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渔夫传奇-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武均跟卫航他们说道。
洪武均是退役海军士兵,新加入卫航船队的成员。目前这份工作,无论是他,还是他的战友,都相当满意。
先别提什么奖金之类的,仅仅是保底月薪就有六千元。
要是换成部队安排的岗位,能有五千就不错的了。何况,他们也习惯了海洋,这份工作对他们来说完全不陌生,反而觉得亲切。
至于船队上的老船员说道的赚外快,更让他们心动。
要知道,船上的老船员都是跟着大老板赚了不少钱的。远的不说,就打捞沉船这一项,一旦有活干,陈建良那位大老板都会给大家奖励万元以上。
这些待遇福利,是社会上其他岗位很难具备的。更别说他们退役士兵,本就是就业困难户。
刚刚他被派遣前往荒岛接人,就发现靠近海岛的浅海,到处都是一种海龟。他猜测,这里应该是那种海龟的聚集地。
或许,每年都有无数的小海龟从这里出发,开始环球旅行。又或许,每年都有生命快要终结的老海龟回到这里,寿终正寝,所以才留下那么多的龟壳。
“哦?”卫航还真没留意这方面。
听到这话,忍不住利用海珠探查一番。
他震惊地发现,这里一带的海域,竟然是玳瑁的生存之地。这种海龟,在国内濒临灭绝,被列为保护动物,可在这里,竟然种群数量非常庞大,完全不像是要灭绝的生物。
卫航顺手拿起望远镜,朝海里望过去,就看到了远处一大群。
他故作诧异:“咦!玳瑁?这么多?国内好像都快要灭绝了吧?捉一只都不知道要判多少年。”
顾海潮一听,连忙也架起一个望远镜,越看越激动。
“头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没错,那都是玳瑁。”顾海潮肯定道。
也难怪他会激动,这种生物在国内,差不多绝迹了。在这,却还能看到如此之多,消息要是传出去,绝对会引起轰动的。
玳瑁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生物,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
当然,作为一种常常洄游迁徙的海龟,它们的栖息地各种各样,包括广阔的海洋、礁湖甚至是入海口处的红树林沼泽。
“至今人们对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幼年玳瑁所偏好的栖息地知之甚少,但人们推测它们像其他幼年海龟一样在大海中过着浮游生物般的生活,直到成年时才会离开它们的家。如此看来,它们偏好的栖息地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种地方。”顾海潮兴奋道,似乎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
“很稀有?”洪武均愣了愣。
这时,旁边的陈建良却一把捉住他的肩膀,急声问道:“你说那边很多这种龟壳?”
洪武均还不明所以,如实点头:“是呀!怎么了?”
“发了,大家发财的机会来了。”云如龙笑道。
他不是珠宝行业的人,但跟陈建良接触那么久,怎么也多少会对海洋上的一些宝物有所了解。
玳瑁是一种有机宝石,在这之前,他们就遇到过,但都是碰运气,捡到那么一两块而已。
“发财?”
周围的船员马上打起精神来,眼睛发亮,跟着出来不就是为了发财吗?
“怎么说?”有新船员问道。
唐德辉解释:“是一种宝物吧?我记得以前好像遇到过,挺值钱的。”
卫航点头:“确实,玳瑁的龟壳是有机宝石,我们国家古代很早就有玳瑁的影子,好像唐宋的时候就被列为宝物了吧?”
陈建良摇头:“那你们就有所不知,玳瑁在国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玳瑁饰品已经是很普遍的男子饰品。”
他告诉大家,在唐代,玳瑁曾用于制造钱币……开元通宝,出土于西安法门寺真身宝塔地下藏宫,非常宝贵,全世界仅有13枚。
而之后,宋代人对玳瑁更是喜爱有加,曾仿照玳瑁壳的花纹和色泽,创烧出漂**真的玳瑁斑黑釉瓷;明清时期,玳瑁制品的使用似乎更为普遍。上至宫中后妃所戴首饰,下至文人雅士的书房文玩,诸如小插屏、花瓶、香薰、笔筒、笔杆、印盒、眼镜盒、眼镜架,乃至歌伎舞女所用的手镯、扇子、脂粉盒等,均有用玳瑁制作者。
清朝就更不用说,宫廷内几乎所有女人都喜欢这种有机宝石制作的饰品。
玳瑁鳞片,质地晶莹剔透,花纹清晰美丽,色泽柔和明亮,用它做成的工艺饰品光彩夺目,宝气华盛,品位高贵典雅。
在东方人眼中,玳瑁自古以来就是吉祥长寿、辟邪纳福的象征,深得历代皇室贵族、富豪人家乃至广大民众的喜爱。
而在西方,玳瑁被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于制作梳子、刷子和戒指等首饰,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会将玳瑁镶嵌在家具上。
随着玳瑁这种海龟的踪迹越来越少,市面上看到的玳瑁饰品,差不多都是古代传下来的。
“走,去找玳瑁。”陈建良迫不及待地说道。
顾海潮张了张嘴巴,想要说点什么。
卫航知道他的担忧,笑道:“我们只拿走那些遗留下来的龟壳,绝不对任何一个活体动粗,没问题吧?”
那些龟壳,他们不收拾走,也是留在海底堆垃圾的,或者以后被别人碰见,然后看别人发财。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自己先捡走?
再说了,这里是公海,顾海潮也阻止不了卫航他们的行动,国内的法律可不顶用。
“好吧!说好了,不能动活体。”顾海潮再次提醒。
以前,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玳瑁等海龟物种没有灭绝威胁,因为它们寿命很长,生长缓慢,生殖期长,成熟晚,繁殖率也较高,而且玳瑁种群中年龄层次多,短期内的数量锐减不易被发现。
可实际上,玳瑁的繁殖率虽然高,但是与大多数海龟一样,稚龟的成活率相当低。很多成年海龟被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杀死,海龟的巢位也被人类和动物侵占。小型哺乳动物会袭击它们的巢位,把蛋挖出吃掉。
因此,顾海潮比这里的谁都要清楚,一只活体玳瑁有多珍贵。
“那是自然,我们一向都是很有素质的。”卫航点头应道。
那么多人跟着他到海洋混饭吃,他当然也得替自己的员工们谋福利。出一趟海很艰苦,怎么也要让大家满意而归。
“为了避免一窝蜂抢夺,我看还是大家收集起来,然后再平均分配。”陈建良建议道。
随着人员越来越多,还像以前那样,谁捡到就是谁的,那样对有些船员就不公平,比如那些驾驶船只的技术人员。
团队越来越大,规矩必须定下来,卫航就是太纵容大家,陈建良是这么想的。
“这样吗?嗯!也行,那就也不用全部人下水。”卫航显然也清楚陈建良做法的正确性。
“你一边看,我来安排。”陈建良又说道。他出面做安排,就是为了不让卫航难做,免得有些船员感觉卫航不够公正。
看着一群新老船员打了鸡血一样落入海中,组队去寻找玳瑁龟壳,顾海潮还有点不放心。
卫航见他那神色,好像猜到他的一些想法:“怎么?想要公布这里的情况?我劝你还是别,越多人知道这里的存在,那些玳瑁就越危险。”
顾海潮脸色一变,沉思了一会,不得不承认卫航那话有道理。
“话是这么说,但跟过向相关部门汇报还是要的,要怎么做,上面的人会决定,不会那么轻率的。”
第八百章 老夫人的惊喜()
花了不少时间整理自己仪容的埃德终于来到餐桌上,看着一桌子的食物,喉咙很不争气地不断吞口水。
五年来,他都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生活质量能有多好?肯定吃得不好。
如果不是有人看着,他可能都要扑上去大口啃了。
“慢慢吃,或者想要吃什么,可以跟我说。只要船上有的,我们老板都不会吝啬。”船上的厨师说道。
埃德点头,无比感激:“我知道,中国人总是那么热情,上帝保佑你们!”
这位厨师是陈建良他们高新邀请而来的,略懂英语,笑了笑,心里却无语:我们中国人可不信上帝!
埃德实在是太饿了,或者说那一桌子的美食,对他而言,是五年来最丰盛的一顿,有点控制不住自己。
“奥!你这样吃会吃撑的,不要着急,慢慢吃!吃饱后,我带你去通讯那边,可以让你和家里的人联系。”厨师说道,那都是卫航大老板吩咐过的。
看到这人的吃相,了解这家伙五年来的经历,他一个大男人都忍不住同情几分,真是阴功咯!
埃德自己也是惊奇,海鲜他也吃不少,或者说这几年来吃海鲜吃到吐。
在荒岛的时候,食物最不缺的,就是海里的海鲜。可他的烹饪水平太差,加上没有什么佐料,所以弄出来的海鲜也并不怎么好吃。
然而,跟这艘船上弄出来的海鲜,差距实在是太大。难道厨艺跟佐料能达到这种地步?
他永远不会知道,原材料也不一样了。被捕捞上来的,或者说船队靠近海域的海鱼,都已经得到海珠灵气的滋润,味道自然就不一样。
“你们中国人真会做吃的。”埃德忍不住感叹。
最后,他还是归结于中国人的厨艺。毕竟作料的话,在他流落荒岛之前,在自己国家也吃过同样的,但回想以前的那些味道,似乎还是差了不少。
厨师笑了笑,听到赞美,谁不喜欢,对这位外国佬的好感马上上升了不少。
“谬赞了。”
“不,不!你们中国人有点不好,就是太谦虚了。这食物,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埃德实话实说。
他家里也不穷,否则也不至于玩起古董帆船。要知道,一艘那样的帆船,可要比你们一艘渔船还要贵。
所以,不少山珍海味他也吃过,欧洲那些四五星级的饭店、餐厅也经常去。可论起味道,还不如一条渔船上的饭堂,这就有点让人吃惊了。
厨师不以为然,觉得应该是这家伙五年来被饿惨了,才会有这种感觉。
“OK!我先不打扰你吃,吃饱了喊我一声,我带你去用卫星电话。当然,也可以用网络,我们船上有卫星网络的,挺方便。”厨师介绍道。
“那真是太感谢了。”
有网络那就更好,他也很想跟家里人视频一下。毕竟只是听声音,可能家人还会有点猜疑,见到人会更放心。
吃饱喝足之后,埃德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拨通了家里妈妈的视频电话。
很尴尬,电话被挂断。看来,他那老母亲以为是保险之类的垃圾电话。他母亲,或者说他一家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陌生电话都很少接听。
远在欧洲某半岛国家,一位老夫人正在做饭,听见手机响,她看了眼就给挂掉,最近垃圾电话比较多。
可一会,还是同一个号码拨过来,还是要求视频的。
想了想,老夫人点了接听。手机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张他日思夜想的脸庞,另一个手拿着的盘子马上掉到地上。
手机传来熟悉的呼喊:“妈妈!”
她再也忍不住落泪:“埃德!这几年你去哪里了?妈妈找你都要发疯了……”
从一开始失去联系,他们一家就让政府部门帮忙找,一直找了一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政府的态度逐渐冷淡,到三个月后,政府已经放弃这种毫无意义的寻人,实在是太浪费公共资源。
可是,他们一家还是通过自己的关系,没有放弃寻找。根据儿子最后留下的痕迹,从地中海,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红海,最后跟踪到印度洋。
为了找下落不明的埃德,家里花费了很多财力。
就在他们都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现在埃德自己忽然联系回来。
老夫人看着消瘦的儿子,又心疼,又惊喜,还有那么点埋怨,毕竟让家里担心了那么长时间。
埃德打断自己母亲的话,简单解释自己这几年的经历:
“妈妈!您先听我说,五年前我跟朋友驾驶黑珍珠号出海,最后到达印度洋,索马里外海的时候,遭遇强风浪。最后,黑珍珠号被毁,我那些朋友很不幸,都遇难了。我比较好运,最后被冲到一个小岛上。
因为没有联络工具,加上很少船经过,这几年来我都被困在岛上。好在今天被一支中国的船队看到,救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