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地烈风-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诚意?”
“没错,因为您是我们皇帝钦定的,是决不能宽恕的对象。如果对于尚且能够改变态度的话,那足以说明我国的诚意了。”
“这倒是一个全新的想法。”成云自嘲的笑了笑道。
周嗣义不为所动,继续道:“说实话,我国目前正与突契国交战,实在没有兴趣再与高丽进行战争了。这一次对开城的军事行动也不过是为了对高丽背信行为的一种惩戒而已,原本我们的目的就是在获取了胜利之后逼高丽再次提出和议,然后就可以与高丽恢复和平专心对付突契了。如您所见这一切原本进行非常顺利,眼看一切都快要完成了。可惜就在这个时候冒出来一个明义和尚,表面上看他在江原道取得的胜利对于你们高丽当然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可实际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军的这一次失败使得我们的皇上骑虎难下,此时高丽恐怕会提出和平的请求,而如果由我国提出那么皇上拉不下这个脸来,于是和平的曙光就变得黯淡了。现在我国是不想再打仗,却不得不继续打下去,这一点无论对我国还是对高丽都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在下想请您冷静的思考一件事情,如果我国不得不与高丽继续作战,那么高丽获胜的机会有多少?”
“非常渺茫。”这一点成云心里早就明白,说非常渺茫已经是乐观的估计了,从长远来看高丽根本无法与绢之国抗衡,无论撑多久,终归还是会归于失败的。
“不错。最终高丽还是会被迫求和的。与其到那个时候接受更为苛刻的要求甚至被拒绝,不如趁着我们皇帝陛下有意媾和的时机恢复和平。但是这一点却不能由我们的皇帝陛下提出来,必须由高丽方面先提出。考虑到崔健江陛下与我国有国仇家恨在身,其中会有很大的麻烦,所以在下此行冒险前来就是来请求成云大人能否从中斡旋,促成和平的契机?”
“你说得头头是道,可这件事办起来却有千难万险,况且老夫有什么必要要促成此事?”
“退路,”周嗣义立即回答道:“能促成此事,大人就能多一条退路,在下觉得这对大人您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在下会接受此次任务的原因。”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七 条件()
成云满面狐疑的看着周嗣义道:“退路?”
“不错,大人。就是退路。”周嗣义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兴奋,显然已经说到了重点上:“大人之所以留在高丽就是因为皇上把您定成了,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使得您有家难回,有国难奔,不得已只能成为高丽的客将。可是您在高丽却并不能真的得志。请恕在下直言,在高丽人的眼里您不仅仅是一员客将,也是导致今日高丽山河破碎的元凶之一。这里面固然是因为前国王判断失误,贸然与我国为敌,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您在辽东掀起了叛乱所致。不管这件事上您的作为究竟是对是错,您也不得不承认有相当一部分高丽人会这么看待您。因此不论您对高丽国王如何忠心耿耿,高丽国王终究不会真正对这件事情释怀的。关于这一点,您是否承认?”
成云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
周嗣义拱拱手道:“大人明鉴,正因为如此,吾皇及时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吾皇了您的罪名,并且下了一份密诏交于在下带来给您。一来是表示在下此行的诚意,二来是作为此次争取大人协助的谢礼。”
说着,周嗣义从贴身衣物内取出了一封信来,恭恭敬敬递给了成云。成云接过来拆开信封,打开一看,果然上面写着成云之前的一切罪名,上面盖着皇帝的印玺。
“从此刻起,大人您若是踏入我朝领地,将不再作为一名罪人,只要您有这份诏书,我朝将重新对大人开放。”周嗣义郑重其事的说道。
“你这是要用离间计?”成云突然把诏书一合,目露凶光的说道。
“大人您这么理解实在令在下失望。吾皇的本意只是为您留一条退路而已。如果您在高丽的仕途失意。那么至少还能回到您的故国安度晚年。若您能在高丽春风得意的话,那么您大可将这份诏书永远留在身边,让它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成云的脸色并没有因此而略微缓和一些,恶狠狠道:“老夫怎么能相信收下这份诏书后,你们不会将它透露给国王陛下行驶反间计呢?”
周嗣义哈哈一笑,道:“大人果然好算计。既然您能想到这一层。那么就请听在下后面的话,听完以后您就会知道我们出卖您只会给我们自己制造麻烦。”
“老夫洗耳恭听。”
周嗣义道:“给您的诏书不过为了预防万一只用,其实我们非但不希望您因为仕途失意而回到故国,反而希望您能在高丽掌握实权。若您能和我朝暗中联手,那么您掌握高丽的实权就对我朝大为有利。当前吾皇万岁不想再与高丽动武,可是吾皇陛下也有他的忧虑,那就是高丽在恢复元气以后有可能对我朝报复,在我朝与突契交战时在背后插上一刀。可是如果有您在高丽朝中掌控一切的话,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这种情况的生。为此陛下授意在与大人您达成默契以后。安东都护府将全力配合,力求将大人您送上高丽权力的顶峰。”
“权力的顶峰?”
“正是。就目前而言,放眼整个高丽,能够和您在军权上一争高下的人恐怕除了明义和尚以外再无一人,而政权方面高丽同样缺乏领军人物,此时正是您扩张权力的绝佳时机。如果您能促成两国的和议的话,那么您无论在军队还是政坛的影响力都将大大提高。而我们也会在和议之前起对江原道的全面进攻,把明义和尚除掉。为您扫清障碍。这个条件,您觉得还合意吗?”
终于说到真正的目的上了。成云心中暗道。什么的诏书啦。促成和议啦,扶植自己啦,这些全部都是幌子,绢之国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自己的手除掉明义这个敌人!这不仅仅是为了替死去的华猛报仇,更重要的是要除掉高丽境内有可能成为绢之国威胁的人物!
真是一箭双雕啊,既拉拢了自己。又能除掉明义,这样的确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绢之国的后顾之忧。盘算得的确很精明,而且从方方面面来讲都对自己有利,看来刘龑这一次为了结束战争是真的下足了功夫了,不过成云对于这些条件除了干掉明义强化自己的地位比较有兴趣以外。其他都可有可无。既然绢之国的根本目的在于除掉明义,而这一点上也确实对自己有利,那么不妨顺水推舟,借绢之国的刀除掉自己的这个眼中钉。至于其他么,现在高丽确实已经无力再战,成云对于权力也不是没有野心,借着这个机会能展壮大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是等到高丽恢复过元气以后,自己如何行动那就是看自己的喜好了。
想到这里,成云终于露出了笑脸,道:“周大人真是生就一副铁嘴钢牙啊,这其中方方面面都替老夫考虑到了,看来老夫实在没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计划了。老夫这就修书一封,请周大人代为转交圣上。”
“不,成大人。请千万不必修书回复!在下此行确实有千难万险,携带陛下诏书实属无奈之举,实在不该再增加任何出现闪失的机会的事儿了。待高丽国王提出和议要求之时,吾皇自然知道在下此行已经成功,无需成大人再冒风险了。”
“周大人想得周全,成某佩服。”成云满脸堆笑道,其实不用留下字据更符合他的意愿。
“如此在下告辞了,若和议成功,在下与大人还有再会之时。”周嗣义站起来行了一礼道。
成云明白周嗣义的言下之意就是将来他会成为专职与自己联系的人,此人行事谨慎,且胆大心细,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下点头道:“如此甚好,恕不远送了。”
等到周嗣义离去之后,成云捻着胡须在会客厅中踱起步来,他将这件事情前前后后仔细想了一遍,最后认定这件事唯一的漏洞就是那份诏书,只要这份诏书不被现,那么就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了,为此他必须将这份诏书藏到一个最安全的所在才行。
刘龑这小皇帝思绪缜密,看起来比他老子更难应付啊,成云如此下了判断。
成云当然不知道这一切除了那份诏书以外其他全部是出自于一个名叫王汉新的坏小子的大脑。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一 影子部队()
随着援军的就位,绢之国向高丽的江原道地区起了攻击。与明义预计的结果相去甚远,绢之国的进攻完全谈不上犀利,反而像一团浸满水的烂纸一样拖沓。
根据明义的估计,这次绢之国派来的援军数量并不多,充其量只能对自己所在的江原道起一次攻势而已,因此他带领着士兵们做足了迎战的准备。他毅然放弃了那些相对次要的地区,转而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在福喜里,高山集一带的重要据点上,这些地方不但能凭借地形布防易守难攻,而且可以相互支援,绢之国即使能夺取其中的某些据点,也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伤亡。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因为一旦将绢之国的兵力消耗到一定程度,那么他们将失去向西瓯城进攻的能力。而从这次援军的规模就可以看出绢之国已经很难再调集新的援军了,那么高丽就有了与绢之国媾和的资本。
然而事实的展却并不像明义想的那样,绢之国的进攻是在整个江原道地区全线开花,根本没有所谓的重点存在,而且由于兵力分散,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反倒是他主动放弃的一些地点白白落入了绢之国的手中。
这实在是太反常了,对方的举动完全不符合用兵之道。明义面对这种情况不禁开始犹豫了:这无论如何看都是对方故意摆出来的陷阱,对方是企图引诱自己出动出击将其各个击破,但是实际上他们等待的正是自己离开据点的时刻。好趁虚而入,袭取那些重要的据点。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按兵不动才是对方最为头疼的。
做出如此判断的明义严令各处不得出击,专心坚守阵地。静观其变。此时处处都是弱点的绢之队反而让明义感觉无从下手,他一边顶着将士们高涨的作战热情,一边经受着自己想要出击与必须坚守的思想折磨,等待着敌军露出真正的破绽。
此时,绢之国的进攻为之一变。他们的进攻忽然恢复了往日的状态,开始对福喜里起猛攻,领军的正是高定边和他那名闻遐迩的虎卫营。
终于开始了,明义庆幸着自己能沉住气忍到现在,绢之国的进攻重点终于显现了出来。他立即带领一支机动部队驰援福喜里。
可是他的部队到达福喜里的当天,高定边突然偃旗息鼓撤了回去。还没等明义想明白怎么回事,高山集方向遭到了从元山出的绢之队的猛攻,领兵的是悍将王汉新率领的虎卫营!
这是怎么回事?明义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王汉新的恶名在外,由他领兵一点也不奇怪,问题在于哪来的两支虎卫营?这其中一定有诈。
绢之国企图用假的虎卫营混淆视听,在我军之中制造恐慌情绪。自己一旦中计回援高山集,那么潜伏在附近山中的高定边一定会再度出击的。
明义的决定在第二天就被证明是完全的错误,因为根据战报来看。高山集遭到的攻击之猛烈,除了虎卫营的强悍外实在不做第二人想。
坏了!自己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了。高定边的确是虎卫营的指挥,可是王汉新也曾经是他的副手,这次高定边用他的名声来做幌子。带着一直假虎卫营来欺骗了自己!
想明白这一点的明义让福喜里的守军严加防守,自己则赶奔高山集。
等到他到了高山集以后,之前在福喜里上演的一幕又再次上演。福喜里遭到了虎卫营的猛攻。告急!
这回明义真的蒙了。究竟哪一边的才是真的虎卫营?
由于虎卫营的辉煌战绩,它建制内的士兵作战能力之强悍尽人皆知。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虎卫营的士兵数量从来没有过两千人。所以明义当然认为它的编制不会一下子翻了一倍之多。这两支虎卫营里一定是一真一假。
但是他想错了,两支虎卫营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
王汉新从长安带来的那支骑兵部队的数量与虎卫营数量相去无几,其精锐程度却与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迷惑敌军,他和高定边将虎卫营一分为二,各自带领一支从两个面上起攻击,把长安的那支骑兵安插在虎卫营内,如此一来高丽军从表面上看就是两支整建制的虎卫营了。而且就作战能力来讲,王汉新带来的骑兵部队固然是比不上虎卫营,却也越了普通骑兵部队许多,加上作战指挥时的故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