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虚拟三国之品评天下-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刚坐稳冀州就把他极为好看的沮授,聘为了治中从事,沮授很是感激,于是开始了他最出名的一段谋划,一段不亚于鲁肃的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规划。

    “明公弱冠而仕,播名望于海内,时值废立,奋忠义于朝堂,单骑出京,则董卓畏怖,体恤万民,则渤海归心,凭一郡之卒,收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猖獗,黑山凶虐,举兵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军北击,则公孙必丧,剑指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号令四海,以讨不臣,争锋天下,谁人能敌?但有数年,此功可成!”沮授双目炯炯有神,看着袁绍,然后用十分慷慨激昂的语气,大声说道。

    这一番话,听得袁绍大为高兴,经沮授这么一说,仿佛天下已经到了他袁绍的手中了,事实上这段惊世展望,换了谁都不能不激动,确实天下大势,已经清清楚楚的摆在了他袁绍的面前,他只要按着既定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他袁绍!

    “此吾心也!公与大才,当世绝伦!”袁绍十分欣喜的说道,当场将沮授用为了参军,还上表他为,奋威将军。

    这个奋威将军,和韩馥的奋武将军,是一个等级的,全是杂号将军,袁绍这么做,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羞辱韩馥的意思,你以前的手下,和你一个官衔了。

    袁绍此时对自己已经触手可及的美好前景,十分的向往,天下终究将是他的!

    在袁绍展望未来的时候,公孙瓒也没闲着,青州刺史焦和翘辫子了,他立刻派了自己手下田楷,去当这青州的刺史,现在这种时候,长安的政令,基本到不了关东,所以这类官职基本拳头的大小,公孙瓒拳头不小,所以他可以指派青州刺史。

    袁绍的发展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袁绍得了冀州,那么和幽州之间必然会有一战,他是绝对不愿去依附袁绍的,但是袁绍和他不一样,袁绍头上没人,他头上还有个刘虞,此人做派一直让公孙瓒十分不屑,这俩人是天生的政见不合,没得缓解的办法,而且此人和袁绍一直都有联络,这使得公孙瓒愈发的忌惮。

    碰巧刘虞的儿子刘和逃出了长安,走武关正好到了袁术的地盘,公孙瓒得到消息之后眉头大皱,他生怕刘虞再联合上袁术,这样他就再难找到能和袁绍抗衡的盟友了,于是联络小袁,把自己的弟弟公孙续派到了袁术身边,算是听用,也是双方联系的纽带,袁术十分乐见其成,公孙瓒将是他对付袁绍的,极大的助力。

    袁绍见袁术和公孙瓒勾搭上了,他自然也不甘寂寞,于是联系了和袁术比较近的刘表作为盟友,这袁家兄弟就这么,互相敌视,还纷纷把对方的邻居拉做盟友,互相震慑。

    就在二袁互相针对,使劲给对方下绊子的时候,曹老板来到了东郡,此时的整个兖州,已经被青州的黄巾大军,袭扰的苦不堪言,这些黄巾兵就像蝗虫一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有什么抢什么,杀人放火,根本是家常便饭。

    其实青州黄巾大部分都是老弱,能打仗的人也不到五分之一,而且黄巾军的战力,那也是有目共睹的弱,只靠人多。

    但即便如此,兖州在眼高手低的刘岱手下,根本抵挡不住,黄巾的侵袭。

    其中尤其以新上任的东郡太守王肱,最没鸟用,此人志不大,才还疏,真正的无能之辈,曹老板的眼光,自然而然得投向了此处。

    拿下东郡,将是曹老板的目标,也是历史上的曹操,称雄天下的开端。

第四百零一章 主公声威,绝不可堕!() 
如今大汉的整个关东之地,已经打成了一团,袁绍在抗击黑山的袭扰,以及外族的入侵,也对劫持了张扬的于夫罗发动了猛攻,就算如此他也不忘给袁术找点麻烦,比如周氏兄弟。

    得益于袁绍的策略,此时的袁术、孙坚正带着公孙续在猛攻周氏兄弟占据的阳城。

    而整个兖州则奋力抵抗着青州黄巾的侵略。

    刘备也在阻挡着黄巾对平原的侵攻。

    公孙瓒正在和鲜卑乌桓死磕,同时也分出一部分兵力,抵御北上的青州黄巾。

    至于陶谦则在东海采取了坚壁清野的举措,不让南下的青州黄巾,得到任何便宜。

    而并州这片地方,几乎已经有近半,沦陷在了外族的手中。

    东郡太守王肱,再战城头望着,城外黑压压一大片的黄巾贼党,心中惊惧交加,本来他坐上了东郡太守,自觉平步青云的机会来了,谁知屁股还没坐稳,茫茫多的黄巾贼就到了他面前。

    王肱丝毫没有血性,一味坚壁清野,固守东郡,他的方法是不错,但是他自身的无能,使得兵无战心,民不归附,对于黄巾贼一波波猛烈的攻势下,濮阳城已经摇摇欲坠。

    “仲德,贼势如此浩大,眼见便要破城,我等该如何自救?”王肱脸色苍白的向身边的程昱求救。

    “使君,为今之计,只能请援,别无他法。”程昱瞅了对方一眼,用十分淡然的语气说到。

    “这,刘公山此时自顾不暇,如何能来援?我等岂非尽将死于此地乎?”王肱急得满头大汗。

    “公山不行,还有他人。”

    “何人可以为援???”王肱如同找了了救命稻草一样,眼睛闪亮。

    “曹孟德。”

    “对对,险些将此人忘却,那曹操英雄了得,请他来必能扫除匪患,救我等性命!”

    王肱立刻派人出城,去曹操处请援,程昱再次瞅了王肱一眼,仿佛看的就像是一头牲畜一样,眼神毫无感情,没有丝毫的鄙视、或者怜悯。

    在濮阳不远驻扎的曹操接到求援后大喜道:“此必程仲德之谋也!”

    早在剿黄巾时,就与程昱建立起深厚交情的曹老板,在对方的配合下不费一兵一卒,都进入了濮阳,以王肱的智商必然会被曹老板,玩弄在股掌之间,王肱其实也不亏,至少他的命是保住了,曹操不会像袁绍对待韩馥那样对待王肱。

    得益于此王肱侥幸的保住了自己的命,但是有些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时值乱世,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死去,或是战死、死于战争引起的疾病,比如瘟疫等。死的人多了,自然也免不了死几个大人物。

    首先死了个公孙续,他在协助孙坚袁术攻阳城时,被周氏兄弟的乱箭射死,自此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怨恨,再也难以化解。

    然后又死了个眼高手低的,刘岱。

    “使君,贼众百万而来,百姓惊恐,士卒丧志,不可力敌。群贼携亲带眷,老弱居多,军无辎重,意在抄掠,不若集郡民、将士之力,固守东平。贼兵欲战不得,攻又不胜,久必离散,而后精选锐士,据要害之地,击之必破也!”

    这是鲍信对刘岱的谏言,但是血气方刚的刘岱,根本不听。袁绍把自己的家眷留在了刘岱家里,后来公孙瓒也派人过来交好,并且率兵相助对方,剿灭小部的黄巾贼。

    然而,青州黄巾彻底爆发之后,却正好是袁绍与公孙瓒互相再也无法和平共处的时候,公孙续的死亡,让公孙瓒深恨袁绍,他让人劝说刘岱,让其送走袁绍家小,好让他公孙瓒将袁绍的妻儿掌握在手里,不然他就撤回,派出的人马,让刘岱自己面对,那数不清的黄巾贼。

    刘岱的年纪正是棱角分明的时候,当然不愿受胁迫,执意孤行,断了和公孙瓒的往来。

    他决定自己打出一片天,让世人看看,他刘岱不是谁都能威胁的,因此刘岱才不愿听从鲍信的劝阻,执意出兵,誓要剿灭乱贼。

    至于结果么,他没多久就彻底淹没在了,黄巾贼的人山人海里,连个尸体都找不到。

    刘岱死了,那么接下来,自然是推举兖州牧的时候了,众人出奇一致得把目光放在了,入主东郡的曹操身上。

    鲍信对众人说到:“兖州无主,难敌黄巾,今王命断绝,不得东顾,值此危亡之刻,宜另举贤能,共推英主!天下分裂,群雄并起,非豪雄之士,不可宁生民,保万全,曹东郡,气廓恢宏、命世英杰,雄才伟略,海内皆知,当迎之以牧州郡,必可扫灭蛾贼,保兖州安宁!”

    在鲍信、张邈等人的全力主张下,曹老板再一次提高了自己的身价,当上了兖州太守。

    要说曹操就不是一般人,在别人拼死抵挡黄巾入侵的时候,他想的是如何将这股力量,变成自己的。

    现在他受人推举,当上了兖州牧,自然像龙归大海,虎入山林,彻底除却了身上枷锁与桎梏,迈出了他定鼎天下的第一步,也是最坚实的一步。

    曹操站在城头,居高临下注视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黄巾贼,浑身气魄收敛,如渊似海,眼中神色坚定,丝毫不容动摇,他沉声自语道:“曹操,来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如此,英雄的崛起需要机遇,但是,英雄本身的,英与雄,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元素。

    没有镇压当世的英才伟略,没有称霸天下的豪雄气概,注定一事无成。

    在众多诸侯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长天的那一队人马,也到达了长安,一路上虽然麻烦不少,但是得益于赵云的存在,贼寇匪类,根本无法骚扰到蒋干与阚泽两人。

    “赵将军、德润兄,长安乃天子脚下,不比落霞,我等行事当小心谨慎为妙,再者朝中百官,多有仇视主公之人,虽尽是些阿谀无能之辈,但若论勾心斗角,我等三人皆不及也。”蒋干对着阚泽和赵云说道,这两人都相对比较年轻,而且和他也比较合得来,这次又是为了长天办事,所以他出言提醒道。

    “子翼兄,所言甚是,泽已牢记心中。”阚泽点头道。

    “若是,有人发难,该如何?”赵云的任务是保护两人,自然想知道处事的底线,比如能不能杀人。

    蒋干腰杆挺得笔直,双眼闪过厉色,沉声道:“主公声威,绝不可堕!”

    他坚定果决的语气,让两人心头一禀,赵云了然,对方的语气显然在说,杀人不是不可以。

    三人各自抖擞精神,其实昂扬的,迈进了长安城。

    城头的李儒,面无表情的注视着,城下的蒋干一行,看了一会,他便转身,下了城头。

第四百零二章 赵谦惹怒董胖子() 
古时候见皇帝,有一套流程,不到长天这种三公九卿的级别,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蒋干等人本身是右将军所属,并非本人又不是军机要务,所以并没有优待,通传过后,蒋干一行只能在驿站等候传召。

    但是这一等,犹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蒋干知道这是被人卡住了,朝里不喜欢长天的人太多了一些,对此蒋干是有准备的,长天也为此特地交代过。

    “主公临行曾有言,若事不通顺,可去求赵谦老大人,我等久不见传召,必是有人从中作梗,二位可在此暂侯,我自去拜会。”蒋干对阚泽和赵云说道。

    很快蒋干便从驿馆出来,前往赵谦的府邸。

    老家伙在洛阳时,做了几个月的太尉,正巧遇到荀攸暗中谋划,使得百官拥护刘协奔出了洛阳,入驻长安。老头也算是朝中为数不多的打过仗的人,于是临危受命,被封为了车骑将军,执掌朝中为数不多的那点兵马。

    赵谦年迈老朽,身体不太好,很快他就因为生病而辞官,老头辞官的时候,也正是董卓西归的时候,也不知两者有什么联系。

    不过赵谦从来不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人,因此他的辞官,可能也隐含了,他不希望看到朝廷与董卓硬拼的这一层意思,毕竟以卵击石,并非智举。

    现在的赵谦是司隶校尉,负责整个京畿的安全,手上没多少人,但是权利不算小。

    蒋干的想法是没错的,不过此时的赵谦,却陷在了危险之中。

    如今的大汉虽然衰落,但是在周边那些小国家的眼里,仍然是一个难以撼动的庞然大物,只要稍稍发一下威,他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因此周边小国家的进贡,并没有因为东汉的大乱而停止,最多量少一些,以此来试探,如果他们试探的是如今的朝廷,说不定就会了解到此时汉室的无力。

    然而,现在掌权的是董卓,以董胖子的蛮横,对外的态度当然极为强硬,董卓浓眉一掀,西凉军威一展,吓得对方立刻补足贡品,甚至还遣了质子前来,期望能平息这尊大神的怒火。

    车师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车师是中亚东部的诸多小国之一,曾是汉室与匈奴进行长期大战的地方,史称“五争车师”,董卓的力量,让他们想起了汉帝国的强大,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