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野心家诸葛亮-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一清道士就带诸葛亮出门去。他们来到了张家府门前,就在门前的街道上摆一个摊,专门为人看病和算命。
过往的成都人一见到招牌上写着:“知天知地,算命包准;疑难杂症,下药断根”的字眼,又看到一老一少外地人,就觉得此两人一定是非凡的人,要不,他们怎敢刚来到新的地方,就摆出这样的招牌。没有过硬的功夫,是不敢在街头上摆擂台的呀。于是众人就试着给道士算一下命,看一次病。
不料,道士一讲就讲对准病人的痛,给点药一擦,那些手脚腰背的骨痛,就马上凉爽起来,不痛了。再听他讲人的运气,往昔的坎坷,未来的灾祸,他都讲得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在场的人没有人不讲这个外来的道士算命算准,看病看得神。
围在一清道士身边的人总是保持着一个大人圈。
突然,人圈被豁开了一个口,一个宏亮的声音从外边传进来:“围在这儿干什麽?”
人们纷纷回答说:“张别驾,老道士算命和看病,是非常的准啊。”
一清道士和诸葛亮抬头一看来人,哦,来人是个矮个子,额头突出来,咋看就是尖尖的,塌鼻子,嘴唇短,露出牙齿,相貌正如僧人所讲的张松。
来人正是张松也。
张松站在一清道士面前说:“你们是哪儿来的?”
诸葛亮回答说:“泰山顶上来的。”
张松笑说:“哈哈,真是外来和尚会念经,外的道士会算命。你可别忽悠人的呀。”
一清道士说:“贫道几十年老了,从来没骗过人。”
张松说:“没骗过人?你难道是神仙的吗?”
一清道士说:“老朽不是神仙,但得神仙师傅的真传。”
张松说:“那你试帮我算一下命吧。试猜我啥姓。”
一清道士说:“一弓拉长,你本性张。”
围观的人齐叫起来了;“啊,准啦。”
张松又说:“那你再猜我名叫啥。”
一清道士说:“树木中四友,你名当其首,叫松。”
众人都懂得,松柏梅竹,是被称为不畏寒的四个朋友。
张松马上**度说:“先生,我请你给我算一下命。”
一清道士说:“请将出你的生辰八字来吧。”
张松就把他的生辰八字讲给了一清道士听。
一清道士掰着手指,口嘟囔了一会儿,便道:“命属文曲星,奈何生张家。两子承父业,幺儿当别驾。尔如棵青松,遭到乱石夾。欲成参天树,移植别山峡。眼前有元宝,唯恐你不拿。”
诸葛亮一听,就马上听出干爹在暗示张松,若想富贵荣华,就必须叛离刘璋。现在有人送财宝来给你了,就怕你不拿。
张松当然听得懂诗中所示的,但是他就是不懂别的山峡是何人。眼前的元宝有时在何处的。于是他就求道士给他讲解清楚。
一清道士却说:“人多口杂,天机保密,欲知清楚,庙里给指点。”
一清道士一讲了这话,他就吩咐徒弟诸葛亮收拾道具,说要回寺庙去休息了。
张松连忙给了算命钱,又问道:“大师你是住在哪儿的?”
一清道士讲了寺庙名之后,他就和诸葛亮扬长而去了。
这就是一清道士把钓饵垂放下去了,单等张松前来咬钩。
话说,诸葛亮跟干爹回到了寺庙,他就跟干爹讲,刚才见到了张松,张松又给干爹算了命,机会是太好的了,应该跟他讲要买地理图的事嘛。而干爹却不跟张松谈买地理图的事,失去了机会,太可惜的了。
一清道士说:“光天化日之下,又在大街上,人那麽多,我们一开口讲要买地理图,会被人怀疑我们是外来的密探,而被抓起来了。再说,张松在广庭大众面前,他也不敢将地理图卖给我们的。”
诸葛亮说:“机不可失,失了不再来。”
一清道士说:“机还再来!张松会来找我们的。”
诸葛亮问道:“师父,张松怎么还会来的呢?”
一清道士说:“张松,一尾又饿又贪的鱼。这鱼见到了饵料,必定游来咬钩的。”
话说,张松目送两个道士走远后,他也转身走进家门去。回到了家,张松一直在想道士给他念的诗。他是懂得,诗中所言的山峡就是君王诸侯。而峡字就是指长江的流域。因为在中国里,惟有长江才有山峡的。但是三峡下边就有两个诸侯,一时刘表,一是孙权。诗中所言的山峡到底是谁的呢?这个道士是外来的人,他却知道他张松那么多的情况,这就证明了这个道士的法术是神通广大的了。他张松须得去问个清楚才行。还有道士还说到元宝的事。那元宝就是一笔资产的呀,这弄清楚才行。刚才道士不告诉他,可能就是见到他没给银子的缘故。
张松想到这儿,他就决定拿贵重的礼物去送道士,求道士把诗言解释清楚。
就在诸葛亮和干爹说话间,张松在一个小和尚的指点下,敲开了一清道士租房。
张松先给一清道士送上礼物,然后他就对一清道士说:“今天,张松特意来向大师请教。”
一清道士说:“贫道学浅才粗,别驾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你在我面前讲请教两字,真是羞杀我也。”
一清道士一讲了这话,他就闭目养神起来了。这就像钓翁见到鱼儿刚咬钩时,不忙起钩,而是让鱼儿拖着饵料去品尝,待到它吞下饵料之后才猛抛起线钩,将鱼儿勾上岸上来。
张松连忙给一清道士磕头,说:“在下张松实实在在是来请教大师的。刚才大师所讲的别的山峡是在何方?请大师讲个分明!”
一清道士说:“你是真心听的吗?”
后人有诗云;
道士乔装算命公,
三言两语钓张松。
游说张松心里痒,
决意卖主去求荣。
手机: 电脑:
第163章 张松卖地()
野心家诸葛亮;第163章 张松卖地
张松说:“张松若不是真心的,遭雷劈!”
一清道士说:“看在你的真诚,我就泄露一下天机。濠奿榛尚别山峡是指在江的三峡下边。”
张松又问道:“山主何姓氏?”
一清道士念道:“金字头戴贸,身腰带一刀。”
张松马上问道:“那不就是劉字的吗?”
张松立刻猜出是刘表。因为那时的刘备还没有大名气。
一清道士说:“对。”
张松又问道:“那谁又是我的引荐人呢?”
一清道士说:“孔明。”
张松又问道:“姓孔名明的人又是何许人氏?”
一清道士说:“泰山人氏,今已漂流来到了襄阳一带。”
那时孔明还是无名之辈,张松根本是不认识他的。张松就是把一清道士的话,铭记在心中,所以才有他曾两次东来荆州找刘表。他第一次来时,刘表已经死了,而刘表的继承人刘宗又投降了曹操。于是张松就认为曹操就是“山峡”的主人了,他就想投靠在曹操集团军里做一名军事参谋官。但是,曹操却嫌他长的太丑,撵走了他。第二次就是他带着益州的地理图到许昌去,就是想通过献地理图,而得到曹操的重用。然而曹操还是嫌他相貌太丑,冷待他,不用他。他在曹操不用他的情况之下,才逼不得已来荆州投奔刘备。在赶来荆州的路上,张松遇到前来接待他的荆州战将赵云。方知如今的荆州新主刘备的军师就是诸葛孔明。也就是孔明派赵云来接他去荆州的。见了赵云,张松猛然想起那个曾给他算过命的道士的话,他才悟出了孔明两字不是一个人的姓氏,而是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字叫孔明。而孔明的祖籍又是山东那边的,孔明是生在泰山郡的,是从山东那儿迁居到襄阳来的。这完全符合了道士诗中所暗示精神了。由于张松想到了这一点,后来他才死心踏地的做刘备和孔明的间谍,极力劝说刘备和诸葛亮去夺取益州,并把他新绘的益州各个军事要地的地理图献给了刘备。这后话先说。
张松问知山峡主人是姓刘之后,他又要问一清道士诗中那个元宝是啥的?
一清道士指着身边的诸葛亮说:“元宝就是在我的徒弟身上,你只要答应他的一件事,你就得那个元宝了。”
张松说:“看在大师的面上,张松怎么不会帮助这位师傅的呢?请问那件事是什么的?”
诸葛亮说:“我想云游整个益州,为了行走方便,途中不迷路,就想跟张别驾买要一幅益州地理图。希望张别驾能转让我一张。”
张松这时才知道,所谓的元宝就是卖地图所得的钱,但是卖地图得钱多了,才成为得到了元宝的呀。于是他说:“这,这,可是触犯律科(即今天的法律)的呀。”
张松子承父业,主管绘画地图已多年了,还没有碰到过有人上门来求购地图的。他也不知该要多少价钱才合理。他就先推脱不敢卖,看买方出给多少钱再说。
诸葛亮心想,我已经讲要跟你买地图了,你作为官员没马上赶走我,那就证明你还是想跟我做交易的。于是他就说:“在此,只有你和我师徒三人,事后你不讲出去,我们师徒又不敢讲出去的,那就只有天知地知。再说。我会给你厚酬的呀。”
张松说:“厚酬是多少?那可是关系到身家生命的大事呀。”
张松在索要很高的价钱,如果不得到高的价钱,那不是元宝的了。
诸葛亮见张松松了念头,就追问他想要多少酬劳的?
张松说:“两百两金子,你能给这么多的,我就冒险送给你一幅地图。”
诸葛亮马上答应了,他是背来三百两黄金的。古代一斤是等于十六两的。二十斤黄金就有三百两重了,诸葛亮是背了这麽多的黄金来了还能背得衣服的呢。所以他答应给了这麽多了,他还有路费回去的。如果他带来的金子不够用的话,一清道士还有金子给他垫支的。这就是一清道士也背着已打包的行李上路的原因喽。
张松听到孔明答应给了他这麽多的金子,他心里就像的开了花。他知道眼前的两个道士是无职无权的人,卖给他们地理图,又不怕他们带兵来攻取益州的。即使他们真的帯兵来攻打益州,又又何妨,益州又不是他张家的家产,丢了那是刘璋的事,不关系到他张松的。呃,买一张的图就得这麽多的金子,要是今后还有人来买的话,他张松就再卖他几张地理图的呢。谁叫刘璋他不把益州的资产分给他张松一半的呢。人生在世,谁人不是为了多得钱财而忙碌奔波和冒险的呢。
接下来,诸葛亮就在张松面前数金子给张松看。然后叫张松回去拿地理图来做交易。
张松怕他一人拿来了地图,这两个道士欺他一人敌不过两人而抢走地图,不给他金子。于是他就提出叫诸葛亮一人背着金子跟他回去换取地图。
诸葛亮只服从张松的要求。
张松点数好了诸葛亮带了的金子,见到足够二百两之后,他先把金子拿去收好了,然后他再把一幅地理图拿来给诸葛亮。
诸葛亮是书院毕业出来的人,他是会看地理图的。但是他还是装着不会看地图,要求张松读图给他听一下。
张松心里想,这个道士真是胸中无点墨,连地图也不会看。为了能卖掉地图,他忍住了笑,将地图讲解给道士听一下。他讲,看地图是这样看,人面对的图。右手边的就是东,左手边的就是西;纸上头是北,纸下头是南。山形就是山,大山形就是表示高大的山;水形线表示是河流,粗线条的就是官道,细线条的是民间小道。小房子的就是小村庄,大房子的就是大村庄;城墙加个门口的就是表示是城池。
这幅地理图足有一张可睡得三人的草席这麽大,它是用白绸布来画的,整个益州都画一目了然,真是一幅军用的好地图啊!诸葛亮看了又看,足足看了一个时辰。
张松见到诸葛亮总是看着地图不哼声,就问他说:“看懂了吗?”
诸葛亮说:“懂了一点,可惜它没有标出路的尺寸来。”
张松说:“我的祖上就是这样画地图的喽。你提的很好,以后我就再收集路程的数字来填上去。不过这样做,可得花很多年时间才行。”
张松讲了这句话,他就动手将地图折收起来。他对诸葛亮说:“看太久了,很容易被外人撞见的。”
张松收起了地图,出于礼节,他就端出茶水来请诸葛亮喝。诸葛亮只好陪着他喝茶。
诸葛亮一边陪张松喝茶,一边与他聊天。又过了半个时辰,诸葛亮觉得他该走了,于是他就拿起地图就想走。
张松一把拦住他说:“你不能这样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