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野心家诸葛亮-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肃说:“你刚才怎么不告诉吴侯?”
诸葛亮说:“吴侯他不问我,我怎么说给他听?”
鲁肃说:“你当真有良策,那我就去告诉我主来请教你的喽。”
诸葛亮说:“我孔明看曹操的兵马就像一群蚂蚁的一样,只要我孔明手一举就将他们碾成粉末。”
鲁肃一听了诸葛亮的这番话,就马上进后堂去向孙权报告。
后人有诗云;
孔明胆敢激吴侯,
原有撑腰在后头。
若无保障乱说话,
定叫诸葛血喷流。(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212章 孔明向孙权献计()
野心家诸葛亮;第212章 孔明向孙权献计
孙权一听到诸葛亮已有了破曹操的良策。濠奿榛尚就叫鲁肃马上出去叫诸葛亮进来。
鲁肃说:“主公,且慢。急不得。”
孙权问道:“子敬,为什么急不行?”
鲁肃说:“叫诸葛亮进来不能这样的简单呀。”
孙权问道:“不能简单,难道我们还要筑高台,选吉日,大敲锣鼓,列三军仪仗队,搞个隆重的欢迎仪式的吗?”
鲁肃说:“我的意思不是这样。我是讲我们先准备好礼节,然后再出去请诸葛亮进来。”
孙权又问道:“礼节还不是我给客人行个礼的吗?这不需要准备的呀。”
鲁肃说:“主公讲的是精神上的礼节,我讲的是物质上的礼节。那就是我们先要准备一些茶和果子,摆在茶几上,然后再出去请诸葛亮进来。因为我们是请诸葛亮来做客的。不,是我们求诸葛亮帮出主意的,我们不够热情的话,诸葛亮是不肯讲真心话的。”
鲁肃觉得刚才孙权只是安排一帮官员跟诸葛亮辩论,却没有茶水请诸葛亮饮,这显然是太欠礼了。诸葛亮是他鲁肃请来的,东吴如果不招待诸葛亮一场的话,传出去,一定遭到别国的人笑东吴没人懂得外交的礼节。再说,孙权应该设宴招待诸葛亮一次,让他鲁肃也占光享受到一次国宴的美味佳肴。
鲁肃去荆州见刘备的时候,刘备曾设宴招待过他的。当他带诸葛亮来了,孙权却没有设宴招待诸葛亮这个客人。太不对等了。
鲁肃觉得刘备虽然暂时没栖身之地,有很穷,但是刘备却十分好客大方,还搞非常丰富的菜肴来招待他。相比之下。吴侯拥有6郡值得盘,金库又很殷实,但是吴侯却小气到舍不得设宴来招待诸葛亮一顿的地步。太吝啬了。这事若传出去。肯定被人笑的。
鲁肃心里说,吴侯呀。你该懂得,人啊,有吃了,才快乐,才高兴,才话多,才讲真心话。你既然叫我去荆州那边带人来了解曹操的军情,人家来了。你就是抠也要招待人家一顿的才对呀。你不给人家吃一顿饭,人家会把心里的东西将给你听的吗?
张昭那帮人没有提醒孙权设宴来招待贵宾,他鲁肃就来提醒吴侯。
虽然,鲁肃只点到而止,但是当一方君侯的孙权,马上悟出鲁肃在批评他没有设宴招待外宾。没有设宴来招待诸葛亮,都因张昭那一帮人只是催他快安排文武官员跟诸葛亮辩论一场,并没有提到要设宴招待贵宾的事,这才让他孙权安排诸葛亮空坐席上跟东吴的官员辩论,连茶水都没有请客人饮一口。更不用说有酒肉上桌请客人的了。怪不得诸葛亮要骂张昭那些人,也当面讲他孙权不如刘备。
孙权也暗庆自已没有当面责骂诸葛亮,要是他当面骂了诸葛亮。诸葛亮就会向外传说他孙权不尊敬外来的使者,那么他就被天下人骂成没有教养的君主了。今后难有名人雅士就跑来投奔他的了。与此同时,孙权又想到,他是想听到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和看法,要想让诸葛亮说真心话儿,就必须盛情的招待诸葛亮一番才行。你没有给人家吃上一顿好饭,人家怎么会把真心的话儿讲给你听的呢?用丰富的菜肴宽带人家诸葛亮一顿,那就是等于是用酒肉去换诸葛亮的奇计良谋。
孙权马上传唤来了厨师,又叫厨师立即把一桌接待贵宾的饭菜搬上来。
厨师讲。一桌贵宾的菜,要做出来需要一个多时辰才行。
孙权就说:“你怎么那么傻。不会把已经做好了我妹妹生日的盛宴菜先搬来用的吗?”
厨师说:“那,那。就怕太夫人责怪的。”
孙权说:“你就去讲,是我孙权叫拿来先用。你然后再做另一桌菜。反正我妹妹庆生日的活动推迟一两个时辰也行的。快去把菜搬来!”
厨师去带伙计搬菜肉来摆桌了。孙权才让鲁肃出去请诸葛亮进来。
诸葛亮一进来,孙权就先向诸葛亮施礼说:“刚才权一时气短,发了脾气,有犯先生的尊严,请原谅!我东吴早就有条例,不论本地的贤士,还是过路的贤人,只要献出良策,一律得到厚赏。今天,先生能献出奇谋,我孙权更定厚赏。”
诸葛亮心里想,孙权更定听鲁肃讲我有计谋,才许偌给厚赏的,那么我就给他讲一讲策略。他还礼说:“刚才亮也讲话有冒犯,请吴侯宽凉!亮是来谈联盟的,有什么想法,也掏心讲出来。讲的不对的,请不要见怪。”
孙权很尊敬的请诸葛亮入座,然后又命侍从上茶,亲自端茶请诸葛亮饮茶。
诸葛亮一边品茶,又一边看着厨师们忙着端菜盘上来摆桌子。这时诸葛亮才知道,孙权要盛情款待他一番的了。他讲话不由变得友好起来。
俗话讲,棒锤鼓就响,酒入口话多。
孙权敬了诸葛亮三杯酒之后。就说:“先生,你也懂得,曹操一生最痛恨的人是吕布、刘表、袁绍、袁术、刘豫州和我。今天那几个人已经被曹操所灭了,只剩下我和刘豫州的了。我是不能以整个东吴之地和十几万民众去投降别人而受人制约的。我已做出了决心,抗战到底!同时我只有和刘豫州联盟,方能抵抗得住曹操的。但是刘豫州又新吃败仗,先生你曾想该怎样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的呢?”
孙权的话义就是说,刘备是刚刚被曹操打败了,几乎灭亡了,你诸葛亮是怎样想的呢?是不是叫刘备过来投靠在我东吴?
诸葛亮这时就抽出羽毛扇,挥摇了及下羽毛扇,心里想,孙权话里含着刘备没有能抵抗了的意思。照孙权这样所说,刘备是个很难生存的人了。我不能承认他的话这样讲的,我要证明刘备还有能力抵抗的曹操的。他想好话儿才说:“刘豫州虽说是新败,但是兵力并没有全被歼灭的。关羽手下还有一万兵马,刘琦守在江夏的兵马也不少于一万的。曹操虽说兵马很多,但是他是老远奔来,疲劳得很,听说曹操命令他的兵马一天一夜要赶三百多里路。这就像‘强弩之末,是不能穿鲁缟’的了。况且,曹操带来的北方兵是不熟悉水战,荆州的民众是逼得以归附曹操的,并不是真心拥护曹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军你吴侯,能真诚的跟刘豫州搞联盟,齐心协力,共同抗曹,一定能打败曹操的。曹操一败之后,他就跑回北方的了,那样,荆州这块地盘就归将军所有的了。吴地也不忧丢了,天下就形成三足鼎立了。局势的成败就在今天右将军所决定的了。”
这时诸葛亮在谈判中,先提出来刘孙联盟打败了曹操,荆州就是东吴的条约,才有后来刘备借荆州的事发生。
孙权一听到刘备还有这么多的兵,是一支可以借助来抵抗曹操的军队。有了刘备那支军队在长江上游牵制着曹操,曹操是不能以全部的兵力来进攻东吴的。那么东吴就能减轻得很多的压力,就能争得充分的时间来调动军队,等做好了准备,在反击曹操,把曹操赶走,夺取荆州这块地盘。于是孙权就很高兴的说:“先生所讲的,使得我茅塞顿开,我决心已定,就要发兵去抗击曹操的了!”
当下吃了饭,孙权就安排宾馆。送诸葛亮去住宿下来。孙权要留下诸葛亮来做人质,也想留下诸葛亮来问计的。只有留下了诸葛亮,刘备才能真心的跟他搞联盟的。
后人有诗云;
人得好处态度软,
嘴吃佳肴语言甜。
良策献谁都可以,
只要名利与金钱。(未完待续)
手机: 电脑:
第213章 孔明感叹不如周瑜()
话说,孙权岁听了诸葛亮的话,也有了抵抗曹操的想法,但是出于朝中文武官员的议论所左右,他还是有点犹疑不决。到了晚上,他就是睡不着,在后堂里走来走去。吴国太见到孙权这样的烦操,就出来问他有啥烦恼?
孙权就把曹操带大军来攻东吴的事讲给母亲听。吴国太一听了就提醒孙权说:“仲谋呀,你怎么忘了我姐姐临死之前的话呢?”
孙权已经吴国太这样的提醒,就马上想起了他的亲生母亲在临死之前对他说的,内事决定不了的就问张昭;外事决定不了的就问周瑜。抗曹的事就是外事,那就不必去听张昭的了。只有听周瑜的话。于是孙权就马上派人去鄱阳调来周瑜,征求周瑜的意见,是战还是和?
孙权派人还没有出城门,周瑜就来到了。原来周在鄱阳哪里超练水军,突然听到曹操的军队来攻东吴了,他就马上跑来见孙权,给孙权出主意。
鲁肃是周瑜的最好朋友,周瑜刚来到,鲁肃就第一个人去见他。鲁肃问周瑜,在当今的形势下,是战还是和?
周瑜叫鲁肃不用忧,战与和,他自有了主张。接着,周瑜就叫鲁肃去见诸葛亮,约诸葛亮来见他一次。
鲁肃对周瑜这样的跟他说话,很不满意。他认为他跟周瑜是好朋友,周瑜应该有话就跟她讲个明白,不该像讲迷语的那样。
鲁肃问周瑜,诸葛亮什么时候来与他见面?周瑜说:“可能有人来与我见面的,诸葛亮来的时间就安排在晚上吧。”
鲁肃出门来,就见到门外有张昭等人在排队,等进去见周瑜,换有些人正在走来的呢。看来周瑜猜得很准。的确有些人赶来见他的。这就是当大官是有很多人来捧他大腿的。
鲁肃来到诸葛亮的住处,向诸葛亮讲了周瑜要见他的事。
诸葛亮不认识周瑜,就问鲁肃。周瑜在东吴当任什么职务?
鲁肃讲周瑜就是东吴的大都督。
诸葛亮就啊的一声,讲周瑜当上这么大的官。莫非他的祖上是名人?
鲁肃讲,先生说对。
鲁肃讲,周瑜的高祖周荣当过朝廷的尚书令;周瑜的曾祖周兴当过尚书郎;周瑜的父亲周异当过洛阳令。就是祖上出了名人,周瑜今天才能当上如粗大的官。
诸葛亮心里想,周瑜的家史几乎跟我一样。但是他却早早就出了名,担当了如此重要的职位。我的位置也跟周瑜一样,但是我现在的处境,却比周瑜差得多。几时我才能像周瑜拥有如此大的军权?
诸葛亮又问鲁肃。周瑜当了如此大的军官,他的年纪是不是很大的呢?
鲁肃笑了讲,有志不在年高。周瑜比他鲁肃还小两岁,大概是跟诸葛亮同龄。
诸葛亮不由问道,那么周瑜怎样爬起来当如此大的将军?
鲁肃说:“先生想知道的,就慢慢听我道来。”
鲁肃讲,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
诸葛亮问道,周瑜跟孙策是同乡的吗?
鲁肃说,不是同乡。他们之相识是因孙策的父亲带兵路过周瑜的家乡。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人移居舒县。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周瑜见到孙策正好跟自己同龄,于是天天去找孙策玩。不几天,他们两人便成了好朋友。孙策就带周瑜去见母亲。周瑜就以儿子的身份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孙母见周瑜那么美貌,就批准孙策跟周瑜结交朋友。自那以后孙周两家交好。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诸葛亮心想,周瑜择主很有眼光,这一点跟我非常相似。但是周瑜择主是非常的容易,他只是把住房让出来给孙坚住一阵,便得了孙家人的喜欢,又跟孙策交上朋友。后来便成了孙策的心腹人;而他诸葛亮择主却费了大量的人力跟财力,才博得刘备的信用。
周瑜太幸运极了。他诸葛亮太坎坷了。两人择主相比。他诸葛亮稍逊于周瑜。
诸葛亮问道:“周瑜能当上这大么的官,是不是他的妹妹嫁给孙权的?”
鲁肃讲。周瑜不是孙权的大舅,而是跟孙策是连襟。乔家有两个女儿,大乔嫁给孙策。小乔嫁给周瑜。
诸葛亮问道,他们两人是怎样一起去娶人家的两姐妹?
鲁肃讲,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