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汉往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平心中咯噔一下,然后唱了声“喏”,躬身离开。

    樊哙这一次,看来是要玩完了。

    陈平和周勃出发了,俩人一边走路一边合计。

    周勃虽然不算个老实人,但花花肠子并不多,老大叫他砍樊哙,他现在就忙着去磨刀。然而陈平却提出了个反对意见,“哙乃圣上旧部,劳苦功高,且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今圣上气盛,若其反悔,吾等休矣。”

    陈平虽然说的比较绕弯,实际上他现在担心的是吕后报复。这是可以理解的,你一个外臣,跑去砍了吕后的妹夫,让吕须莫名其妙地守了寡,刘邦要活着或许还能勉强度日,如果刘邦升天,刘盈继位,那难保吕后会秋后算账。

    这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陈平这些年来一直在分派活,有没有油水可捞,他还是分的很清。

    陈平一句话,让周勃傻眼了,愣着脸半天没回过神。他现在有些懊恼,明明不是啥好活,你却偏偏攀扯上我,这不是拉我跳火坑吗?

    但已经跟出来了,不至于现在开小差跑回去吧,那也没法向老大交代呀?领导问起“为什么跑回来了?”,你总不至于说“我不想去”吧?要是那样,廷尉署的小黑屋完全可以让你住几天,至于能不能再混出来还得看造化。

    周勃瞪着俩眼无奈的问道:“那把樊哙放了?”

    周勃还是有些老实,如果按他的想法办,他和陈平可就不光要住廷尉署的小黑屋了,也许刘邦马上就会派来个张勃、王勃、李勃什么的过来,不光要砍樊哙的脑袋,也会毫不客气地捎带上陈平和他的脑袋。

    陈平眯着小眼,一脸坏笑地说道:“放是肯定不能放的,可捕捉樊哙,押送进京,或杀或免,全凭圣上决断。”

    刘邦要吃猪肉,陈平就给他赶头猪过来,不管是抄的炖的,全凭你自己拿主意,况且肉还新鲜,不怕放坏。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周勃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虔诚地向陈平投去一眼,安心上路了。

    至此,周勃和陈平完全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了,他对眼前的这个人充满信服,当然也影响了他随后的很多举措,更使他顺利躲过了很多险关。

    这次旅行,应该算是一次试金石,是陈、周二人深交的开始,正是这两个人的携手,让大汉天下在十几年后,有惊无险地闯过了那次危机。刘邦这次无意中的安排,竟然收效甚巨,真是大出所有人的预料。

第九章日落长河—(十六)卢绾的彷徨(五)() 
达成一致意见后,陈平和周勃信心满满地出发了。陈平阴人的本事是同期那些人物中的佼佼者,范增是他的手下败将,连萧何、张良等人都甘拜下风,樊哙能够遇到这么个对手,真是他的荣幸。

    一路奔波,陈、周二人顺利地赶到到军营门外。陈平站住了,现在的他又有了个新的想法。

    樊哙现在毕竟是这里手握重兵的主将,他中有着十几万手持硬家伙的狠角色,如果自己傻着脸跑进去,二话不说就伸手逮人,若碰到些愣头青,还不知道有什么意外会发生。

    况且一旦进入军营,那周勃无疑需要亮相,不要忘记周勃这一次可是“暗自同行”。之所以让周仁兄这么憋屈,就是不想刺激樊哙,一旦姓周的露了脸,傻子都猜的到是来收兵权了。临阵换将,你说还会有什么好事?樊哙的智商虽然不是太高,但绝不能归到傻子的哪一类里,他前边说过的几次话就是个明证。

    虽然军营里有很多周勃的嫡系,但也同样有樊哙的嫡系,如果把动作搞的太大,一时半会可能就酿出个“兵变”什么的事情。

    真若发生那种事,陈平和周勃这次旅行算是白折腾了,就等着回去给廷尉署的王恬开写交代材料吧。陈平虽然智商很高,阴人的能力很强,可在王恬开的面前全凭皮肉说话,真要落到王兄弟的手里,只能说陈平的脑袋是白长了。

    然而,陈平毕竟是陈平,这些小儿科的问题在他的面前根本不算个事,既然在军营里不容易下手,那就让樊哙自己跑出来,调虎离山,化被动为主动,如此一来似乎就便宜的多了。这是陈平现在的想法,也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大家可能会疑惑,樊哙凭啥这么配合呢?待在军营里闲着多好,屁颠屁颠跑来被抓,不是没事找抽嘛。

    的确,樊哙完全有机会赖在营里不出来,可关键是他现在根本不知道朝廷里发生了什么事,甚至吕家的人到目前为止也并不知道周勃的去向。仅仅一个文官千里迢迢跑来,除了劳军之外,真想不出还能干出什么离谱的事。更重要的是,陈平现在背着一个身份——钦差大臣,也就是说陈平现在代表的是刘邦,在某种意义上,主动权完全在他的手上。此时的樊哙根本没理由不配合陈平的工作。

    停下脚步的陈平并没闲着,他现在转行当上了包工头,在军营外搬石刨土地筑了个土坛,并放出风去,说奉皇帝旨意要在这里对樊哙进行隆重表彰。

    如此一来,让很多人摸不着大小头,连樊哙本人也被搞的晕晕乎乎。

    实际上,早在陈平离京后的没多长时间,樊哙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他虽然不知道陈平要来干什么,但最起码没往不利的方面想。理由其实很简单,他这一辈子跟刘邦最紧,也忠诚不二,把并不发达的脑袋想破,都不会想到陈平此来的真正目的。

    陈平到达军营外时,樊哙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按理说,姓陈的应该自己跑进来,板着脸往大厅一站,宣读一下最高指示,然后俩人再喜眉笑眼地套套近乎、喝场酒,最后是陈平拍拍屁股走人。这是常规套路,通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流程上搞创新的。

    然而,陈平这次搞了创新,这让樊哙有些犯迷糊。接着就传进来了“隆重表彰”的传言,这个消息让樊哙高兴了起来。

    陈平搞的这个工程并不大,他没有嬴政、胡亥那种大手笔,不到半天时间就把土坛修缮完毕,随即令人持符节召樊哙前来接旨。

    樊哙独自一人高高兴兴地来了,要说他没有理由不高兴。

    然而,当他跑到土坛前,跪地接诏时,陈平还没有说话,意想不到的情况却出现了。周勃从台后突然转了出来,并且还大吼一声:“拿下”。

    樊哙还没回过神,就被冲过来的几个彪形大汉按在地上,结结实实地捆住,扔进了囚车。

    樊哙彻底蒙了,张了张平时爱骂人的嘴,又轻轻地合住,他的喉咙有些发干,现在简直想不起过去过去张嘴即来问候对方的那些词汇了。酝酿了半天,樊哙问了这么一句话:“吾何罪?”

    周勃没有说话。陈平嬉皮笑脸地走了过来,“将军稍安勿躁,封圣上之命,请将军进城陈事。”

    樊哙晕了,“陈事”也无需搞这么大动静啊?再说自己既没造反,又没打败仗,有什么可“陈”的?

    樊哙的脑子终于转过了弯,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樊哙瞪了一眼陈平和周勃,狠狠地吐了口唾沫,骂了一声“奸臣!”,然后闭上了嘴。这是他历次骂人中,最短的一骂,也是最发自肺腑的一骂。

    然而,他这一次却骂错了人。如果不是这个嬉皮笑脸的人,他现在应该不是待在囚车里,而是横尸当场,等人找茔地打墓。

    但樊哙不愿意去理会这些,也没那心情去琢磨这些。至此,樊哙和周、陈二人算是闹僵了。如果陈平不是足够圆滑的话,也许用不了几天,他就需要和囚车里的樊哙掉个个了。幸运的是,陈平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能力,他在“混”功上,似乎只有那个叔孙通可以和他叫叫板,其他人则就有些不足挂齿了。

    樊哙被抓后,周勃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军营。如此一来,汉军迷惑了,刚才走出去的是樊哙,现在跑回来的是周勃,一扎眼功夫,就换了个老大。

    但对于当兵站岗的那些人来说,无论是樊哙还是周勃,都是他们的领导,因为这里边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周勃的老下属,更何况姓周的还顶了个“太尉”的头衔,说白了就是全军总司令。你说总司令亲自来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汉军安安稳稳地进行了权力交接,陈平也带着囚车里的樊哙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陈平回京的道路还算平稳,然而但对大汉王朝来说,却发生了地动山摇的巨变。陈平走的这条路很短,但也很长,因为在这条路上,他送走了一个朝代,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朝代。这次送迎,对陈平本人来说,是一次挑战。当然,对刘姓子弟来说,却是一次灾难。

    陈平走后,周勃很忙,周勃率军续写了樊哙的辉煌,在燕国大肆游行,顺利平定了燕地。

    然而,周勃对卢绾本人却放了一马。在前边我们提到过,周勃和卢绾的关系很好,正因如此,刘邦最初没敢让他将兵。

    卢绾虽然在两军交战中,保住了性命,但日子过的却并不痛快,甚至可以用凄惨来形容。此时的他是彷徨的。

第九章日落长河—(十七)卢绾的彷徨(六)() 
卢绾现在是彷徨的。

    自从造反的名声传出去后,他身边的人如同着了魔似的隔三差五都要跑那么一两个,挡都挡不住。

    就在卢绾抓耳挠腮之时,樊哙来了。

    樊哙跑来后,如同吃错药的疯子,在燕地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地闹腾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卢绾很痛苦。他想回京城向刘邦请罪,可樊哙不给他这个机会,死缠猛打,咬住不放。就这样,卢绾硬着头皮上了擂台,和樊哙搞了一段时间的拉锯。

    后来樊哙被陈平带走,对手换成了周勃。周勃和卢绾的私交不错,因此多少还有些说话的机会。

    卢绾很合时宜地派了个使者,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进京请罪的想法。

    周勃同意了,卢绾很高兴。

    卢绾要进京请罪,按理说周勃应该会消停一阵。然而周仁兄做事很有一套,趁卢绾的高兴劲还没过,催动大军出动了。

    现在的卢绾毫无斗志,被周勃催枯拉朽地折腾一番后,带着全家老小跑到了长城脚下,安顿了下来。

    迈过长城就是匈奴的地盘。望着茫茫的大漠,卢绾犹豫了。韩王信和陈豨的结局历历在目,卢绾不愿意走他们的老路。因此,卢绾还是希望能够亲自回京向刘邦请罪,纵然削爵为民也再所不惜,只要能当个富家翁就好。

    在这一点上,他多少还是有些信心的。从出生就和刘邦打交道,他很清楚刘老大的为人。总的来说,刘邦的心肠还是比较软的,如果你不对他产生威胁,能够给他低个头认个错,活命的机会还是有的。卢绾对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很有信心。

    然而,就在卢绾准备付诸行动时,暗探送来了刘邦病重的消息,这让卢绾的心里有些发毛。

    就目前局势来看,如果刘邦病重,执掌朝中大权的非吕后莫属。卢绾和刘邦有交情,然而和吕雉却没多少瓜葛。况且吕雉爱杀功臣,这是有目共睹的。并且自己还曾骂过她,更不幸的是吕雉本人也知道。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在这个女人身上,卢绾是沾不到半点便宜的。因此,卢绾消停了下来,他准备等刘邦康复后再去请罪。

    卢绾痛苦地待在长城脚下,烧香拜佛乞求刘邦身体好转。

    而与此同时,周勃也同样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毕竟和卢绾有些私交,虽然卢绾这一次不怎么地道,但并不情愿下狠手。

    就这样,周勃和卢绾都安静地等待着。卢绾等待的是刘邦的康复,周勃等待着卢绾的请罪。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等待的是一回事。

    就在他们等待的过程中,传来了一个消息——皇帝驾崩了。

    这个消息,对卢绾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他清楚,自己没有了机会,也没有了退路。

    这个消息,也让周勃心中一惊,他心里明白,自己不能再给卢绾创造机会了。因为已经得罪了樊哙,如果这个时候再予人口舌,“勾结卢绾”的帽子立刻就会扣在他的头上。因此,汉军出动了。

    长城脚下也不安全了。

    卢绾痛苦地望了望身后的故土,茫然地奔向了大漠深处。这是一条不归路,卢绾在这条路上,领略到的满是辛酸和痛苦。

    卢绾一口气跑到冒顿面前后,冒顿很是慷慨的封他为“东胡卢王”。这个封号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我们在前边介绍过,东胡是个曾比匈奴还要强大的少数民族。冒顿横空出世后,他使了个阴招,一举砍掉了东胡王的脑袋,把这个邻居向东赶出了很远。

    然而这个民族并没有消亡,依然在顽强地存活着、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