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地烈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龑还没等说话,只听得一阵弓弦崩裂的声音,然后就是无数破空声朝自己飞来!

    “护驾!”伍思成大喊道。话音未落,已经有四名侍卫中箭身亡,伍思成手臂上也中了一箭!

    “有刺客!护驾!侍卫们齐声喊道。众太监和宫女们顿时乱作了一团。宫女们的尖叫声掩盖住了第二波弓箭的破空声,这一次侍卫们有所准备,不过仍有两人受伤。经过这两拨弓箭的袭击,侍卫们已经发现了刺客的方位是在南侧的山墙上。刘龑从死去的侍卫手中拿起一把钢刀,大喝道:“靠上去!不要让他们再射箭!”

    这一决定非常正确,侍卫们的行动极其迅速,有几个已经纵身跳上了山墙。此刻山墙上的刺客们点起一声号炮,然后也纷纷跃下,朝刘龑冲了过来,转眼间双方已经刀剑相向斗在一处。

    这批刺客人数虽然不多,可是个个身手矫健,绝不在侍卫们之下,好在侍卫们人数占优,一时之间刺客们落在了下风。可刘龑清楚,刺客们必定还有同党在左近,不然就不会点起号炮来召唤他们了,因此必须尽快将这一拨刺客解决掉,然后再对付赶来的援军。想到这里刘龑亲自上阵,手中刀虎虎生风,与刺客战到一处。

    刘龑如今的武艺比起当年出游泉州时已经高了许多,自从他意识到自己缺乏实战经验以后,便经常向季重海讨教和对练,因此他的实力已经在普通侍卫之上。转眼间已经有两名刺客死在了刘龑的刀下,不过刘龑的这一举动可把伍思成给吓坏了,他忙不迭的让皇上退回来,可刘龑对此置若罔闻。

    此时就听见远处有众多脚步声逼近,伍思成急忙往声音的方向看时,只见又有大约五十名刺客疾奔而来。伍思成大惊失色,顾不得手臂上的伤痛,舞动手中宝剑挡在了前面,大声喊道:“刺客的援军到了!这里交给微臣,皇上快走!”

    “胡说!身为天子被几个毛贼给吓跑说出去不怕别人笑话吗?再说凭你这几下子那根本就是送死,朕还没有堕落到要让你这个家伙舍命保护的地步!”刘龑从战团中抽身而出,飞奔到了伍思成身边道。

    “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你要以大局为重啊!”伍思成情急之下,连敬称都忘了,直接叫了出来。

    刘龑一边用刀架开刺客的攻击,一边道:“要是失去了像你这样的臣子,那还有什么大局可言!打得动的话你就和朕一起杀一条生路出来!”

第二十九章 三 神秘人() 
刘龑的豪言壮语令侍卫们士气大振,一时之间面对优势兵力的刺客围攻也不曾落了下风,可士气不可能解决人手上的不足,尽管英勇的侍卫们杀死的刺客数字超过了他们自身的伤亡,可仍然改变不了绝对数字上的差距,不久之后侍卫们的数量已经锐减到了两位数以下,而刺客却仍有将近三十名之多。

    刘龑虽然没有受伤,可一旁的伍思成却又中了三刀,伤口的大量出血令他站立不稳,要不是刘龑架着他恐怕他连保持站立都已经做不到了。

    “其他人还没有赶到,看来被逼入绝境了呢。”伍思成发出了微弱的声音。

    刘龑冷笑一声:“别说丧气话!侍卫们解决十个,朕解决剩下的全部人不就得了!你给我撑住了,在朕杀光这群刺客前你可别给我死掉了!”

    伍思成回以一个艰难的笑容:“微臣当尽力为之。”

    就在此时,忽听空中传来一个人的笑声:“口气还真不小啊,也罢,冲着这份说大话的架势也命不该绝。”

    刘龑自认武艺也不算太差了,可竟然听不清这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正惊异间,只见那些刺客们开始惨叫起来,鲜血从他们的身上不断激射而出,然后一个个倒在了地下,就在众人都不明所以的当口,这将近三十名刺客却已经尽数倒地身亡!

    所有人都惊得呆在原地说不出话来。这是什么功夫?竟然能在转眼间杀死三十人!还是伍思成先反应过来,朝空中一抱拳道:“不知是何方的能人异士相救,请好汉现身。”

    不知道是伍思成受伤以后太过虚弱,这声音对方没有听见还是对方故意不理,伍思成的话就如同陷入无边深海一样杳无回应。刘龑踏上一步拉住了伍思成道:“人家不想现身,你还是先关心一下自己的伤吧。”

    趁着刘龑替伍思成简单包扎的时间。幸存下来的侍卫们检查了死去的刺客们的尸体。这些人都是生面孔,无人认得,可令人惊异的是那近三十个被神秘人杀死的刺客。在他们的致命伤几乎都是被筷子和小石子打出来的!而且这些筷子和小石子都深深的嵌入了肉中,可见那个神秘人的劲力达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

    此时刘龑也来不及惊叹这些。替伍思成包扎完毕以后,便命两名侍卫扶着伍思成,然后急匆匆赶奔皇后住处而去。刘龑感觉到了,既然这群刺客可以轻松潜入皇宫内院,而且显然他们对于皇宫内的路线非常熟悉,如今太后和自己都遭遇了刺杀,那么皇后也处于危险之中!虽然刘龑知道皇后身边有几个相当了得的宫女保护,不过这群刺客的战斗能力超乎寻常。如果不赶快前往支援的话,情况还真不好说。

    一行人来到皇后的月谒宫,只见此处同样是一片狼藉,季重海带来的侍卫的尸体和刺客的尸体横陈竖列,中间还夹杂着不少宫女的尸体。刘龑心中着急,沿着这条被鲜血染满的路一直向前,在皇后寝室门口看见了身负重伤的季重海,以及他四周的十一具刺客的尸体。

    季重海浑身是血,也不知道被刺了多少刀,但他的左手是毫无疑问的被砍断了的。重伤之下的季重海看见了刘龑。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皇上安泰,老奴也就放心了。老奴不辱使命,贼人未能踏入皇后陛下寝宫一步。。。。。。”

    “你别说了。老季。”刘龑踏上几步将季重海扶住,眼泪禁不住滚落了下来。他知道以季重海的身手,若不是死守皇后寝宫门口的话,原本是不必付出如此重大的代价的。此时皇后寝室的门打开了,只见华皇后缓步走了出来,身边只剩下一名女侍卫仗剑护在身旁,而华皇后手中也已经握着一柄短剑。华皇后扫了一眼庭院之内的情况,便道:“陛下,此处也不安全。咱们应该立即前往北边玄武门禁军驻地,那里有一千八百名禁军驻守。然后立即召集城内其他驻地的禁军护卫皇宫,同时封锁城门。严查贼人去向。”

    刘龑一边答应着,一边和侍卫们将季重海的伤口包扎起来,然后亲自抱着季重海大步流星向玄武门禁军驻地而去。

    等刘龑一行人到达玄武门禁军驻地,然后召集起禁军展开搜捕,皇宫内的混乱局面终于得以平息下来。得知情况的大臣们也纷纷前往刘龑处问安,乱哄哄的局面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凌晨时分,刘龑才得以重新回到皇宫之中。此时昨夜损失的报告也大致被统计了出来:鼓楼连同周边一千三百余家民宅被焚毁,死伤者超过六百人;延禧宫被烧掉将近一半,其中死于火中的太监宫女有数十人之多,其中有半数明显是死于刀剑之后才被火焚尸的,李太后带着刘显逃到太液池躲了一夜方才脱险;皇后的月谒宫中宫女和太监死伤超过一半以上;除了战死的几十名侍卫之外还有两名才人和十一名宫女遇害,而刺客死亡超过一百人。如此巨大的刺客数量,没有巨大的后台是绝对办不到的,可这个主谋究竟是谁?所有人都把怀疑的目标集中到了南渡黄河的晋王刘潜身上。

    刘龑立即派人前往刘潜在京中的府邸,发现刘潜的长子和长女双双服毒自尽,家奴竟然全然不知。如此一来,刘潜的嫌疑越发大了起来,刘龑接到报告以后不得不做出刘潜就是此次行刺事件的主谋的判断,因为刺客的目标不单单是自己,还有刚刚怀孕不久的皇后,甚至还包括了李太后和自己的弟弟刘显,如果成功的话,那么先皇所生的众多皇子之中的确找不出一个可以与晋王刘潜一争高下的继承人了,即使继位了也难免受到晋王的辖制,这一切的利益都只符合刘潜一人而已。

    皇后似乎对于这起事件究竟是不是刘潜所指使还存有疑问,但第一她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刘潜的清白,第二她本人也是当天夜里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受到惊吓以后皇后也因为动了胎气而不得不卧床休养,因此皇后并没能在刘龑身边帮助出谋划策。伍思成的伤势虽然不重可也不轻,因此他不在刘龑身边。这两位智谋之士的缺席令刘龑深感不便,再加上季重海的伤势严重,太医甚至不能保证他的生命安全,这让刘龑更加怒火中烧,再加上刘龑去给太后请安时又被李太后冷嘲热讽了一番,言下之意就是他不顾太后和兄弟的安危,只保护着老婆出宫避难云云。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又一夜不曾合眼,再加上一股子怨气,三下里夹攻,刘龑也不再想其他,当即下旨宣布晋王刘潜谋反,褫夺晋王封号,同时号令各地平叛。

第二十九章 四 兵临城下() 
得知刘龑宣布褫夺自己晋王的封号以后,刘潜经过短暂的慌乱以后,接受了幕僚安在道的建议,下令从潼关撤兵。

    首先双方的士气已经全然不能相提并论了,潼关得到了两千弓弩手的支援而士气高涨,反观自己这方则人人自危,再加上潼关原本就十分充足的防御准备,要想攻克潼关进军长安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刘潜决定率兵突袭东边的函谷关,然后攻击洛阳。那里被自己的大军所阻隔,应该还没有收到刘龑的消息,那就还有希望利用守军不明就里的机会突袭得手,只要攻占了洛阳,就可以获得那里丰富的储备物资作为供给,再加上刘献之带来的援军,自己可以趁机攻城略地扩张势力,而且还能迫使刘龑把有限的兵力抽调出来对付自己,这样从西线奇袭长安的骑兵就有机会了。

    刘潜用自己的这次行动证明了之前大家对他的军事能力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水准的评价是错误的,他奇袭函谷关的速度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守关的将士们准备远没有潼关那么充分,几乎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就被攻陷了。刘潜也因为这一仗让人刮目相看,毕竟他是带着一群心有芥蒂的士兵取得了这次胜利,在这个奇袭过程中逃兵的现象层出不穷,可刘潜顶住了压力,获得了胜利重振了士气。然后便挥军东进,直扑洛阳城而来。

    洛阳留守孙进贤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面对这样的局面他的立场倒是准备坚决抵抗的,可完全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再加上洛阳城中也没有值得信赖的良将,而且洛阳城的兵力不足八千,即使把衙役家丁们组织起来也不超过一万,孙进贤的底气不足也是其来有自的。

    尽管自己心里直打鼓。可孙进贤还是努力鼓励着士兵们准备彻底的防守。眼看着探子不停的来报告说刘潜的军队正急速逼近,孙进贤那藏在宽大官服下面的身子忍不住微微颤抖。此时一名老家人来报,说著名的士绅朱毅均求见。

    孙进贤听了不由得眼前一亮。这个朱毅均可不是普通人。他的祖上是溧阳候朱倩,当年随太祖皇帝平定天下时曾立下大功。后来朱毅均这一支没有袭爵而是转而从商。两代人的时间就成了洛阳城中最有名望的士绅一族,他此时到访恐怕有什么要事,便命老家人将其请上了城楼。

    朱毅均来到城楼之上慌忙行礼,孙进贤一把将他扶住到:“毅均老弟突然来访,只怕有什么要事吧,你我就不必客套了,直说无妨。”

    朱毅均看着孙进贤苍白的脸上挤出来的笑容,这个年过半百的留守大人竟然称呼晚一辈的自己为老弟。可见已经有些急昏了头了,不禁笑道:“晚生此次来访,正是为了当前军情而来。敢问留守大人可是忧虑洛阳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又没有能征惯战的武将么?”

    被朱毅均一语道破自己的难处,孙进贤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正是如此。”

    朱毅均拱手道:“晚生此次前来,就是想向留守大人举荐一人来领军的。”

    “哦?是何人?”孙进贤心中一动,这个朱毅均他们家可是武门出身,难道他竟然不但是个优秀的商人,还是个出色的武将吗?

    “提起此人。留守大人可能从没有听说过,可是提起此人的先祖来,恐怕是无人不知的。那便是卢星月卢老侯爷。”

    “卢老侯爷?”孙进贤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卢星月可是曾追随太祖皇帝的开国功臣。当年一杆金枪打遍天下无敌手,威震大江南北。可惜在统一天下的前夕不幸病逝,太祖皇帝追封他为壮候,可他的子孙不肯袭爵,只愿卸甲归田,太祖皇帝钦赐他的后人万顷良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