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地烈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臣惶恐。”刘龑明白这是父皇大大的撑了自己一把,如此一来,朝中主和派以及李贵妃一派的势力就无法再扩大势力了。

第十三章 二 玉龙寨主() 
绢之国朝中变故多多,远在辽东的常邈也有所耳闻。不过他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些事件。理由很简单,根据他对于皇帝刘裕通的了解,不管朝中哪一派占了优势,刘裕通都不可能坐视不管,很快就会重新使得双方达成平衡状态。皇帝既然已经决定对高丽用兵,那就不会轻易改弦易辙。与其在意朝中的变化,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对付眼前的高丽侵略军上比较有用。

    自从辽水上的那场遭遇战以后,常邈就在辽水北岸加强了守备,阿乙支几次企图渡过辽水都被常邈挫败。之后阿乙支改变策略,一方面不断向国王崔文德要求增兵,几个月来高丽兵的数量已经接近十万之众;另一方面则不断派出兵力向辽水以南的绢之国城池发起攻击。与其勉强渡河击败常邈的辽东军,不如捞取实际利益才更符合阿乙支自己的意愿。

    面对强大的高丽军队,绢之国的辽东守军缺少必要的物资准备,粮草不足,退路又被截断,因此他们的选择非常有限,而且令人沮丧:有些守将选择了撤向辽水北岸,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城池的依托,在野战中成了高丽军的猎物,百姓也落入高丽人手中,成了被**的对象;有些守将则因成云的劝诱而举城投降;还有些选择了坚守,其结果很明显,这些城很快就被高丽军攻破。阿乙支对于胆敢反抗的绢之国军队一律处死,就连城中的居民也无一幸免,这些城池全都变成了死城。不光是城池逐一陷落,城池周边的镇、村、寨也没能幸免。就这样,辽水以南几乎全都落入了高丽军的控制之中。

    面对这一局面,常邈也觉得非常无奈。以辽东军目前的兵力而言,虽然超过十万,如果把驻守的兵力全部集结则可能高达二十万之众,但是战斗能力却并不会因此而提高多少,以现在的绢之国军队的战斗力而言,坚守住辽水防线应该还不成问题,可是要主动出击的话,取胜就非常困难了。对于那些辽水以南的城池和百姓,常邈也曾组织了多次营救队伍,但是收效甚微。被成功解救回来的人数不到总数的一成。不断有逃到辽水边的零散的百姓和边防军,其状之凄惨令所有辽东军义愤填膺,纷纷向常邈请战。常邈只能好言相劝,不管士气有多高昂,也不能让这些士兵白白送死。

    这段时间来,常邈的主要工作是训练士兵,让他们熟悉针对高丽军队的战法。此外,他还有一个计划,就是专门组织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来作为整支部队的骨干力量。由于陈云海不幸战死沙场,这支骑兵的组建和训练工作就交给了老将何灵。何灵虽然经验老到,不过常邈认为并不适合让这么一位老将军作为这支骑兵的指挥官,因此常邈又提拔了上次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别将苏成栋作为何灵的副将,其意图就是考验一下苏成栋的能力够不够格接替何灵。

    这天早晨,常邈看完士兵们的早操之后回到营帐,正好碰上苏成栋回来缴令。

    前几天玉龙寨遭到了高丽军的攻击,常邈命苏成栋率三千骑兵前去解围。话虽如此,常邈对于这次的解救行动其实是不抱希望的,原因在于玉龙寨距离偏远,送信到辽水已经用了整整五天,即使立即派骑兵赶去也需要两天以上,而玉龙寨是个非常小的寨子,守军不过一百人而已,别说坚守七天,连一天都有困难。

    可是苏成栋带来的战报却让常邈吃了一惊。他率军赶到的时候,玉龙寨非但没丢,前去攻击的一千名高丽军反而伤亡过半,苏成栋的骑兵一到,内外夹击之下高丽军一个也没剩下,全部被歼灭了。

    常邈当即来了兴趣,命苏成栋详细说明一下玉龙寨的防御布局。等苏成栋演示到一半时,常邈的脸色就变了。因为他已经看出这个防御布局依据地势,非常合理实用,能摆出这种布防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玉龙寨的指挥官是谁?你再跑一次,速速将此人带来见我!”

    苏成栋微微一笑,答道:“回禀都护大人,此人名叫薛伯仁,是一名佰长。小将已经将他还有他剩余的士卒全部带来,正在营外候命。”

    常邈饶有兴趣的看着苏成栋道:“你怎么知道本督想见此人?”

    苏成栋抱拳回道:“小将也对此战感到惊奇,因此觉得有必要向都护大人引荐人才。如果都护大人没有这个意思的话,小将就将此人留到自己帐下了。”

    “哼,有本督在此,你可休想自肥。让他进来。”

    “是。”苏成栋答应一声便大步走出帐外。不多时便引了一人再次进入帅帐。

    常邈见来人中等身材,虎背熊腰,面色黝黑,看上去有四十开外的年纪,确实是一副优秀武人的模样。

    “小人薛伯仁见过都护大人。”薛伯仁抱拳行礼。

    “不必多礼,”常邈摆摆手道:“薛伯仁······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约二十年前有一位武状元就叫薛伯仁,不知和足下可是一人?”

    “回都护大人,正是小人。”

    这下不光常邈,连苏成栋也大吃一惊,堂堂武状元怎么二十年后成了一个小小的佰长了?常邈忙站起身来道:“原来是前辈了,失礼失礼。不知足下何以成了一介佰长呢?”

    薛伯仁的声音显然有些颤抖:“回都护大人,小人自那年考取武状元之后便被兵部派到了辽东,虽然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倒也做到了折冲校尉的位置,可是有一年渤海附近发生了部落叛乱,当时小人奉命随军平叛,平定叛乱之后当时的长官成云大人命令将该部落部众全部处死,小人不愿执行这个命令,顶撞了成云大人,因此被褫夺军职,以逃兵论处。之后成云又找了个借口罚我做了个养马的军卒。历经十余年才做重新做到了佰长之位。”

    “竟有这等事!成云果然是在辽东一手遮天啊,竟然让堂堂武状元埋没于此十余年!”常邈听了不禁拍案而起,踏上几步拉住了薛伯仁的手道:“薛大人,今日终于机缘巧合让本督遇到了你,请放心,本督必定上表朝廷,绝不让你这一身的本领白白浪费!还望你不计前嫌,为皇上尽忠啊。”

    “是,小人定不负都护大人所望!”薛伯仁说着,两行热泪已经禁不住滚落脸颊。

第十三章 三 虎卫营() 
军营之内,一老一少两员武将正对坐饮酒。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正是何灵,而年轻的武将则是刚刚回营的苏成栋。两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边喝边谈论着今天的新鲜事。何灵对于苏成栋口中所说的薛伯仁非常感兴趣。

    “这么说起来,老夫也记起来了,薛伯仁确实是那一年的武状元,想不到竟然沦落至此。都护大人也对他很感兴趣吧?”

    “正是如此呢。当时常大人就把辽水沿岸的布防图展示给他看,那个薛伯仁马上就找出了六七处还不够完善的地方,能找出常大人布防的弱点,真是不简单啊。”

    何灵眼光中闪动出惊奇的神色:“那常大人作何反应呢?”

    苏成栋喝了一口酒,又撕下一块牛肉放在口中,一边嚼一边道:“常大人哈哈大笑,说自己布防的弱点竟然能被别人发现,他自己也没想到啊,然后就拉着薛伯仁一起留下来喝酒了。我看着两人兴趣相投,就退出来找您来了。”

    “这么一来,薛伯仁一定会大受重用,你会不会觉得酸酸的?”何灵嘴角浮起了一丝微笑。

    “酸酸的?为什么?薛伯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地位越高,对于我军就越有利,而且据我观察,他的武艺远在我之上哦,有他来负责前线指挥的话,高丽军可有苦头吃了。”

    何灵抿了一口酒,眯起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武将,这个年纪足以当他孙子的武将,常邈委派他来做自己的副手,就是有意培养他成为辽东精锐骑兵的指挥官。现在又突然出现了一个薛伯仁,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薛伯仁各方面的实力都在苏成栋之上。以苏成栋的立场来看,会产生嫉妒之心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这个苏成栋的心里却没有类似的阴影部分,这份心态并非所有人能有的。这个年轻人会是个可造之材。何灵心中下了如此的判断,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他的这种看法。

    “改天老夫也要去见识一下这个薛伯仁。”何灵说完一扬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次日,常邈便召集众将议事,详细了解了各处的战况以后,顺带说明了他已经决定上书朝廷,首先恢复薛伯仁折冲校尉的职务,另外还提出将新组建一支骑兵队,由薛伯仁负责指挥,隶属于何灵的骑兵部队之下。常邈特别说明这将是一支不同以往的骑兵部队,因此全军都要配合这个行动,将由薛伯仁在全军中遴选合适的队员,再加以训练,然后在实战中检验这支部队的效能。并且亲自将这支部队将命名为“虎卫营”。

    对于这个任命,诸将议论纷纷。有些人甚至前来试探何灵和苏成栋的口风,毕竟这支部队名义上虽然隶属于何灵的骑兵队,但实际指挥却明显是独立的。对此何灵不置一词,苏成栋则向他们解释这是为了增强辽东军的战斗力,可以让时间去检验一切。

    很快,薛伯仁便选出了虎卫营的成员,十万大军中只挑选了一千七百五十二人。他所遴选的虎卫营成员大部分都是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勇士。此外他还从那些被高丽军队屠杀的幸存者中挑选了一批有潜力的壮丁加入,这些人的武艺虽然差,可是他们对高丽军有着切肤之痛,其作战热情是任何士兵都无法比拟的。而薛伯仁的训练方式也让诸将大跌眼镜,那种近乎于实战的训练方法简直令人难以想象。除了每天例行的战法训练之外,吃饭睡觉都分成两种级别,一千七百人捉对厮杀,赢的人才能享用更好的食物和住宿。而且还允许输掉的士兵伺机抢夺食物和住宿,因此每天都有成百的士兵受伤。对此薛伯仁只是向常邈申请了更多优秀的大夫来为士兵们治疗,却丝毫不肯放松训练的强度。

    短短十几天,薛伯仁的虎卫营就让诸将刮目相看,每个士兵都变成了如狼似虎的勇悍士兵,整个虎卫营就像一个野兽的营地,这群野兽只听从一个人的命令,那就是薛伯仁。因此诸将针对他的流言也自然而然的平息下来。

    这一日薛伯仁完成了日常训练回到自己大营门口,却看见一个少年等在那里。薛伯仁见这个平民打扮的少年身材虽然矮小,却十分矫健,一双眼珠清澈灵动,长得也是眉清目秀,心下便有几分喜爱。当下便问道:“小兄弟,你是什么人,?为何出现在军营?是想找谁吗?”

    那少年见了薛伯仁,腾地站起身来:“请问您是薛伯仁薛校尉吗?”

    “正是。”

    “我叫王汉新。原来是个猎户。听说薛大人正在招募虎卫营的士兵,所以特地赶来投军。”少年一脸正经的说道。

    薛伯仁不禁一笑,以一个小孩而言,这个少年实在算是胆大的了。当下便问道:“你今年多大?”

    “回大人,十八了。不!大丈夫明人不做暗事,我今年十五了。”

    薛伯仁嘿嘿一乐:“太年轻了,我可不能把孩子送上战场啊。等再过两年你再来吧,小兄弟。”薛伯仁摆摆手就想往营里走。

    王汉新当时就急了,一个箭步挡在了薛伯仁身前道:“再过几年你们就把高丽人打败了,那我就没法报仇了!”

    薛伯仁吃了一惊,这个少年的身手相当之快,虽说猎户伸手敏捷是应该的,可这个少年的程度却大大超过了常人。薛伯仁不禁来了兴趣:“你和高丽人有仇?”

    王汉新点点头,随即卷起裤管,露出了一个骇人的枪伤伤口,然后说道:“我们村的人全被高丽兵杀了,我是唯一的幸存者。当时我躲在死人堆里,他们还给每个死人补上一枪。这就是当时被他们扎的。”

    薛伯仁看了看伤口,摇着头笑了笑:“这个我却不信,你装作死人,腿上挨了一枪自然会露馅,哪还有命活到今天?”

    王汉新怒道:“这事千真万确,当时我腿上挨了一枪,只能拼命忍住,他们没发现异状,这才离开。我拖着这条腿走了四天四夜才被巡逻的军队救了,不信你可以去问。”

    薛伯仁吃了一惊:这个少年小小年纪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这份忍耐力连大人都要自愧不如了。

    “你竟然能忍得住?看来我小看你这孩子了。”

    王汉新咬着牙道:“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乡亲们报仇雪恨,要是这点痛都忍不住那岂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