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汉往事-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豪强撂一边不管不问,但那些小豪强们,一个一个安抚个遍。称兄道弟,你好我好,如此一来,原本势力小的、吃了亏的、骑墙摇摆的,一股脑地扎进了郅都的怀抱。

    大豪强们还在一头雾水,揣测新太守时,整个鲁地已传遍了郅都的仁义。

    好了,时候差不多了,该干正事了。

    第三件事很快被排了议程——约请瞯氏诸强。

    瞯氏诸强唯恐没有自己露脸的机会,一股脑去了太守府。

    然而,到了这里后,没有酒席,甚至郅都不厚道到连茶水都没有准备,只准备了一样东西——钢刀!

    一阵刀光剑影,瞯氏诸强没能活下一个。

    事情办到这地步结束,应该算是完结了。诛了“首恶”,拉拢群小,天下太平。

    然郅都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信奉一句话——斩草除根!

    当即带人,围了瞯氏宗族,史书用了一句话描述——族灭瞯氏首恶。

    敬请留意“族灭”二字,因为瞯氏是济南郡的豪强首恶。

    还请留意“三百余家”,也是说,郅都不是杀了三百余人,而是“家”。

    天下太平了。

    不太平也得太平。此时,谁还敢以“豪强”自居?你流氓,我更流氓。你打架斗殴,我灭你全族。你能养门客,我有正规军。你敢造反?好啊,怕你不反。

    什么“无为而治”!在我这里行不通。管你犯不犯法,只要你“豪强”,我敢治你。不怕死,大可试试。

    居岁余,郡不拾遗。

    别说那些豪强,甚至临近州郡的郡守,也恐惧到不行——畏都如大府。直接把他当领导看待了。

第361章 酷吏?() 
    

    郅都出名了。

    别人搞不定的事,他搞定了;别人灭不了的人,他把灭了。都干到了“路不拾遗”的地步,成绩显著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刘启很欣慰。当初派郅都来时,虽然知道他够狠,可没想到他竟然能狠到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地步。

    好,太好了。这种人能有大用。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没发生什么出格的事,纵是出格点的也都是郡守大人捣鼓出来。但事情并没有什么新意,因这位郡守大人本身枯寂的很,做出来的事情自然也很无聊。

    查案——抓人——再查案——再抓人,循环往复地干着同一件事情。

    因此,大家的谈资也仅限于郡守大人“近日抓了哪些人”,“还要抓些什么人”。熟人见面,张嘴第一句话:被抓了没有?

    这是让一些人很讨厌的事情,可也很无奈。当然,这些人主要是章提到的那些“豪强”们。

    干又干不过人家,造反自己又没那个胆量。思来想去,只能服软。

    既然是豪强,自然很有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打点一番,不让郡守大人找自己的麻烦不行了?最初想到这个主意的人,甚至会捂着被子偷乐。

    然而,面对郅都,那也仅限于“被子里边乐”。

    因为郅都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或者说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廉洁。克己奉公、依法办事,是说他这种人。

    拎钱去他家,可能没得个笑脸,说不定还会挨顿打。

    不得已,一些人哭丧着脸凑到一起想主意——得送走这瘟神。

    可商量来商量去,两手一摊,没招。

    因为这瘟神的在朝廷的声名很大,更主要的是皇帝信任。

    之所以“声名大”,并非是郅都的人缘好,而是拜济南郡多年来太能闹,一连搞废几任郡守,谁都不敢来。可人家郅都一到,原本乱成一团的济南郡突然安生下来,过分的是还有人自费长安游,下打点,只求把瘟神调走。怕人家都怕到了这等地步,想不出名都难。

    皇帝信任那更好解释了。因为他多年来是给皇帝当保镖,关系自然不一般。况且人家短短时间把“难搞”的事情搞下来了,成绩斐然,想不信任都难。

    这一下,真的没办法了。斗不过总躲得过吧?因此,一些曾经在济南郡颇有声明的“豪强”们,干脆举家搬迁,跑了!

    总的来说,郅都在任待了几年,济南郡从到下消停了几年。纵是他离开后很多年,谁家小娃不听话,只需吼一声“郡守来了”,很快能让他安生下来。影响之深远,难以言语。

    终于,郅都要离开了,因为皇帝给他找了份新工作——尉。军职干部,负责京城防务,顺带办理一些违章违法的事情。相当于驻京部队司令员兼公安部部长。

    前边介绍过这个职务,要害部门,替皇帝看门,与清朝时的“九门提督”的职责很相似,但身份、地位和权利要大的多。

    刘启之所以把郅都安排到这个岗位,主要是让他发挥特长来了。

    办案!

    建国已久,整个长安城,放眼望去满地都是宗室贵胄、达官贵人,胡乱扔个石头,都能砸住两个官。

    官多了,人际关系也复杂了,其复杂程度要远济南郡的那些“豪强”过分很多倍。

    天子脚下,规矩办事的人多,可违法乱纪的也不少。一不小心,官司都能打到刘启的跟前。

    这里也很难搞。不是以往没人能搞,只是时不时搞到刘启这里,令他烦不胜烦。因此,他准备找个狠人来搞。

    郅都这样来了。

    郅都的办事风格一如既往。对他来说,只是换张桌子换把椅子的事情,与在济南郡时没什么两样。

    所以,他依旧重复着几年来一直在干的事情——办案。无论是谁,胆敢犯法,一个字——抓!

    抓来先是一顿打,然后扔牢房里自省。

    有人受不了,甚至跑到刘启那里告状。其有长公主刘膘,窦漪房的女儿,刘启的姐姐。据说她的马车夫撞了人,被郅都逮住好是一顿暴打。刘膘很生气,进宫告状。

    刘启把她抚慰一番了事,倒头“忘了”这件事,根本不管。

    刘膘气愤不过,去老娘那里告状,然窦漪房非但没替她主持公道,反把训斥了一番。没办法,只好回去认了罚,才算了解。

    两年下来,郅都为自己挣来了个称号——苍鹰。

    一头苍鹰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背后的主人——刘启。大家都清楚,郅都每次出现,寓意着什么。这个人够狠,但够狠的背后,是他的主人心念所指。

    “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

    这是史书对郅都尉的评价。他是配得这个评价的。

    无所谓对错,他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也是皇帝刘启想让他做的事情。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天经地义。

    一个公正的人,一个尽职尽责的人,一个义无反顾的人,一个不顾声明做对得起良心的人。

    翻开史卷,往往这些人的一生都不会太顺畅。

    这或许是一个魔咒,一个从古至今无法挣脱的魔咒。挣脱不了,可还得去做。因为在这些人的心,揣着一份良心。

    往往我们会送给这些人一个称呼——英雄。可并非所有这些人,都能得到这份待遇。

    郅都,没能得到。因为他得到了另外一个称谓——酷吏。

    记录在史书,这是在骂人,把他骂的千年不得翻身。没人愿意得到这称谓,郅都也不想。

    可很多事情的走向,并非如自己所愿。对郅都来说,如若没碰到那个人,没有发生那些事,也许这个称谓没那么容易扣在他的头。

    他碰到的那个人是我们前边提到过的刘荣,曾经的太子,现在的临江王。一个智力不高的可怜人。

    这个可怜人一不小心干了一件蠢到不行的事情——侵占宗庙。

    既然是蠢事,捅到了刘启这里自然要查。先是要让御使大夫卫绾来办。政治事件,且非京城所辖,御使大夫份内之责,合情合理的安排。

    可卫绾油滑,三下五除二把这件事情给推了出去。

    刘启一咬牙,找个狠得来。这样,郅都又来了。
16860 。
1686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