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虚拟三国之品评天下-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两军只不过片刻就分好了,这种能立下盖世功勋的机会,很少人愿意放过,所以后军只有,曹刘长三人而已。
袁绍引着大军,开拔了,然后开战了。
这场战斗,没有描述的必要,不再多费笔墨。
对方早有预谋,这边却贪功冒进,结果不言而喻。
因为联军的拼死奋起,曹刘长三人,全力救援,挡住了对方的追杀,才使得联军不至于,全军溃散。
但是,这次损失绝对不少,至少有两三万人,死在了这场愚蠢的战斗中。
董卓大胜联军大败的消息,立刻传遍天下,长安那边人心惶惶,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人开始把那个怂恿百官,将皇帝弄到长安的家伙,给深深的恨上了,想着到时候救把这货推出来,让他变成吸引董胖子怒火的挡箭牌。
然而奇怪的是,他们找来找去,却根本找不到源头是谁,绝大部分人当时早就被,这种从龙救驾的大功,给冲昏了脑袋。
百官十分奇怪,救驾这种事都不愿抛头露面,真不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已经因为洛阳之乱,被蒋干说动起兵的杨奉等人,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停止了脚步,转而开始与董越、段煨进行对峙。
董军大胜,自然全军将士兴奋无比,各自欢呼雀跃,然而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因为需要埋伏对方,所以这次战争选择了,一些多有山洼、谷地、树林之类,不平整的场所。
显然这样的场所对骑兵来说,并非合适的战场,骑兵在这种地带交战,势必会大打折扣。
然而因为被挡住了追袭,敌军虽败却没有溃散,仍然保持了大多数精锐的原因,董卓没有像袁绍那样,轻易追击,毕竟自己刚埋伏了敌人,如果马上反过来再被敌人埋伏,那简直成了天大的笑话。联军有长天和曹操在,董卓很是谨慎。
也因此,董军的位置并没有多少移动,所以这个地方,在这种时刻,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下一次战争的场地。
联盟灰溜溜的回到了营寨,袁绍有些失意,有些懊悔,坐在帐中闷闷不乐。
这个时候,荀攸的信,又到了。
上一次他的意见,袁绍没有采纳,这一次想必,袁绍会对大名鼎鼎的荀攸,彻底改变看法。
如果对方的言语之中,哪怕稍微透露一点点,投靠的意思,袁绍肯定一扫愁容,欣慰无比。
那么荀攸的信会说些什么呢?
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寨()
“袁公大鉴,攸闻联军新败,诸侯丧志,军无斗心,如暮色西沉,晻晻日欲暝。攸以为,不必如此。昔高祖屡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鼎定乾坤,此临危蹈难,矢志不移也。今方小败,何至于斯?孙子云:湍流之疾,可以漂石者,因势强。猛禽之疾,可以扑燕者,因节正。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钢弩,雷霆以蓄,节如发机,出则似电。贼兵虽众,一击可下也。”
“前番败者,虽为中伏。然,主因却在,乱、怯、弱三者也!乱乃自乱,只因他治,怯乃己怯,全因彼勇,弱乃我弱,皆因敌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此百战百殆之因也。明公当整饬全军,令出必行,使三军,得治其乱,得勇其怯,得强其弱,此先胜而战,不殆之道也。”
“今至尊西顾,整日惶惶,百官公卿,心有惴惴,恐见害于董贼。满朝文武,皆望明公,能力挽狂澜,持危扶颠,除灭国贼,还天下以安泰。攸在西京,亦翘首以待,欲与明公,会于长安,乞为明公,效犬马之劳,助明公,成王霸之业。荀攸拜上。”
这封信,袁绍一连看了几遍,越看脸上愁云越淡,越看越是笑容满面,最后哈哈大笑起来。
“真不愧是荀公达,此言深得我心,公达大才,旁人莫及也。”袁绍自言自语道。
袁绍当然高兴,他对于这种受到举世瞩目的感觉,最是得意,现在满朝文武百官,以及就连皇帝,都盼着他袁本初去救援,这让袁绍怎么能不高兴。
当然他对于荀攸的投靠,也同样高兴万分。当然,这相比起被百官和天子仰仗来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的。
“骁骑校尉曹操,求见。”袁绍的帐外,传来一声通报。
袁绍一听,也不让人通传,直接自己走出去,把曹操请了进来,他满脸微笑的看着曹操,问道:“孟德此来,所为何事?”
曹操一看袁绍的表情,有些纳闷,他之前正是怕,袁绍因为大败,而一蹶不振,心生退意,这样的话,讨董联盟就真的要垮掉了。
因此曹操才赶着来到袁绍的帐中,想要开解一下对方,好让袁绍打起精神,继续带头干董卓。
“操忧心本初,为兵败之事苦恼,故来献策。”曹操说道。
袁绍一听脸上笑容更盛了,果然是从小玩到大的,就是想着自己,于是亲热的拉着曹操的手,说道:“害孟德担心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次失利,可比切肤之痛,虽负疼难当,却未伤筋骨。未尝不能再战。”
袁绍突然反应过来,急忙问道:“孟德前面所言献策,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曹操说:“我观今日之战场,山丘起伏,树木丛生,极为不合骑兵,若能将此地作为战场,西凉铁骑,必然大打折扣。不如将大营,也往前挪百里。如此一来,在此地拦截董卓,于我等有大利。”
“若是擅动营寨,只怕被老贼所趁。”袁绍皱了皱眉。
“无妨,可派人于山路两侧阻敌即可,董贼能埋伏我等,我等自然也能埋伏老儿。”曹操洒脱的笑着。
“再者,董军善骑,地形不合,想必很快便能察觉,若其再次移动,将错失良机,若是我等先行,前去立寨,则必能拖住老贼,逼其与我军,在此地决战。”曹操说道。
“那若是老贼,再行撤退,故伎重演,又当如何?”袁绍问道。
“酸枣至虎牢,除此一处之外则,再无此等地貌,若董卓再退,再无可设伏之处,届时昏挥军猛击,必能大破老贼。”曹操看了袁绍一眼,十分肯定的点点头。
“好!既如此,事不宜迟,当即刻诏令三军开拔,此番定要在,老贼的埋伏之地,一举灭敌,以牙还牙,报仇雪恨!”袁绍高声断喝。
随后,大军在此开拔了,这次前军变了,变成了长天,长天不在乎当前锋,反正就算是吕布冒出来,他也有把握把对方摁回去。
西凉军,他唯一忌惮得,就只有李傕和他的飞熊军。即便是西凉铁骑,对他来说,也绝非无法战胜,当然对方这次的铁骑实在多了点,不过联盟这边的人也一样不少。
只要这次敢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立下大寨,就能把董卓拖在,那片山丘地形中,使对方不得不与联军,在这处战场交战,西凉铁骑也将会受到,相应的限制,绝对比在平原上,要好对付的多得多。
在前开路的长天,心中在想着一些问题,现在诸侯讨董,搞到这种面目全非的状态,固然有一定的自己这边的因素在内,但他深知自己绝非是主要因素,所以绝对还有其他,他暂时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比如朱俊为什么会起兵反董,更让他想不通的是,那天子刘协,为什么会这么早就到达了长安。
“是不是,会有什么人在做推手呢?”长天自言自语的嘀咕着。
作为对三国历史了如指掌的一名玩家来说,会想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毕竟这也是他比曹操和刘备等人来,真正的优势所在。
长天在心中细细的思索着一些可能,但是由于目前线索太少,他根本理不出头绪来,只得暂时作罢。
联军的失败对长天来说,是个坏消息,董卓真的很强,如果联军这边,在败个一两场的话,基本就可以等着散伙了。
其实长天现在也不得不承认,联军的那些在他眼里跟废物差不多的诸侯,此时却还是起着不小得作用。
当然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眼下他就得到了一个,让人能够精神一振的好消息。
——叮!系统提示:您建造的顶级唯一特殊建筑,武圣台,已经建筑完毕,武圣台特性可覆盖玩家麾下所有属地。另,武圣台将会抽取一名顶级武将,加入您的麾下效力。系统抽取已经成功,顶级武将正在赶来与您相见鲁肃,所需时间长短,视路程而定,敬请期待。
长天听到之后,嘴角微笑不止,心中不由得开始猜想到底是谁。
太史慈?可能。
黄忠?也可能。
甘宁?可能性不大,还有反等着他去造。
魏延?太年轻。
当然最好就是赵云了,长天自然还是心属赵云。
联军的行动,在袁绍一改之前,宽宏大度的风范之后,变得极为的迅速,很快一座新的营寨,就建立了起来。
董卓军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干涉了。
联军与董军最后的一场战役,将在此处进行。
第三百四十四章 此战过后,称孤道寡!()
“众军听令!即日起,三军将帅,上至将校,下至伍卒,皆以大汉十七禁律五十四斩,行军法。违者必斩,绝无原赦。”
“即日起,三军共制,行连坐之法!军中之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五十为屯,百人为队!伍中有犯禁者,揭之可免罪,知而不揭,全伍尽诛!什中有犯禁者,揭之可免罪,知而不揭,全什尽诛!屯中有犯禁者,揭之可免罪,知而不揭,全屯尽诛!队中有犯禁者,揭之可免罪,知而不揭,全队尽诛!吏自什长以上,至左右将校,有犯禁者,揭之可免罪,知而弗揭者,皆与同罪,定斩不赦!”
袁绍站在点将台上,对着诸侯联军所有将士,大声说道,他的话语声慷慨激昂,雄壮有力,说的话字字铿锵,睥睨天下之气,尽显无遗。
此时的袁绍,一副不折不扣的,联军盟主风范,意气风发,英姿飒爽,让人一看就觉得,他丝毫没有受到,失利的影响。让全军将士,顿时重聚斗志,再拾信心。
“好!若能贯彻此法,军心无忧矣!”袁遗等人高兴的大声说道。
“不错,夫什伍相连,上下一体,当再无有可藏之奸,再无不揭之罪,便是父兄亦不得庇其子弟,况国人呼?同宿同食,再无干令犯禁而相私者也!”孙坚十分赞同,也点头道。
袁绍继续说道:“军中将校,各路诸侯,皆乃当世豪杰,四海精英,咸集与此,非为私利,为的是匡扶天下,重整社稷!拯万民于水火,救苍生于苦难!我等当齐心协力,不谋一己之私,但为天下之治!前番虽败,然!绍之心犹未改!董贼虽强,我袁绍必诛而杀之!此番大战,绍将亲引大军,与老贼决死!!!诸君!可愿助绍,一臂之力?”
“愿随盟主赴汤蹈火!”袁遗第一个站了出来,高声喊道。
然后其他各路诸侯,也不得不站出来,齐声应和。
曹操眼中闪烁精光,似乎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袁绍,他同样跨出一步,郑重抱拳相和!
长天同样被袁绍震的一愣一愣,这货怎么突然就变的如此果敢坚决了?这是在发什么神经?不过他当然不会拆台,也一样随诸人大声高喝。
袁绍看着全军以及各路诸侯,脸上坚毅之色不改,等呼声稍停,再次喝道:“右将军长天何在?”
“在!”长天走出一步,对着点将台抱拳。
“右将军长天,讨黄巾,平西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未有败绩,今绍欲请为,大军先锋,长将军,你可敢应否?”袁绍直视长天,眼中清澈无比,诚心问道。
长天微笑道:“有何不敢。”
“好!令右将军长天,为我三军先锋,逢山开路,遇水造桥,即刻开拔,不得懈怠!”袁绍大声喝道。
“长天领命!”长天从盟主功曹手里,接过先锋大印,托在右手,左手一撩衣袍前摆,大步走下点将台。
他走下点将台的过程,居高临下的看着台下,诸侯联军的所有将士,心中有些感慨。
长天默念道:“这将是我最后一次说,‘长天领命’这四个字了,此战过后,称孤道寡,再无自谦!”
“平原相刘玄德何在?”袁绍再次喊道。
“在!”刘备踏出一步,说道。
“平原相刘备,帝室之胄,仁德之主,多次救联军于危难,劳苦功高,本盟主欲请玄德,为左路先锋,直击敌军樊稠大营,牵制敌军,玄德可愿当此任?”袁绍同样问道,眼神中竟很是恳切。
刘备波澜不惊的心中,也泛起微涟,不过瞬间就再次变得古井无波,他沉声道:“备,愿当此任。”
“好!命平原相刘备,为左路先锋,即刻开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