目前我们也只能如此了!”

    郭嘉也朝曹操拱手道。

    曹操叹了口气:“唉!看来也只好如此了!传令各军,加紧操练,小心防备。”

    数天后,张毅率领全部十三万大军开拔北上,长长的队伍好似一条游龙般在山岭小丘间穿行。

    得知定平军又将北上平乱的消息,沿途百姓纷纷夹道送行,那场面真是宏大而又感人。

    之前说到皇甫嵩、朱儁追击张梁败军到芒砀山。

    连番厮杀过后,张宝被杀,其随从军士大部归降,然而皇甫嵩朱儁虽大获全胜,但洛阳却突遭剧变,使他俩不该知何去何从,恰在此时,策书到,两人连忙跪引。

    策书中,董卓将两人好生褒奖了一番,封两人一个为车骑将军,一个为骠骑将军,并命两人即刻班师回朝。

    钦使离开后,朱儁对皇甫嵩道:“此定是董卓的主意,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回去,董卓恐怕会杀了你我以收麾下之军。”

    皇甫嵩却摇头道:“不然,董卓率军进京只是为了诛杀阉党,并未妄杀一人,再说你我对朝廷有大功,与他又无仇怨,他怎会起加害之心,况且,目前洛阳只有董卓一军,久则恐生变,你我应立刻率军回陛下身边才是。”

    皇甫嵩说的很有道理,朱儁被皇甫嵩说服了。

    两人正要起行时,曹操的使者荀攸突来拜访,当荀攸得知两人正准备还朝之后,连忙出言劝阻,但两人心意已决,未听荀攸之言,执意上路了。

    荀攸见无法挽回两人,于是急忙回报曹操,请曹操定夺。

    曹操得知此消息后叹道:“此二人官职远在我之上,岂肯听我之言!”

    两人率得胜之师回到洛阳,董卓代天子出城三十里迎接,礼遇之重让两人感激涕零。

    将军队留在城外,两人只带少数随从随董卓进城。刚一进城,两人便欲往皇宫拜天子,但是董卓却以天子身体微恙为由推却,并盛意邀请两人去太师府饮宴,两人推脱不掉只得随董卓去了。

    席上酒过三巡,董卓突然掷杯于地。数十刀斧手突然出现,围住两人就是一阵乱砍,皇甫嵩朱儁毫无防备,当场便被斩为肉泥,然后董卓立刻派心腹大将郭汜率军携圣旨出城,尽收两人之军。

    董卓设计诛杀皇甫嵩、朱儁的想法是他自己的,但主意却是王未出的,贾诩和李儒事前并不知情,在听到此消息时,贾诩只是闭着眼长叹了一声,面露决绝之色,而李儒则连忙来到太师府,当他赶到太师府时,董卓和王未还在守着二人的死尸饮酒呢。

    指着地上被剁成碎肉的尸体,李儒慌慌张张的问道:“太师,这尸体可是皇甫嵩朱儁二人?”

    “文优来的正好,快快入坐,哈哈”

    董卓此时显然心情不错,只见他左手搂着一二八娇娘,右手提着酒壶笑道:“我刚才已诛杀此二人,尽收其兵,本太师现在手握精兵三十万,天下谁人能抗!哈哈哈哈!”

    “哎呀!”

    气急的李儒一跺脚,急声道:“太师此举乃取祸之道,此时杀了此二人,太师之前所做一切尽付之东流!于内,皇帝必疑太师!于外,关外诸侯必惊恐而结连以抗太师!”

    董卓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不悦。

    这时,王未笑着说:“不过杀了两个人而已,先生何必危言耸听?”

    “王未!”

    猛地转头看向王未,李儒痛心疾首地叹道:“此等下作之计谋,定是你献给太师的,你这是陷太师于危地啊!太师不明其中利害,你难道还不懂吗?”

    情急之下,李儒的语气有些不好,董卓终于变了脸色。

    一把推开身边的少女,董卓指着李儒吼道:“本太师要做什么决定,难道还非要问过你等吗?”

    李儒闻言一愣,心头顿时升起心灰意懒的感觉。

    “哎,属下告退!”

    摇头叹息一声,李儒朝董卓拜了一拜,默不作声地退了下去。

    看到李儒离开的萧瑟身影,董卓突然感到有些后悔,他想起了以往李儒为他谋划时的模样,有心叫住李儒道歉,但又想到自己身为太师,实在是放不下脸说道歉的话。

    董卓心想:我身为主公,喝骂属下乃是天经地义的,想来文优必不计较。

    李儒计较了吗?他当然计较了,因为李儒早就感觉出董卓不是能成事的人,当晚他便去了贾诩那里,在贾诩家里待到了深夜才返回了自己的家。

第465章 开战() 
董卓诛杀皇甫嵩和朱儁的消息,一个月之后才传到了张毅手上,而此时张毅在北境已经足足待了半年之久。

    得到皇甫嵩和朱儁被杀的消息之后,张毅立刻将司马微等人全部召集到了身边,询问众人对此事的看法,当然,不用询问众人张毅也知道董卓的野心,但他还是需要一众谋士给他提出中肯的建议。

    在得知张毅招自己来的目的之后,众臣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竟无一例外的认为,董卓是意图谋夺帝位,其中司马微认为,此时乌丸已经不再构成威胁,当务之急应该马上挥师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兵讨伐董卓。

    此次北伐之战,张毅其实打得颇为艰苦,乌丸军战斗力非常强横,在荒原之上,以步卒为主的张毅大军非常吃亏,五万行军阵亡了近两万人,改编过来的八万降卒,损失了近三万,鲜卑各部也损失了近八万人马。

    好在有司马微等人出谋划策,鲁肃建议对乌丸内部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之后鲁肃与周瑜又分别出使乌丸各个部盟,在威逼利诱诸般手段的作用之下,由多个部落临时组织起的乌丸大军开始相互猜忌离心离德。

    与此同时,陈宫使计诱乌丸王蹋顿极其麾下八万众入重围,然后伏兵四面杀出,猝不及防的乌丸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乌丸王蹋顿在乱军之中被张飞一矛挑死,随后,张毅大军乘势攻下柳城。

    定平军一战而灭乌丸王八万众,随即拔下柳城,兵锋之锐,一时无两,乌丸其他各部惊恐万分,于是纷纷遣使表达归附之意。

    张毅趁机收编乌丸各部,如有不服者,则尽屠其部落人口,斩草除根,不过张毅对于那些收编过来的乌丸部落却非常好,张毅曾公开说,愿意入华夏者就是华夏之民,对待他们将不分彼此一视同仁。

    张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张毅便尽收乌丸民心,得乌丸骑兵六万众,这六万乌丸骑兵,张毅交由张飞来统领。

    虽说现在乌丸这边战局已定,但张毅却不想自己先挑头跟董卓翻脸,所以他没有立刻挥兵南下,而是命人给董卓送去了一份呈报,呈报上说,自己伤亡惨重,二十五万大军已经折损近半,而且乌丸人还有五万有生力量,希望董卓发兵发粮,助自己尽快剿灭乌丸之乱。

    若说诛杀了皇甫嵩和朱儁之后,董卓只是稍稍有些嚣张的话,那自从张毅发回苦战的呈报之后,董卓便越来越跋扈。

    几个朝臣因为对董卓稍有不满就被他下狱甚至处死,董卓还在朝中大肆安插亲信,整个朝廷已经被他完全控制,不仅如此,董卓已经撕开对皇帝温顺的面具,竟然公然带剑及甲士进出后宫,睡龙床,凌辱汉灵帝留下的太妃以及宫女,好在之前董卓按照约定将何太后和刘辩交给了张毅,不然姿色貌美的何太后估计会被董卓玩烂后在弄死。

    董卓在朝中大肆屠戮异己,而皇帝年幼敢怒不敢言,大汉朝顿时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袁绍叔父袁隗在朝为官,一日献帝招他觐见。

    袁隗匆匆来到宫门,守门卫士执枪喝道:“来者何人?”

    袁隗连忙道:“我乃司徒袁隗,奉陛下诏特来觐见。”

    卫士让开门径道:“进去吧,不过司徒大人谨记只能呆半个时辰,否则定斩不赦。”

    “这是为何?”

    “这是太师的命令。”

    袁隗顿时哑然,赶紧快步朝内宫走去。

    半个时辰快到时,袁隗便一路小跑着出来了,刚要出宫门时,卫士又拦住了他。“袁司徒请留步。”

    袁隗惶急地说道:“何事?我并没有超过半个时辰。”

    卫士冷着脸道:“我知道你没超过半个时辰,不过太师有令,凡是出宫的人都得搜身。”

    说着,便不由分说地将袁隗抓住,然后上上下下仔细搜索起来。

    被搜身的袁隗面色煞白,眼神中有难以掩饰地惊恐之色,好在此时并没有人注意到袁隗的神色。

    半晌后,卫士并没有在袁隗身上找到任何惹眼的东西,于是便让袁隗离开了。

    离开皇宫回到家中,袁隗当场便瘫软下去,袁隗的妻子惊问原因,袁隗只是摇头不答。

    当天,袁隗让妻子为他收拾行装,吃过中饭,袁隗便只带两个随从离开了洛阳。

    傍晚时,董卓来到皇宫,准备好好乐乐,临入宫时,问守门卫士:“今天可有闲杂人进宫?”

    卫士拜道:“回禀太师,早上袁隗曾奉召入宫。”

    “哦,可有异常?”

    “并无异常。”

    董卓点了点头便没再将这事放在心上了,这段时间以来,董卓频频入宫,倒不是耍什么阴谋,而是恋上了先帝嫔妃的床,董卓夜宿龙床,遍淫嫔妃,这事后来传入了民间,董卓的声誉至此更是一落千丈,许多人都在暗地里称董卓为国贼。

    袁隗自出洛阳后,日夜兼程,终于在半月后到达了渤海。

    此时,袁绍正在渤海屯田练兵,得知叔父到访,袁绍非常惊喜。

    “绍拜见叔父。”

    袁绍端正衣冠,于大堂中拜见袁隗,袁隗连忙将袁绍扶起:“本初毋须多礼,我今次来是有要事要委托于你。”

    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卷薄绢,然后小心翼翼地展开。

    袁绍感到分外疑惑,于是问道:“叔父,这是何物?”

    袁隗将薄绢交于袁绍手中:“本初,此乃圣上衣带诏,你看看吧。”

    袁绍闻言一惊,连忙接过细看。

    衣带诏,指的是皇帝将密诏缝在腰带上命人带出,一般都是到了极度危险的时候皇帝才会使用衣带诏,根据历史的记载,的确是汉献帝先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