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虚拟三国之品评天下-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岂有此理!传令下去,妄言者立斩,伍什连坐!令赵韪停止进军,封锁四门,排查奸党,此火必是人为,一日不查清,一日不得进出!”刘焉怒道。

    “父亲,此事不妥啊,火势蔓延极快,难以平熄,若无雨水,只怕要席卷城池,若此时堵住四门,岂非将城中之人,推向火海,定会激起民变啊。”刘瑁急忙劝阻道。

    “灭不得火,将周遭民屋尽数推倒便可,一定要查出是谁!”刘焉怒斥道。

    刘瑁看了看已经蔓延开的火势,心知拆除房子隔绝火焰,已经很难办到,不过也不敢违命,当即下令开始施行。

    刘焉此时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大房子,根本不顾背上那被断料砸到的伤处,这一次他的损失太大了,自己新造的那些车乘大半都在他的府邸,此刻多半已经焚毁,再加上他的资财宝物等,损失不知凡几,他一定要找出是谁,干了这件事。

    哪来什么狗屁的天降之火,这一定是有人图谋要烧死他!

    “到底是谁!”

    刘焉状若疯狂的让人,堵住了四门,开始仔仔细细的排查,至于在这种乱成一团的事态之中,到底能不能查出什么来,就只有天知道了。

    “主公,异人传来消息,刘焉未死。”远在汉中太守府的阎圃对着张鲁,轻声说道。

    “哼,算那老贼命大!不过此事当真?异人传言,虽奇快无比,却未可深信。”张鲁还是有些侥幸心理,希望刘焉死在大火中。

    “异人虽未可深信,然天神契约却是可信的。”阎圃道。

    现在高智商的NPC早已摸清了,玩家们不少脾性,契约也是最常用的约束双方的方法,简单实用,而且因为背叛代价比较大,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此番未能烧死老贼,我等当如何处之?可要趁势袭取葭萌关?若得此雄关,进可攻,退可守,再无惧老贼。”张鲁对阎圃求教道。

    “葭萌关离汉中极远,调度耗费甚巨,再者此关北路狭窄,南路宽阔,面北而守则易,面南而守却是极难,去此关与我等无益,加派人手固守阳平、牢固二关即可。”阎圃淡淡的说到。

    这个时候还没有剑门关这座雄关,要等到刘备入蜀之后,并取得汉中之后,丞相才会主持修建这剑门关,同时也叫剑阁,以便更好地将汉中与西蜀紧密的连接起来。

    “主公,长天所需粮草等物,业已备齐,明日该交付于他了。”阎圃微笑着提醒张鲁。

    “嗯,正是如此,右将军已经留了多日,怕是也对这南郑的风光厌倦了,该让他领略一番,蜀中风景了,呵呵呵。”张鲁闻言也微笑道。

    心中对阎圃多留长天几日的做法感到十分满意,现在正是让长天入川的好时机,这是纯粹的阳谋,而且还让长天无从指责。

    要是让长天提前入川,反而不好,如果长天一到川内,绵竹就被大火焚城,这种时机未免太刻意了,只会平白恶了长天,而大火燃烧之后,再让长天入川,这种摆脱嫌疑似的时机,不但更容易让刘焉起猜忌,而且长天对他张鲁,也挑不出刺来。

    张鲁笑道:“此事还得有劳先生,明日将那些粮草交付于长天罢。”

    阎圃点了点头。

    翌日一早,阎圃就领着大队车马,来到了长天的驻地,求见长天。

    长天没有出来,反而是叫贾诩出来接见对方。

    双方交托完毕之后,贾诩让人搬出了不少金银,准备交给阎圃。

    阎圃连忙推脱道:“我家主公,素来敬重右将军,若非染疾必亲来一见,圃出行之时,我主便再三嘱咐,一应粮草皆尽赠予右将军,切不可收分文,还请先生收回。”

    贾诩闻言,若有所指的笑道:“文集,你便料定我主会与此时入川?要知我家那位右将军,向来不喜欠人情,要是他自觉欠了张汉中之情,准备多留些时日,该如何是好?”

    阎圃看着满脸微笑实则老奸巨猾的贾诩,脸上微微一僵,顿时知道自己留长天在南郑的目的,很可能被这贾诩看穿了。

    “呵呵,先生说得哪里话,若是右将军愿在汉中做客,我主张鲁自是欢迎之至,不过先生所说同样在理,自古人情最愁人,即如此我便厚颜收了这金银,只是难免要挨我主骂上两句了。呵呵”阎圃随即就笑道。

    “文集之才,当世罕有,张汉中岂能舍得骂你。”贾诩微笑着。

    “呵呵,阎某不过智计短浅之辈,当不得先生夸赞,相较于某,先生才称得上,这当世罕有四字。”阎圃十分自谦的说到。

    在二人的一系列交谈之后,粮草已经交托完毕了,而阎圃也准备告辞,此时长天才从大帐里走了出来。

    “哎,文集为何才来便要离去,可是寡人招待不周?”长天看到阎圃之后,一扫脸上的懒散,对阎圃大声说道。

    “见过明公。”

    长天拉住阎圃的手说:“昨夜寡人做了场噩梦,梦见南面大火熊熊而起,惊醒之后,一时不知主何凶吉,故此半宿未眠,适才方得睡醒,见谅见谅。”

    阎圃此时此刻,已经彻底明白了,这两个家伙肯定是知道了昨晚上的事,而且也清楚了自己留他们的原因,不过阎圃并没有担心,这确实是个阳谋,他们迟早会知道,而且也没什么可以指责得。

    “文集啊,我落霞富饶更胜汉中,更有大江之险,寡人自有凌云志,只缺经天纬地才,文集不若来我落霞如何?”长天说到。

    阎圃闻言深深一躬道:“谢明公厚爱,圃颇念旧,未敢远离故土也。”

    “也罢,人各有志,不得强求,还有劳文集转告张汉中,就说多谢他的粮草,长某要告辞了。”长天对着阎圃坦然道。

    “一定转告。”

第五百二十八章 向西() 
“走罢,该出发了。”长天下令道。

    “主公,不担心?”贾诩问道。

    “长安这龙潭虎穴,我等都闯出来了,那区区刘焉,有何惧哉。”长天笑道。

    随后落霞军出发了,整个部队的气势十分高昂,可以震慑一切敌人,跟着队伍的还有不少车马,上面则是那些粮草。

    从北面入川有三条道路,一条就是经过阳平关、葭萌关等一系列关隘这条路叫做金牛道,另一条叫做米仓道,需要翻过险峻的米仓山才能入蜀,第三条道的名字大家肯定知道,叫做子午道。

    就是诸葛亮每次出岐山,魏延都念念不忘的那个子午谷小道。

    真正的子午谷小道是在子午道北面那一段,而南面那一段则叫做,荔枝道。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嗯,就是这个荔枝道。

    荔枝道直达涪州,而这地方正是盛产荔枝的地方。

    而且这里距离长安要比岭南距离长安近得多,鉴于荔枝的保鲜期以及保质期很短,因此杨贵妃吃的荔枝,肯定是这里的,而不是岭南的。

    不然给杨玉环吃了变质的荔枝,那只怕就要人头滚滚了,唐朝皇权再怎么受制衡,杀几个要谋害贵妃的家伙,还是没问题的。

    而长天选择的路正是荔枝道,因为甘宁很可能就在涪陵,而金牛道那么多关卡,显然守关的人,不可能会让自己的部队进去,米仓道又比较难走,而且车辆实在行动不便。

    落霞大军离城而去,张鲁和阎圃站在城头观望。

    “此真雄兵劲旅也。”张鲁叹道。

    “俱是右将军亲卫,安得不是精锐。”阎圃说到。

    “也罢,此人一走,某便放心了。”张鲁说到。

    “右将军此行,必会使刘焉注目,主公则有富余时间,对抗刘焉了。”阎圃说到。

    张鲁点点头,随后转身下了城头,开始调兵遣将,固守要道,以防御刘焉可能的进攻。

    长天的军队一路顺着荔枝道南下,他部队的人数却渐渐多了起来。

    多出来的那些人,都是长天让人在賨人中招募的强兵,这些人只要训练一番就是一支劲旅,长天没有理由放过这种机会,反正这些板楯蛮需要的钱和粮,他都有,而且很多。

    而再加上有王平这个小带路党的支持下,赵云等人很简单的就联络上了板楯蛮,招纳壮丁的举动由此开始,渐渐的长天的队伍,从两千人,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人,照着势头,很可能最后能达到四五千人左右。

    长天对能够招募到强兵,自然十分欣喜,不过别人就不会这么想了。

    “你说那长天,一路大肆招兵买马???”在临时驻地的刘焉,脸色稍显灰白,他问着自己的儿子刘瑁道。

    “回禀父亲,确是如此,此人于荔枝道一路南下,收了大量板楯蛮,其心叵测。”刘瑁道。

    “莫非此人果真志在益州?这绵竹大火,便是他的手笔?”刘焉皱眉道,他心里还是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而且这个长天素来强硬无比,不得不让他行事三思,以免平白惹来个仇家。

    “父亲,若真是此人手笔,招揽蛮人只会平白让人生疑,那长天不会不知,何故如此,再者涪州乃入荆州必经之地,距此又甚远,定是长天意欲离川也。”刘璋说到。

    “此虚虚实实,欲擒故纵耳,长天平叛,屡有胜绩,足见其颇通兵法。”刘瑁不同意刘璋得看法,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实在有些容易相信人。

    刘焉对两人的看法都没有反对,他心里终究还是有一些忌惮的,如果自己的大兵围了南郑城,战时那当然是另说,但是现在并不一样。

    刘焉想了想说道:“派人紧盯着长天的动向,若此人真是离川,则绵竹大火必与其无关,若是他不往东,反向西,此人定然意在我西川!届时说不得要教其,有来无回!”

    刘焉的语气越来越冷,他虽然不大愿意平白与长天为敌,但如果对方是来图谋自己的,那么他也不可能害怕,更别说对方连五千人都不到了。

    他连日来的盘查,根本没有找到任何的头绪,甚至连火是怎么烧着的,都说不清楚,他堵住了绵竹四门,搞的百姓怨声载道,差点就要激起民变,他已经放弃了堵门。

    准备再找个地方当益州得治所,他的目标是成都,这个地方据说有龙气盘桓,能出皇帝,听到这句话的刘焉,一下子就定了下来,于是开始准备迁移。

    再说长天,他一路观光浏览似的行军,已经到了临江,临江就在涪陵的东北方,两地相距不远,而临江正是甘宁的老家。

    甘宁家是豪族,很有名气,不想阚泽那样难找,要不是他一次性举了那么多人的茂才、孝廉,阚泽到底在哪里,他根本还找不到呢。

    凭着右将军的名头,自然很快联络到了甘家,当然对方有多真诚就未必了,长天灭门将军的名头实在不大好听。

    “主公,那个甘兴霸未在此地,说是去游玩了,去往的方向正是涪陵。”赵云回来报告道。

    “也罢,那便去涪陵罢,希望那甘宁在涪陵。”长天无奈道。

    “主公,万一甘宁向西而去,若大队人马一同向西,定然会使刘焉生疑,误会主公,要取西川。”贾诩道。

    “嗯,到时候我就在涪陵等着便是,遣人去寻,实在寻不到便算了,回落霞要紧。”长天点头道。

    然后,事情的发展有时候,并不就会如同料想的那样,出人意料也是常有的事。

    甘宁,确实不在涪陵,而且甘宁也确实往西而去,而长天也必须带兵往西了。

    历史的车轮通常不会受太多的影响,但是奈何路面就不一定会平整,甚至还会有一些钉子,而作为未卜先知得长天就属于这种钉子。

    但同样的是,熟知历史并非只有长天一个,大部分玩家都是如此。

    甘宁是显族,在临江很容易能找到他的家族,甘宁是猛将,一个可以与张辽相提并论的猛将,他还有超凡的水性,可以操练水军,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不引起其他玩家的主意。

    也有不少玩家,试图在这次甘宁出游的时候,招揽对方,不管机会多么小,试一试总是要的。

    甘宁的麻烦开始了。

第五百二十九章 甘宁 一() 
巴郡是益州最大的一个郡,土地广袤肥沃,少数民族不少,更多的是林立的世家,此地势力盘根错节,关系极为复杂。

    而这些也是日后,刘璋将巴郡分成了巴郡、永宁、固陵三个郡的目的,只为能够削弱这些地方的力量,让他能够更好、更安全的统治。

    到了后来在刘禅继位之后,李严曾提出过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他来当巴州刺史。

    不过那时候,朝政完全是听丞相的,李严这种试图制衡诸葛亮权利的提议,自然毫不留情的被驳回了,再加上这家伙还曾怂恿诸葛亮加九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