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王朝-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名在东胡已经无敌的修行者,对着狼群拖曳着的车辇,深深的跪伏不动,积雪没过他的头顶。

    狼群停了下来,畏惧不安。

    丁宁下了车辇,对着积雪中伏地跪拜的老僧躬身回礼。

    老僧这才起身,头发和眉毛全部沾满了白雪,他莫名的高兴,看着奇迹一般看着丁宁安静平和的面容,惊喜赞叹:“想不到您还活着。”

    丁宁的神容没有改变,看着他,平静的说道:“生死很难界定。”

    老僧呆了呆,接着真诚道:“这是其余修行者无法接触的领域。”

    丁宁道:“我有求于你。”

    老僧异常简单道:“有求必应。”

    “你的确是个异数。”丁宁看着他,笑了起来。他此时看着老僧的笑容里,也蕴含着常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喜乐。

    老僧像个后辈般恭顺的站立着,道:“依旧想请教上师一个困惑许久的问题。”

    丁宁道:“尽可问。”

    老僧道:“当年在长陵,您彻底放手杀戮,天下任何强者都不能当你一剑,当时比我强者,不知有多少,您当时只是远远的看了我一眼,便已看出我的破绽,但为什么偏偏让我活了下来?”

    “我方才便说过,你是个异数。”

    丁宁看着他,认真的说道:“天下各朝修行者汇聚长陵,都是畏惧一人太强,群起而灭之。但你不同,你却是修行境界遭遇桎梏,真是想要看看那自己达不到的境界,看一眼便死都无悔,有求道问死之心。这是纯粹的修行,要见高的境界便让你一见,但何须就此死去。”

    “我本是东胡一普通牧民家里的孩子,因为太穷养不活便被僧众收养,经上师指点,知道了修行,感悟到了天地元气,便感觉到了天地之间最美妙的事物,人生这才有了意义。上师带我入山,养我令我生带我修行,而你在长陵令我生,令我见到未见的境界,这恩德便是等同。”

    老僧看着丁宁,“所以我便以上师侍奉之。”

    “我此去是要去东胡西北境那些冰川之上,我要去那里取一柄剑炼为本命剑。”丁宁看着老僧,道:“虽然我点通了你修行的关隘,让你距八境都只差那最后的半步,但是这半步之间的玄妙,却是最为关键,不能明言,只能靠自己体悟。八境九境,很多奥妙便是连我都无法彻悟,和你一起前去那里取剑,便希望都是你我的机缘,各有所得。”

第三十一章 破境无痕() 
越往东胡西北,黑夜渐长,气候越发严寒,但是风雪反而消隐。

    究其原因,东胡西北地势也是不断增高,很快便接近一些永恒不化的雪线,风被这些巨山阻挡,再从山巅流淌下来,除了一些山口之外,山风却并不明显,只有像流水一般,再往下冲了数百丈,风势才盛。

    寒意太浓,寒气凝于高处,甚至是连雪都落不下来。

    整个天地,都是明镜般的冻结,一味的寒冷,只是偶尔有大片的冰雹,如高空有人拿簸箕抛洒石子一般砸落下来。

    丁宁和这苦修老僧都不是寻常的修行者,所以在短暂的对话之后,便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老僧便自然的登上了狼群拉着的堆放杂物的车辇,即便身周安放着的都是喂食这些狼群所用的冻肉,都是安之若怡。

    从食不果腹的牧民之子,到接触修行,他便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他是真正的修行痴者,始终以修行境界的进步,感知到新的奥妙而为最大的欢愉。

    然而在数十年前,他便已经越过了所有苦行僧的修为境界,甚至到达了这些上师经典上记录的极限。他前方无师,苦修而不可得,便终于到了长陵,以死问道,哪怕是在身灭之前,看到那一生都理解不到和接触不到的境界,便是满足。

    然而他却活了下来,再苦修十余年,只是经过一朝点拨,便隐约可见八境,甚至已经能够偶尔触动那八境的力量,距离真正的突破便只距半步。

    人贵便是自知。

    任何人的天赋本身便有不同。

    这名老僧用近乎一生的修行,在那山窟之中枯坐数十年,所能做到的便是真正看清自己。他知道若是没有此时丁宁这样的上师,他便是到了八境,便也是止步,再不可能见到前面的风景。

    然而他同样确定,丁宁走在他之前,而且能够带他走得更远。

    所以此时,他虽然有着近乎世间无敌的力量,真正对敌起来,恐怕只有元武能够以一人之力杀死他,然而他看着前方的车辇,目光却是纯净欢喜如儿童。

    对于他而言,他就像是一个被丁宁牵着手,带着走过一片美丽花海般的孩童,不断的看到从未见过的美丽风景。

    ……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际遇不同,喜好便不同,甚至同样出身,同样际遇的双胞胎,两个人都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喜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小世界,追求和真正想要的东西也不同。密宗苦行僧的枯坐禅、闭口禅等修行法,修到高深处,便是彻底的看清自己。真正看清自己,不只是来自我们修行者的精神感知世界,还在于整个身体难以想象的高度协调能力。”

    前方的车辇里,丁宁看着长孙浅雪,缓慢而详尽的说道:“所以其实密宗所说的修今生而不修来世,并非虚无缥缈的投胎转世,而是修的便是自己今生这身体,这小天地之内的高深学问。人之身体内里,穴位关窍如日月星辰密布,各种不同修炼法,不同剑经,走的便是不同的窍位,我们长陵的修行者,修为即便高,但是同样从窍位之中释出天地元气,流通真元,其顺畅和协调,却难以和他们这种修行法相比。所以他们最强的手段便是自身,而不是外物。”

    顿了顿之后,看着已经有些理解的长孙浅雪,丁宁接着说道:“别看这苦禅师身体干瘦,然而他体内能够爆发出的力量却是比所有同阶的修行者要强大得多,各窍位,每一条经络,每一丝血肉的恐怖协调能力,带来的除了力量之外还有精准和速度。所以我告诉他的便是不需要想其它外道,不需要仰仗其它外物,只取最直接。抛开各种剑术杖法招式,按照身体本能一杖击敌,便是他最强的手段。和他交手的那些七境难以匹敌,被一击而死,大多都是慢了半步,天地元气恐怕刚刚招至,或者剑意刚刚绽放,他的最强大力量却已经敲在了对方的身上。”

    “他是真正的异数,密宗苦行僧众中的佼佼者,过往的苦修让他已经看清了自身。而我过往的修行,却是学会看清别人。”丁宁接着缓缓说道:“像他这样的修行者,要见的便是更多未知的风景,而你看不懂的申玄,他想要的,却只是不被人像狗般看待,可以以法治任何人。归根结底,他要的也只是公平二字。”

    地势越来越高,即便是可以用妖兽来形容的苍狼前行都越发困难。

    天地元气也越来越稀薄。

    但是随着丁宁和长孙浅雪偶尔谈些长陵旧事,偶尔谈论一些修行的问题,后方车辇之中的那名老僧,却是又失去了平静,开始震惊。

    丁宁似乎并没有刻意冥想修行,身体周围也没有什么天地元气的波动,然而这名老僧却是感觉到随着时间的缓慢流逝,丁宁体内的气机在不断的增长,这种增长对于一名修行者的修行进境而言,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丁宁的修为在不断的增长,然而即便是对于他而言,这种修为的增长,都是毫无痕迹可言。

    这种感觉,就像是前面有着一座极高的高山,然而丁宁走过去,那座高山却是无声无息的消失,就像是从未存在过。

    当那些苍狼都体力不支,终于停了下来,感知到丁宁已经悄然无息的渡过六境中阶,似乎距离七境都并不遥远,这名下了车辇的老僧终于忍不住出声相问:“即便只是重踏走过的路,但真元的蓄积,对于身体的滋养和改变,却是需要时间,这为何能够逾越?”

    “人对于这天地而言,太过渺小。再强大的修行者都太过渺小。”

    丁宁的呼吸都有些困难,他抬头看着前方的冰川,身影在冰川的巨大影迹里,的确渺小的如同虫蚁,“但是再强大,也有道理规律可寻,原本走过的地方,至少已经见过。要再想走到那些自己知道的地方,我原本也认为毫无捷径,但听到安抱石的尸身在这里出现,想到那虚空境,我却顿生感悟,有时候一切未变,却也可以劈一道捷径。”

    “人和其余万物生灵最大的差别,其实并非是能够利用工具,而是能够创造。”顿了顿之后,丁宁微笑着说道。

    老僧的身体骤然如同遭受雷击,猛烈的震颤了一下。

    他明白了丁宁在听到安抱石的消息时,不只是确定了这里有一柄剑,而且在修行之上还产生了某种顿悟,就如同一些宗师创道一样,创出了些新的修行手段。

    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昔日和王惊梦之间的最大区别。

    他太拘于法。

    “哪怕你能够大大缩短到七境的时间,即便能够动用一些七境的力量,但到那时,即便九死蚕特殊,最多你只是比六境初的修行者的身体略强一些,六境的身体,七境的修为,身不应力,你的身体还是无法承受七境的力量,空有境界和力量而无法动用。”但是他还是有些不解,忍不住问道。

    “即便不能常用,偶尔动用一次,或者炼一下本命剑元,总是可以想出办法。”丁宁看着他说道。

    老僧再次一震,心悦诚服,赞叹道:“不错,便是那样也足够。”

第三十二章 不祥() 
对于荒原里的牧民而言,但凡越是生活艰难,便越是对天地敬畏,认为冥冥之中自有神灵存在。

    只要是那些在他们眼里看来无翻越和生存的巨山、冰川,便都被认为是神灵的居所,那冰川后连绵的雪原,自然便是天国。

    东胡西北边境这些冰川山脉茫茫然不知方圆几千里,即便是这些山脉下的高原牧场,都其实已经超出世间别地很多山峰的高度。

    当这些拖曳车辇的乌氏巨狼都无法前进,天地元气便实在是已经稀薄到寻常人根本无法活动的地步。

    两座近乎笔直的雪峰之间,是一条魔王巨舌般伸出的冰川,表面已经被风沙侵蚀得成为蓝黑色,嵌在冰中的灰尘如同铁锈一般。

    丁宁缓步走在这冰川上,手中持着老僧的木杖。

    缓步并非是想要看风景,而是真正的艰难。

    即便是七境修行者,在这种已经无法正常呼吸的高度之上,也需要不断的消耗存积于体内的天地元气来维持自身的消耗。

    虽然借助昔日祖山被九死蚕吞噬入体内的灵雨,再得续天神诀、人王玉璧之助力,他悄无声息的踏过六境中阶,又得虚空境之感悟,找到了一条可以偶尔动用七境力量的捷径,然而他此时的状态自然非真正的七境。

    即便只是踏回早已走过的路,那些对于修行者而言极大禁锢的破境关隘对于他而言根本不存在,他曾经达到的真实境界,甚至远不只七境,然而他此时的身体,却是自然难以跟上,甚至比起长陵中那些经过无数年缓慢正常修到刚过六境的修行者还大大不如。

    他此时的呼吸沉重得如同风箱鼓动,然而身体里却依旧得不到充分的空气,面孔变得越来越赤红,嘴唇也渐渐发紫,脑袋也渐渐的鼓胀痛了起来。

    但他的意志力不只远非常人,甚至是现今的绝大多数修行者无法想象,所以在这种地方行走,却是依旧只需问身后老僧借一根杖,依旧能够保持绝对的清醒。

    老僧如侍者行走在丁宁和长孙浅雪的身侧,他甚至是赤足,两只脚掌和整个腿部看上去几乎没有多少的血肉,漆黑一片,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某种难言的力道,放佛用力一跺便能将这条冰川踏破。

    这种冰川上蕴含着无数凶险,看似毫无异样的平地下方,却时有薄薄的冰壳覆盖着深不见底的恐怖冰裂,所以他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着。

    然而随着这样的跋涉开始,他的眼帘中却渐渐泛出讶色。

    他感知得出长孙浅雪也是七境的修行者,甚至远超一般七境,然而令他惊讶的是,长孙浅雪行走在这样的地方,却似乎比他还要轻松。

    真元修为比他略逊,而且他修的是密宗苦修法,肉身看似已经被极少的所需压榨得如同干柴,但是他体内的每一颗气血的微小粒子,每一丝血肉,都是已经被激发出最大的潜力,而且令其余修行者难以想象的高度协调。

    所以他的这具身体非但蕴含着可怕的肉身力量,而且每一个动作的消耗也是远低于同阶修行者。

    不只是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