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渔夫传奇-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家把汽油拿给了贾路平,卫航又跑了趟老村长的家,一进门就发现老村长的小孙女正在院子里无精打采的,看到他进来,顿时笑道:“航叔,你来了?”
“小雨,你不是去看大船了吗?这么快回来了?”卫航问道。
“人好多呢!不好看。”小雨撅着小嘴说道。
卫航不禁莞尔,他知道,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小孩子由于身高问题,看来看去也只能看到大人的腿,一点也不好玩,所以,他们都不喜欢到那些地方去玩。
“你爷爷在家吗?”卫航问道。
小雨知道航叔这次又没空陪他玩了,小嘴又是一撅,往屋里一指说道:“在屋里打电话。”
老村长最近也是“业务繁忙”,三个儿子就给他买了个老人手机,按键、屏幕、字体都很大的那种,声音也够响亮,旁边的人都听的清楚对面的人说什么。
看到卫航进来,老村长随便聊了两句就挂了机,他算是摸准了,现在这小子没事是不会来自己家闲逛的,一定是又有什么事了。
不过,他也是乐在其中,越多事做,就证明唐家村发展的脚步越快呀,这正是他多年的夙愿。
“小航你来了?找老头子我什么事啊?”老村长开门见山地说道。
卫航有点尴尬,貌似这段时间每次来都是找他解决事情的,好像有点不地道呀。
“老村长,是这样的,有游客向我反映说,村里没加油站,建议我们开一个,我们是不是向上面反映一下呀?”卫航直接说道。
“加油站,确实很有必要,只是现在开了那么多工程,周转得过来吗?”老村长沉思道。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现在我们村也是吃油大户了,甚至是整个风岐镇耗油最大的,只要我们说一声,他们自己就会张罗了吧?哪里还用我们操心?这事其实挺好办的。”卫航分析道。
“那就行,我这就和镇长反映一下。”老村长也不含糊,重新拿出了他的老人机。
卫航趁他打电话之前,又把刚才贾路平和崔景浩的意见一股脑转达给了他,就急忙忙离开。
今天是周末,卫兰那丫头回家,可是老早就叫了自己去接她的,她就是不相等公交车,又不想花钱搭摩托车,才叫自己的。
结果一忙起来,差点就忘了,把她晾在那里那么久,不找自己算账才怪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店开张()
加油站的问题反映上去,镇里面的领导也引起重视,马上商量对策,跟加油站的人联系,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加油站的负责人早就考虑到这个事情,其实,他在前些天,已经跟石化公司反映过情况。上层的领导也注意到,这个小镇的燃油剧增,能赚不少钱,内部已经有了声音。
“你们放心,相关的事项,我早在几天前,就跟上面的人反映过,我相信,这两天应该就有结果。按照我原来的设想,是准备把加油站扩建的。但你们这么一说,在唐家村增设一个服务点,也不是不行。”加油站负责人开口道。
其实,他们主要的业务还是出现在唐家村。人家大船好几艘,随便加个油就是几十万的大生意。
他们还在讨论,加油站的负责人就接到上面来的电话,表示他的提议高层已经通过。
他们就是公司,以赢利为目的,既然有发展的前景,他们肯定会捉住商机的,尤其是这种庞然大物一样的公司,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呵呵!这不,上面的人已经同意了。”那负责人笑道。
镇里面的领导松了口气,看来,对方只要有钱赚,一切就都好说。不然的话,那么大的公司,人家不一定鸟你一个镇政府。
而唐家村,也开始流传,村里将会建设加油站的消息,一时间,不少人都是开心。随着各种资源的集中,唐家村的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了。
“以后加油,就不用跑那么远了。”一个村民笑道。
他家有一辆摩托车,加油站如果落户唐家村,也能方便到他。
而没多久,加油站的人就来到唐家村,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增设一个服务点,地方不要求很大,但相对而言,车辆进出方便,而且比较显眼的地方。
“这边怎么样?车子进出村子都要经过这里。而且,到时候车站就在旁边。”村委书记陪同下,对前来考察的人提议道。
“这里会建车站?”那人显然不知情,非常吃惊。
一个村子建车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起码在风岐镇这种地方显得很另类。要知道,镇中心都没有一个像样的车站。
“是呀!就在那一块地方,已经规划出来了。下个月左右,就会动工。”提起这个,村委书记腰板子也硬了起来。
这应该是唐家村的骄傲,一系列的动作,都能牵动整个镇,成为风岐镇的典范,别的村子做不到。
“嗯!你们唐家村发展太快了。我记得上次过来,还是一年前,这里连路都不像样,没想到那么快就焕然一新。”那人感叹道。
“哦?你来过我们这里。”
“我有个亲戚在这边,来探亲的。”那人点点头。
如今,这里不仅铺上了柏油马路,双行车道,尽管不大,但崭新的路面,非常干净,看起来舒服。一边还矗立着路灯,刚才进来的时候,真是亮瞎他的眼睛了。
不单止他,当初就是唐家村的人,也啧啧称奇。这柏油马路的建设太快,加上机械操作,就用了三天,彻底将整条路面弄好。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将加油服务点设在这个三岔路口吧!”那人不再犹豫了。
他将那块地方拍摄下来,还有附近的地理环境,交通情况等等,都需要做一个报告,写到资料上面去。
“好,时间不早,去吃个饭吧!”村委书记邀请道。
那人摇摇头:“还是不麻烦书记你了。我去亲戚家坐坐,不然到时候我要被责怪了。”
“哈哈!那行。”村委书记得知这人还跟自己村的人有点亲戚关系,接下来的建设,应该很融洽。
而唐通明第一家分店终于在老村长的催促下开张,那个分店距离海边比较近。那是他一个亲戚的家,他租赁下一个大厅,每个月付出了三千多的租金,着实让他肉疼了很长时间。
店面开张,还有别人赠送的两个花篮,摆在门口,显得有些高大上的感觉。
一阵鞭炮声响了之后,唐通明打出新店开张,商品打九折的优惠,十块钱才便宜一块钱,也还是引起不少村民的购物欲望。
如今,唐家村大家口袋都膨胀起来,消费能力也变强。
一些大妈大婶的,将那些生活用品一袋袋扛回去。店面虽然不大,但已经挤满了人。第一天就爆满人,生意兴隆,让唐通明大感幸运。
为此,他还专门给了一个电话教他的那个大学生,感谢他的提醒跟建议。
至于卫航,那就算了。等一会,提些水果过去,略表心意。也清楚,人家不在乎那么点礼物。不过,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
没有卫航一路的指点,他的店面做不到今天的规模,更没有那个实力。
有了这个成功的经历,接下来的扩张,他也心中有底,也更能放开手一搏。第三个分店,可能要等到明年。
为了迎合大家的需求,这个分店还设了一个水果专区,专门卖水果的,各类新鲜的水果摆上架,很快就被人拿走。
“老唐,卫生纸怎么没有了?”一个妇女询问道。
唐通明也是头疼,一卷卷的卫生纸是最热销的商品,他已经拉了一车的货回来,没想到还是被人搬了个光。
他也知道,现在各家各户的卫生纸消耗都很大,除了租房要用,一些饭店之类,也是吃卫生纸的大户,每天都能消耗很多。
“你等等,我让人再拉下来,半个钟后再来吧!”老唐开口道。
打个电话的事情,让镇批发部送货下来就行。现在,他拿货都比较多,对方也乐意送货上门。
“还有呀!水果怎么就剩下几个歪瓜裂枣?赶紧开箱,弄点新货出来。”马上又有人不满了。
“阿明!里面还有两箱苹果,一大袋西瓜,三箱梨,搬出来吧!哦,那些香蕉小心点,容易弄坏。”唐通明吩咐道。
阿明是老婆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自从外面回来,仅仅在家里待了两天,就让他老婆喊过来帮忙。
他们也不亏待人家,给三千五的工资,包吃包住,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在外面进厂打工,绝对没有这个待遇。
最后,月尾根据销售情况,还会给予一定的奖金之类。
因此,阿明也是很给力工作,从进货等,一直忙个不停。
其实,帮亲戚工作,是挺尴尬的。如果工资太低,自己又不好意思提,省得说你对亲戚都那么计较什么。
不过,老姐跟姐夫从一开始,就实话明说,待遇如何,表着亲兄弟明算账的架势,也让他松了口气。利益方面的东西,还是早早说清楚比较好,免得以后出了问题伤感情。
“好咧!大家让一让。”阿明大声回应一句。
看着小舅子那么认真,唐通明忍不住跟身边的老婆说道:“月尾,给阿明多几百块奖金吧!”
他老婆白了一眼,她的弟弟,难道她就不关心呀?
“人手还是少了点,回去,我再跟阿明说一下,让他老婆也来帮忙。孩子就暂时让我爸妈带着好了。”
的确很忙,老店那边,现在就他大哥一个人看着。一会,她肯定要回去帮忙的。老唐则是弄一些进货之类的事情,恐怕也闲不下来。
这么一搞,他们家做饭的时间都没有了。又不好意思让家里的老人做饭,顶多就让孩子去老人那边蹭两顿。
“嗯!也好,等一下我去叫几个快餐,加两个菜。”老唐点点头。
几天下来,他们几乎都是吃快餐过来。一个电话打到卫立忠家,让他的饭店送过来就行。现在唐家村,三四个饭店都已经有送外卖的服务,倒也方便。
送外卖,还是游客提议的。吃饭的时候,饭店都太多人,尽管已经安装了冷气、空调之类,但挤在一起也不舒服。于是,有人就提出送外卖的建议。
在外面城市,这很正常。不过,在唐家村,一开始还引得不少村民新鲜感,甚至也特意叫了两个菜,让人家送上门。
而卫立忠的饭店已经开了两家,招聘了不少人,都是一些外地的亲戚,帮忙打杂、送外卖之类。他们饭店已经配有电动自行车,专门送外卖用的。
一系列新奇的东西出现在唐家村,让村民慢慢跟外面接轨起来。
唐通明给批发部一个电话,让批发部的人无语,暗道:你这拿货的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另外,还有小孩子的零食等,也是快速消耗的商品。学校一下课,那些小家伙成群结队过来,虽然都是一些零钱,但人家基数大呀!
“老唐,我们店的冰箱看来要多准备一台才行。”
唐通明一看,那些雪糕之类,被塞满满的,有些还变了形,于是赞同道:“是应该弄多一台。”
接下来,他认真观察各种货物的交易,将一些热销的商品记录下来,默算大概一天消耗多少等等,这都是他要处理的。以后进货,就更有针对性,还能节省货架的空间,充分利用等等。(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码头迁移()
卫航好几艘船停在唐家村海湾,壮观是壮观,但问题也出现了。本身船就大,摆在哪儿码头显得非常渺小,造成航道跟码头的拥挤。
另外,出于对白海豚等海洋生物保护的考虑,不少生物学家提出,要求将码头迁走,一切超大型船只不得驶进唐家村海湾。
“小航,你说这事怎么整?”村委书记他们询问道。
坐在一起的,还有一些生物研究专家,他们是强烈要求将码头迁走,不允许大型船只靠近这一带的。
那些渔船当中,绝大部分多是卫航的,所以只能找他商量了。
“我一开始计划,就是准备另设码头的。目前,将码头迁往那个村子,还需要考虑一番。”其实,卫航心里已经有了选择。
浪平村跟唐家村西村就只有一山之隔,目前也已经有了道路想通。另外,他们那边的海湾水比较深,适合大型船只停靠,建设码头最适合了。
那些生物研究专家听到这话,都是松了口气。既然主事人都这么说,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就怕卫航怕麻烦死不迁走,甚至为了那么一点发展需要,不愿意把码头迁走。
当然,码头留在那也不妨,主要是要把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