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的正面主角对战反面主角-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京师,几人便直奔火器局,凌风也已得到通报,早已在门口等待。

    凌风领着几人朝着试验火铳的地方走去。

    实验火铳的场地早有几名士兵在那里等待,见几人来了忙跪下行礼。

    唐龙摆摆手,笑着说道,“大家今天是来看火铳的,你就先打一发,让孙大人看看,你们研制的新式火铳威力怎么样?”

    那名士兵不敢怠慢,从边上的架子上取过一只火铳,装填好弹药,采用半蹲的姿势,开始瞄准大约有100步远的靶子,待瞄准完毕后扣动了扳机,火铳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弹丸便被射了出去。

    士兵又连续发射了两发后,站起身来,对着另一名士兵点了点头,另一名士兵才跑过去,将靶子取回来。

    众人围了过来,这箭靶子的外围出现了两个洞。

    “发射了三枪,这么远的距离竟然能打中两枪。”陈新甲惊呼道。

    也不怪陈新甲惊讶,这个时候的火铳,超过了二三十米,基本上就没什么准头了,这在百步开外,竟然打了三枪中了两枪。

    古人百步穿杨,这需要多年的刻苦练习,还需要有天赋,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第344章 招募士兵() 
而这火铳手,训练起来要比弓箭手简单的多,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训练出一名火铳手。

    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弓箭,准头奇佳,射程有极远,所以和明军交锋,只需用远程打击,一阵猛攻,便可将明军的攻势瓦解,直至溃败。

    如今有了这种新式火铳,明军就有了对抗弓箭的武器,就有了一较长短的可能。

    陈新甲虽然高兴无比,但是孙传庭却有些不放心,拉过那名士兵询问道,“这种火铳会炸膛吗?”

    说起这种火铳,那名士兵脸上立刻显出自豪之色,“回大人话,这种火铳不会炸膛。”

    孙传庭没明白那名士兵的意思,正想再次开口询问,凌风在一边笑着说道,“这种火铳也会炸膛。”

    说到这儿凌风语气停顿了一下,孙传庭的脸上也露出了恍然之色。

    凌风见到孙传庭脸上的神色后,才继续说道,“当这种火铳,发射了5000发子弹后,就有10%的概率会炸膛,不过孙大人不必担心,当这种火铳发射4000发子弹后,就会报废重新打造。”

    孙传庭听完凌风的话后,脸上的恍然之色,猛然变成震惊,语气有些颤抖的问道,“你是说这种火铳打了5000发子弹,才会有10%的炸膛可能吗?”

    “是啊,这也是我努力研究的地方,如果这种火铳永远不会炸膛该有多好啊!”凌风目视天空,头部仰起45度角,感慨的说道,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孙传庭却不管那些,一把抓住凌风的胳膊,急声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这种新式火铳真的可以发射5000发子弹。”

    凌风沉重的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孙传庭看了看那士兵手中的火铳,又看了看另一名士兵手里的靶子,这才有些明白,皇上为什么问他需要装备火器吗?

    孙传庭不镇定了,这种火铳,一定要装备,如果不装备岂不是成了傻子了。

    这么远的距离,射出的子弹都能将这么厚的靶子打穿,而且还是在百步开外。那么百步开外的敌人,就算是身穿重甲,也能够打穿。

    这种大杀器,一定要装备,最好能装备全军。

    孙传庭转身,来到皇上身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请皇上责罚微臣的无知之罪,微臣只求皇上能将这种火铳,拨给新军一部分,增加他们的战斗力。”

    唐龙笑着将孙传庭搀扶起来,“这种火铳制造困难,现在生产出来的也不多,都用在跟清军交战的地方了,等将清军打退后,在装备新军。

    不过你要先训练一些火铳手,等以后火铳生产出来后,直接就能形成战斗力。

    朕也希望我们的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生产的速度限制了我们,一切慢慢来,朕准备以后所有的士兵都装备火铳,打造纯火器部队,毕竟先进的火器才是战争的主导。”

    孙传庭闻言,也明白皇上的苦衷,也知道皇太极在关外,闹腾得正欢,而且清军的战斗力,他也是清楚的很,没有火器的支持,明军根本没有可能跟他们对抗。

    “微臣明白,等微臣回去后,一定先训练一批火铳手,尽早适应火器的应用,一定不会误了皇上的大事。”

    “王承恩,这段时间又生产了多少支火铳啊,朕准备这段时间再去锦州城一趟,看看皇太极又打了什么主意。”

    “大约一千支左右。”凌风盘算了一下,才回答道。

    孙传庭听说这里有新生产的1000支火铳,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急切的看着皇上,口中嗫嚅着说道,“皇上,这批火铳,能不能先装备新军?”

    唐龙沉吟了一下,才说道,“先拨给你200支吧,你们用这200支火铳先训练一下士兵,等以后有了更多的火铳再装备你们。”

    虽然皇上没将这1000支火铳全部拨给新军,但是孙传庭也很知足了,这边短时间内没有战事,200支火铳用于训练,也够用了。

    “微臣代将士们多谢皇上的英明。”

    唐龙闻言,却笑了起来,“莫非不给你们装备火铳,朕就不英明了吗?”

    “微臣不敢,皇上给不给新军装备火铳,都是明君。”孙传庭连忙解释道。

    玩笑过后,唐龙正色说道,“孙爱卿,回去后一定要加紧训练,特别是火铳手的训练,只有火铳还不行,得有火铳手使用才可以吗?”

    “请皇上放心,微臣让士兵们轮流训练,让他们都会使用火铳。”

    “另外,在难民和普通百姓,再征召一些强壮的汉子,将他们训练起来,毕竟我们现在的士兵太少了,而且还要两面作战。

    在辽东明军只有十几万士兵,清国却有20多万士兵。

    这里有6万多明军,而流寇却有上百万。

    现在我们的士兵虽然也算是精锐,但是双拳难敌四手,人数还是太少了一些,军队里应该再吸收一些身体好,而又愿意当兵的人,将军队充实起来。

    现在我们的难关还没有渡过去,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李自成就会领着他的难民大军,向京师方向赶来,到时,这6万士兵,恐怕难以应对呀?

    而辽东的锦州城之战,和杏山救援之战,虽然消灭了几万清军,但是,皇太极绝不会放弃,肯定会派更多的清军过来,辽东的仗也不好打呀!

    这一切,说来说去,主要就是我们的兵力太少,让我们捉襟见肘,所以招募兵员就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尽快让他们形成战斗力,好应对接下来的战斗。”

    “人数多了,开销也就大了,微臣怕国库无粮无钱,最后又演变成以前的局面,恐怕就再也无法振作起来了。”孙传庭担忧的说道。

    唐龙朝孙传庭挥挥手,示意孙传庭不要担心这些,“至于粮食和军饷,孙爱卿不必担心,这些由朕来解决,你只管专心致志替朕训练出一支强军,就可以了,只要不让朕以后无兵可用,你就是大功一件了。”

    第二天,唐龙带着800支火铳,再次朝锦州城方向赶去。

    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三人,领到4万汉八旗的士兵正在赶往杏山的路上。

    阿巴泰也带着6万精锐清军,朝着义县方向赶去。

第345章 清军再次增援() 
自从经历了锦州城之战,和杏山救援战,消灭了几万清军士兵,让明军上下一片欢腾,士气也为之大增。

    这么多年来,明天还没有消灭过这么多的清军,每一次战斗,也只是消灭了几十或者最多几百的清军。

    而这两次战斗,就消灭了几万清军,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唐龙来到锦州城的时候,正是各营士兵士气高昂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刻苦训练,准备再次跟清军交战,也有很多的人,想通过在斩杀清军,来建功立业。

    唐龙看到这一切,心里甚是欣慰,只要将士们没有恐清症,那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

    可是,黄药师来了,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让唐龙听了心情为之大惊。

    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三人,带着4万精锐汉军,正赶往杏山,准备支援多铎的清军。

    阿巴泰也率6万女真精锐,前往义县增员多尔衮的部队。

    听到这个消息后,唐龙顿时大惊失色,现在杏山驻扎的明军和清军,算是势均力敌,如果再加上孔有德带来的4万汉军,那时两军实力相差太多,恐怕明军危已。

    而锦州城这边更危险,加上阿巴泰带领的6万清军精锐,驻扎在义县的有10万清军,而明军只有4万人。

    本以为,将杏山和锦州城的清军打败,就可以平静一段时间,没想到只是平静了这几天,皇太极就憋出一个大招。

    准备给唐龙一个雷霆重击,一举将明军击溃。

    皇太极打的好算盘,可是唐龙怎么会知了他的愿。

    “岳父现在时局危难,就要多辛苦你老人家了,清军的情报对我们太重要了。”唐龙歉意的说道。

    黄药师本是闲云野鹤般性格,在原来的时空,也算得上是笑傲江湖,志得意满,本己安于现状,这个时候女儿却嫁给了唐龙。

    而唐龙对他说的话,以他的性格,根本抵挡不住这种新鲜事物的诱惑,更加上女儿已经跟着唐龙走了,便决定也跟着唐龙闯荡世界。

    第一个世界便来到这里,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坚辛,和大明王朝的黑暗。

    他也明白,想要大明王朝振兴,就要先打退女真人的进攻,然后腾出手来将国内荡平,才能安稳的将大明王朝局势稳定。

    上两次战斗,将清军打退,明军战力低下,能有这样的战果,简直可以算是奇迹中的奇迹,黄药师也为之高兴。

    可是当他发现,清军再次派来增援的队伍,而且人数众多,让他也为之震惊。

    他开始为唐龙担心,这个危机该怎么解决。

    “阿龙,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对付这些清军?”黄药师关切的问道。

    唐龙露出一脸苦笑,“明军的战力本来就不如清军,这下又来了这么多的增援部队,当真是不好打呀!”

    “不如我去刺杀清军的将领,让清军群龙无首,我军再趁乱出击,必可一战将他们击退。”黄药师试探的门口道。

    唐龙连忙阻止道,“这没有什么用,清军的主帅武功只在你之上,不在你之下,如果冒然出手,恐怕会反遭他的毒手。

    不重要的将领杀掉了也没有用,他们只是在换上一个罢了,所以此计不可行。”

    说到这儿唐龙顿了一下,“岳父你跟一灯大师,分兵两路,继续观察清军的动向,这里由我来想办法,必然会再次将清军打退。”

    黄药师和一灯大师虽然担心唐龙,但是见唐龙这样说了,也无可奈何,只能告辞离去。

    送走二人,唐龙再次陷入沉思,心中开始盘算对敌的办法。

    驻扎在义县的10万清军精锐,让人听了这个数量就感到恐惧。

    历史上记载,崇祯时期清军入关五次。

    第一次入关是在崇祯二年。

    由皇太极任主帅,率领10万清军,从喜峰口入关,接连攻下马兰峪,汉儿庄,潘家口,洪山口等处。

    当时任山海关总兵的赵率教得到了消息,立刻率领4000骑兵赶去救援,却被守关的明军,以战时不能开城,以防清军趁虚而入的借口,拒绝赵率教进入城内。

    赵率教无奈只能在城外驻扎,皇太极得到消息后,立刻派人杀来。

    赵率教率领4000骑兵,和数万清军野战,下场可想而知,赵率教和4000骑兵全部阵亡。

    最后,遵化成也失守了,拒绝赵率教入城的巡抚王元雅,惧怕皇上追究责任,上吊自尽了。

    蓟辽督师袁崇焕,也率领9000兵马赶来勤王。

    其实蓟辽督师袁崇焕,对这件事情也早有所料,曾经向崇祯皇帝上奏,说,“臣在宁远,敌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薄,宜宿重兵把守。”

    这是袁崇焕上奏的原话,他早已料到清军会从绕道此处入关,故此上奏提醒皇上。

    这篇奏章崇祯皇上没有采纳,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章,说,“惟蓟门陵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这篇奏章的意思是说,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攻不下来,就会想别的办法,就会以别的通道突破长城,而且蓟门离京师还很近,只要通过关口,就可快速的威胁京师。

    可惜崇祯皇帝没搭理他,结果清军真的从喜峰口入关,大肆劫掠屠杀,给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