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汉往事-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人,既想干成点事,却又不知道如何干。魄力不足,能力不够,智商一般,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除了是刘邦儿子外,什么都不是。这种人,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中混,注定是很危险的。

    吕雉的一道诏书,就把他传到了京城。

    事实上,他在进京前就想象到了自己的结局。然而,他依旧没敢雄起,规规矩矩地来了。

    这种人在我们源远流长的人类长河中是占据绝大多数的。当然,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其人。

    这种人,是命运的俘虏,环境因素影响甚至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喜怒哀乐随着别人的指挥棒而变动起伏。但这种人还往往不甘心,经常会发几句牢骚,感慨一下“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仅此而已。没能力,没方法,也没机会去掌控自己的命运。

    刘友就是这种人。

    既然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那也只好听命于命运的安排。

    事实上,刘友这次进京根本没见到吕雉。也不是他不愿意见,而是吕雉根本不给他机会。刘友刚到京城,吕雉立刻派人把他囚禁起来。

    刘友被关起来了,可吕雉又不动手,不管不问,似乎这件事情压根就不是自己干的。如果只是囚禁也就罢了,缺德的是吕雉根本就不给他弄送吃的。

    应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绝情,还是有一些人偷偷给刘友送了顿饭。

    然而吕雉并没对这些人进行表彰,反而直接抓起来,暴打几天后,砍掉。

    如此一来,可苦了刘友。最后,这位兄弟饿的不行,自己作词谱曲唱了首歌。歌词很长,我不愿意复述,但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刘友是被饿死的。

    我一直认为,人不能把事情做的太绝,无论你帝王将相还是小民百姓,得饶人处且饶人。然而,吕雉根本没有这种想法。

    但令她不没有想到的是,刘友个人的死,为吕氏宗族的败亡埋下了伏笔。因为有一位和她虚于周旋多年的人,终于开始有所动作。这个人就是陈平。

    为了让我们的更清晰一些,关于陈平的动作,还是留到下边的章节中去讲吧。在这一节中,我们还是围绕老刘家几个人说事吧。

    下边登场的人叫刘恢。他是刘邦的五儿子,初被封为梁王,刘友死后,吕雉也让他搬了一次家,改称赵王。

    “赵王”这个称号还是真是个试金石,先是刘如意,后是刘友,现在是刘恢,无论哪一个,都没有好结果。吕雉真是个高手,一连弄死刘邦三个儿子,但都是“赵王”。由此可见,“赵王”还真不是一个吉利的称号。

    刘恢被改封赵王后,心里很是不爽,他也觉得这个称号不是太吉利。不爽归不爽,但还是老老实实的跑了过来,因为他没胆量和吕雉叫板。

    刘恢随后经历和刘友出奇的相似。

    刘恢到赵国后,吕雉也给他找了个老婆。他的老婆的出身更是了不得——吕产女儿。

    前边介绍刘友的老婆很嚣张,但和刘恢老婆比起来那就小巫见大巫了,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史书送给刘恢老婆两个字——“擅权”。

    在赵国,刘恢当不了家,放个屁还得征得她同意,要不然,连刘恢在内的所有相关人等,没一个好果子吃,轻则挨板子,重则砍头。对刘恢喜欢的女人,办法也很简单——杀。

    刘恢的性格和刘友大不相同。

    刘友虽然无能,但多少还有点血性,骨子比较硬,虽然死的凄惨,但临死前也恶心了一把吕雉。

    而刘恢则不可同日而语,他是既无能,也没血性,完全一个无奈软蛋。他的结局很能体现这一性格。

    刘恢最终受不了老婆肆意折腾,自杀了。

    刘恢窝窝囊囊地死了,但吕雉依然没有绕过他。活着治不了你的罪,死了也不让你安生。吕雉随即下诏:因女人而弃祖宗礼制,废其嗣。简单点说,就是罢其王爵,后人不得继承。

    刘友、刘恢死后,下一个人是燕王刘建,刘邦的小儿子。

    在史料里,只交代了刘建的死的时间——高后七年九月,至于死因,就很难探寻了。

    事实上,他的死因是很容易想到的。

    刘友死在高后七年正月,刘恢是当年六月,刘建则是九月。也就是说,不到一年时间,弟兄三人纷纷向老爹报到。这种结果,你要说刘建是自然死亡,傻子都不会相信。

    史书虽然没对刘建的死因进行探讨,但对他的儿子却加以了说明,不过只有一句话——“太后使人杀之”。

    但不管怎么说,刘家三兄弟是死了,并且都和吕雉有莫大的关系。吕雉这一次,的确做得太绝了。

    前边介绍过,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刘盈、刘肥早已自然死亡;刘如意、刘友、刘恢、刘建均被吕雉以不同的方式弄死。时至目前,仅剩两人,一个是老四,代王刘恒;另外一个是老七,淮南王刘长。

    也许会有人问,吕雉杀那么多人,为何偏偏留下这两个。在这个世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理由。刘恒和刘长能够活命,自有他们的道理。

    在以后的故事情节中,这两个人将有机会登台亮相,还是等到他们唱主角时,再对这俩兄弟加以介绍吧。

第十二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 
陈平终于该露头了。

    已有很久没关注这个人,要说我也挺无奈,因为这个人这么多年来的确比较安生,没干什么惹人眼球的事情。十几年来,吕雉搞的昏天地暗、血雨腥风,可陈老兄一直耐着性子不说话。

    迫于无奈,我也只要让他坐了十几年冷板凳。现在他也凉快的差不多了,该上台亮相了。

    我在前边多少提到过的,陈平这么多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按理说,像他这种善于迎合拍马的老滑头,一般人是奈何不了他的,比如前边讲过的牛人周昌,被气的半死也无可奈何。

    然而,陈平现在的对手可远非周昌所能比,因为对手的名字叫吕嬃。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陈平这个老滑头何以会得罪吕雉的亲妹妹?要说这也不是陈平不长眼,关键是他身不由己。

    之所以得罪吕嬃,症结还在樊哙身上。

    刘邦临死前,让陈平去砍樊哙的脑袋。在前边的章节中提到过这件事,虽然陈平没有真心去砍,但毕竟阴了樊哙一把,把他扔进囚车,搞了一次观光旅游。从此,樊哙和陈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在“国丧”那一节中提到过,当时陈平先行进京,在刘邦的灵前,也在吕雉的面前,进行了一次出色的表演,得到了吕雉的充分认可,最终任命他为郎中令辅佐刘盈。

    郎中令是皇帝的近侍,留在宫中的机会也就多一些,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个职务,为他的成功保命,打下了基础。

    樊哙的专用观光车进京后,吕雉把他放了出来。跳下囚车,樊哙就扯着嗓子,把陈平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双方的争斗也由此开始。

    几天后,吕嬃进宫,在吕雉面前哭诉了一阵,最后说了一句话,“陈平阴狠,几乎让我守寡。”

    吕雉微微一笑,“若非陈平,你业已守寡。”

    吕嬃一抹泪,接着说道:“先有诏令,使陈平戍守荥阳,然其抗命回京。如此,太后坐视不理?”

    吕雉起身,踱到吕嬃面前,半天没有开口。

    吕嬃暗喜,“看来这句话有效果。”

    的确,这句话是起到了一些作用。吕雉对那些不听话的人,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手软的。“抗命”这个罪名,看来陈平是要坐实了。吕雉静静地说道:“妹妹回去吧,我自有斟酌。”

    事实上,吕家姊妹的这段对话,也在第一时间就传到了陈平的耳朵里。

    这不稀奇。陈平很有钱,很多人给他送过礼。但他也给很多人送礼,并且出手很阔绰,这些人中包括吕家的人,也有宫女太监。刘邦在世时怀疑过很多人,但从没拿陈平说事,就得益于这一点。现在,这个办法依然凑效。

    太监宫女都是些什么样的身份,大家很清楚,有点能耐的人通常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但陈平不仅看得起他们,还会给点实惠,如此“好人”,要没人帮忙就很不合情理了。

    说实话,我憎恶“行贿受贿”,似乎几千年来,这四个字通常会被归到“违法犯罪”的内容里边去的。当然,擅长这种事的人,我们通常情况下不会把定性为“好人”。

    事实上,“好人”不见得有用。陈平绝对不能算是个好人,但他是个有用的人。他的“行贿受贿”完全是谋生方式和技术手段,当然也和人品有关。但就是这么个人,将帮着老刘家渡过随后的危机。

    由此可见,也不能说陈平是个“坏人”,只能说他是一个极其有用的人。当然,这是相对老刘家而言的,对老吕家来说,他绝对算是个“坏人”。

    陈平主动进宫,跪到了吕雉的面前。在这里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曾有诏令,命臣戍守荥阳。然臣未向太后请辞,固不敢轻离。今,太后着臣值宿宫中,臣愿誓死效命太后和皇帝。”

    吕雉笑了,刘邦留下的这些老臣中,能像陈平如此听话的人,还真没几个。这个人,吕雉是舍不得杀的。

    吕雉笑了笑,“卿可安心,外人所言,无需挂怀,我自有斟酌。”

    吕雉是个搞政治的高手,说给吕嬃的是“自有斟酌”,对陈平还是这四个字。就凭这四个字,双方都得拼命在她面前讨好,谁都别想放肆。

    不管怎么说,陈平顺利过关,是可喜可贺的。但他和吕嬃之间的斗法并没有结束。

    不过陈平是个高手,为了保命,多年来,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做出的事情滴水不漏,硬是没让吕嬃抓住什么把柄。

    然而,吕嬃还是找到了个借口。

    曹参死后,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当上了丞相,但处事风格没变,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不干事就不干事。

    但这恰恰就是吕嬃的借口。

    因此,吕嬃常在吕雉面前给陈平下猛药,“身为丞相,不理政事,整日饮酒、玩女人。”吕嬃说这种话,只能说明她智商不够,太不了解自己的老姐。

    曹参就凭借喝酒的本事,混了个自然死亡,这就是之前不久的事情。

    现在陈平这么搞,明显也在用这个办法。只不过他又搞了点创新,曹参只不过在酒上文章,而陈平不仅对酒,还对女人有研究。仅此而已嘛,何必大惊小怪。

    吕嬃这点智商和陈平斗法,明显有些自不量力,若不是她身份特殊,可能早就晕菜。

    闻得吕嬃所言后,陈平也有自己的对策。

    他的对策看起来很无厘头,但想来却很有道理。对策很简单,既不向吕雉请罪,也不去和吕嬃反驳,更不卖力干活,而日益纵情于酒色。也就是说,把酒喝的更过分些,玩女人玩的更出彩些。

    如此一来,吕雉高兴了。

    她把吕嬃和陈平都叫来,指着吕嬃,对陈平说道:“俗话说:‘小儿、妇人的话不可信’,就看你对我怎么样罢了。别怕吕嬃说你坏话。”

    吕嬃傻了,她没想到,明明是告人家黑状,结果搞得自己下不来台。她真弄不明白老姐是怎么想的,如此袒护陈平。

    审食其的影子在她的脑中一晃而过,吕嬃倒吸了一口冷气,暗思“这个人是动不了了。”

    事实上,陈平和吕雉之间并没发生什么事,更没做出审食其那种不地道行为。只不过,他在吕雉的眼中,是稳定朝局的合适人选而已,别无其他。

    怪就怪吕嬃的智商不够用,和陈平叫板,她差的远不是一两个档次。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斗法,陈平完胜。至此,吕嬃再也不去找陈平的麻烦。

    没有人背地下套,并不代表就没有了危险。对陈平而言,真正对手不是别人,而是吕雉。和吕雉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第十二章 覆灭—第二节陈平的动作(二() 
陈平需要面临的考验终于还是到来了。

    第一次考验发生在刘盈驾崩后的第二年,也就是高后元年。

    至于这次考验,我在前边讲到过,就是吕雉在诸吕为王前的那次问话。

    那一次,王陵投了反对票,而陈平投了赞成票,周勃则说了句模凌两可的话。三个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心中所坚持的,却是一回事——护卫刘家正统。

    答案不同,命运走向也大相径庭。

    王陵勒令退休,被赶回老家养老;陈平更进一步,荣升右丞相;周勃官就原职,继续干他的太尉。

    王陵失去了相位,但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