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8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谱,刚才这俩老先生那一句老子的重孙女了,情绪实在太强烈!
而事实上,也果不其然!
“啊?竟然真的能看出来!”俩老爷子先是一喜,接着难掩失望,满脸急切的催问道,“那剩下哪一个呢?是不是重孙女?你看都被三个哥哥挤到后面去了,应该就是女孩儿吧!我们家芽儿给自己把过脉,说有一胎是女孩儿的!”
女医生诧异的扭头看了一眼灿若夏花笑的格外甜美的芽儿,难怪从头至尾这准妈妈都这么淡定呢,而且,这身体素质调养的实在不像是四胞胎妈妈,原来也是学医的。
本来,还想跟芽儿探讨两句呢,但俩不怒自威的老爷子在自己眼前晃悠,女医生无奈的摊了摊手,“因为被挡住了,看不到,所以是男是女,我实在无能为力!”
俩老爷子写满希翼的眼神顿时暗了下来,肩膀也垮了,忍不住翻白眼,还是专家呢,离了医疗器械什么事儿都干不了!
芽儿哪敢任由老爷子在这里胡搅蛮缠,趁着俩老爷子没开口误事,赶紧一边拽着一人的衣服袖口,连拖带拉往外拽,“爷爷,咱们该检查的检查了,该问的也问了,是男是女也不那么重要!咱们还是赶紧出去吧,外面已经有好多人排号等着检查呢!”
俩老爷子平时就对芽儿言听计从,如今芽儿愈发身娇肉贵,而确实刚才一家人耽误了医生太多时间,这不,直接就被芽儿拽出来了。
芽儿一边拥着老爷子老太太们往外走,还不忘扭头跟中年女医生致歉和道谢,“医生,今天谢谢您了,下次还要麻烦您!”
见两位‘砸场子’的老先生笑的弥勒佛似的乖乖跟着小夫妻走了,女医生突然失笑,老小孩老小孩,这么热闹的一大家子,等孩子生出来不知道该如何闹腾!
但是,一直回到家,老爷子老太太们仍满脸遗憾,那俩抱重孙女最心切的老爷子为这事儿念叨了一路。
进院子之前,翟爷爷瞥了一眼手牵手走在前面的小两口,再次小声跟杜爷爷他们嘀咕,“哎,检查了半天还是没办法确认!”
“既然b超照不出来,要不咱们找宋老他们帮着把把脉?将近五个月了,脉相也应该十分清晰了!”
相对而言,听了一路,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的仨老太太和杜妈淡定多了,摇摇头,也不搭理没完没了的老爷子们。客厅都没进,直接拐去厨房看王家夫妻准备的午饭了!
不同离京前的春寒料峭,如今已经进入春夏交替的季节,院子里的万物萧条早已经被满眼的绿意取代。
院子里,那株有些年份的石榴树上,已经稀疏有好几枝艳若红宝石的花苞穿插在绿叶之间含苞待放,就连那架葡萄架也是翠扇临风,郁郁葱葱!
屋外,午间的阳光明媚的晃人眼,见几位老爷子似乎不达目的不罢休还要念叨自己,芽儿朝帮自己冲牛奶的翟耀辉使了一个眼色,端了一盘子干果,夹了一本书,躲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晒太阳!
暖意融融的阳光透过葡萄架洒下缕缕金光,微风吹来簌簌作响,惬意的躺在不知道谁放到石桌前的躺椅上,眯着眼数一数斑驳光点,别有一番闲趣。
翟耀辉端着一杯热牛奶过来的时候,就见小媳妇犹如午后晒太阳的那只慵懒的猫咪,蜷缩在躺椅上,白皙剔透的小脸上粉嫩娇艳,像是涂了一层胭脂,青丝凌乱,那双澄澈深邃犹如猫眼石的杏眼微眯带着几分倦意,好一副海棠春睡图!
俯身在微微翘起的粉唇上轻啄了一口,用带过来的小毯子帮着盖好饿,这才端着牛奶杯直接喂到嘴边。等芽儿杏眼半睁把牛奶杯子接过去了,这才打开芽儿刚才放到石凳上的书,声音清冽犹如水落深潭的读了起来。
屋子里,翟爷爷和杜爷爷其实想趁热打铁跟小两口商量商量,是不是下午去宋老那里一趟让老先生帮着把把脉,要不然,自己今天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
谁知道,小两口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躲到院子里晒太阳去了!
透过雕花窗棂,见一片绿意之下的小两口惬意的享受着午间的时光,这些天游山玩水颇为乐不思蜀的老爷子们顿时发现,自己似乎有很长时间没这么悠闲过了!
但是,就是有人忍心打搅小两口的独处时光。
杜爷爷见果盘里有两个洗好的大苹果,顺手拿水果刀削了起来,翟爷爷也突然站起来在柜子里拿了好几样芽儿最爱吃的小点心摆到盘子里。
正围着茶几看杜季诚和杜仲义老哥俩打棋谱的李爷爷,一看这俩老头还真准备过去当电灯泡,赶紧把人叫住,“行了,你们俩加起来快一百五十岁了,还嫌你们这两只大电灯泡不够亮啊!”
别说重孙子了目前连孙子还没不知道在哪里呢的杜季诚和杜仲义老哥俩,见杜爷爷和翟爷爷吃瘪,不情不愿的又坐了下来,不禁有些幸灾乐祸,害怕笑出声来,赶紧端起手边的清茗□□的品了一口!
暖阳让人醉,刚才晒了一会儿太阳,吃着午饭芽儿的睡意上来了,刚吃过午饭肚子里的食儿还没消呢,就杏眼水汪汪的开始一个劲打哈欠!
突然犯了懒,干脆也不去后院了,直接跑到杜奶奶的房间里午睡。
下午一觉醒来,斜阳已经照不进坐北朝南的卧室里了。阳光也不似正午时那么耀眼,似乎多了几分朦胧和午后的慵懒。
芽儿趿拉着拖鞋睡眼惺忪的跑到客厅这边,杜妈跟仨老太太都在,正盘着腿坐在炕上一人跟前守着一个针线框子,忙乎着做小衣服呢!
也不能说全是针线筐,很明显,四人分工十分的明确!
翟奶奶针线活差一些,但很会用毛线织小衣服,各种花纹和图案都不在话下!她跟前的是一团鹅黄色毛线团,纤细的钩针拿在老太太手里,双手翻花似的,线团也越滚越小!
杜奶奶最巧,绣个花花草草鱼虫飞碟什么的最拿手,杜妈跟王奶奶缝衣服,杜奶奶就专门负责绣个花啊草的!
有说有笑的,但手底下丝毫不停,简直是可在其中!
上午的时候去卫红和小宝宝,仨老太太才心急如焚的发现,原来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没准备呢!关键是还得一式四份,不对,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式五份,远在m国的杜清溪,算月份差不多再有两个月就该生了,也就比芽儿的肚子早不到两个月!
见芽儿揉着眼睛进来,可怜兮兮的就跟走失了的幼童似的,看起来少了一分灵动有些茫然和呆滞,仨老太太好笑又心生怜惜,“芽儿,过来看看,看小衣服漂亮不?”
杜奶奶拿给芽儿看的是一件已经做好了的杏粉色斜襟小布衫,芽儿十指修长,小布衫比芽儿的手掌长不到哪里去,衣服平整,针脚精致,柔软的细棉布虽然是素色没有什么图案,但杜奶奶手巧,用绿绣线描了一圈嫩绿的小草,衣兜的位置一只鹅黄色的蝴蝶翩然欲飞。
这才是纯手工,看得芽儿双眼冒光,“真好看!奶奶,你以前怎么没给我也做几件这么漂亮的小衣服穿啊!给重孙子重孙女就这么上心,多累眼睛啊!”
芽儿拿着小衣服满脸醋意,但斜蹭在炕沿上,抱着老太太们和杜妈的胳膊,啊呜啊呜挨个亲了过去!
仨老太太和杜妈被芽儿腻歪的亲了一脸口水,虽然佯装着十分嫌弃,但眼底的笑意早满满的溢了出来。
“这算什么啊,就是用绣线勾了一个大概,不伤眼睛!等以后有时间,奶奶也给你缝两身贴身的衣物!”杜奶奶嘴角含笑嗔了宝贝孙女一句,“以前啊,可买不到这么细的细棉布,也没有这份闲情!那时候,有两尺布票也肯定买结实耐磨的!”
芽儿嘿嘿傻笑,看着针脚平整细致的小衣服,突然心虚的发现自己马上就要当妈了,似乎还不通针线呢。
也不是说芽儿一点针线活都不会,平时拿银针救人都出神入化,用缝衣针缝个扣子或什么的还不在话下!但芽儿银针用的好,并不代表针线活也好。
看看又一朵小雏菊在老太太手下成形,芽儿脱口而出,“奶奶,要不你教我绣花吧!”
杜奶奶看着简易的绣花视乎不太满意,也没入心芽儿问的什么,刚习惯性的一口应下,突然抬头似笑非笑的看了芽儿一眼,嫌弃的朝旁边推了推芽儿,“算了,学绣花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别耽误奶奶的时间了,你那双手能拿银针救人就行了!”
家里就这么一个孙女,杜奶奶以前还真想过教芽儿学绣花!但这丫头还一身奶香味呢,就跟在泽远身边学医,那双白嫩的小手就学着拿银针!比起绣花来,杜奶奶更喜欢孙女拿银针救人!
“是啊,到一边看书去!”翟奶奶睨了一眼凑到自己跟前想学织毛衣的芽儿,也撵人!
芽儿嘟着嘴,也不逞强。但一个人闲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突然觉得情况不太对啊,趴在窗前朝院子里打量了一圈,依旧静悄悄的!
芽儿纳闷,“娘,翟哥哥跟爷爷他们呢?”
“耀辉开车带你爷爷去郊区乡下给你买奶羊去了,你剩下几个爷爷在后院忙呢!”
一觉酣睡醒来的芽儿不知道,昨天擦黑才回到家,今天一大早老爷子们刚晨练完就被老太太们撵着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猪蹄子和老母鸡回来给刚生产的赵卫红炖汤,还没来得及看这两年一直精心打理的菜园子呢!
芽儿午觉的时候,打了一个盹就休息好的杜爷爷溜达着到后院的菜地和池塘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杜爷爷差点没气炸肺!
作者有话要说:11月的第一天,就没开好头,但这个月尽量不像上个月那样经常偷懒断更!
第845章()
甭管大家平时怎么感慨那位伟人讲过的‘妇女也能撑起半边天’;如何提倡男女平等,但自古至今,重男轻女已经成了中国的特色传统了。
儿子孙子是宝;闺女孙女是草,这样的观念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仍屡见不鲜!
但是像杜爷爷他们这么毫无原则偏疼孙女的;更是罕见!
上午在医院产检时,医生建议说孕妇平时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杜爷爷当时就暗自庆幸自家后院那将近两亩多的大菜园子和那方波绿鱼肥的小池塘!
八十年代的京城,虽然还不是寸土寸金;但在皇城根下有这么一处保存完好的大院子,也是少有了!至今;老爷子们想起来还忍不住感慨两句;芽儿那丫头眼光好啊!
杜爷爷杜奶奶初到京城时;一直担心自己在城里住不惯,但看到拾掇出来的后花园,别说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杜爷爷了,就是李爷爷和翟爷爷他们也是眼睛一亮。
而且,一拍即合,也不种那些娇贵的花花草草,就当一家人的菜园子了。
这几年,这一亩三分地的菜园子已经彻底成了老爷子们的心头好,寒暑不断每天一早一晚摘个菜了,浇浇水了,就当是活动筋骨了!
老爷子们打理这一亩三分地十分用心,常年果蔬飘香,闹市里的世外桃源虽然谈不上,但也不失闲趣,也算是老爷子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杜爷爷在乡下待惯了,经常招呼街坊邻居到菜园子里摘几根嫩黄瓜和几只西红柿的,和睦融洽的邻居外交,那一亩三分地的菜园子绝对居功至伟。
李爷爷和王奶奶在京城也有那么几位故交好友,也都知道老两口当年曾认了一位乖巧孝顺的孙女,如今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晚年生活比他们都要闲适安逸,偶尔也会走动走动。老友来了,李爷爷会带着人到菜园子转转,在池塘边摆一张方桌,泡一壶热茶,暖风习习,钓钓鱼,话话家常,生活瞬间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翟爷爷偶尔也会邀老友小聚,藏于古朴厚重的五进大院里的那派鸡鸣犬吠、果香鱼肥的天然质朴的野趣就成了老爷子的独门利器。
哪回兴趣上来了,带着曾经位高权重老同事挽着裤腿在菜园子拔草捉虫,就当是忆苦思甜了!走的时候,故意显摆似的,送人家一篮子新鲜蔬菜,两条刚从池塘里钓上来的活蹦乱跳的鱼!
家里人都知道,但谁也没守着老爷子们的面说,后院那一高一低两架秋千说是给芽儿和寸头身的小娃娃们架的,但姐弟绝对没有老爷子们自己自娱其乐玩的次数多!
由此可见,老爷子们对那一亩三分地的菜园子有多看重了!
老爷子们跟芽儿出去玩的时候,京城还是春寒乍暖,大棚还没拆呢!为此,走之前,杜爷爷特意再三叮嘱过了,年前挖的塘泥积肥差不多了,哪天就撒到地里,等天气暖和了,按照自己已经一畦畦的打好的垄,哪块种青椒,哪块栽黄瓜茄子的,随便帮着弄一弄!
将近两亩的菜园子光是种菜,饶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