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地烈风-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今天这一战,正是这仅有的一千名骑兵和四千步兵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看到了穆勒的进攻态势以后,阿鲁法带着这支部队从穆勒的侧面切了过来。侧翼遭到了敌军突入其来的进攻,穆勒的军队并不为所动,依然忍受着侧翼的伤亡朝着既定的目标猛攻。这不是穆勒爱逞一时之勇,而是他已经看到了突穿对方阵列的曙光了。
尽管在阿鲁法的猛烈进攻之下穆勒的损失惨重,但是他依然成功的截断了阿鲁巴尼亚右翼与中路的联系。此时战场的态势是阿鲁巴尼亚右翼已经陷入三面作战的窘境,而穆勒的五千人马也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相对的阿鲁巴尼亚中路军对阿戈巴尔指挥的帕尔契军正取得优势,海克托尔与阿鲁巴尼亚左翼军的战斗仍然只是稍占优势而已。
从总体而言,阿鲁巴尼亚军已经处于下风,但是却还暂时不至于落败,如果继续鏖战下去,很有可能最终的结果是阿鲁巴尼亚军右翼全军溃败,而穆勒的骑兵队也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这个时候一个人的行为改变了整个战局,那就是接替穆勒指挥帕尔契主力部队的依莲。
依莲作为幕僚团的成员,在平定亚基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太过耀眼的表现,但那并不是她不够优秀,只是其他将领的光芒太强烈,以及她嫁给穆勒以后便很少冒头的缘故。人们往往只是记住了她是食人族这件事而忽略了她曾经是坎诺族头人的身份,她也曾经是率领数千坎诺食人族勇士四处征伐的指挥官。
此时纵观全局的她眼看到丈夫陷入了险境,顿时战意大盛,她纵马冲到了全军的最前面,挥舞着双刀带队朝着阿鲁巴尼亚的右翼军动了近乎无谋的猛攻。
依莲的双刀和丈夫穆勒的一样苛烈勇猛,因为当初穆勒的双刀刀法就是受到了她的影响而领悟出来的,所不同的是穆勒用的是帕斯弯刀,而依莲用的是亚基弯刀。尽管在招数上略逊丈夫一筹,可在杀人的效率上来讲依莲显然更具有压倒性的迫力。她一边奋力冲杀,一边咆哮着:“突击!突击!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谁要是在战后让我看到腰里没有阿鲁巴尼亚人的人头,我就煮了他做晚餐!”
其实依莲在嫁给穆勒以后就已经戒掉了吃人的恶习,但是她的这个恶名还是不胫而走,这不光是因为她拥有普通女性所没有的高大健硕的身材,更因为她看人时总带着一种猛兽看着猎物的奇异目光,她的话让所有人听了都觉得后脖子凉,不由得加快了手中武器的挥舞频率。
依莲的恐怖压迫力在这个时候起到了意外的好效果,因为这时候的阿鲁巴尼亚右翼军已经无法再抵抗下去了。从开战至今他们承受了最大的伤亡,不但饱受帕尔契弩弓兵的洗礼,又在将近三倍于己的敌军面前苦苦支撑,现在又陷入了三面作战的困境,锐减的人数和摇摇欲坠的士气已经到了仅仅能够保持不溃败的边缘,依莲的猛攻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依莲的进攻深深的楔入右翼军以后,这支勇猛顽强不落人后的军队终于承受不住,开始败走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五 没有结果的胜利()
就在阿鲁巴尼亚军右翼陷入败走的时候,阿德勒姆也终于摆脱了李天昊的纠缠。
今天这一仗里李天昊的每一步棋都被阿德勒姆所看穿,但是仗却还是打到了这步田地也算是出乎阿德勒姆的预料了。在他每一步的算计之中都有一些与最初的估计有所出入,最后积少成多演变成了现在的局面。其中最大的误判就是阿德勒姆低估了李天昊的实力。
在敌阵之中乱战的李天昊并没有挥出百分之百的实力,这一点阿德勒姆也清楚,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天昊的战斗能力竟然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以他的本意是打算用自己的出击去诱导李天昊使出后招来,用儿子阿鲁法去迟滞敌军的行动,然后自己在摆脱李天昊之后将这支试图突破己方的敌军加以歼灭。可是阿德勒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旦和李天昊交上手就万难再摆脱这个对手。双方的实力的确旗鼓相当,可是作战的目标却截然不同。阿德勒姆只想浅尝既止,可李天昊却是抱着死缠烂打的心来的,在两人实力相近的情况下李天昊下定决心拖住阿德勒姆,阿德勒姆要走哪有那么容易?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得身异处的下场,因此为了摆脱李天昊的纠缠阿德勒姆真得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遗憾的是他脱离单挑重新回到指挥官的时机还是略微晚了一些,在依莲的猛攻之下他的右翼部队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不过阿德勒姆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了冷静,他立即重新调整兵力,以现有的中路军和左翼军团一边承受着帕尔契军攻击一边重新变换调整了阵型。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则比说要难上一万倍,阿德勒姆能在敌前完成这样的事情也堪称是神乎其技了。非但如此,他还适时出击营救回了一部分右翼军败退的士兵,终于在天黑之前重新稳住了阵脚重新取得了和帕尔契军相持的态势。
仗打到这个份上,李天昊也只得咬咬牙下令停止进攻了。经过这一天的鏖战,双方的损失都十分惨重。帕尔契军损失了一万四千人以上,将近占全军数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而阿鲁巴尼亚军的损失则高达两万三千多人,战损率过了三分之一,这其中大部分人是在右翼被击破以后丢了性命。如果单单以兵源损失而言当然是帕尔契略占上风,可是这个帐要是细算起来其实李天昊是吃了亏的。因为他损失的都是历战的老兵,其中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骑兵;而阿德勒姆的军队固然精悍却并没有太过丰富的作战经验,相对的这一仗以后许多人都完成了新兵到老兵的蜕变。而且就战场态势而言阿鲁巴尼亚军也并未落于下风,帕尔契军依然无法向前推进去进攻阿哥巴城。
经过这一仗以后,双方都对对方的战力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李天昊明白了要从正面击败阿德勒姆的军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阿德勒姆也对帕尔契军的强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后来递交给迪卡尔国王的奏章上明确指出帕尔契军的强悍程度的确更胜当年全盛时期的亚基军队,如果要打败这样的军队,就需要迪卡尔国王给他提供更加众多的军队和更为充足的粮秣装备才行。
之后双方继续在原地相持了将近一个月,谁也没有取得进展。但是李天昊派吉姆达去支援葛尔那斯的两万人最终并没能如愿拿下贝尔谢城,因为在阿德勒姆出兵阿哥巴城之前,已经重新调整了北部防线的部署,将原本配置在后方的兵力抽调了一半赶往贝尔谢城,加上贝尔谢城本身就是个半要塞化的城池,葛尔那斯知难而退,没有采取强攻。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天昊当即下令撤兵。
至此帕尔契与阿鲁巴尼亚的第一次战役告一段落,最终结果是双方各自收兵。
奇怪的是在后世的历史学家眼里几乎一致认为是李天昊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因为尽管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再怎么说帕尔契毕竟攻陷了一系列阿鲁巴尼亚据点并且加以据守,由此双方的实际交火线向阿鲁巴尼亚一方推进了数里至数十里不等。尤其是帕尔契攻陷了阿鲁巴尼亚的两个沿海城市舍尔和威利合,这两个沿海城市的确对于阿鲁巴尼亚几乎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可是对帕尔契而言却成了非常重要的棋子。因为布鲁克斯在攻陷这两个城市以后不但拆毁了这两个城市的所有海防系统,还大肆加固了这两座城市,使得它们成了两个帕尔契的前出据点。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两座城市不但扩大了城市规模,而且还扩建了海港,由此从帕尔契源源不断的给这两个城市送来了粮食,武器,兵源,使得它们成了帕尔契的重要上出击点。从这里帕尔契可以直接威胁到阿哥巴城的侧后,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这两个城市的战略价值所在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当时即便如阿德勒姆也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小小城市的损失会造成日后如此巨大的麻烦。阿德勒姆是出身于上作战的将领,当时他的意识里还没有意识到这两座城对于阿鲁巴尼亚而言是补给困难,坚守无益的地方,可对于能在狭海称霸的帕尔契海军而言,有了这两个城市就可以更有效的控制狭海海域,而且用船运补给也比横跨沙漠的运要方便快捷得多。对于阿鲁巴尼亚而言的小损失最终变成了插入阿鲁巴尼亚软肋的一把尖刀,这种概念只有拥有海上贸易经历的李天昊一干人等才会优先想到,而正是这种意识不经意间帮助了李天昊取得了一部分的优势。
阿哥巴会战的消息迅传到了阿鲁巴尼亚都城巴士拉底,接到这份战报的迪卡尔气得浑身抖。他当然不会明白阿德勒姆在这场战役中耗费了多少心力,做了多少努力,他只知道在这场战役中阿鲁巴尼亚损失惨重,还丢掉了不少领土,而帕尔契一方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领土损失。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他期望的,本来他把阿德勒姆派到南部去抵御帕尔契是指望他能获得巨大的胜利的。而现在阿德勒姆显然辜负了自己的这份期待,在迪卡尔的意识中始终认为阿德勒姆对于被自己挤掉了大将军的职务心存芥蒂,这一次的战果充分说明了他本身缺乏战胜敌人的意愿,因为一旦打赢了敌军那么阿德勒姆就没有用了,相反如果敌军长期作为国家隐患的话,他的地位就能长久稳固下去。身为国王必须要严厉的斥责这种不思进取的恶劣行为,以儆效尤。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 六 外交努力()
马格拉恩作为弗兰克国的次席大神官,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可谓多如牛毛,甚至可以说已经越了人类的极限。但是马格拉恩却不得不承受这份负荷的工作,因为这是他作为实际掌握这个国家权力的执政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眼下作为这个国家的决策者,马格拉恩就有一件头痛的事情必须要处理,那就是帕尔契派来的使者塞纳斯和阿拉姆。
如果要细论起这几年里马格拉恩的决策有什么失误的话,那么帮助亚基与帕尔契开战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原本马格拉恩的计划是趁着亚基求援的机会,将势力逐步向东方展,为今后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做好准备。可是事与愿违,弗兰克派出的雇佣兵团不但大败亏输,还折损了名将费舍尔,可以说是丢尽了脸面。不但连原定计划无法实施,还大大得罪了帕尔契国,根据生还者的报告来看,帕尔契国的强劲过了预计。当时这种感觉还不是很明显,等到帕尔契灭亡了亚基以后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弗兰克不但失去了一个盟国,还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从这个层面来说帕尔契这次派来使者倒是一件好事,马格拉恩可以趁机寻求和帕尔契恢复和平,乃至于成为友好的外交关系。可惜的是目前马格拉恩还不能这么做,因为以贾克布伯爵为的亚基国遗族流亡集团正在弗兰克国避难,而且作为盟国弗兰克已经答应了他避难的请求,这件事情相信帕尔契也早已知情,如果对方提出交出贾克布等人作为和平的代价,那么马格拉恩就很为难了。
要是贾克布伯爵这群人单纯只是个流亡的避难者身份的话,那么或许马格拉恩还可以暗中把他们交给帕尔契,但是亚基的流亡王子吉尔慕斯在阿鲁巴尼亚的巴鲁德要塞站稳脚跟以后,便和贾克布伯爵等人取得了联系,授予其驻弗拉克全权特使的职务,并且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由此贾克布伯爵从一个可怜的流亡者身份摇身一变成了亚基的特使,要是一国的使者莫名其妙的失踪,那必定会在弗兰克国内引起轰动,马格拉恩将不可避免的受到质疑。因此面对帕尔契使者,弗兰克究竟该采取何种态度让马格拉恩左右为难。
此外,帕尔契派出来的这两位使者也是够让人大跌眼镜的。塞纳斯伯爵和阿拉姆子爵在帕尔契可算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两人都是功勋卓著的武将,曾经有数不清的亚基军官和武将死在了这两位的手上。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位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人竟然具备外交能力:塞纳斯是个有着一头红的巨汉,同时也是一位善于言辞的酒豪;阿拉姆则是一位有着一张娃娃脸的英俊青年。他们在弗兰克登以后并没有直接奔着都而来,而是用弗兰克神官们都没有见过的奇珍异宝铺路,大肆结交沿途的贵族和庄园主们。塞纳斯的豪迈令许多贵族钦佩,而阿拉姆的魅力也赢得了贵妇们的青睐。好动的阿拉姆沿途还进行了五十七次剑术比试并且保持了全胜的纪录,由此赢得了“闪电剑客”的称号而名声大噪。这一路走来,在这两位使者的个人魅力和财宝诱惑下大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