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两汉往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结果是太仆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开始有行动了。
太仆开始在彭越的眼皮底下收集告状素材,暗做准备,为自己的以后谋福利。更有甚者开始打发一些嫡系,偷偷进京,联络感情。
太仆同志应该说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他大有一举定乾坤的魄力。
然而,他的这种举动还是没能逃出彭越的眼睛。
彭越这些年来可并不是白混的,能在项羽后方打游击这么多年,对付暗探、奸细等这种不和谐的角色还是很有一套的。太仆在他的眼皮底下耍花招,还是嫩了一点。
彭越随即派人前去抓捕这位太仆同志,准备砍掉他的脑袋,以防后患。
然而令彭越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命令在缉捕队员到来之前,先行传到了太仆的耳朵里。
下边太仆的行为就好理解了。史书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这句话我不想翻译,但我只想说,太仆给刘邦一个收拾彭越的绝佳借口。
彭越完了。
虽然他不想上擂台,可现在由不得他。但纵然如此,他还是认为自己是清白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刘邦是不会相信太仆的,自己依然是安全的。
然而他错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个太仆的行为和彭越的结局,影响了下边将会讲到的另一个猛男的行为。那位猛男的名字叫黥布。
不过在黥布露头之前,我们还是先围绕彭越进行讲述吧,因为这个人的故事还在进行中。
第八章红霞万里—(三十)彭越之死(下)()
在刘邦的面前,太仆充分发挥了自己编故事的才能,把彭越造反事迹讲述的生动传神,然后很有信心地递上前段时间搜集到的“证据”,再后来低下自己的脑袋,静待刘邦发飙。
然而,太仆并没有等来自己想要的结果。
刘邦阴着脸看着他,毫无动静。
刘邦没说话,可身边的一些将领们却坐不住了,有几个急急忙忙地蹦出来,大有立刻就去找彭越打架的意思。
在一阵喧闹过后,刘邦一指太仆,冷冷地说了一句:“来人!把他交廷尉处置!”
这一下,大家都傻了。
太仆明明是来通风报信的,似乎给个表彰鼓励一下才合情合理,但没想到竟落这么个结果。
廷尉署大家都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进去先蜕三层皮,不把打的皮开肉绽不说话。你要说西汉建国后减轻了刑罚,就没有了刑讯逼供,那是胡扯。只是刘邦没有秦始皇闹腾的那么过分罢了,该打还是要打的,该杀还是要杀的。太仆同志这次就很不幸地挨了顿打。对于他这种人,刘邦打起来从来是不会心疼的。
武将们闭上了嘴。老大的这个行为让他们看不懂。
接下来的几天波澜不惊,没有什么异样,似乎彭越的这件事情就这样平息了。
当然,太仆被抓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彭越的耳朵里。刘邦的这个行为,让彭越非常感动——看来老大还是信任我的。
感动的彭越卸掉了所有的防备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实实在在给刘邦当个马仔。随即,彭越派人进京,代他在老大面前致谢,捎带表一下忠心。
致谢的人还没跑到长安,待在家里的彭越却迎来了十几个客人。
这些人来的很突然,也很不礼貌。见到彭越,二话不说就把他掀翻在地,捆的结结实实后才向他亮了亮廷尉署的逮捕证。
然而,这些很不礼貌的人还不失时机地说了句客气话,再忽悠一下彭越——“梁王宽心,圣上诏大王入京陈事,并无大碍”。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彭越半天没回过神。刘邦不已经抓了“太仆”,现在怎么又把自己给捆上了?
这就是刘邦的手段,抓“太仆”是假,逮彭越才是真,一阵迷幻拳打的彭老兄有些找不着北。
当然,找不到北还有那个扈辄,因为他很荣幸地陪着彭越进行了一次旅游。他当初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话,既坑了彭越,也毁了自己。这个人缺少的就是自知之明。他太把自己当成一回事,也太小看刘邦了。刘邦能把同时代的猛男们玩弄于股掌之中,绝非他一个名不转经传的小人物所能看透的。
彭越和扈辄秘密被捕后,并没有送去长安,而直接送到了洛阳。
刘邦的这种安排实际很好理解,梁国离长安很远,离洛阳很近。要是把彭越千里迢迢押往长安,难免会出现个什么“李鬼”一类的人物,来个半路劫道。
劫道要说也没什么大不了,最怕这些人不劫财而对彭越感兴趣。如若跑了彭越,想再抓似乎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因为刘邦很清楚,彭老兄最擅长的就是打游击,一旦跑了他,想再抓起来那是很抖精神的事情,当初项狂人就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况且洛阳是西汉的东都,最起码不是彭越的地盘,把这位仁兄弄到这儿,是比较方便的,也比较恰当的。因此,刘邦亲临洛阳,准备在这里收拾掉彭越。
在洛阳的牢房,彭越并没见到刘邦,而是迎来了他的一位老朋友——廷尉王恬开。
这位王恬开我们在前边没有提起过,但这个人是个有眼色的狠人。
说他有眼色,是因为他很能混,抓人审人几十年,好事坏事缺德事啥都干,但依然混的有声有色,屹立不倒,这真是难能可贵。
说他是狠人,是因为他敢向任何人下手。只要老大一点头,这位仁兄抄起家伙就敢上去捅,并且还捅的恰到好处,很少出现纰漏。比如这次秘捕彭越,就是他的得意之笔。
实际上,彭越和这位王仁兄还是比较熟络的,早在闹革命时期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既然是朋友,王仁兄就不怎么愿意下狠手。因此,他本着“实事求是”态度,认真审理了这次案件。
审理的结果在王兄弟的预料之中,也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所谓预料之中,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相信彭越造反,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彭越既没有造反的动机,也没有造反的举动,虽然时不时会耍耍大牌,但总得来说还是比较老实的。
所谓在预料之外,是因为的确有人蛊惑彭越造反。并且蛊惑的那个人,一点也不背藏,不但承认自己所作所为,还很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气魄,大包大揽地应承下来。大有当初贯高帮助张敖的那种味道。
然而,彭越不比张敖,他扈辄也不比贯高。
当弄清楚来龙去脉后,王恬开准备帮帮这位老朋友。因此,整理好卷宗,写了份结案报告。
报告是这样定性的:扈辄谋反罪名成立,夷三族;彭越治下不严,知而不报,削王。简单点说,王恬开这次算是动了不小的心思,把一切罪名栽倒了那个小角色的头上。
结案报告递了上去。
可令王恬开没有想到的是,刘邦看完后,抓起报告扔在了他的脸上,并且还为这个动作配了音:“反形已具,何谓‘治下不严’?”
王恬开这次小聪明被刘邦骂的灰头土脸。
不过这种事情是难为不住这位仁兄的,随即他的第二份结案报告递了上去——彭越谋反,夷三族。
看着这个结案报告,刘邦会心地笑了,“早知道他不老实。”
见老大高兴,王恬开也开心。
朋友的死活没什么大不了,老大的赏识才最重要。这一次,虽然发生一点小插曲,但最终还是拍对了马屁。
就在王恬开高兴的档口,刘邦接着说话了,他这句话差点没把王恬开弄傻。刘邦的话是这样说的,“夷扈辄三族。但念彭王其功勋卓著,且网开一面,赦为庶人,徙移青衣(地名,今四川名山县北)。”
这种惩罚措施俨然是第一次结案报告的结果,明显有点脱裤子放屁的味道。王恬开傻了,定其造反的是你,赦免其罪的也是你。恶名王恬开全背,人情刘邦全落,在这个老大手下干活,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恬开没有傻多长时间,他很清楚刘邦的心思。刘邦虽然疑心重,但他也不是轻易挥起屠刀的人,总的来说这位老大还是比较宽容的,只要你做的不过分,基本上都能混个自然死亡。刘邦这次只是想削去彭越的权,而并不是为了要他的头。
彭越的脑袋似乎要保留下来了。然而,这只是似乎而已。因为彭越这个人的智商有些不怎么够用,最起码在识人认人方面还是很欠缺的,在这一点上他和韩信完全在一个级别上。
既然老大放出话来了,那就出发吧。彭越这次很无奈,也很伤心,他规规矩矩地向四川出发了。
然而无巧不成书,彭越的路上碰见了一个人——吕雉。
吕雉这次从长安而来,前去洛阳小住,她这次旅游的原因很直接——刘邦在洛阳。吕雉现在看刘邦看的很紧,并不是他爱刘邦有多么深,关键是怕刘邦跑的太远,不吭不哈瞎捣鼓,犹如捣鼓“易储”之类的事情。因此这段时间,刘邦去哪她跟哪,虽然让人嫌,但比较稳当。
在半路,彭越很荣幸地碰见了吕雉。这一次他真完了。
在吕雉面前,彭越声泪俱下,自言无罪,乞求吕后替自己求情,乞养故乡。
此时的彭越已失去了曾有的英气,他跑来求吕雉,只是觉得女人通常情况下都心肠软、好糊弄。
看来彭越在搞人际关系方面很欠缺,并且他还很健忘,没多久前韩信的结局对他的影响似乎不够深刻,也可能他没真正弄明白是谁挥起的屠刀。
而与其相反,吕雉的表演则很入流。她好言安慰,并许诺为其求情。
牛气的彭越可能被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刺激比较狠,因此在这段时间总犯错,并且总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使人觉得他很幼稚。
吕雉的忽悠,竟然让彭越很信服,并且还真的傻着脸跟着吕雉返回了洛阳。
刚到洛阳,吕雉为他“求情”了。
在刘邦面前,吕雉说了这么一句话,“彭王壮士,今徙蜀地,此自遗患,不如诛之。妾谨与俱来。”
彭越哭鼻洒泪就求出了这么个结果,真为他不值。
下边的举措就简单了。
征得刘邦同意后,吕雉亲自安排,鼓动彭越曾经的一些舍人出来,状告彭越谋反,痛打落水狗。
彭越彻底完了。
现在的他哑口无言。
他被刘邦阴了,又被吕雉骗了。
在这对夫妻档面前,彭越差的不是一两个层级。不能怪刘邦太无情,只能怪自己太幼稚。
他为自己的幼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夷三族。彭越本人更被剁为肉泥,遍赐诸侯,以儆效尤。
彭越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他是无辜的,他的结局也是影响深远的,最起码这个结果直接影响了另一位猛男的心里状态。
那位猛男坐不住了。
第八章红霞万里—(三十一)黥布造反(一)()
率先坐不住的人是黥布。
刘邦当初称帝后,第一批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分别是臧荼、韩王信、韩信、彭越、张敖、吴芮和黥布。
仅隔七年,已物是人非。
臧荼、韩王信、韩信、彭越四人早已成为刀下之鬼。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但也被削王。现在只有那姓吴的(此时吴芮已病亡,传位长子吴臣)和他黥布似乎还比较顽强。
更夸张的是,吴芮是黥布的老丈人,现在的吴臣也就是他的大舅哥,说白了,姓吴的和他黥布应该算是一体。
现在韩信被砍了,彭越被剁了,就这种态势发展下去,黥布用屁股想想都能猜到下一个轮到谁了。
因此,黥布坐不住了。
实际上,这段时间以来,黥布的日子是比较难过的,准确点来说是比较恐慌,“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用到现在的黥布身上,是无比恰当的。
在史书里用两了个词描写黥布此时的心理状态。听闻韩信被砍后,史书里用了一个词——“心恐”;观瞻过彭越的肉泥后,史书又用一个词——“大恐”。从“心恐”到“大恐”只有一个字的变化,可对黥布来说,那简直是质的飞跃。
黥布不是个善茬,早在项羽手下时,就以屠杀见长,坏事做了不少,史书里曾送给他一个称号——“首虐”,直白点就是第一大坏蛋。
对付黥布这个人,刘邦是需要拿些真本事出来的,仅靠那种耍心机斗心眼,解决不了这位仁兄。因为这位仁兄有两个特点:一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你叫我难受,我也绝不会让你好过;二是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逼我着急,随时造反。
就这么个人,你要让他坐着等死,那是万万不能的。
害怕了的黥布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