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又封了侯爵,倒是对得起他立的功劳了。更妙的是,通政司并不是什么要害部门,而且右通政并不是通政司的一把手,上面还有一个正三品的通政使压着。
杨廷和显然对杨旦的提议还算满意,点头道:“可!”
工部侍郎石玠却犹豫道:“徐晋奉旨南下巡按直浙,主持清丈土地,成绩显著,再加上荡平贼寇,屡立大功,若是仅升为通政司右通政,怕是难以服众,皇上估计也不肯罢休。”
杨廷和皱了皱眉,确实,就徐晋立下的功劳而言,即使连升三级也不为过,别的不说,光是为大明国库创收近千万这条就对得起一个通政使右通政了。
杨廷和斟酌了片刻,淡道:“先依杨尚书所言,若皇上坚决不允,便让徐晋兼任詹事府少詹事吧。”
第768章 大肆封赏()
永乐皇帝朱棣当年迁都北京,把南京皇城也照搬了过去,所以南京皇城的布局与北京皇城的布局大同小异,同样有长安街、金水河、正阳门、奉天门等等,而部院官员上班的地点也设在午门的对面,跟皇城只隔了一条长安街。
嘉靖三年七月初十,亦即是御驾抵达南京的第二天早晨,嘉靖帝朱厚便召开了一场隆重的朝会,而朝会的第一项安排就是献俘。
这天一大早,长安街上已经万人空巷,挤满了前来瞻仰天颜的百姓,五城兵马司全员尽出,负责维持街上的秩序。
朝阳下,午门前的金水河波光粼粼,直浙总督徐晋一身青色的五品文官服,从容不迫地立于金水桥前,仪表堂堂,气质沉稳儒雅,让街的年轻女子瞧得是脸红心跳。此时方知威名赫赫的直浙总督徐晋,原来竟是个如此年轻俊俏的小郎君!。
徐晋的身后,一众将领披挂戴甲,威风凛凛地一字排开,共计有:王林儿、谢二剑、戚景通、岑蓝、余林生、熊柏、王铎、王直、冯国清,以及各自所属的中层将领,约莫三十多人。
包括细川武殊和皮雷斯在内的数百名倭寇和洋番,全部五花大绑跪伏于众将身后,一个个如丧孝妣,要么就是惊恐万状,惶惶地等待命运的宣判。
嘉靖帝朱厚今日特意换了一身骚包的戎装,手拄着宝剑立于金水桥的最高处,得意洋洋地游目四顾,以一副睥睨八方的姿态,接受全城百姓的瞻仰和膜拜,以炫耀天子之无上威德。
“大明万胜,吾皇万胜!!!”在徐晋的带头下,一众兵将振臂高呼,刹那间,街上的百姓均跪伏于地高呼万胜,直入云霄,声震寰宇。
朱厚那小子像喝醉了酒一般,那张英俊得不像话的脸蛋兴奋得通红,手中的宝剑朝天一举,脱口而出:“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大明万胜!”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由汉武帝刘彻喊出的口号震古烁今,至今仍然让国人为之骄傲振奋,如今由嘉靖帝喊出来,同样的激奋人心,在场的军民无不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特别是一众武将,像打了鸡血似的,放开喉咆哮:“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万胜!万胜!!万万胜!!”
正所谓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能效忠一名雄心勃勃,有志于开疆拓土的君王,对渴望建功立业的武将来说,无疑是人生一大幸事。因此,嘉靖帝喊出“犯我强明者,虽远必诛”的口号,一众武将均是欣喜若狂。
而一众文官则正好相反,他们或皱眉,又或者冷眼旁观,甚至是嗤之以鼻。正所谓文治武功,打江山靠武将,治理国家得靠文官,如今大明立国一百五十余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文尊而武卑,一旦皇上开始重用武将开疆拓土,誓必会挤压文官的地位和利益。
所以,一名雄才大略的君主对文官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他们反而更喜欢像弘治帝这种心胸开阔,广开言路的守成君主。因此,终大明一朝,文官们最推崇的皇帝还是弘治帝朱佑樘。
闲话休提,且说献俘仪式完毕后,嘉靖帝便摆驾返回奉天殿升座,朝见文武百官,今日的早朝才算正式开始。
此刻,朱厚那小子已经换上了一套龙袍,头戴帝王冠端坐在奉天殿前的御座上,文武百官分立在丹陛下的两侧。司礼监掌印太监毕云手执拂尘,从御座后行上前尖声唱诺:“百官朝拜!”
百官之首杨廷和手持玉笏,带头跪倒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一轮繁琐的礼仪,朝拜才总算结束,司礼监掌印太监毕云再次上前大声道:“宣直浙总督徐晋、南洋总兵俞大猷、五百营指挥王林儿、指挥同知谢二剑、指挥佥事戚景通……上前觐见。”
刷的一下,几乎全场的目光均往徐晋望来,羡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愤恨者有之、冷笑者亦有之。
徐晋双手持笏,目不斜视地从文官阵形中行了出来御道,紧接着王林儿、谢二剑、岑蓝等将领亦陆续出列,按照念到的名字次序排到徐晋的身后。
当诸将全部到齐了,徐晋便带队顺着丹陛拾级而上,来到御座前的丹墀上跪倒叩拜:“臣徐晋参见吾皇。”
诸将亦跪倒叩拜见礼。
朱厚抬手道:“诸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徐晋又拜了一拜,这才带头站了起来。
朱厚满脸春风地道:“徐卿率诸位将军荡平我大明沿海贼寇,又远征南洋收复满喇加,扬我大明国威,朕心甚喜,哈哈,不赏不足以彰尔等之功。毕公公,宣旨!”
毕太监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清清了嗓子,大声宣道:“直浙总督徐晋、南洋总兵俞大猷……接旨!”
徐晋和诸将再次跪倒,俞大猷如今还身在满喇加自然不能亲自领旨,所以徐晋的身后空出了一个位置,紧接着是王林儿、谢二剑、戚景通、岑蓝……
待诸将跪好后,毕太监才郎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滋加封直浙总督徐晋为靖海侯,食禄两千石,赐诰,爵位世袭罔替。南海总兵俞大猷封忠勇伯、王林儿武安伯、谢二剑封鄱阳伯、戚景通封勇毅伯,岑蓝封二品诰命,食禄一千二百石……”
徐晋加封为靖海侯圣旨前面早就下达了,这次只不过是炒冷饭罢了,有诏告天下的意思,而对诸将的封赏一经念出,瞬时引发全场轰动。
天啊,这份圣旨绝对是大明立国之后,封赏爵位最多的一次,太疯狂了!
徐晋本人被封侯就算了,麾下的俞大猷、王林儿、戚景通、谢二剑、余林生、熊柏、王铎、绍兴卫指挥冯国清均被封了伯爵,竟多达八人,尽管爵位不能世袭,但也相当吓人了。
这次不仅文官,就连其他武将都眼红得像兔子一般。
徐晋亦被吓了一跳,朱厚这小子不会是抽疯了吧,一下子封那么多伯爵。王林儿戚景通等也是懵了,不过很快就激动得呼吸加速,热血沸腾。
“末将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齐声高呼,声音都激动得有点发抖。
“诸位爱卿平身!”嘉靖帝哈哈大笑,显然对诸将的反应极为满意,他虽然一口气封了八名伯爵,但都不是世袭的,对朝廷的财政造成的负担不会很大,花这点代价笼络这一批猛将,值了!
徐晋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御座上的朱厚,不禁暗暗感叹当年的小皇帝果真长大了,同时也暗暗警醒自己。
昨晚便听费师说有御史上书弹劾自己拥兵自重,嘉靖帝虽然把奏本压下留中不发,但现在从他大肆封赏笼络诸将的举动来看,这小子对此还是在意的。
当下徐晋更不犹豫了,当即便跪倒在御座前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朱厚愕了一下,继续微笑道:“徐卿请讲。”
徐晋双手持笏朗声道:“如今我大明海疆已平定,倭贼均已经肃清,臣欲辞去直浙总督一职,交还兵部期牌。”
此言一出,诸将均是大吃一惊,丹陛下的文武官也窃窃私语起来。
朱厚愕了片刻,继而神色不自然地道:“徐卿何故要辞去直浙总督一职,如今我大明海疆只是初定,仍十分需要徐卿坐镇震慑宵小之辈的。”
第769章 户部尚书()
朱厚熜愕了片刻,神色有些不自然地道:“徐卿何故要辞去直浙总督一职?如今我大明海疆虽然初定,但仍需要徐卿坐镇,以震慑宵小之辈。”
徐晋恳切地道:“启禀皇上,如今我大明沿海倭贼已经基本荡平,唯余三五个不成气候的小毛贼而已,况且,历经这次平倭之战,地方卫所军的战力和胆气已今非昔比,足以应付一切。臣这个直浙总督已经可有可无,还不如功成身退,还政于地方,免得虚耗钱粮。”
徐晋顿了顿,又续道:“另外臣斗胆直言吧,臣之所以辞去直浙总督一职,亦有部份是出于私心。臣自去年二月离京,至今已有一年又半载矣,甚是挂念京中妻儿。正所谓子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每念及未能尽到为人父之责,臣便甚感不安。因此恳请皇上允准臣辞去直浙总督之职。”
此言一出,顿时全场哗然,一名迂腐的老翰林甚至愤然骂道:“岂有此理,简直一派胡言。正所谓天地君亲师,有什么事情比为君分忧重要的,徐子谦只顾小家,不念尽忠报国,简直枉读圣贤书,愧对皇上之宠信。老夫羞与之为伍!”
杨廷和一党的官员却是面色微变,昨晚他们还商量着以“拥兵自重”来弹劾攻击徐晋,结果徐晋这时却自动请辞直浙总督,放下手中的军权,那他们试图弹劾徐晋“拥兵自重”的理由便不成立了。试问人家连军权都主动交出了,还怎么拥兵自重?
杨廷和目光一闪,瞥了一眼旁边的费宏,后者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
“徐卿……!”朱厚熜那小子此时已感动得眼圈微微泛红,唤了一声徐卿便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朱厚熜之所以大肆厚赏徐晋麾下的诸将,虽然并不是对徐晋的忠心产生了怀疑,但多少有点受到陆炳那番话的影响。所以徐晋现在主动请辞直浙总督一职,毫不犹豫地放下军权,顿时便让朱厚熜心中那点芥蒂烟销云散,而且还令他生出了浓浓的愧疚感,为自己的心胸不足而感到无比羞愧。
朱厚熜回想起自己登基这三年来,徐晋接连奉旨出京办差,先是出使山东赈灾,接下又下江南清丈土地,三年倒是有两年多是在外面度过的,陪伴家人的日子屈指可数。徐晋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在前线亲冒矢石,浴血奋战,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啊!而自己呢?竟然因为下面的人一句话而心生不快,委实太不应该了。
徐晋见到朱厚熜红了眼圈的样子,不由心中一暖,总算这小子还没蜕变成那种冷酷无情的君王,心中那少许的郁闷亦烟销云散了。
由于距离有点远,再加上朱厚熜又戴着帘冠,所以丹陛下面的文武百官均没看到嘉靖此刻异样的表情,不过徐晋身后的众将,还有御座旁边的太监和侍卫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司礼监毕公公不禁暗暗舌,陆炳那货却是愤懑兼郁闷,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挑唆了一把,结果却被徐晋轻松化解了,经过此事,皇上怕是对徐晋更加宠信了,恨啊!
朱厚熜巴眨了眨眼,神色渐渐恢复了正常,压低声道:“徐卿若挂念家中妻儿,朕可以派人把小婉姐姐她们接来,但是朕不准你辞去直浙总督一职。”
徐晋不由苦笑道:“皇上,小儿年纪尚幼,哪经得起旅途舟车之苦,更何况如此,臣于心何安啊。”
朱厚熜此刻心中满是愧疚,哪里肯让徐晋辞职,腆着脸道:“那……朕便放你三个月探亲假,就这么定了,反正这直浙总督你不当也得当,如今朕的万里海疆还得靠徐卿你镇着呢,交给其他人朕不放心。”
朱厚熜这小子竟然耍起无赖来,徐晋不禁哭笑不得,但他辞去直浙总督的决心已定,以免被有心人借此做文章,所以跪伏于地不起,坚持道:“请皇上恩准!”
话说到这份上,徐晋乃然坚持要辞职,朱厚熜面子有点挂不住了,板起脸道:“徐卿休得再多言,速速平身,否则就是抗旨不遵,朕可要治你欺君之罪了!”
徐晋无奈地道:“皇上,臣只是辞去直浙总督一职,又不是乞骸骨告老还乡,若是沿海再有战事,皇上一纸圣谕,臣还能撂挑子不成?”
朱厚熜顿时如醍醐灌顶,对啊,这直浙总督徐晋辞了就辞了呗,朕要用何时不能用,犯得如此较劲?刚好也能堵住那帮言官之口,免得那帮家伙老是找碴,弹劾徐晋拥兵自重。
想通了这一点,朱厚熜便愉快地道:“徐卿这话倒是不无道理,也罢,那朕便准你辞去直浙总督一职吧,不过五百营你还得替朕统率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