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两汉往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雉到达汉军大营,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丈夫,从刘邦当初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到现今已相距五年。五年分离,今朝重聚,多少感慨、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在刘邦的面前化成两行无言的清泪,诉说心中的凄苦。
然而,在短暂的热情似火的重聚过后,吕雉发现刘邦变心了。
要说刘邦不可能不变心,因为此时的刘邦已经有了新欢,并且无论从哪个方面对比,新欢似乎都能甩吕雉一百跌。
首先比长相,因为这个方面最引刘邦这种成功男士的关注。
史书中没有刻意描述过吕雉的相貌,不过能入刘邦的法眼,应该长的不丑。可不幸的是,此时的吕雉已经38岁,到了这个年龄段,基本上都能和“人老珠黄”这个成语沾点边。
再漂亮的女人都搁不住时间的消磨,并且这么多年来,担水种地、砍柴做饭,繁重的生活琐事早已夺走了曾经骄人的容颜。
再说当时既没有美容整形等前言科技,又没有雅诗兰黛、香奈儿等高端产品,无论你身份再牛叉,除了能往脸上洒点胭脂粉外,没有多少能做假的东西。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不像现在的泰国,娶个老婆回家,只能定性是个人,至于是男是女那就不晓得了。
吕雉很不幸,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那只好认命了。
而她的对手戚姬则不然。
戚姬此时的年龄应该在二十一二岁,正青春妙龄,况且长相本就比吕雉好的不止三两倍。并且这些年来一直陪在刘邦身边,好吃好喝养着,既不吹风又不淋雨,保养的自然不是吕雉所能比的。
这一轮对比,吕雉败了。
其次我们比才华。
我们经常说“女人无才便是德”,我说那是胡扯。从古至今,没见过那个帝王将相用这一条来规范自己私生活,当然包括刘邦。
至于这一条,吕雉就更没法和戚姬比了,那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戚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能为刘邦找个乐子。
而吕雉,我们还真没找到作为女人方面的应该有的才华。不过她这些年来经常砍柴种地,可能在农林牧副渔方面还是有点优势的。不过这些优势似乎吸引不了刘邦的眼球,因为他没准备请保姆。
这一轮,吕雉又败。
下边我们就比性格,因为温柔娴淑也算是能够吸引有品位男士青睐的一个因素吧。
哎,还是不用对比这一条了,翻烂史书,也难以找到关于吕雉温柔的描述,而戚姬似乎还有点靠谱。
第三轮,吕雉再败。
最后我们就比儿子。做别人老婆,生儿育女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职责,要么不嫁,要么就老老实实干活,如果故意罢工,小心被开除。
这一轮似乎吕雉占优势。因为戚姬只生了个儿子,而吕雉很能耐,儿女双全,很该有成就感。现在我们整天搞计划生育,哪家儿媳妇一不小心生个龙凤胎,至少能让老两口的嘴咧上两三年。
这一轮似乎吕雉要赢,可这毕竟是似乎而已。因为我们只考虑数量了,还没来得及分析质量呢。
刘盈这些年来过的很不好。当初他出生不久,老爹刘邦就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了,这一走很多年,连老爹长啥样他都没记清楚。
后来走散了娘,遇见了爹,可很不幸地被老爹踹下了车。从那一次起,每逢刘邦出现在面前时,他就害怕,就发抖,甚至想尿尿。
可刘邦这个当爹的还有两个特色——骂人和打人。他打骂起人来,很多脸皮极厚的老粗们都受不了,更何况只有几岁的小朋友。每逢刘邦打骂时,小刘同志只有怯怯地发抖。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年来,老娘也不在身边,连个能护驾的人都找不到。
总而言之,刘盈害怕老爹,在他老爹面前他是个懦弱的种,一点也不像刘邦。也正因如此,刘邦每次看到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就在刘盈胆战心惊地过日子时,刘如意出现了。这是他难能可贵的好伙伴,是他在那个非人岁月里能够一起玩耍的兄弟和挚友,是他的慰藉。
然而,刘如意的日子要比刘盈舒心的多。因为是他有亲娘照顾,更关键的是刘邦爱屋及乌地非常娇惯这个儿子。在这种环境下,刘如意的性格也更加相像刘邦,也更得刘邦的赏识。
一个是太子,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日日胆颤心;而另一个,虽没有那么耀眼的光环,却万千恩宠于一身。但对两个幼小的孩童而言,他们是好兄弟,是好朋友。能一起疯,能一起玩,能一起做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做的一切事情。
虽然刘盈和刘如意感情很好,但无论在刘邦还是在戚姬的心里对这个局面都很不满意。
这一轮对比,吕雉还是败了。
以女人的资本来衡量吕雉和戚姬,姓吕的无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现在的失败者来到了刘邦的身边。然而,没多长时间后,她的万千思念转变成了满腔愤怒和怨恨,因为在这里,她发现那个女人几乎夺走了她的一切。
上台对垒的日子到了。
第八章 红霞万里—(十)易储风波(三)()
作为女人,吕雉是失败的,可在拉关系、使阴招、斗心机方面却是绝顶高手,在这一方面,戚姬连给她提鞋的资格都不够。
而戚姬则擅长枕边风,这种能力让吕雉也叹为观止,在刘邦这个黑哨裁判的帮助下,戚姬也把吕雉折腾的够呛。
第一回合开始了,这一回合吕雉先出手。
吕雉来到刘邦面前的没多长时间后,刘邦和戚姬如胶似漆的样子彻底激怒了她,因此她准备反击。
这天,戚姬前来拜会吕雉。
这是礼节性的,因为吕雉毕竟顶着“王后”的称号,在位置排序上要在自己的前边。以往吕雉不在,戚姬一直以女主人的姿态巡视着身边的一切,而现在吕雉回来了,出于礼貌自己也应该拜会一下。
来到吕雉面前,戚姬纳福行礼。
而吕雉直着身子并不准备还礼,平平静静地接受了她的礼拜后,笑着说道:“谢谢妹妹多年来替我照顾大王。”
吕雉的话让本还轻松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戚姬没想到这次拜会,竟然让她有种吃苍蝇的感觉。替你照顾?要按你的理论探讨下去,我成什么了?这么多年的舞蹈那算是白跳了。
戚姬这么多年来也不是白混的,微微一笑,答道:“妾乃王妃,照顾大王是我的本分。”
吕雉何等人物,那容别人在她面前撒野。随即冷冷一笑,“妹妹说的对,一家人,记清自己的身份那就是本分。”
“多谢姐姐教诲。大王睿智,在他心中自然清楚。”
在尴尬的气氛中,吕、戚两人结束了这次对话。这次谈话,算是两个人的第一回交锋。
吕雉的强势让戚姬忍无可忍,而戚姬的骄横也让吕雉怒不可遏。这一次,俩人半斤八两,谁也没能占到便宜。
然而这段对话很快经过枕边风传到了裁判刘邦的耳朵里。刘邦并没对两个老婆争风吃醋的行为引以重视,只是嘿嘿一笑,做了一个“平局”的判决,结束了这场比赛。
然而,事情绝非这么简单。自从这次谈话后,吕、戚俩人算是真正开始了博弈。你说好,我偏说不好;你说行,我偏说不行。在“暗斗”中,维持着这微妙的关系。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只要是有争斗的事情就会有输赢。我们现在提出“双赢”的理论,在权力场上是很少发生的,因为座位排序问题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但凡要分出先后顺序的事情,都不好解决。
如果你认为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牛人,坐哪个位置都会让你兴奋的话,说明你还没有在权力场上混过,还不晓得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老大说一不二,给你老二面子是看得起你。要不给你面子,张口骂你两句,你还得立正受训。你要是不乐意,随时就可能让你滚蛋,不要认为自己在其他小弟面前能够吆三喝六,在老大跟前有可能还不如其他小弟混的展样。这就是为什么如此多人为了那个老大的位置,打的头破血流还乐此不疲的原因了。
吕雉和戚姬就是如此,她们两个人的争斗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刘邦身边的位置。
这一轮,戚姬似乎要占些优势。虽然吕雉依然顶着“王后”的桂冠,而却很少有机会出现在刘邦的榻前。而戚姬则不然,刘邦到哪她跟到哪,虽然没有争得最高的名份,却得到了刘邦几乎所有的恩宠。
此时的吕雉一天到晚,用着她那嫉妒羡慕恨的眼光看着刘邦下榻的方向,在空虚寂寞的日子里,她暗暗地送给了刘邦一顶绿帽子。
而戚姬虽然没有争到面子,可赢得了里子,一天到晚粘在刘邦的身边,一如既往地吹着她的枕边风,甚至还差一点扭转整个大汉王朝的时局。
因此,我们说在这一轮博弈中,戚姬似乎要占一些优势。
在这“暗斗”的过程中,谁也奈何不了谁。
戚姬虽然很会吹枕边风,但每次在刘邦面前涉及到吕雉的内容时,刘邦都会刻意的把话题引开,因为在他的心里很清楚,自己亏欠“正室”太多,并且那个“正室”在群臣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因此刘邦不准备去捅这个马蜂窝。
而吕雉也奈何不了戚姬,虽然自己是“王后”(后来提升至皇后),虽然自己儿子是“太子”,虽然自己和群臣们的关系很好,可这些依然奈何不了戚姬。因为戚姬在刘邦心中的分量太重。
在这种僵持过程中,一个巧合的机会,让她俩人上演了第二回合的pk。这一回合,让俩人彻底撕破了脸,开始从“暗斗”转变成“明争”。
一次,吕雉带儿子刘盈散步,可冤家路窄,偏巧碰到戚姬也领儿子刘如意散心。吕、戚俩人算是冤家路窄,可对刘盈和刘如意俩人而言却是挚友相见。这种不协调的场景,让吕、戚俩人的斗争得到了升华。
这次巧遇,让两个大少热情洋溢。刘盈刚准备过去拉刘如意的手,就被吕雉一把拉了回来,“他该向你跪拜!”
刘盈愣了,刘如意也僵在了当场,这个场景更让戚姬怒不可遏。
这件事情,深深刺激了戚姬,她现在真正明白为什么自己会低人一等,同时她也开始有些害怕。待得刘邦龙御归天后,自己将何去何从?因此,他准备争一把,为儿子的地位争一把,也为自己的将来争一把。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条不归路。
至此以后,戚姬常在刘邦跟前哭诉自己和儿子现在的凄苦,也不失时机地替刘邦分析其百年之后自己娘俩可能会出现的凄凉。这些畅想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吕雉现在的态度。最终,她向刘邦提出了个建议——更易储君,立如意为太子。
刀子亮了出来,这一次是彻彻底底来真的了,没有回旋余地,不成功则成仁。
事实情况似乎也朝戚姬有利的方向发展,因为刘邦同意了。
实际上“更易太子”这种想法,刘邦早几年前就有过,只是一直处在犹豫之中,没敢提上日程,也不愿意去捅这个马蜂窝。原因我们在前边是介绍过的,刘邦不喜欢刘盈,而极其喜欢刘如意,理由很简单——盈不类父,而如意类。
这一次,刘邦下定了决心,他准备干成这件事,为自己的好儿子着想,也为自己的大汉江山着想。
吕雉在这第二次交锋中,算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她没想到自己为争这一次面子,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这一次,她亏大了。
第八章 红霞万里—(十一)易储风波(四)()
换太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度系数大,风险系数高,不是一般人说搞就能搞成的事。因为在这个岗位的人将决定国家以后几十年的走向,稍有不慎将万劫不复。所以,一般这个岗位上的人只要不是太不像话,他老爹是不会轻易动这种心思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并且这种例外也不在少数,其中刘盈就很荣幸地归到了这个例外之中。
刘邦也知道这件事的难度系数很大,因为跪在下边看似很听话的那些人,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离奇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吕雉的对抗能力还有些把握不准。因为这件事办完后就该和吕雉撕破脸了。母以子贵,刘盈要是被废,吕雉也得跟着挪窝,只能跑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养老,几十年的夫妻,刘邦对自己这个厉害老婆还是心存余悸。
因此,在干这件事之前,刘邦准备先放出些风声,观察一下群臣们的态度,也想试探一下吕雉的为人和能力。
易储的风声放出来侯,犹如往茅坑里投了颗炸弹,反对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连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