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汉往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也就是说项羽自己的总兵力也仅在十五万左右。

    就此看来他的实力也并不比刘邦高出多少。但在当时,他所拥有的支持者比较多,刘邦简直没法比。这就是为什么刘邦会灰溜溜地跑去汉中的缘故了。

    而田荣起兵后,正反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田荣定三齐后总兵力达到六万多人;陈余定赵后总,兵力也在四五万人左右;还有能闹腾的彭越也有一万余人;魏豹(被项羽驱逐,此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反抗项羽的行列)也有两万人;再加上刘邦的十几万人,也就是说反抗项羽的总兵力已达到近二十四万人。

    而项羽这边,田都、田安先后灭亡,张耳随后奔逃,原有六万支持者消于无形,也就是说项羽现在总兵力(包含明面上支持他的各路诸侯兵力)不到三十四万人,并且这里面可能随时都会爆出冷门。

    从四十万对十万转变成三十四万对二十四万,数字的变化,显示着双方力量的布局。如此军事力量对比下,在形势明朗之前,项羽没准备亲自动手教训这些人。

    不亲自动手不代表就不动手。因此,项羽准备布局了。

    第一步棋:齐赵两地都在楚国北边,而在齐赵的北边还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臧荼。项羽送信给燕王臧荼,让其出兵攻赵。而此时的臧荼却存了私心,自从他私自杀了韩广兼并其地后,多少有些怕项羽找他麻烦,并且田荣和陈余已手挽手连成了一片,自己也不会傻着脸去寻晦气。因此,臧荼对项羽的命令不置可否。这个人虽然没有动静,但在事实上牵制着齐赵的后方,因为有他的存在,田荣和陈余不敢放手一搏。

    第二步棋:任命萧公角(萧为地名,公为官职,角为名,姓不祥)率军攻击彭越。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彭越闹腾的太为厉害,带着他的一万多人四处打游击,见人就砍、见钱就抢、见粮食就吃,这个人让项羽很头疼。更关键是他在昌邑,把齐国和赵国连成一片,使得西边的田荣和北边的陈余能及时救援,有效配合。因此项羽准备灭了这个人,隔开田荣和陈余的联系,便于各个攻破。可事实证明他派去这个人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因为就在刘邦攻破陈仓的同时,彭越把这个人打的满地找牙、四处乱窜。

    第三步棋:申阳救三秦。就在项羽正在摆棋子时,刘邦进军了。从陈仓陷落到咸阳丢失,一连串不幸的消息刺激着项羽的神经,因此他下令河南王申阳兵救三秦。正在洛阳享受的申阳接到这个命令后,无比痛苦,但老大下了命令不出兵也不行,因此这个人进军了。而这个人的办事效率有些低下,从整队到出发,前前后后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等他到达函谷关时候,司马欣已经投降了。在这里叫了几天板,结果挨了一顿打,败的一塌糊涂,更过分的是被刘邦围着不放,万般无奈的申阳最终也举起了双手。

    第四步棋:任命郑昌为韩王。刘邦平定三秦的消息传来,项羽大怒,立马任命郑昌为韩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一颗棋子,用得好足以稳定时局。可项羽这一次明显用错了筹码,他最大的弊端就是任人唯亲,而非唯贤。项羽早年在吴县时,郑昌为县令,和项氏关系交好,但此人没有多大本事,吹牛皮、拍马屁、侃大山可能还可以,但领兵打仗却是个门外汉,叫这么一个人去当韩王,项羽休矣。因为韩国地处中原腹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甚至苏秦曾说过一句话,“韩地虽轻;得韩者重”。如果这颗棋子用好,刘邦出关很有难度,同时直面赵、齐两国,亦是项羽的屏风。而项羽却用了这么一个人,想不败都难。

    项羽试图稳定局势的四步棋下了出去,但收效甚微。也正是这四步棋,为他的败局埋下了伏笔。

第五章 楚汉争锋—(七)项羽掠齐() 
还定三秦后,有两个姓张的人先后来到了刘邦跟前。

    一个是张耳。自从被陈余赶出来后,这个人不敢去见项羽,领了一些小弟东躲西藏地向蜀地进发,刚到半路就听说刘邦兵进三秦了,因此张耳直奔而来。张仁兄很会踩点,刘邦逼死章邯,前脚刚进彭城,他后脚就跟了进来。还定三秦之战,张仁兄虽没出力,但混了个脸熟,这种适时的祝贺方式让刘邦受用异常。更为关键的是,他这种行为让刘邦回忆起自己当混混时在他家混吃混喝的那段美好日子,因此刘邦对其甚厚,赏钱封官一应齐全,成了刘邦跟前的红人。

    另一个人是张良。韩成被杀后,这位兄弟东躲西藏,最终在项伯的帮助下逃出彭城,在几条小路上七扭八歪地乱窜一气,躲过项羽的耳目,最终跑到了刘邦的身边。这位兄弟的到来,让刘邦高兴了好几天。在这几天里,俩人促膝谈心了好几次,高谈阔论了好些话。谈话的内容有项羽,有项伯,有韩信,有章邯,也有他们俩。几个月的分离使这两个人结合的更为紧密。

    几天后,郑昌当上韩王的消息传进关中,这个消息又一次刺激了张良。对张兄弟来说,韩国,已经不仅仅是个思念,而是一个梦想,一个伤痛。穷其半生为其奔波,千金散尽为她、千里逃亡为她、杀人为她、放火为她,阴招阳谋、殚精竭虑,而韩国依然如此,风雨飘摇。但无论韩国沦落到什么地步,这个人从来没有放弃心中的追求。

    当郑昌当上韩王的消息传来的第二天,张良向刘邦提了个建议,“让我出使韩国。”

    当听到这句话时,刘邦疑惑了,静静的看了他一会,但没弄明白张良心中所想,“刚逃生回来,何必再临险地。”

    张良静静的说道,“项羽使郑昌为韩王,让其扼守关中出口,防备汉王。汉王如若东顾,必将受其牵制。我去韩国,一要联络韩地故友,暗中相助;二想迷惑项羽,让其放松对汉王警惕,为汉王东进创造良机。”

    一段沉默过后,刘邦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十几天后,汉使张良出现在郑昌的面前。应该说他们俩算是老熟人,当初张良跟韩成去彭城旅游那一阵,和郑昌没少见面。

    张良的出现让郑昌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张良敢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郑昌的第一反应是把他抓起来,刚准备下令,突然又觉得不是很合适。张良虽是项羽的通缉犯,但却是刘邦派来的使臣,如果抓了,不出几天就会有一场恶战。郑昌想当王,但不想打仗,那已经超出他理想的范畴,也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

    在一阵寒暄过后,张良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汉王没能如约称王关中,现在重返秦地,实现了原来的约定,将停止进军,不敢继续东进。”

    听张良如此说,郑昌高兴了,“汉王真的不东进吗?”人比人会气死人的,和张良比起来,说郑昌是一头猪都不过分。

    张良故作深沉地说道,“这个当然,汉王与项王当初相约兄弟,兄弟之间怎能起争端?请在项王面前多为美言,就说汉王绝不敢东进。现在齐、赵反叛,并扬言要合力灭楚,汉王定会相助楚王,平定齐赵。”张良说着在随从手上接过竹简呈于郑昌,“此乃齐、赵反书,也请转送彭城,让项王千万留意。”

    郑昌接过竹简,慢慢的展开,那些不堪入目的诋毁之言扑面而来,郑昌连忙合起竹简,满面郑重地对张良说道,“田荣放肆,项王定将起兵击之。”

    张良惬意的笑了,他心里想起项羽第一次看到田荣反书的样子。这一次将大不一样,因为这份反书是他连夜加工赶制的精品之作,如果项羽看了这个杰作还能无所举动,那将是天下奇事。

    随后几天,张良在韩地办了几个酒会,招待了一些名流,会了一些朋友,所有这些好像都光明正大、名言正顺。可郑昌不曾想到的是,张良此来就是要告诉这些人,我张良还活着,并且在刘邦跟前混的很好,如若有一天刘邦和项羽闹崩,大家要分的清敌我,也要分的清远近。应该说张良此举是颇有成效的,因为他在韩地的影响力远非郑昌所能比,而这一点郑昌根本没感觉,也不愿意有感觉,他现在唯一的期望是赶张良返回关中。

    就在张良离开韩地返回关中的当天,郑昌派了几个人八百里加急向彭城赶去,他为项羽送去的是刘邦不再东进的消息和被张良加工过的田荣反书。听完来人的汇报,项羽对刘邦多少有些放松警惕,当他展开田荣反书时,彻底被那不堪入目的辱骂激怒了。冲动是魔鬼,项羽这次冲动,差点让他丧失所有本钱。

    冲动的项羽准备亲自出马了。经过几个月的布局,项羽算是弄明白了,自己的那些小弟绝大多数是不中用的,要想干成点事,必须的亲自出马。章邯现在仍顽强的在废丘坚持,现在刘邦肯定顾不上东进,正可趁此良机灭掉齐、赵,这样才好腾出手来和刘邦算账,如果现在就去找刘邦麻烦,田荣和陈余难免会在背后打黑枪。项羽在经过简单思考后,终于下了一道命令——进军齐国。

    因此,项羽开始在国内进行整军备战,同时向各路诸侯大举征兵。当然各路诸侯基本上都很听话,纷纷派了不少人过来,可还有个别人不是太为配合,比如那个黥布,项羽三令五申叫他亲自过来,可黥布却三番五次地称病不往,最后只派去了千余人应付了一下,差点没把项羽给气背过去。

    应该说黥布的举动是有道理的。最近一段时间北边、西边闹腾的那么狠,好几个人称王没几天都被人歇了菜,可项羽就是睁着眼装着没看见,让人家几个人自生自灭,痛苦无奈。黥布不愿意成为下一个被歇菜的人,因此不愿意把自己的兵力无偿资助出去,掏空自己的本钱,项羽也不负责赔偿,甚至还会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黥布做出了这么个怪异的举动。黥布的这一举动让项羽非常恼火,但为了大局为重,不愿意在此时节外生枝,因此项羽强忍怒气没再追究。

    公元前206年冬,项羽率领十万大军开进齐地,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城阳。

    前边说过,田荣也是个硬茬,打仗这方面一点也不含糊,可在项羽面前却成了个软柿子。听说项羽率军前来,田荣准备来个拒敌于国门之外,可不曾想项羽的杀伤力这么强,长跑速度这么快。项羽的速度让田荣极尽疯狂,最终准备来一个全力以赴、放手一搏。在城阳外,田荣将所有筹码全部抛出,上演了十几天白刃对砍的好戏后,田荣最终败下了阵来。

    败下阵来的田荣转身跑到平原,这个人很顽强,在这里搜罗残兵准备再战。可在这里,很多人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当初田荣杀田市、田安,已树了很多敌人,过去大家怯于他的实力,都不敢放肆,可现在田荣快被项羽打成孤家寡人了,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因此这些人有了想法。并且平原城很多老百姓也不愿意再跟着田荣闹腾,这样下去净等着项羽来屠城吧。因此就在田荣准备整军的时候,危险向他逼了过来。最终,田荣没能在这里东山再起,而死在了乱刀之下。

    平原的老百姓杀死了田荣,没等项羽到来就开门等候,举城而降,项羽轻轻松松地迈进了这座古城。而在这里他又干了件很符合身份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情我没闹明白项羽的心理,应该说很多人都没闹明白他的心理,只能说这件事情很符合他的性格。

    进入平原城后,项羽挥起了长戟,率领他的士兵冲向了手无寸铁的百姓,在这里肆意屠杀了一场,然后一把火烧毁了城池。应该说项羽这辈子没少干这种事情。从起领兵起,屠城这两个字一直伴随着他。

    攻襄城,皆阬之(坑杀全城兵民);

    在新安,阬秦卒二十余万;

    进咸阳,屠之,杀子婴,烧秦宫;

    攻城阳,屠之;

    ……

    可这一次,面对那些杀了他的敌人,主动投降过来的老百姓竟然也挥起了屠刀。他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惹恼了齐国所有的人。朋友做不成,臣民做不成,那只好做敌人。过去的恩怨全部抛开,重新抱起了团,操起武器,开始了新一轮的pk。

    这一轮pk,齐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项羽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次屠城,项羽彻底摧毁了自己的霸业。

    田荣死了,一个比田荣更加蛮横的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叫田横,是田荣的亲弟弟。就在项羽屠杀平原的第二天,正在逃亡的田横停住了脚步,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搜罗数万惨军反攻城阳。在这里,田横和项羽进行了拉锯战。人一旦有了破缶沉舟的决心,潜力将是无穷的。当初项羽在巨鹿上演了一次,可现在田横在领悟此种精神后,也形象的表演了一次。田横的这次表演,让项羽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