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渔夫传奇-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年前,他们村的小学学生只有两百多,什么黑板、资料书、娱乐器材、甚至书桌等等,都严重缺乏。
是这位年轻人,从网络上求来一份网民们的筹款。让学校突然宽裕起来,给学生免费文具、资料书、增加书桌等等。
从学生两百多人,到现在学生五百多人,几乎都是他的功劳。
不过,那么多学生,其实一大半不是本村的孩子。他们来自其他村子,比较远的,需要步行一个多钟头,走十多公里路,来到这里就学。
如此一来,中午那些孩子不能回家吃饭,都是早上就从家里带饭出门。中午,大家就蹲在操场等地方开吃。
方老师看见他们的饭碗里,都没什么菜可吃的。
他硬生生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买便宜的食材,比如土豆等,中午给孩子们加一道菜。这是一项善举,村民们对这位外地来的帅哥老师,都很尊敬。过节的时候,家里的阉鸡等,都会提一点过来。
“资金会的人?走,赶紧去接他们,不能怠慢。人家大老远来支援,不能让人家干等。”老校长马上拿起自己的老花眼镜,带上之后,还把头发梳理一下,不能太丢人。
路上,有喊上其他的三位老师,一起去迎接。
车上的两个人,没有久等,就看到五个人,四男一女急匆匆赶过来,他们俩赶紧下车,知道对方来了。
“方老师?”他试探道。
年轻的方老师马上伸出手来,跟他们握手,介绍:“这位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
“你们好!你们好!山区的教师,真的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走,我们到学校去吧!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放学,不能举办个迎接的活动,真的抱歉!”老校长面带尴尬道。
基金会的两个人连忙摆手:“千万不要搞那一套,麻烦不说,还累到了孩子们。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考察一下,你们学校的教育条件。如果真的跟方老师传给我们的那样,我想我们基金会应该能帮上一点忙。”
“那真是太好了。这边请,这路都是泥路,多多担待!”
大家一起来到学校,不少村民也注意到这一行人,搞不清楚是什么人,竟然开着车,肯定是有钱人吧?
难道,又是方老师从外面找来的人?改善学校环境的吗?
走在路上,基金会的两个人,一边观察,还一边跟老校长、方老师他们交流。
“你们这里,确实挺贫困的。路上,我们也是看到的,方老师,听说你是魔都那边过来的支教老师,在这里能习惯吗?”其中一个人说道。
他也有点不能理解,他们查过方老师的资料,对方还是魔都重点大学毕业的。这样的高材生,放在魔都,找份工作是很轻松的事情。
方老师顿时笑了笑:“刚来的时候,说实话,真的不喜欢,很想逃。可是,时间一长,反而不想走了。”
“现在,有你这种精神的人,真的不多了。”
老校长也夸奖:“我们方老师,可是非常难得的人才,算是我们学校的镇校之宝。”
其他三名老师,对这话没有异议,小方跟他们关系也极好。而且,大家的学历都摆在那,小方确实是个有能力、有才学的人。
第七百一十七章 感触很深()
望着脚下这条路,基金会的两个人心里都沉重。
“想要富,先修路!这是至理名言,山区之所以发展不好,都是交通不便造成的。想要摆脱贫困,修路是第一任务。”其中一个人开口道。
其实,他们出发前,上头就跟他们提过。支援贫困地区,不是要给当地老百姓送多少钱,买多少生活用品。最实在的,还是修路。
给他们修一条光明大道,才是最正经的事情。
不仅仅是这项资金,国家接下来的政策,在贫困地区修路上面,也会有大动作,将会投入更加巨大的资金。
现在,国家求发展,一方面,继续提升沿海富裕地区的规格;另一方面,则是重点发展中西部,那些还挣扎在温饱线之上,没有奔小康的,国家需要帮助这一部分人。
伟大的前领导人曾经说过,先让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然后拉动贫困地区。
如今,到了后面一步。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的人就会发展,这几年来,国家对中西部发展,越来越用心,国家财政越来越偏向那些地区。
利用沿海地区征收的财政收入,努力搞好西部大开发,促进各地区的平衡发展。
“是呀!道理我们都懂。不过,政府没钱搞。村民也守着那么点钱不肯松手。”老校长苦笑道。
这种道理,谁都知道。就连村民自己也明白,修好一条,对他们有好处。可是,政府没钱,而让村民自己搞,谁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财富挤出来?
“这是恶心循环,相信国家,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改善的。”另一个人开口道。
党跟政府的领导,他们当然不会怀疑。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的小学。”老校长高兴地介绍道。
不远处,出现一栋建筑,是村里面最大的一栋建筑。这栋建筑,是几十年前的产物,曾经用来收粮的粮仓,现在没有用处,改成了学校。
门口,是一个小操场,还有孩子们在上面玩耍。
最前面,是一根树干,高十多米,上面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
这里,就是远近几个村子都有点名气的小学,学生多达五百多人。教师有五名之多,也算是实力雄厚。起码在这远近几个村子里面,是最好的一所小学了。
“这栋建筑,还安全吗?”基金会的一个人忍不住询问。
实在是外墙的石灰都脱落了不少,露出里面的砖头墙体,这样老到掉牙的建筑,还能保证安全?
“不用担心,这个粮仓,是大生产的时候,花了大力气搞起来的,墙体很厚。别小看它,冬天还挺暖和的。”
老校长介绍,里面一共七个教室,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都有教室。还有个办公室,旁边两个厕所等等,是学校所有的硬资产了。
七个教室?五个老师?怎么上课?
两个基金会的人有点傻眼,果然是够艰苦的呀?老师资源都不足。这样的学校,在城市里面,说不定都要被取缔的。
来到学校,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纷纷打招呼,还挺有礼貌的。
操场的一角,还有一个手工版的篮球框,是方老师让人帮忙弄的。花的钱,倒是不多。篮球也有好几个,都是网民们寄过来的就篮球,也是村里高年级男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了。
踏进学校,地面的水泥板破破烂烂,露出下面的黄泥。
不过,打扫得挺干净,里面的书桌也是破旧,但摆设得很整齐。一张长桌子,两个学生公用。桌子摆得密密麻麻,一个教室好几十人。
教室的前方,是一块旧黑板,后面则是贴满了同学们的优秀作文,美术画作等等。
“太为难你们了。”看过之后,基金会的人都忍不住说道。
老校长很乐观:“现在挺好的,比以前好多了。”
继续往前走,在办公室的门口,吊着一口大钟。
方老师略带尴尬,解释道:“这口大钟,原本是寺庙的东西。不过,那座山庙破落之后,大钟就让村们抬下来,放在学校。上下课,它就是铃声。”
基金会的两个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走进办公室,其他三名教师开始招呼,看看暖水壶还有没有开水,拿出茶叶,找杯子洗等。
坐下来之后,拿着文件资料的人,将照相机放在一旁。刚才,拍了好多张照片。这些照片,将会整理成系统资料,让上面人员快速评估。
他们这项资金,发放是很快的,评估也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然后立即放款,投入使用。
“学校的情况,我们都看到,是很艰苦,符合我们支援的要求。不过,还需要一点时间评估,究竟会发放多少资金,我们说了不算。”他开口道。
尽管如此,学校的人已经千恩万谢。
“这两天,我们都会暂时留在村子。评估的结果,明天不出来,后天也肯定出来。然后资金就会发放下来。这些资金,我们是需要看着操作的。需要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之下。”
“那肯定没有问题,这样很好!”方老师点头道。
老校长赶紧让一位老师出去,在村里找个环境好的家庭,安排住宿。
当天晚上,两人得到村民的热情招待。穷是穷了点,但老百姓都是很地道的人,心底淳朴。得知他们是支援小学的人,都表示欢迎。
毕竟谁家没有孩子读书?
第二天,他们听了一个上午的课程。也知道学校七个教室,五位老师是怎么操作的。有些老师根本就是两个教室照顾,让其中一个教室的学生自习。
中午,看到孩子们蹲在操场高兴地吃饭。虽然吃得简单,但脸上的笑容,让他们两人感触很深。
同时,他们也知道一件事。方老师将自己的薪水拿出来,给孩子们加菜。
根据他们的调查,方老师家住在魔都,家境其实蛮不错的。一份薪水,或许他真的没有放在眼中。
“有条件的话,还是给他们建个饭堂比较好。”其中一个人说道。
第七百一十八章 基金会出动()
下课,他们又拍了不少照片,都是免费给孩子们拍的,迟点可以打印出来,发给每一位的孩子,算是他们的一点点心意。
还真别说,孩子们对拍照很热情,明白这种机会不多,一个个凑过来。
除了学校这头,他们俩还在村里走动。将村子的情况,整理成一份资料,再次传回资金会的总部。
到了下午时分,对学校的评估出来,基金会给了二十万的额度,用于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主要是一些基础的教育设施,给教室安装风扇等等。
这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利刃上的话,还是能对学校改善有很大帮助的。
消息传到老校长他们耳中,老校长他们欢天喜地,特意找到两位基金会的人道谢。
“不用谢我们,资金是一位华人所提供的。不仅仅你们学校,我们现在正在评估你们这村子,看能不能拉来一些资金,给村子修一条道路。”
“华人?华人好呀!他们对国家建设,真的帮助太多了。”老校长连声赞扬道。
他们老一辈,最能体会到华人对国家的贡献。以前,国家是一穷二白,要建设没有资金,也是纸上谈兵呀!关键时刻,还是华人的鼎力支持。
“那位华人什么名字?我们也好记录下来,让学生们以后起码知道,是谁帮助了我们。”方老师开口道。
“没错!应该的,应该的!”
基金会的人苦笑:“那位华人很低调,并不公布自己的名字。不过,我们这个基金会,上百亿的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地区的支援工作。”
“这才是真正的达者兼济天下呀!做好事不留名。”老校长他们震惊。
上百亿撒出去,不求名。那么,是真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好同志!
“是呀!所以这笔资金,国务院专办,没有谁敢动心思。”
他们俩,都是知道一些内情的人。具体的人,他们还没接触到那个层面,可是上面十分重视。能参与到这项资金工作的人,都是严格挑选出来的人才。
不仅仅如此,据说此项资金以后还会增加。让他们都忍不住猜测,究竟是那位海外的富豪,百亿家产散给国家贫困地区建设,真心了不起。
国内的大富豪也不少,就不缺乏上千亿的超级富豪。
可是,让他们拿出一个亿,恐怕都要心疼得要死吧?就算捐了钱,肯定也是请各路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名声。
跟人家那位海外的富豪,根本没有可比性,人家压根没有在乎什么名利。
也难怪,国家高层对此事那么重视。有人盯上这项资金,立即被连根拔起,震慑了所有企图不良的人。
“我们村道路也能修?”一位老师惊喜道。
他是这村子的人,自然希望村子有一条方便的道路。只有道路通,所有的困难,才能更加容易解决。
其实,他们村子的村委,年年都跟镇里诉苦,想要搞一条道路。
但是,镇政府同样很无奈:我也没钱呀!他们到县里找资金,一个个喊穷。但是县里的财政同样是入不敷出,各种地方都需要钱发展。
“目前还在评估当中,你们不要着急。我猜测,就算基金会投入资金,也不会很充足,需要村民们出一份力。这个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