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开锦绣-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必是因为她一直没出内室,雨微就是想禀她也没办法的缘故吧?
而且春节、端午、中秋给家里的仆妇打赏,是傅家就有的规矩,
“这件事做得好。”傅庭筠笑道,“还好有你帮忙。”
傅雨微赧。
赵凌则站在台阶上,神色凝重地嘱咐了郑三几句,又叮嘱阿森等人一定要小心之类的话。这才放他们出了门。
正房只剩下了夫妻俩人。赵凌问傅庭筠:“你可会围棋?”
何止是会。简直是她的拿手好戏。
不过围棋这件事强中更有强中手,傅庭筠不敢高调,谦虚地道:“曾经跟着教我们读书的老翰林学过,平日都和姊妹们一起玩,有胜有负,也不知道水平到底如何?”
“我们手谈一局不就知道了。”赵凌笑着,和傅庭筠坐在书房的罗汉床上下围棋,赵凌执黑。让傅庭筠先下。傅庭筠也不客气,在座子下了一手,赵凌应了一手,两人你来我往,不过两炷香的工夫,赵凌已额头有汗:“你这是跟谁学的?”
“教我们的老翰林啊?”
“老先生怎么称呼?”
“只知道姓林,名绽,字逢春。”
“从来没有听说过。”赵凌苦笑,“这局我输了!”
傅庭筠认真地点头:“再下下去,你的大龙要被拦腰斩断了。”然后问他。“要不,你先下?”
赵凌这次也不客套了,执了白子先下。
虽然也输了,却没上次输得那样悲惨。
“再来一局?”他主动道。
傅庭筠笑着应了。
两人你来我往。全然忘记了时辰,直到看灯会的人都回来,喧嚣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他们这才惊觉天色已晚。
两人匆匆梳洗一番睡下,临睡前还在讨论刚才的棋局。
※※※※※
第二天,他们去了潭柘寺。
两人虔诚地在观世音像前磕了头。还丢了二十两银子的香火钱。。
翌日,他们去了白云观。
摸猴子,游窝风桥,到后花园赏桂花,吃那名满京都的斋菜……两人玩得十分尽兴,相约以后有时间再来。
回家的路上,赵凌提议明天去香山看红叶:“虽然现在早了点。可那里绿树成荫,去看看也无妨。”
傅庭筠对爬山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还是改日吧。眼看着就要过中秋节了,家里的月饼还没有做呢?”
赵凌想想也是。
他还有些上司同僚要应酬
自那日起,两人一个在外应酬,一个在家里准备中秋节的吃食,翻过一页黄历就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大家在院子里摆了桌椅,又找了处清静的地方拜了月神娘娘的画像,众人围坐在圆桌前吃着月饼赏着月,拜祭月娘娘,因家里又添了砚青几个,比起往年热闹了很多。
次日寅时,赵凌就起床梳洗去了内宫。
买菜什么的有郑三两口子,清扫浆洗有雨微,家里的人口又少,傅庭筠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坐在赵凌书房窗前的大炕上打棋谱。
晚上,有小厮过来通禀,说赵凌要在宫里当值,今天晚上不回来了。
傅庭筠听着没什么,可到了晚上,她却倍觉难受。
平时身边总有个热热的身子,此时却只留个孤孤单单的自己……半夜口喝醒来,迷迷糊糊地就喊了声“九爷”。
她的情绪有些低落。
得打听到赵凌一个月有几天在宫里当值才行!
她思忖着,吕老爷过来了:“听说九爷留宿在宫里,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回来?”
“应该会吧?”傅庭筠也不敢肯定。
吕老爷犹豫了片刻,道:“实际上跟您说也是一样——婚礼已经过去了,我也要回西安府了……”
傅庭筠愕然:“你怎么想到回西安府?上次不是说把吕太太接到京都来的吗?”
“那是和阿森几个开玩笑呢!”吕老爷笑道,“你们在陕西的产业还要我帮着打点才行。”
“你且安心,等九爷回来了再计较。”傅庭筠送走了吕老爷,到第四天才等到赵凌回来。
听说吕老爷要走,他想了想,道:“这样也好。等我老了,将来致仕了,落叶归根,总是要回去的。有你帮我们看着西安府的产业,我们也安心些。”
吕老爷听着一阵激动,连声保证道:“九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打理您的产业的。”
因赵凌每隔十天才有一天的休沐,他又坚持要亲自送吕老爷,吕老爷定下了八月二十日启程。
傅庭筠为此专门让郑三买了五匹上好的妆花,两双时兴的鞋子送去了吕老爷的屋里,算是给吕太太带的礼物。
她此举提醒了吕老爷,他急匆匆地给家里的朋友邻居买着礼物,又要傅庭筠给些建议,两人忙了一阵子,终于等到了赵凌的休沐。
今天看到评论区里有姊妹留言说进度太慢了,还提到了之前写的两本书。我今天特意去看看……我也正努力地想摆脱写《庶女》时述事方法,可能不太成功~~~~(》_
第一百五十五章 送行()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千千小说'
从古长安出来的人,会在十里外的灞桥折柳惜别。从京都往西的人,却是在离阜成门十里之外的十里铺惜别,只是现在没有谁会折柳惜别,十里铺也没有遍植柳树了。
赵凌他们到达的时候,正好是晌午时分,各色人等川流不息。
赵凌挑了一家二层楼房,飞檐下挂着大红五连珠灯笼,不时有马车停在门口,名叫“阳关”的饭庄为吕老爷送行。
精致的雅间,色香味美的佳肴,偶尔飘落到耳朵里的离别诗句,都为阳关平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这里是十里铺最好的饭庄了吧?”吕老爷有些坐立不安地道,“我们随便找间馆子就行了,怎当得您这样的破费?”
“说什么破费不破费的。”赵凌笑着吩咐小二再送一壶上好的金华酒进来,“我和阿筠的事,多亏有你帮忙,要不然,在西安府的时候我们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找到落脚的地方,今年我们也不可能这样顺顺利利地把婚事办了。”他说着,一旁的傅庭筠亲自给吕老爷斟满了酒杯,吕老爷忙站了起来,连声“不敢”,却被赵凌一把按住,“今天就让我们夫妻敬你一杯酒。”
吕老爷听着眼眶微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给赵凌斟酒,两人说起了从前的事,直到阳关门前的车马渐稀,他们才结账出了饭庄
赵凌扶着醉醺醺的吕老爷上了马车,两人互道了“珍重”,赵凌又反复叮嘱车行的车夫路上小心,大家这才挥手作别。
傅庭筠不免有些唏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
按道理。吕老爷帮他们管着田庄。每年都应该进京对帐,送些田庄里的收成给他们贴补嚼用,但考虑到吕老爷的年纪大了,他们和吕老爷商量,以后每年的十月,由郑三去西安府和吕老爷对帐,然后将田庄里的收成送回来。
“我寻思着,皇上可能要把颖川侯调回京都来。陕西都司和行都司都会有一番变动,”赵凌沉吟道,“要是我争取去陕西都司或是行都司,你可愿意和我一同出京。”
傅庭筠大吃一惊,道:“你在羽林卫做的不开心吗?”
“不是。”赵凌笑道,“给人做佐官总不如做主官自在。何况我们迟迟早早都要回陕西去的,不如早点过去,还可以认识些人,积攒些人脉。”
就是因为这个吗?
傅庭筠很是怀疑。
赵凌就揽了揽她的肩膀:“我在羽林卫真的挺好的,只是觉得这样在京都混日子没什么意思……”
望着丈夫眼底一闪而过的无奈。(;本;章;由;7;7;n;t;.;C;o;m;更;新;);傅庭筠心中一痛。
赵凌行事雷厉风行,又是个干实事的人,他年纪轻轻的,却每天上衙下衙无所事事。怎么闲得住?
她不由握了赵凌的手:“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虽然舍不得母亲,可她已是出嫁的女儿,是赵傅氏,怎么能因为舍不得母亲而忽视了丈夫呢?
赵凌望着妻子清澈的目光中透出来的认真、真挚,不由把妻子搂在了怀里:“阿筠。你也别着急。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能不能成,还要看皇上的意思。毕竟皇上刚到京都,可用之人并不多。”
“这些外面的事我懂得不多。”傅庭筠闻言娇嗔道,“反正你只要记住一条,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我要做你的贤内助,不要做你的拖累!”
赵凌动容。
“记往了,记住了。”他应着,在她额间落了一个吻。
※※※※※
郑三的马车越赶越好,又快又稳,不过一个时辰就回了史家胡同。
结果却在胡同里和吴家的马车遇了个正着。
郑三正想给吴家个道,谁知道吴家的马车却主动让了道,不仅如此,吴夫人贴身的妈妈还撩了帘子问道:“是谁在马车里?”
郑三忙道:“是我们家爷和太太。”
赵凌在马车里听了,就和傅庭筠商量:“还是多买两个人进来吧?你以后出门,也有个随车的
。”
此刻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傅庭筠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正要问郑三是什么事,对面马车传来吴夫人的声音:“真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了赵大人和赵太太。赵大人和赵太太这是去了哪里?”
傅庭筠就撩了车帘,和吴夫人寒暄:“我们成亲,有长辈从西安府赶过来主持。今回西安府,我们夫妻特意去送了送。”
“可真是巧了。”吴夫人听了笑道,“你们要去送人,我则是赶着去接人。”又道,“不知道赵太太可曾听说今年的新科状元俞敬修?他是南京丰乐坊俞家的大公子。当朝阁老俞国梁俞大人就是他的父亲,和本司胡同的计大人是姻亲。俞大人的夫人一直住在南京,这次俞大公子中了状元,俞夫人特意带了媳妇来京都和儿子团聚。这不,计夫人邀了我一起去阜成门接俞夫人。”
还真是巧!
傅庭筠很是意外。
她想起了俞夫人束氏那双严厉却不失温和的双眸……
可见姜还是老的辣。
当年祖母就曾经说过,那俞夫人虽然精明能干,却也不是那不懂得体贴照顾之人。
傅庭筠既不想说谎,也不想再提俞家,避重就轻地笑道:“阜成门离这里快一个时辰的车程,时候不早了,您还是快去吧,否则晚了就赶不上了。”
吴夫人客气了一番,这才催着马车出了史家胡同。
赵凌和傅庭筠在自家垂花门前下了车。
他见傅庭筠自从见了吴夫人之后就一直沉默,劝她:“这件事又不是你的错,你何必耿耿于怀?要说是谁的错,只能怨老天阴差阳错罢了!你就算是遇到了俞家的人。只管大大方方地和他们打招呼就是了。否则。越是畏缩不前,他们越认定是你的错。这个道理我不说你也明白。”
傅庭筠“扑哧”一声笑,把赵凌笑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是在想,要不要如你所说的添两个粗使的婆子?”
赵凌脸色微红,窘然地转移了话题:“你不是说要给阿森找个先生启蒙吗?我问过了,那些翰林院的老翰林很少教人启蒙,离我们这里不远的椿树胡同有个叫博文的私塾,私塾的先生虽然只是个秀才。功名不显,倒是听说教书育人很有一套,名下出了好几个举人进士。我看,不如我哪天去那里看看。”
只有那些致仕的老翰林看着东家是当朝权贵或是地方豪门,为了结交或是看着子弟十分优秀,才会收学生,一般的翰林都不会收学生的,更何况是刚刚启蒙的小孩子。
傅庭筠笑道:“那九爷哪天就去看看吧!椿树胡同离这里也近。”
两人正说着话,听到动静的阿森跑了出来:“九爷,嫂嫂!”他高兴地和他们打着招呼。
傅庭筠和赵凌不约而同地打住了话题。
※※※※※
赵凌每隔六天就要在宫里当值四天。转眼间又到了他休沐的时候。他一大早去了椿树胡同,快到正午时分才回来。
“那位先生姓杨,”俩口子在内室说话,“说要先看看孩子
。我寻思着我明天又要进宫了。和杨先生约了今天下午申初带阿森过去。你等会帮阿森梳洗梳洗。”又道,“你让珍珠把阿森叫来,我有话要嘱咐他。”
傅庭筠应喏。
不一会,阿森过来了。
听说赵凌下午要带他去见先生,而且先生要先看看他了才能决定收不收他,他神色间露出些许的怯意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