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两汉往事-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头野猪也真不是盖的,照着一个人的屁股就奔了过去……
这个人虽然被撞翻很远,但除吃了一惊之外,也并无大碍。但产生了一个很掉面子的结果,史料记载:“碎其下衣”,也就是说,屁股露出来了。
我真没弄不懂这头野猪是出于什么考虑,撞都撞了,还扒人衣服,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干出这等事,太不道德,真够“禽兽”的。
这个露出屁股的人恰恰就是张嫣。
我上边写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并无隔阂。
然而,他们之间并能算是夫妻,因为这对夫妻仍停留在“舅甥”之间的关系。俩人白天打情骂俏,四处悠转。可到晚上,刘盈通常会拍拍屁股出去鬼混。这也是一个不回家的男人。
地痞无赖的儿子竟然是个正人君子,有悖常理。我甚至曾怀疑过这段史料,但最终我还是按史料里的东西记录了下来,我不愿意给那个叫“张嫣”的女孩抹黑,因为她的确是一位好女孩。
也许有人会觉得刘盈不负责。作为丈夫他的确是配得上这一条的。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一直把张嫣当做自己的“外甥女”,是喜欢,是欣赏,但并不是爱,也更不忍亵渎。
而对张嫣来说,她只是个没上初中的小女生,“情窦初开”这四个字用在她身上还有些早。
披着“夫妻”的外衣,处着“甥舅”的关系,就这种状况,张嫣要能怀孕扛大肚,那就出了怪了。如果现在张嫣真怀了孕,相信刘盈二话不说,先把太监们的生殖器彻查一边,看那位仁兄没被处理干净。甚至可能跑去泌尿科当外科医生,认认真真地替一些人做个小手术。
如此一来,吕雉着急了。因为她不能不着急,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刘盈当时已有六个儿子(此记录在野史中一笔带过,不一定准确)。不幸的是,这六个小娃和张嫣没半点关系。
只开花而不结果的张嫣,吕雉不能不着急。
而就在吕雉着急的档口,一件事情发生了。
可笑的是,这件事情的当事人之一就是吕雉自己,而另外一个当事人也是我们的老熟人——审食其。
这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在前边已做过介绍,简单点说:他们是情人关系。
要说这两个人已经好了很多年,刘邦在世时已被戴了绿帽。
可有意思的是,聪明、滑头、晚上睡觉都睁了一只眼的刘邦,愣是没能发现,还傻着脸给审食其封了个“辟阳侯”。但更有意思的是,老实、木讷、晚上一觉能睡死的刘盈却听到了些风声。这太没天理了。
刘盈做梦都没想到,老娘竟然还存有备胎。这一次,他的肺炸了。因此,他准备替老爹干点实在事。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二十六节审食其的尴尬一()
司马迁老爷子惜墨如金,在那段时间里,来来往往很多人,能入他法眼并在他的书中留下名字的并不多。要是哪位兄弟一不小心被他点了一下名,肯定是祖上烧了高香。
审食其这个人,除了长的帅之外,没什么长处。智力一般,能力一般,说话水平一般,如果不是和吕雉搞出点事情的话,司马迁老爷子肯定连搭理他的功夫都没有。
既然司马迁老爷子让他频繁亮相,爱屋及乌,我也不好意思淹没他的才华,还是把他的“英勇”事迹展现一下吧。
现在,展现他“英勇”事迹的机会来了,那就此着笔吧。
话说不知道哪位心底阴暗的仁兄,把吕雉和审食其之间的事情告诉了刘盈。这个小道消息,让刘盈傻着脸愣半天,然后是一阵抓狂,再后来是挠墙。他做梦都没想到,老娘能搞出这一处。
丢人了!真是丢人了!刘盈现在撞墙的心都有。
刘盈挠了一会墙,猛然转身,瞪着两眼说道:“快去,去抓他!交廷尉审处!”
老实人发起火来不得了。很干脆也很直接,大张旗鼓地抓,敲锣打鼓地审,大有搞倒、搞死、搞臭的意思。
我真闹不明白这位兄弟是怎么想的,人家和你老娘有一腿,你还审个鸟啊,这不明着让自己老娘不自在。随便找个罪名就能收拾了他,送去一壶酒或者派两衙役都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问题,何必来这么一手,明显在往老娘脸上抹黑。
然而,刘盈就这么点水平,他就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当然,复杂的事情他通常也会简单化。这么个人,你要想让他干点拿的上台面的事情,还真的很难。
要说廷尉署也真不是盖的,老大一发话,立马就有几个人冲进审食其的家,二话不说就把他逮了过来。
审食其被逮来了,可廷尉署的王恬开傻脸了。
我前边介绍过这位老兄,虽然王廷尉比较有眼色,可这一次他的脑袋却有些不好使。这对他来说,是其一生中最大的考验。
皇帝一生气把审食其给送了过来,并且理由很充分——和太后搞不正当关系。
按理说,皇帝发话了,那王恬开你就审吧,审出个一二三,然后翻翻法律条文,靠上哪一条,就按哪条治罪就行了。
然而,但这个案王恬开却没法审。这位老兄在朝廷里晃荡了这么多年,不是白混的,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审食其是个什么角色,更清楚这个人在吕雉心目中的位置。当然,王廷尉也晓得审食其和吕雉之间的那点事。可偏偏他没法审。
没法审也的审啊?总不能莫名其妙地把审老兄关两天,然后再毫无理由的放出去吧。真要这么搞了,可能刘老实也会让自己去牢里住几天,说不定还能和审食其做个伴,逮逮虱子唠唠嗑,然后手拉着手被砍头。
案件审理工作开始了。
我前边介绍过,审食其的能力很一般,抗压能力也很一般。自从被逮进来,审老兄不断地往“太后”身上扯。当然,他还没无耻到向王恬开介绍自己的肾功能多么好、技术多么精湛这一类东西,他所交代的也不过是自己多么的忠心、多么的卖命等等。
王恬开却是另一番心思。
他千方百计不让审食其提到“太后”这两个字,他每听到这两个字后,心里就会一阵抽搐,原因很简单,他生怕审食其一不小心会说一些“**肾宝好”之类的广告语。他没心事去研究审食其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爬过太后的床。如果真把这件事弄明白了,审食其完不完不清楚,反正他王恬开可能要完了。
所以,王恬开一门心思在贪污*、图谋不轨等方面下功夫。
如此一来,无论是审人的,还是被审的,心里都在发虚,折腾多天也没对上路,更别说达成一致意见了。
更让王恬开无奈的是,眼前这个人还不好用刑,更不方便下黑手。说句实在话,他怕吕雉秋后算账。此时的他,一门心思在审食其身上找点“不轨”行为,希望有个两边讨好的理由,既能向刘盈交差,又好让太后下台。
最终,王恬开失望了。他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心里暗骂刘盈这个糊涂蛋,赐毒酒、搞暗杀……多么方便快捷的办法不用,偏要这么搞,要把老王我给玩死呀。
而此时的吕雉却出奇的平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句话也不说,和她前段时间的表现判若两人。
事实上,吕雉很想说句话,救一救审食其,可思来想去还是闭上了嘴。原因其实很简单——“吕太后惭”,也就是说她现在很不好意思,没脸去替审食其求情。
这的确是够掉面子的,要说搞婚外恋这种事,在常人眼里也不算稀奇事,甚至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虽然个别人也搞的很张扬,但还是要避避儿子,最起码不能让儿子抓住这件事不放。
纵然儿子在这件事上很生气,那大可私底下解决,最不济拎起刀子搞暗杀也行。可没想到刘盈竟然让廷尉去审,床第之事有什么好审的,难道要审食其描述一下俩人办事时的具体细节?
吕雉虽然干过很多无耻的事情,但脸皮还没厚到刀枪不入的地步。
而现在的刘盈却一根筋地想要审食其的命,因此咬着牙、跺着脚,一个劲地催促王恬开抓紧时间定案。
而与此同时,满朝文武没一个人站出来替审食其求情,坐观事件发展。应该说,这些人都是有一些小九九的,因为审食其这个人,虽然能力不强,但经常会干一些坏事,凭借自己和太后的关系,时不时还给别人穿穿小鞋。所以,很多人讨厌这个人,希望借着这个机会除掉这个人。甚至个别不地道的已暗摆酒席,准备庆贺了。
吕雉不开口,刘盈频繁催,群臣不求情,这让王恬开很为难。王廷尉被挤在当中,满肚苦水没地方倒,唉声叹气,看来老王我算是混到头了,下一步该考虑怎么保命了。
就在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之时,一个人及时出场了。
审食其这一辈子,总的来说结交了两个人。一个是吕雉,这位老寡妇让他登上了事业的巅峰;另外一个就是即将出场的人,这个人保住了他的小命。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二十七节审食其的尴尬二()
现在站出来的人叫朱建。
在历史上,这个人并不出名,个子不高,长相不好,黑不溜秋,瘦不拉几,并且生性耿直,脾气暴躁,还爱争辩。这么一个人,混在人群中,瞪瞎眼都很难找到。
朱建年轻时,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产阶级,家里穷的叮当响,有上顿没下顿,过的比较凄惨。
如果没有后来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朱建同志这辈子也许根本就翻不了身。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秦时穷人如果想翻身,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翻身路是去当官,这是正道,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业。但在当时,需要读书,但不能仅靠读书,需要一些money,还需要一些声望。更为关键的是,长相不能太差。
就朱建同志那副让人不敢恭维的长相,以及家徒四壁的穷样,公务员队伍肯定混不进去了,甚至想搞个事业编制都很难,例如刘邦当过的那个“亭长”。虽然刘邦同志也没钱,但他能混,会搞黑社会,有人脉,要长相有长相,要打架会打架,这完全就是当官的料嘛。而朱建就别指望在这条道上谋出路了。
第二条翻身路是做生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做生意是需要一些本钱的。对不起,朱建同志没有。
有上顿没下顿,一天到晚能混口饭吃就很不容易了,还拿钱出来做生意?开玩笑的吧。更重要的是,这位仁兄穷的有骨气,不服软也不说软话,忽悠人的事情不干,坑蒙拐骗的事情不做。就他的家底和性格,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前两条路既然走不通了,那也只剩下第三条路了——当土匪。这个职业不需要面试、政审,也无需家庭背景调研,门槛比较低,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能入行,方便快捷。
这个职业,长相差一点还没人耻笑,说不定还会羡慕,如果能有个“钟馗”脸,那将更好,上街吓唬吓唬人,就能赚的盆满钵满;家里穷一点也没啥,通常情况下,能加入这一行的,基本上都是穷光蛋,大家背景都一样,没人笑话。
但是这个职业风险系数比较高,人只要有一分奈何,哪怕穷一点、苦一点,通常情况下不会很乐意干这一行的。
然而,朱建经过认真分析研讨,义无反顾地干了。
当然,朱建并没有傻着脸胡干,因为机会来了。陈胜吴广的一声大吼,让大秦天下烽烟四起,造反当土匪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你要是没干,都不好意思见人。
不过朱建第一个投奔的人是黥布。
前边介绍过,黥布造反比较早。当初黥布一挥手,朱建同志第一批响应,义无反顾地跑了过来。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经历。
朱建虽然长相很差劲,家庭背景也不好,但还是有长项的——极聪明,擅判断。
他这个长项,为黥布的造反事业贡献了不少力量。黥布是个大老粗,智商一般,然而其一生所干出的事情却很有套路,这与朱建是有莫大关系的。
革命成功后,黥布被封为淮南王,朱建曾一度为淮南国丞相,后因罪免职(史料未注明,因此简单作此介绍),离开淮南一段时间。随后又投奔过来,在黥布手下当差。虽然几经反复,但朱建仍不失为黥布的嫡系。
黥布准备造刘邦的反时,还曾征求过朱建的意见。朱建的回答很直接——不行。他这个回答,是当时淮南国唯一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他这次判断无疑是正确的。
再后来,黥布被干翻,刘邦把其幸存的小弟们逮了个遍,朱建就在其列。
对于这些人的待遇问题,刘邦很直接——砍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