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千名难民吃饱之后,一个个斗志昂扬,在徐晋率领之下浩浩荡荡地向着范县西南方向的黄河大堤开拔。
本来,主薄邹廉对徐晋“拖延”时间的做法有些许不满,但此时却不得不承认,徐晋让众难民吃饱了再出发的决定确实相当明智。
这些难民吃饱后,脚下像生风了似的,十几里路程大半个小时就快走完了,而且,这些难民还一个个精神饱满,扛着锄头铲子等工具,一副“士为知己”死的模样,干劲甩了大堤上那批劳工九条街。
“徐大人,前面不到两里就是大堤缺口所在了!”邹主薄一指前方雾气蒸腾的地方,隐隐能听到隆隆的流水声,一条浑浊的黄色大河已经出现在视线之内。
徐晋左右看了一眼,一指左手侧长满树木的山坡大声道:“陈大壮,让各队队首带人去那边伐木,每队至少伐十根,全部运到大堤上。”
徐晋将这五千劳工分为五十小队,每队一百人,设队首一人,副队首九人,负责指挥协调本队劳工干活,避免一窝蜂乱哄哄,从而拉低工作效率。
所以此时徐晋一声令下,这些难民便在各自队首的带领冲向山坡伐木。队伍中的妇人估计为了表明女人干活不比男人差,所以都玩命地干,一条上千斤的木头,十个女人嘿哟嘿哟就扛上肩。男人们见状自然不肯落后,十个娘们抬一根木头是吧,咱男人就五个上,要不也不足以显示爷们的强大……
邹主薄看着玩命般干活的五千劳工,不由捋着须感叹道:“没想到这种男女混合的方式,竟有这种奇效!”
徐晋笑了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可是后世的资本家们总结出来的定律!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48章 解决难题()
“抬~起来……呦。迈~开步……喽。走~起来……呦!”
“嘿嗬嘿嗬……并肩上,使劲干,嘿哟嘿哟……使劲干呦!”
眼前的黄河大堤只是数公里长的土坡,但见漫山遍野的劳工正在坡上移动着,如同搬家的蚂蚁,有人往坝顶扛沙包泥袋,有人在奋力打桩,有人用抛锤夯实地面,各种方言的号子始起彼伏。
此刻的大堤上少说也有数万之人,这种原始的劳作方式,在机械化普级的现代已经很少能见到了。尽管效率低下,但那数万人一起劳作的情景无疑十分壮观。
“嘿,大家快看,竟然有娘们儿上大堤了!”
“真的啊,这些娘们愣是要得,那根木头少说也有上千斤吧……”
“嘿,你们看,那个娘们挺俊的,屁股又大……”
徐晋和邹主薄率着五千人出现在大堤下,瞬时引起了关注,尤其是那两支完全由妇女组成百人队,特别惹人注目。那些劳工纷纷停下来观看,有些轻佻的家伙甚至吹起口哨来,结果立即被负责监工的衙役抽了一顿鞭子。
徐晋把五千劳工交给了邹主薄指挥,自己则翻身下马,在一众锦衣卫簇拥之下,踩着烂泥浆往大堤的坝顶行去。
徐晋等人刚登上了坝顶,一名穿着七品官服的中年男子便迎了上来行礼道:“范县县令苟放见过徐大人。”
这位苟县令约莫四十许岁,官袍下凸起的肚腩如同怀胎八月的妇人,红光满脸,身上很干净,跟邹主薄完全是两个极端。
徐晋点了点头问道:“苟县令,萧大人他们现在何处?”
苟县令连忙答道:“西北方有起云的迹象,萧大人担心天气有变,正在那边亲自督促加快抢修大堤,希望今天天黑之前能把大堤缺口合拢吧。”
徐晋抬头往西北边的天空望去,果然见到有乌云积聚。农村的老人们在晾晒谷物时,经常会盯瞩家里后辈“朝看东南,晚看西北”,下午时份如果西北方向起云,极有可能下雨,得赶紧把谷物收起来。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至少也是经验之谈。
“走,过去瞧瞧!”徐晋循着苟县令所指的方向行去,后者提着官袍下摆,小心翼翼地跟徐晋身后,专挑有草皮的地方落脚,难怪连鞋子都能保持得那么干净,挺着个大肚腩的胖子走路这么精细,倒是难为他了。
徐晋沿着大堤往西行了数百米,但闻隆隆的水声传来,只见一道十几米宽的缺口出现在大堤上,浑浊的黄河水正顺着缺口咆哮倾泻而出,溅起漫天的水雾,隆隆的声响震耳欲聋。
劳工们正不断地往缺口处投入沙包和石头,但是由于水势太大,沙包投下去立即就被洪水给冲得滚落下游,就连数百斤重的大石头也扛不了多久。
萧淮眉头紧锁,正在和工匠们商议合拢缺口的对策,兖州知府宋驰、同知张文升正陪同在一侧。
“萧大人!”徐晋行了上前见礼。
萧淮见到徐晋不由露出笑意,点了点头道:“子谦倒是来得正好,如今这缺口眼看就要合拢了,可是水势太大,扔下去的沙包、石头、木头均无济于是,为之奈何?”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缺堤合拢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当大堤缺口越缩越小时,水位也会随之上升,水的流速也随之大增,在水流的强大冲击力下,扔下去的沙包根本没办法稳住。如果是在现代还有重型机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完全依靠肩扛手抬的古代,这问题却是相当让人头疼。
旁边一名工部的官员沉声道:“萧大人,下官以为,如今唯一的办法是找几艏大船满载沙石,然后驶到缺口附近凿沉。”
“不妥!”徐晋皱着剑眉摇了摇头,这方法固然可能管用,但也相当危险,一着不慎连人带船都得从缺口栽下去,而且估计也没人敢操船。
那名工部官员见到徐晋摇头,有点不服气地道:“老夫参加过多次抢修大堤,最后都是这么干的,莫不成徐大人有更好的办法?”
徐晋瞟了一眼这位工部的“技术”人员,淡道:“你说的方法固然管用,但是太危险了,谁来操船凿船?”
这名工部官员不以为然地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自然会有人操船,更何况即使牺牲几个小民的性命,若能把大堤缺口堵上,难道不值得?”
徐晋反问道:“那阁下来操船如何?本官自行出资三千两银子作为奖励!”
那名工员官员顿时脸红耳赤作不得声,徐晋也懒得再理他,转身对萧淮道:“萧大人,下官有个法子值得一试。”
萧淮眼前一亮道:“说来听听!”
“眼见为实,下官马上命人演示一次吧!”徐晋回身跟后面的锦衣卫百户金彪吩咐了几句,后者立即跑了开去。
很快,陈大壮便带着队伍扛了十几根巨木过来。
知府宋驰提醒道:“徐大人,这些木头虽然粗大,但即使全部捆在一起扔下去怕也是不管用啊!”
那名工部员外郎更是撇了撇嘴道:“这法子我们早就试过了,根本没用。”
“我的法子跟你们的不同!”徐晋淡道,然后吩咐陈大壮等把三根木头搭成三角形,两端削出楔槽相互固定,又用竹篾扎牢固。
一众官员都好奇地看着,那名工部员外郎则一脸的轻蔑,他自然知道木头扎成三角形稳定性好,但无论扎成什么形状,木头始终是木头,扔到水里是会浮的,最后还得被强大的水流冲得无影无踪。
然而,当徐晋让人把几个“三角形”木架组合在一起,弄成一个立体的金字塔状时,那名工部员外郎终于收敛了轻蔑之色,他毕竟是“专业”的,这四个面的金字塔可谓把“三角形”的稳定性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不容易发生滚动。
约莫半个时辰后,第一个“金字塔”木笼做好了,徐晋立即命人往木笼中装入石头沙包等重物。一众官员见状不禁眼前一亮,即使是脑子最笨的人这时也看出,徐晋这个方法恐怕是管用的。
很快,金字塔木笼中便塞满了沙包和大石,估计重达上万斤。徐晋倒是不急于让人把“金字塔”推到缺口上,而是让人仔细地层层加固,免得木架子扔下去时受到巨大冲击而散开,毕竟木头不是钢铁。
一切准备就绪,徐晋这才招来数百人,一起发力把“金字塔”抬起来。在嘹亮的号子声中,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巨大的木笼滚入了缺口的洪流之中。
所有人都目不转目地盯着,只见木笼在洪流中缓慢地翻滚了一周,但随即就稳稳地停住了!
哄……
瞬时间欢呼声响彻运霄,这法子管用啊!
萧淮捋着长须大笑,连说了三个‘好’字。
既然这法子管用,接下来徐晋让人把伐来的数百根木头全部搬来,然后热火朝天地制作更多的“金字塔”木笼。
邹主薄指挥着劳工搬运木头,满心都是对钦差徐大人的敬佩,什么叫未雨绸缪,人家徐大人就是雨绸缪啊,难怪半路上让劳工大动干戈地伐木头,敢情早就有腹案了。
轰隆……
一声闷雷从天边滚滚传来,西北边的黑云迅速往这边蔓延,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啪啪地打下……
大雨来了!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49章 突发民变()
一场滂沱大雨突如其来,豆大的雨滴劈头盖脸地打下,河面上如万箭齐下,入目所见白茫茫一片,百米之外不辨牛马,大堤上所有人瞬间被浇成了落汤鸡。【本章节首发、;请记住网址】
随着大雨的持续,黄河水位明显升高了,浑黄的河水从缺口处咆哮倾泻,不断地冲涮走两边的泥土,就连刚才推下去那架金字塔木笼都有被冲散的迹象,形势蓦然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看着被大雨不断冲走的泥土,大堤的缺口缓慢地扩大,在场所有官员的脸色都有点发白,他们是碍于钦差在场才不得不陪同冒险上大堤的,谁也不想因此而搭上性命。
“萧大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赶紧离开这里吧,否则恐有性命之忧啊!”宋知府凑到萧淮耳边大声喊道。
萧淮自然知道危险,但若此时撤走,数日来的努力便要付储东流了,大堤一旦进一步崩溃,下游的百姓恐伤亡更加惨重,光就是范县城外就有两万多难民,所以厉声喝道:“堤在人在,堤毁人亡。所有锦衣卫听令,今日在场官员和官兵衙役,谁若敢私自撤离,先斩后奏!”
陆兴等锦衣卫齐声应诺,寒光闪闪的绣春刀猛然拔出,杀气腾腾地环视四周。在场官员和公差都倒吸一口冷气,心里叫苦不迭。
“都听好了,钦差大人有令,堤在人在,堤毁人亡,还想活命的便给老子玩命干,吃奶拉屎的力气都给老子使出来……”
瞬时间,那些官差小吏都像发疯般,拼命地吆喝催促劳工般干活,挺着大肚腩的苟知县此时也顾不得弄脏官服了,披着蓑衣跑前跑后,声嘶力竭地吆喝叫骂。
嗬嗬……冲啊!
滂沱大雨中,数以万计的劳工扛着沙包泥袋,木桩石头在大堤上疯狂奔跑,奋力地加高加固堤坝,有人摔倒在泥浆中,有人从坝上失足滚落,有人不慎跌入河中被浑浊的巨浪卷走……
看着眼前的情景,徐晋只觉胸中热血沸腾,仿佛回到上辈子的少年时代,在电视上看到举着旗帜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军人们,九八年那场大洪灾记忆犹新啊,用金字塔状的木笼堵大堤缺口的方法,徐晋也是那会从电视上看到的,不过人家用的是钢铁銲接成的铁笼。
徐晋招手把金百户叫到身边,凑到他耳边说了几句,后者立即招来十几位弟兄大声吆喝:“钦差徐大人有令,搭好一架木笼便赏银十两。”
“钦差徐大人有令,搭好一架木笼赏银十两……”
虽然正下着滂沱大雨,但锦衣卫的吆喝一传开,一众劳工的欢呼声瞬间盖过了狂风暴雨,陈大壮等人更是玩命地干活。
半小时后,一架金字塔木笼终于搭好了,各种石头沙包源源不断往里塞。
轰隆……木笼被推到缺口中!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十两银子的“重赏”下,一架又一架的木笼被搭建好,然后推到大堤的缺口中,紧接着,沙包像雨点般抛掷而下。
由于有木笼阻挡,此时往缺口扔沙包倒是不用担心被水流冲走,所以大堤缺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缩小。宋知府等人见状大喜,一个个像喝醉酒似的吆喝大叫,催促劳工加快速度扛运沙包泥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