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僧有毒-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泽涛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倒是不用心疼自己的钱包了。要知道他现在还没工作多久,兜里也比较羞涩。

    采访没多久就结束了,实际上宁泽涛经验还是太少,光想着采访,但没整理好思路,能问的东西不多。

    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一个是素问为什么在水6道场之后扔下其他事徒步南下,要知道大多数寺院住持都是很少离开寺院的,毕竟住持要关心的事物太多,而且僧人本身就是修行为主,少有外事。

    关于这个,素问只是说是迎取宗门传承之物,具体是什么倒没有说。不过倒是透漏了一点,乃是禅宗传承之物,净心寺也是禅宗。关于这点,对于佛门的事情一无所知的宁泽涛倒没觉得什么,完全想不到“禅宗”这样一个即将兴起的流派未来在国内,在南亚,以及在世界上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波,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第二点就是惠裁丛�32进16强比赛弃权了。要知道这也是众人最为关注的,毕竟32进16,距离登顶已经没有几步了。除非是遇到不可抗的原因,比如重伤,意外事故,这些年还没有像惠庋苯悠ǖ难∈帧�

    对于这个,总不能说是素问遭到刺杀吧,只能简单的说是护送禅宗传承之物。毕竟参加比赛只是为了赢取一些奖金修缮寺院,现在有智深和昙宗在已经足够。而护送“传承之物”也是极为重要的事,他为此弃权也说得过去。

    两个问题最后都与这禅宗传承之物有关,倒是让宁泽涛对这“传承之物”多少有些好奇,不过现在还没到揭开面纱的时候,素问对此也没做回答。

    宁泽涛最后又问了些其他简单问题,素问一一作答,不过半个多小时就已经采访完毕。

    宁泽涛又拿出手机给场中众人照了张相,这才想起旁边还有个小孩,问道:“这个孩子是?”

    “是我新收的弟子。”素问笑笑,摸了摸马田的头。

    而在第二天,这篇采访出去后,则有很多人注意到采访频频出现的“禅宗”二字。上次素问虽然也是说过,但只有少数当时在场的香客以及少数佛门中人有听说。而这次,则是被很多网友所注意到。

    一些网友上网查询“禅宗”二字,结果什么都没搜索到,难免出疑问:佛门七宗并没有“禅宗”这一流派,那素问口中的“禅宗”是什么?若说是他自己开创,那也不对。他说的是迎取“禅宗”传承之物,这说明禅宗很久以前有过。

    (。)8

第二百三十六 高座寺() 
    五天后,素问等人终于抵达金陵,这六朝古都。Δ

    “行慧,你去栖霞寺说明情况,让栖霞寺为迎取祖师遗物做好准备,我等明日再行拜访。”到了金陵城外,素问对行慧说道。

    “是,住持。”行慧点点头。这一路上素问经历许多,他也经历许多,心性变化很大,比以前少了些浮躁,多了些虔诚,看起来倒真有些出家人的模样了。

    待行慧离开,众人随意向前走动。

    “这里有一处地方,贫僧极想去看看,不知道道衍师兄是否知晓是何处?”素问平平淡淡和道衍闲谈道,既没话头,也没话尾,换做旁人肯定是摸不着头脑。

    “住持要说的可是高座寺?”道衍笑着说道,语气笃定。

    听了道衍的话素问笑了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他,有时候这样是好,可有时候也挺没意思的。

    不去答话,拿出手机在上面搜索一下,直接找到了高座寺的位置。

    素问想去高座寺,倒没什么其他原因,只是单纯想要看一看。当年达摩祖师在此听主持神光**,摇头不以为然,神光诧异,后追随至少室山,雪中断臂求法,终成禅宗二祖慧可。这一座寺院也因此与禅宗有了些许根源,不过也仅限于此。说到底这里还是天台宗的道场,素问也只是去参观一下。

    一行人查过地图,也不用再询问路人,反正时间还早,就那么一边走走看看,一边朝高座寺的方向行去。

    金陵到底是六朝古都,仍然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数百年的建筑,这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让整个城市有着一种不同的古韵。这一点倒让几人有些兴趣,一路游览,到了下午才到达高座寺所在。

    众人只走到门口,就有僧人迎出来问道:“几位师兄不知道有什么事?”

    “路过此地,前来观看前辈遗址。”素问合十笑着说道。

    “既然这样,几位师兄随意就是。”那僧人点点头。高座寺建立一千八百年,历代高僧辈出,文人墨客留下墨宝无数。虽然僧人前来参观这处估计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

    看几人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就知道赶了远路,果真如他们所说是路过顺便前来一观。只是几人随身携带锡杖、长棍,倒是让人多注意几眼。

    几人到寺内先是烧香礼佛,这是礼数。随后在寺内游览一番,见到其他僧人也只是合十做礼。

    高座寺不大,只是在布置上颇为精致,墙面都镶嵌着雨花石,看起来有些意思。略微游览一番,素问略微有些失望。高座寺历史上曾经损毁过,此刻众人所看到的都是后来重新建造而成,与他想象之中相差甚远。

    游览过后几人刚要离开,却听后面有人说:“几位师兄请留步”。

    素问转头看到另一个年轻僧人向这边快步走来,合十问道:“不知是有什么事?”

    “我家住持请几位前去一叙,还请几位移步。”那僧人恭敬说道。

    素问不知道对方是何意,不过还是点点头,既然对方相邀,不如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几人跟着那年轻僧人来到后面的院子一间房门前,那年轻僧人先是敲门,随后将房门推开对众人道:“几位请进。”

    房间有个六七十平米,最里面是一对太师椅和一张茶几,房间两边同样如此。而此刻在房间正中则有个五十多岁的僧人脸上含笑看着几人。

    “净心寺素问见过住持。”素问当先迈步进去合十道。

    “贫僧灵光,见过几位。”老僧含笑说道。“这是平时接待居士的房间,几位勿要见怪,不妨坐下说话。”

    灵光先将众人引到两边的座椅上,随后自己坐在中间,不一会儿那年轻僧人将茶端上来,随后侍立在一边。

    “不知住持招我等来此有什么事?”素问合十问道。

    灵光也是合十笑道:“早听说近来出了一位禅师,年纪虽轻,佛法修为深厚,一直想要一见。今天听说诸位来到本寺,冒昧请来想见,还望海涵。”

    随后又冲道衍与惠阃罚骸懊幌氲骄谷皇侨混υ诖耍故侨美像氖Ь戳恕H羰羌肝唤哦觯渡次醇蘸笕羰潜蝗怂灯穑峙抡饬趁嬉惨涣恕!�

    素问笑道:“本想参观一番,没想叨扰,倒是贫僧几人失礼了。只是不知住持从何处知道我等?”灵光直接点名素问是禅师,要知道只有禅宗的法师才会被人如此称呼。在如今禅宗几乎少有人知的情况下,对方还如此称呼,可见是将自己几人的来历都弄清楚了。”

    那灵光从怀里摸出个手机,拿在手上晃一下:“几位最近的新闻可是常常看到,加上听说有几位拿着兵器的僧人来此,老衲虽然不理世事,但也不至于消息如此不灵通。”

    素问略一思索,也笑了起来。出家修行之后,很少理会外面的事情,连他自己现在用手机都不多,没想到这灵光还挺“与时俱进的。”再就自己几人拿着锡杖、长棍,贸然来到这里,恐怕对方多注意一些也是难免,不过对方也是个有心人了。

    灵光又道:“当初贵宗祖师东渡层在本寺暂住,因此本宗也留有一些记录。只是后来禅宗散落,一直没有音讯。如今贵寺再次兴起,倒是为我佛门又添一脉,倒也是喜事。”

    素问点头:“我佛门虽然各宗经典不同,却同出一枝。如同一棵大树,各有枝杈。

    两人又说了些没什么营养的话,素问见对方始终在绕圈子,便向对方提出告辞。

    “今日已晚,贫僧等人还有他事,改日若有机会,再来听住持**。”素问说道。

    灵光看看天色,随后恍然:“倒是晚了,既然诸位有事,我倒不好多留。本寺与贵寺既然有着渊源,以后当多来往走动才是。”

    素问一直走出高座寺许久,仍然有些摸不到头脑。这高座寺住持将几人请进去,又提起禅宗的事,本以为会询问自己从何处得传这禅法,或者一些其他事情。可对方竟然和自己绕了几个小时圈子,让他实在有些不明所以。

    “道衍师兄,这事你怎么看?”素问想不明白,干脆询问道衍,以对方的心智,想必能猜出对方在想什么。

    “此时我禅宗初立,外面风浪甚急,其他七宗如何想还不知,想来未必是乐见其成。在我禅宗立足之前,他又怎么会与我等多说。”道衍平静说道。

    “那他又何必请我等去?装作不知道不是更好?”

    “此人佛法不精,尘根未除,既想要结善缘,又怕惹火上身。可以说是心性不坚,目光不明,到头无非一场空。”(。)8

第二百三十七章 栖霞寺的承诺() 
    那高座寺住持的事让素问之后没了心情再游览下去,晚上一路前往栖霞寺方向,。

    这些日子见过净莲法师这样留在花街几十年,只为给最底层的那些人一线希望的大德,也见过兴缘法师这样为了化解一段恩怨,放弃佛法化作亡魂停留一地数百年的前辈,还有哑僧在托付传承之后,干干净净离开此世的洒脱,再看那灵山寺住持和这高座寺住持,难免让人有些败兴。

    一样米养百样人,佛门中也是如此。既又大德高僧,也有贪欲蒙心之辈,还有这种自以为精明的人也是难免。不止他们,连历史上败坏佛门清誉的的也有不知道多少。

    如长生库,最早只是汇集了众多信众的布施的盈余,在灾荒之年低息或者无息借贷给周围的普通民众,算是一种社会救济。可到了后来,少数寺院甚至用这名义来敛财,使其变成了高利贷,为佛门招了不少污名。哪怕是现代,也常常有人用这一点来攻讦佛门。

    一夜过后,第二日清晨几人起来便赶往栖霞寺。

    大清早不过六点多钟,素问就到栖霞山下,本以为栖霞寺也就是派几个人下山迎接,可远远就看到足有两三百人摆着仪仗在那里等候,所有僧人都是穿着袈裟法衣,一副盛装打扮的样子。

    而周围还有百余个穿着普通衣服的人,是上山的香客,看到这里的仪仗都留在此处观看。

    看到素问几人过来,行慧连忙跑到素问身后:“住持,他们一小时前就在这等候,我怎么劝他们也不听。”

    素问立刻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兴缘让自己带回的这串佛珠,恐怕比自己想的要重要许多,不然对方阵势不会如此盛大,更是摆着仪仗,一般人绝对没有这种待遇。

    见此他让行藏将那串挂珠从包裹中拿出,。

    仪仗最前面站着十几个僧人,年纪都是不小,素问估计是寺中长老和各执事。其中一个人站在最中间,手中捧着宝匣。

    旁边一名中年僧人快步过来先是冲素问恭敬道:“多谢师兄高义。”随后从素问手中接过佛珠,在手中仔细查看一番,又闻了闻只后放回素问手上,再跑回那行人的身边。

    “恭迎祖师遗物。”当先之人沉声喊道,随后带领众人前行。

    “恭迎祖师遗物。”所有僧人在后面齐声低喝,仪仗也同时举起,所有人分立两边,现场一片肃穆。让周围的香客都停止了说话,很多人纷纷拿手机拍了起来。

    素一步步走到众人之前,先是将佛珠放到对方手捧着的宝匣之中,随后朝对方合适施礼。

    手捧宝匣之人是个干瘦的僧人,低头还礼之后对素问说道:“多谢诸位高义,还请随我上山,等仪式之后再向诸位解释此事。

    素问也正色道:“正该如此。”

    随后素问等人跟在这一行人身后上山,在路过仪仗的时候向两边看了一眼,发现这栖霞寺僧人一个个目光澄净,面容平和,都是一副好仪态。相由心生,佛门更是如此。众人有如此端庄之相,可以看出这栖霞寺确实是个净心修行的地方,远非灵山寺和高座寺可比。再打开天眼在众人额头一扫,果然多是含有五色,少数之人也是数色混杂,其中多数恐怕要比那高座寺住持还要强上一些。

    这倒是素问所不知道,实际上高座寺因为一些事在早些年就不是讲道之处,荒废了几十年,只作为古迹任由参观。而前些年却是金陵旅游局安排人再次开始办起来,又能有什么高僧在?金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