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潇湘风云-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作恶多端的打手、却被认为举止“可疑”,被美军拉走“审查”去了。美军战俘管理当局惶恐不安,对战俘的管理和控制更严了。在美国和台湾特务的直接指使下,由李大安、邱汝亮等人发起成立了“反(n)共抗俄救国团”,强迫志愿军战俘集体加入,并将成员名单造册送“美军宪兵司令部”和台湾“驻韩大使馆”备案,加强他们对集中营的控制。就在这时,在八十六联队又爆发了战俘们“拒绝参加‘双十节’庆祝活动”的事件。1951年10月9日上午,战俘管理当局派人送去美国国旗、联合国旗、国民(n)党旗和蒋介(n)石的画像,要他们第二天早晨挂起来,全体参加“双十节”的活动。三面旗子送到八十六联队之后,败类程立仁、邓松茂、刘家培在警备队召开了紧急会议,布置第二天的行动方案。在会上,他们将美军牧师威廉礼送来的六七十把匕首发给一些败类和特务。与此同时,美军为支持败类们的行动,在铁丝网四周开始修筑单人掩体的机枪工事,派出坦克巡逻待命,开来广播车宣布“戒严令”,命令全体战俘在听到第一声警报时要停止走动,听到第二声警报时必须进入铁皮棚子,否则格杀勿论。八十六联队的地下革命组织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德、曹明等人立即碰头研究对策,他们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粉碎敌人的行动。晚上9点多,在夜幕掩护下,100多名手持木棒、石块的共产(n)党员、共青团员和爱国进步战俘把联队警备队团团包围。只听一声“打”,一块块石头带着愤怒和仇恨猛烈地投向败类们,败类们拿着大木棒和匕首冲出来,双方棍棒交加展开搏斗。渐渐地,败类们一个个溜跑了,只剩下那些最顽固不化的坏家伙在垂死挣扎。铁丝网外的美军看守听到响声不对,立刻打开探照灯,发出警报,坦克和装甲步兵开进营地,把共产(n)党员和进步战俘包围了。败类们一见美军来支持他们,又重新聚集起来,狂叫着“打倒共产(n)党”,把80多名地下革命组织的骨干和领导人,抓进一个小铁丝网,用棍棒、石块和匕首进行毒打,从深夜一直打到天明。败类们原订第二天举行的“盛大的升旗仪式”,由于害怕两次遭到战俘们的反对,改为由几个败类到场参加,仪式冷冷清清,草草了事。。。。。。
第九十六章 “休养所”()
……休养所,多文雅的名字。提到它,人们会联想到绿色的草坪、树木;明媚的阳光和温柔的话语,舒适的房间。。。。。。任何神志正常的
人,都不会把它和战俘营联在一起。
可是,美军战俘营里偏偏有“休养所”。
在釜山,在巨济岛,在济州岛都设有战俘监狱,专门用来关押所谓的“赤色战俘”、“死硬的共党分子”,凡是宣传回国的战俘也会
被带上这两顶帽子送到这里。一些美军看守和叛徒、败类们称这里为“休养所”。我一直想不明白,他们究竟是从什么意义上来这么称呼战俘
监狱的?
这些监狱的内部构造颇不寻常,现代文明知识为野蛮目的所用,其结果便是兽行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为这些牢房的图纸申请过专利
,兀自冒昧在这里披露一二。
“刺笼”。在釜山第三战俘收容所西北面的岗梁上,围着一个大铁丝网,里面又用铁丝网分成很多小圈,小圈之间相隔七八
米。每个小圈长一米半,高一米半,宽一米,四面无墙,头上无顶,地下就是黑土。这里的铁丝网眼只有一寸左右,朝里的铁刺被磨得尖尖的
。关进去的人,站不能直腰,躺不能伸腿,靠又不能靠,只能缩成一团呆在中间,稍不能留神就会被扎得满身是血。夏天,人在里面被晒得头
昏眼花;冬天,人在里面被冻得浑身僵硬。据坐过刺笼的几个战俘介绍,能活着从刺笼里出来的人,大都是遍体鳞伤,气息奄奄。有的人出来
后长达十多天不能动,手、腿和腰长期伸不直,有的则终身成为残废。
“水牢”。釜山第一战俘收容所的右边和巨济岛七十二联队的西北面,都有一座水泥结构的平顶房子,四周围着铁丝网。这
里是水牢。每间水牢像个喂牛的槽,人只能在里面半坐半躺。墙上开了一眼六寸见方的窗子。门是铁的。水泥地上铺着一个破草包。墙边放着
一个粪桶,粪桶长期不倒,粪便直往外溢,草包吸满粪水,沤得发黑,粪水从铁门底下往外渗。1952年7月,战俘周光宇因为组织回国斗争被美
军关进水牢。他说:他被五花大绑押进水牢,离得老远就能嗅到刺鼻的恶臭,走廊里粪便到处都是。他先被毒打一顿,然后一个美国兵士打开
铁门,把他塞进去。他的身子往草包上一挨,立刻粪水四溅,弄得他一身一脸,仔细一看,一团白色的蛆在草包上爬来爬去。他想站站不起来
,想躲,没有地方。只能把头凑近小窗吸几口新鲜空气。许多战俘在这里一关就是十天半月,身上的肉都让粪水泡烂了。。。。。。
。。。。。。1951年8月中旬,巨济岛七十二、八十六联队来了十几名台湾特务,他们自称是“cie学校”的教员。cie是美国远东民众教育
馆的英文缩写。看来美军似乎要在战俘营办学了。接着,又大兴土木,在这两个联队建了两个大铁皮棚子,作为cie学校的课堂,正门楣上写着
“自由大礼堂”五个金黄色大字。
。。。。。。cie学校每周三堂课,全体战俘发布参加。教学的内容全部与“**”两个字相关。由于学员上课时心不在焉,常有人打瞌睡
,除了增加警备队员手持棍棒在课堂巡视之外,他们还在课前让战俘们唱歌,以提神醒脑,驱除睡意。
第九十七章 CIE与战俘剧团()
。。。。。。同时,唱歌也是cie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什么“打回大陆去”等歌曲就是在这里教唱的。这一天,上课前又由特务教员领唱什么“杀死共匪”之类的歌儿,他起了几遍头,和者甚寡,唱不起来。一怒之下,特务教员点名让战俘曹明(真名叫赵明智)上台领唱,曹明虽然只有22岁,但早在十年前他就参加了八路军一一五师的“长城剧团”,他不仅能跳会唱,还十分机灵,由于他在战俘营里多次联络人表示回国,特务、败类们都把他视为眼中钉。特务教员让他当众上台唱歌,目的之一就是存心要狠狠整整他。
曹明走上台,只见他略一沉思,清了一下嗓子,唱起了“王大妈要和平”,他字正腔圆,富有激情,顿时台上唱,台下应,全场唱起来。警备队员挥舞着棒子乱打一气,歌声还是不停,他们只好强行上台把曹明死死按住。特务教员瞪着吃人的蛇眼问:“曹明,你为什么唱共产(n)党的歌儿?”
曹明说:“我唱的是要和平,怎么是共产(n)党的歌儿,难道国民党要战争吗?”台下响起一片掌声。特务、败类们气急败坏,硬把曹明拉走。会场内是吵吵闹闹,一堂课只好不了了之。
每堂课之后,cie学校都要组织战俘进行“讨论”,让战俘们复述特务教员讲的**内容,然后他们将这些内容变成战俘们的“体会”和“认识”,去登报宣传,这样造成战俘们不敢回国的心理压力。一次,cie学校突然举行“发奖大会”。“获奖”的都是平时被特务、败类们称之为“死硬的共产(n)党”战俘。奖状是一张绿纸,上面用黑墨水写着“奖给xx优秀学员”,奖品是两块糖果。当时,共产(n)党员侯光甫也在“获奖学员”之列。共产(n)党员们坚决拒绝领奖,抗议cie学校搞的陷害阴谋。但这并未妨碍“授奖大会”的进行。奖品由小队长代领,下台后就放到了嘴里。奖状,他们照样敲锣打鼓,贴到了墙上的“光荣榜”里。
这一手,确实厉害、狠毒。当时那些拒绝领奖的共产(n)党员们绝不会想到,他们回国后。一纸“奖状”会成为他们“立场不坚定”的证据,使他们一连申诉30余年。cie学校的“教学效果”竟如此长久,恐怕那些教员们也是始料未及的吧?1951年11月初,一天晚饭后,七十二联队中队长以上的“俘虏官”聚集在“自由大礼堂”。审查联队剧团新排演的一场“活”话剧。在战俘营里,由战俘自己组成剧团,让战俘们饿着肚子去演戏和看戏,这是“现代文明”在战俘营的又一个体现。
那天,剧团排的什么戏,剧名许多人都不记得了。内容是以战俘营中的叛徒为原形,表现一个所谓的解放军战士,因为忍受不了“压迫”。逃脱后,投降到反动军队里。投降后在特务审查时,他便借机诬蔑共产(n)党和解放军。编写剧本的那个人大字识不了多少。除在家听过几出“皮影”(解放初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川剧和在战俘营看过的几部美国影片外,几乎其他什么戏剧都没有看过。但是王顺清给他讲了自己的经历后,偏偏要赶着鸭子上架,他不敢不从。于是乎,他祖宗三代的第一个“剧本”就在异国的土地上出笼了。这个“剧本”实在称不上是什么“艺术作品”,而是由台上几个穿着解放军和国民党军装的人。轮流破口大骂,语言之粗俗。连骂街的泼妇听了都会脸红。
战俘剧团的演员,大部分是被俘的志愿军中的知识青年。许多人是被棍棒打上了台,强念几句台词,装模作样一番。那天,扮演那个所谓“解放军战士”的是原四川大学学生、志愿军某部英语教员林学逋,因为他平时爱说爱笑,被败类们强拉进战俘剧团。
台下,王顺清、李大安、魏世喜这帮败类依次坐好,乱哄哄一阵之后,李大安用棒子在地上恶狠狠敲了两下,演出便开始了。演到特务审问那个投降的“解放军战士”时,特务问道。“你们为什么投降到我们这边来?”按照剧本,扮演“解放军战士”的林学逋应当说:“我不愿意跟着共产(n)党这些王八蛋作不正义的青年。”林学逋在念到“我不愿意跟着”时,故意咳嗽一声,把共产(n)党三个字漏掉了,接着念道:“这些王八蛋作不正义的青年。”同时用藐视、讽刺的神情指着台下的那帮败类。顿时,会场像是捅了马蜂窝,乱成一团,败类们跳到椅子上破口大骂,有的抄起石头就往台上扔。戏演不下去了,李大安等人气势汹汹拿着棒子打上戏台。王顺清跑到后台去找剧本,一字一句地检查。然后,把林学逋带到警备队,连夜毒打。
第二天,台湾特务张蜚听到了这件事,用手指着王顺清和李大安训斥说:“你们这么精,还叫人家钻了个大空子,在咱们有舞台上,给敌人作了宣传。”
王顺清、李大安低头不语。张蜚又瞪着猪眼凶狠地说道:“这个家伙你们要特别注意产,好好查一下,他绝对不是一个人,一定还有别人在后面操纵,你们要把这些人调查出来,不然,早晚都是祸害。”战俘剧团宣告暂时解散,一些演员被关进警备队接受“棍棒教育”。在
第二年的4月7日,李大安便亲下毒手将林学逋剖腹剜心,施以极刑。
第九十八章 巨济岛上的“小延安”()
秋风卷着铅灰色的海水,无情地摇动着“死亡之岛”,巨济岛被剥下了绿色的外衣,像个裸露的破舫光秃秃地站在一片汪洋之中。
1951年10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六十一联队一个大铁皮棚里,灯火通明,笑语阵阵,上百名朝中战俘围坐在一起,几名人民军同志正在高声演唱人民军进行曲。
六十一联队是个转运站,来往于釜山和巨济岛的男女被俘人员都先被押送到这里。两天前,30多名被押到汉城、釜山去审讯的志愿军被俘人员,旋即又被送回巨济岛。他们被关进六十一联队,办理登记手续后,再送回七十二联队。这30多人中多数是被俘的志愿军干部,有某团副参谋长魏林、营长马兴旺以及代理副指导员薛三娃、排长梁宗歧、文化教员张昌辉和王欣等。在返回巨济岛的轮船上,魏林了解到这些人被俘后,大多数人都表现很坚强,感到30多个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在战俘营开展一场新的斗争。被押进六十一联队后,他们不懂朝语,便高唱金日成将军之歌东方红,把人民军被俘人员吸引过来,然后竖起大拇指说:“**顶好”,“金日成顶好”,竖起小拇指说:“李承晚不好”。中朝同志很快了解了对方,他们彼此握手拥抱,决定以召开联欢会为掩护,交流斗争经验。
在联欢会上,魏林首先介绍了自己被俘后与敌人进行斗争的经过。魏林是1935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他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在朝鲜第五次战役中,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