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渔夫传奇-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航之所以那么肯定,这是荷兰的沉船,是因为这沉船很有风格,也就荷兰会搞出这样奇特的船只出来。

    17世纪,英国商船上的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就需要更加坚硬的木头,而荷兰的船几乎没有装备武器,所以荷兰的船造价很便宜,用荷兰的船运送货物也很便宜,于是荷兰就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

    此前,典型的欧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

    这样做的代价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价格只有英国船只的一半,于是,货物的运费也低。即使这样,荷兰人还不满足,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又在船只上加上了一种特殊的设计。

    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

    过了一大会,卫航才捡起一块几斤重的金子浮上去。

    “怎么样?”船上的人连忙问道。

    卫航举了举手中黄橙橙的金子,船上的人都瞪大眼睛。陈建良更是振奋异常,马上开始指挥打捞船起来。

    “沉船有多大?宝贝有多少?”他立即询问卫航。

    “船是挺大的,上面就只有一些黄金白银,好几吨吧!”

    听到卫航这话,船上的人统统都打了鸡血一样。出海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寻宝,大家都是心中有底的。

    “他娘的!这次发大了。”

    什么渔获先别提,前面的收获也可以忽略。几吨的黄金,绝对吸引人眼球。现在的金价,一吨黄金价值三到四亿人民币,想想就觉得恐怖。

    “妈的!以后搞台海底探测器吧!不然,要是再深一点,我也没有办法下去。”卫航开口道。

    这话深得陈建良的赞成,以后肯定会经常跟海底打交道,购买海底探测器也是应该的。那种玩意还属于高科技,顶尖的搞不到,普通能下潜一两千米的,只要资金充足,问题不大。

    目前,国内的蛟龙号就能下潜七千多米,可以载人下去。

    听说,一旦在海底发现目标,“蛟龙号”不需要像大部分国外深潜器那样坐底作业,而是由驾驶员行驶到相应位置,“定住”位置,与目标保持固定的距离,方便机械手进行操作。在海底洋流等导致“蛟龙号”摇摆不定,机械手运动带动整个潜水器晃动等内外干扰下,能够做到精 确地“悬停”令人称道。

    “这次回去,我让人在国外搞一台。”陈建良说道。

    口头上是支持国产,但有时候,国产的东西还真不怎么放心。尤其是这种容易威胁生命安全的,陈建良觉得还是保险一点比较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国内要购买这类产品很困难。

    要知道,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还不到一百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

    “在国外也不好搞吧?”花花公子开口道。

    他也听说过那类玩意,民用的很罕见,几乎都是科研用的。

    “一些技术要求低的,只要有钱,潜艇也能搞回来。”钱文继倒是回答道。

    在俄罗斯,真的只要你有钱,俄武器都可能帮你送上门,就怕你不敢要。

    载人潜水器也有一些是民用的,在美国那些西方国家,并不禁止使用,价格还不会高得令人难以接受。

    因此,陈建良说要从国外搞一台回来,完全是有可能的。

    其实,在国内也有贩卖,有门路的话,还能搞到一些好的。

    没办法,等卫航休息好,还得麻烦他下去一趟。四百多米,船上就他一个人能下去,其他人受不了。就算是张勇他们,习惯了潜水,目前也还在三百米上下来回。

    还是之前的打捞方法,并不准备把沉船也拖上来,只要把黄金白银捞到手就万事大吉。

    当一桶桶的黄金被拉上船,船上那些人几乎全都围过来,抱着块金子摸来摸去。虽然他们没有份,但过过手瘾也不错呀!

    “不得不说,这样来钱真是快。”木子等人忍不住说道。

    这些金银处理出去,就是十多亿,试问做什么赚钱那么快?

    “老卫,我也入股你们出海事业吧!”钱文继等人心动道。

    看着卫航这家伙在海洋大捞特捞,他们也禁不住想要分一杯羹了。

    “回去再说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 投资建议() 
巨量的黄金被打捞起来,已经有人不知不觉上传到了网络上。霎时间,网络上硝烟四起,羡慕声、感叹声、震撼声、尖叫声等不一而足。

    因为那海域距离日本最近,很多人是大快人心。在日本的耳目下,光明正大打捞黄金,绝对是很牛逼的事情。

    “他姥姥的!岛主也太牛X了吧?”

    “这才叫倍儿爽!”

    “日本佬恐怕又要上跳下窜了吧?”

    “上跳下窜也没有用,都不是他们的海域,咬我们呀?”

    ……

    还真不别说,日本确实是第一时间跳出来全世界说话,摆足了一系列的理由,试图想要吞占那些黄金。

    “大家也知道,那片海域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日本经营的。海底的黄金,自然也是归我们日本所有。当然,为了感谢中国渔民,我们会给予足够的打捞费用……”

    这种话也敢在世界媒体面前说,而且还说得那么振振有声,没有丝毫的羞愧,日本人的无耻,再次刷新了世界人民的认知。

    “你大爷呀!那片海域什么时候属于你们日本人经营的?”

    “这脸皮,啧啧!”

    “如此说来,四大洋都是属于日本的咯?”

    “还真别说,人家四大洋都是去捕过鱼的,理应属于日本,支持日本!”

    “楼主是日狗呀!”

    “自古二楼出傻逼!”

    “楼主人家这是冷笑话,这都听不出来?”

    ……

    中国政府方面,也马上有人开口了。自己的国民在外面捞金,国家肯定得撑腰支持的,不能随便让人欺负不是?

    当然,政府也有自己的想法。黄金作为世界性流通的硬货币,哪个国家的储量越多,对贸易是越有利的。他们希望,卫航能把黄金转给国家。

    “那些日本人,蹦达得很厉害呀!”陈建良冷笑道。

    黄金已经被他们整理好,叠在船舱里面,灯光照射下,金光闪闪,非常耀眼、引人注目。

    前不久,国内就有银行联系他跟卫航,迫切希望能将黄金转给银行。另外,就是建立长期的收购合作。

    而且,陈建良的家族也来了电话,似乎已经跟国内银行达成一致的协定。他们虽然是珠宝公司,黄金白银销售也有自己的渠道。但量那么大,一时间也是很难放出去。

    如此处理这些打捞品,卫航是从来不过问的,只要保证自己的利益就行。他家是喜欢收藏金子,但总不能整吨整吨摆在家里吧?卖掉是肯定的。

    有了这笔资金,接下来他不会太缺钱。唐家村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大用钱的地方。扩大船队暂时也还没有必要。

    “再怎么蹦达也没有用,随他们吧!”卫航笑道。

    “对了,老三,这一大笔钱你准备怎么花?”陈建良开口问道。其实,他心里有个主意,随着双方的合作加深,他觉得有必要提出来。

    卫航想了一会,摇摇头:“暂时还不清楚,目前唐家村也没有太大的项目需要投入。”

    他的事业除了唐家村那些产业,最大的就是眼前这些船队了。船队不打算立即扩建,唐家村也进入了发展的稳定时期。

    一时间,他还真有点迷茫。

    “有没有做珠宝生意的念头?要不,你入股我家珠宝公司吧!”陈建良建议道。

    一方面,现在他家珠宝公司的流动资金确实有点紧张,需要卫航这笔超过五亿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家是希望捆绑住卫航,大家坐一条船上。

    他跟卫航解释,如今珠宝行业的前景非常好。国民进入富裕的阶段,对奢侈品的需求日益增大,珠宝行业的这份蛋糕越加巨大。

    回顾中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停滞、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珠宝首饰业始终处于停滞状态,之后经过近十年的恢复期,从1990年至2000年中国珠宝首饰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珠宝首饰生产能力迅速增长。

    “到2000年,珠宝行业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珠宝商在这十多年赚得盆满钵满。有你的加入,我们也有信心在五年内挤入前三的排名。”陈建良一个劲蛊惑卫航。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快,是因为初期的高利润促使千军万马搞珠宝,开珠宝店。这对珠宝业的发展是一个大的促进,大的普及。

    “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丰富的宝玉石资源和独特的珠宝文化,中国珠宝首饰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行业的自律和业内有序的管理和竞争,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珠宝加工、贸易的重要集散中心之一。”

    陈建良又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无非就是要表明,珠宝行业优秀的前景,吸引卫航的投资,建立更加稳健的合作。

    “入股你家公司?可以吗?我有多少股份?”卫航微微一愣。

    “上次我老爸就跟我提过,如果老三你入股,最多可以拿百分之十五的股份。”这个份额比起他这个少东家仅仅少百分之五。

    “嗯!那回去我们再详谈吧!”钱放在银行只能贬值,有机会的话,肯定是投资做实业最好。

    卫航他们离开后,世界上不少海洋打捞的公司都闻风而动,纷纷朝这边出发。他们还怀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喝点汤。

    当然,他们注定是要白跑一趟。卫航有海珠在,不可能还错过一块金子的。

    这些先别提,但卫航在海洋的收获,确确实实是大大刺激了海洋打捞行业,那些大公司都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甚至,有些公司也看好卫航这伙人的前途,准备找卫航他们合作,打造更加专业的海底宝藏打捞团队。

    不过,卫航肯定不会接受他们的加入。尽管他不是很看重利益,但也不能随随便便跟别人分润呀!有海珠在,海底宝物就有了保障,不怕找不到,没必要吸引资金,加大投入。

    在美国洛杉矶一栋高级写字楼顶层,一群胖子正在开会,手上都拿着一份资料,正是卫航打捞到巨量黄金的信息。

    “先生们,看到这消息,大家有什么感触?”为首的白人胖子咬着一根拇指大的雪茄,很有气势地讲话。

    根据他们的了解,那批黄金接近四吨。这是一笔非常诱人的财富。他们公司主打也是海洋打捞,每年投入非常巨大,但今年的收获并不喜人,只有几千万美元的收益。

    他们那么大的公司,这份业绩可谓有点寒碜。看看人家,一家伙就超过两个亿美元的收入,他们眼红呀!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这是他们公司一致认同的。但海洋太大,想要在这片广阔的地方打捞发现宝物,是一项十分吓人的工作。

    另外,很多深海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望着海底的那些宝物流口水。

    “我分析了一遍这群人的打捞经历,发现他们寻宝很有一套,比我们高效很多。我个人认为,建议公司将这个团队收购,化为己用。”一个公司高层开口道。

    他的分析很有道理,让在座的不少人都十分赞同。

    论实力,他们公司比起那些人强大很多倍。但今年业绩还不如人家的一半,不得不令他们重视起这么一伙人,也不得不承认,卫航那群人寻宝的本领。

    只要将这些人的寻宝技巧弄到手,配合他们公司的打捞实力,他们坚信,公司的利润会翻很多倍。

    “人家恐怕不会加盟,根据我的分析,这群人的资金并不缺乏,没有必要跟其他公司分润。”

    他刚说完,另一个声音响起:“那不一定,资金可能不会缺,但他们没有技术。我们公司的打捞技术,尤其是深海打捞的技术,以及各种经验,都是巨大的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