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帝国-第7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欧阳彬开始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刘素学加码了,“如果你们放弃要求潜艇,每年对你们的经费,多加三千万美元,同时,还有更多的情报可以分享给你们……”
既然如此,还能怎么样?
欧阳彬什么话都没有说,只能同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天蝎佣兵团这几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过他们却根本就没有操作这方面的人员,要培训,从什么地方找?
不过,黑卫的人,难道有能够开潜艇的?
“这些潜艇,苏联人不会提供技术培训,也不会留下人指导操作……”
“做好你的事情,这些不用你操心!”刘素学当即就冷冷地打断了蝎子的问话。
苏联人同意了,黑市上面的卢布开始进行贬值,天蝎佣兵团同意的二十亿美元,逐渐开始投入到苏联的黑市上面,大量的美元涌入,自然就让美元开始贬值,一来一去,让真正操作这事情的人赚得更多。
见到这情况,苏联人也知道肯定有黑卫的操作,索性就非常痛快地从太平洋以及亚洲的舰队里面调集五艘现役的战略核潜艇向着尼普多桑开去。
同时,大量的克格勃人员也开始向着尼普多桑而去!
他们认为,很大的可能尼普多桑就是黑卫的老巢。
“五艘核潜艇各怎么分配?”刘一九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顿时就有些为难。
如果全部弄到中国,显然是不行的,这非得出问题不可,但是不弄到中国吧,明明能够借鉴一些技术的,促进中国核潜艇技术的发展,问题是这个用什么名义弄到中国来?
消声瓦技术,aip系统,大功率蓄电池,先进的螺旋桨,潜射导弹,高度自动化的潜艇火控系统等等技术,都是中国欠缺的。
虽然说地下基地弄的那玩意儿已经开始进行进行制造了,但是国内本来就没有什么样的经验。
“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派出人员去那边进行学习研究,这样比较适合我们的情况。五艘全部留在那边,要是开回来了,指不定会出现什么事情!”王顺义建议着。
从苏联弄了五艘核潜艇,而且还是带着导弹的,只不过去掉了上面的蘑菇弹,不管是导弹技术还是发射技术都是中国需要的。
回来一两艘,还有几艘在外面,上面的大佬们会怎么想?
全部回来,先不说国家能否养得起,让黑卫的人怎么想?本来就损失了太多,尤其是尼普多桑现在一直都因为没有具有威慑力的武器装备,无法进攻越南的领土,使得很多计划无法实施。
有了这些核潜艇,加上黑卫掌控的蘑菇弹,如果越南敢嚣张,或者美帝敢插手,德尔塔上面的p29导弹7800公里射程,完全能够把蘑菇弹送到美帝的本土!
德尔塔虽然不够先进,但是改装了螺旋桨之后,美国的声呐探测也不容易找到踪影。
更何况,这些核潜艇,都拥有齐射能力。
尼普多桑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连后来的朝鲜都是没法跟他们比的,至少,尼普多桑有着朝鲜无法比拟的重型装备以及具有威慑力的武器!
“那就从国内派出人员到尼普多桑去吧!一艘都不要弄回来,这事情也不好解释!”一开始,这个计划都没有上报上去。
王顺义点了点头。
“我们拥有五艘核潜艇?但是咱们没有操作人员啊!”杨威完全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这可把他们给愁到了。
“操作人员不用你们担心,不过在戈公岛上面的军港基地,显然是必须要继续扩建了!”司徒雪对于这样庞大数量的核潜艇也是有些震惊,不过并没有表现出什么。
现在刘一九为这边考虑的要多很多。
“我们可没有足够的资金……”杨威皱着眉头,“而且,戈公岛不是准备建设成为大型的军舰港口吗?”
“军舰会有的,但是现在的我们,有多少大军舰?最大的吨位也不过是531!只要有了核潜艇,形成了战斗力,我们就能够进攻越南本土,完成我们的计划……”司徒雪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刘一九的计划。
(。)
1002 庞大订单却生产不了的悲哀()
“潜艇什么时候到位?现在咱们的港口根本就没法停下这么多庞大的潜艇啊!”杨威对于这事情,其实并不是非常上心。
核潜艇虽然让尼普多桑拥有了一些战略威慑能力,但是却没法加入到战争中去,尤其是现在跟越南方面的战争。
“目前,我们需要更加先进的战斗机,国内已经仿制出了f…14,我们的飞行员已经培训了很多年了,我们需要先装备战机,确保我们的制空权,然后才能确保占领了越南南部地区之后对方对我们进行狂轰乱炸。一艘核潜艇每年需要的维护费用可是不低的……”
“这些事情,都不用你考虑,这次苏联国内的收益,能够让我们装备至少四十架歼…11,这已经足够了。还有苏联的中程战略轰炸机,到时候整个中南半岛都是在我们的作战半径之内……”司徒雪有些不满地看着杨威,“那些资金,刘一九那混蛋只不过是通过我们进行洗白,所有的都得回到中国,投入到军事工业里面去!这些都是他计划好的,你觉得即使你反对,有用吗?”
杨威默默地低下了头,什么也没有说了。
刘一九的计划,他没法去反对。
因为从最开始到现在,刘一九的各种计划,都是得到了实现,而且还让知青城的势力发展越来越快。
通过中国的技术装备出口,尼普多桑方面不仅已经能够制造子弹以及炮弹。甚至已经可以开始生产中国产的7。62毫米77式自动步枪,整个配套的工业体系,都是围绕着整个不大的知青城势力范围内建设了起来。
战争潜力绝对比以前强很多。
尼普多桑缺的就是尖端的战斗力以及威慑力。但是他们不可能建立起来庞大的战机生产工厂,也不可能建立起来庞大的造船厂生产军舰以及生产导弹的工厂。
这些就需要买了。
核潜艇,战略轰炸机,虽然都还没有回到尼普多桑手中,但是却也代表他们这方势力拥有了。
剩下的就是先进的战斗机了。
尼普多桑不可能只有十多架直…91就能够满足空军的使用要求。
“有了核潜艇,对于海上补给压力更大,我们没有大型的睡眠舰艇。没有完善的海军后勤补给系统……”
“那是你们的事情,军方应该负责这事情。另外,咱们应该派人到中国国内去进行关于引进歼…11战机的谈判工作了!”司徒雪转移了话题。“目前国内跟伊朗等国的谈判再次启动,双方应该很快会达成协议,即使伊朗获得了生产技术,一开始他们也需要中国生产的战机。还有巴基斯坦。阿根廷,总共可是有300架,根据我的消息,国内能够生产的数量,每年不到三十架……”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获得战机?”杨威顿时就变得痛苦了起来。
现在虽然有着来自中国的防空导弹,不过都是一些近程防空导弹,对方学聪明了,直接在战斗机上面挂载空对地导弹。很远就进行发射,这让他们很难应付下来。
越南无法对尼普多桑的阵地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炮兵跟尼普多桑这边的炮兵几乎每天都在对射,尼普多桑有着来自中国的炮侦雷达,自然是占便宜不小,而对方则是不停地用战机携带空对地导弹对前线炮兵阵地以及指挥部进行打击,结果双方谁都没有办法全部拿下对方。
越南跟尼普多桑方面早几年之前就开始了拉锯战,要想改变,尼普多桑方面只能在拥有制空能力之后才行,或者越南方面拥有更强的空中突袭能力。
尼普多桑的人,再次到了中国。
这个时候,刚好是刘一九跟伊朗等国谈判到了关键位置的时候。
价格什么的谈妥了,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带条件,这就没有这样容易达成协议了。
每天都在谈判,每天都有进展,但是还没有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程度。
面对尼普多桑过来的人询问,刘一九自己也是有些无法回答。
“四十架歼…11什么时候能够交付,我们也没法保证,目前,不仅仅是战机的制造能力无法跟上,主要就是发动机方面以及航电系统的生产,相关的核心零部件,全部都是手工小批量生产的……”刘一九并没有隐瞒什么。
虽然司徒雪以及杨威都没有回来,仅仅只是派出了他们不是主要负责后勤的吴峰,刘一九也是没有丝毫的隐瞒。
“刘主任,咱们的资金,即使以5500万美元一架购买,也是能够购买至少四十到五十架的。目前越南对我们造成的压力,主要是空中的威胁,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占领越南南部也不是现实的……”吴峰再次强调了目前尼普多桑遇到的问题。
他们不是在意价格。
这些事情整个尼普多桑高层都没有在意,而且尼普多桑的资金来源,他也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清楚这些资金来源绝对不是尼普多桑自己产生的利润。
“这不是钱的问题,你们遇到的问题,我也知道!”刘一九有些为难,“第一批的五架战机,必须给伊朗,尼普多桑那边起码还得等几个月才能有,而且四十架也不可能完全支付。只能先交付几架……”
生产能力,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132厂虽然足够庞大,而且从一开始整个战机的生产,都是进行分工协作,很多的零部件生产都是采取外协的方式进行生产,然而,依然无法扩大太多的产量。
美国生产f…22这样的顶级战机,一年能够生产上百架。中国不行。
因为,中国没有那样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先进战机,我们……”吴峰稍微了解高层跟中国国内的情况。要说中间没有猫腻,他自己都是不相信的。
问题目前刘一九没法提供给他们足够数量的战斗机。
“先给你们一批歼七或者歼八呢?”刘一九也是非常为难。
尼普多桑的战略目标比较庞大,有了核潜艇,仅仅只是让他们拥有威慑能力,真正用来作战的,则是这些战机!
“相对苏联提供给越南的米格…25,苏…22等战机。歼七歼八性能根本就不行,目前有消息说越南在跟苏联方面谈判,准备引进一定数量的米格…29……”吴峰根本就不想要中国的这些垃圾战斗机。
不仅仅是他不愿意。尼普多桑其他的人,同样也不愿意要。
歼七以及歼八这些二代战机,他们的防空导弹都能够轻易打下来,越南有着苏联在后面撑腰。自然不可能弄不到能够制约敌人的武器装备。
何况苏联方面现在为了钱。连苏…27都要出口了。
“我想办法,会尽快提供给你们一批歼…11!”对方既然说出了这话,刘一九还能说什么?
要想让尼普多桑按照他的想法去发展,这批战机,还必须得交付给尼普多桑。
阿根廷必须得有一批,就是为了应对日不落帝国的火神;巴基斯坦也得尽快提供一批,他们要跟阿三干架;伊朗,就更加不要说了。
中国一年的产量。这根本就不够用来应付这些事情。
还不说必须得把这有限的生产能力分一部分到歼十的生产上面,蓝军需要装配。共和国的空军也是需要装备的。
“产能!产能!我们必须得尽快地提高产能。目前的谈判方式,主要就是集中在交付数量以及交付时间上面,以目前我们每年仅仅只能生产不到30架的数量,无法应付如此庞大的订单!还不要说我们必须得尽快地储备一些数量提供给我们潜在的客户!”刘一九召集了九院相关管理人员,132厂以及其他协作单位,甚至611方面的人员,讨论扩大战机生产产能的事情。
尤其是132厂的人,以及九院的三区负责人,对于这事情,都是表现出无能为力。
“刘主任,咱们要想尽快扩大产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三区的生产能力扩张,并不仅仅是针对战机零部件的生产,要想达到每年五十架甚至更多,我们的生产能力至少还得扩大两倍!运十即使不生产,还有别的设备装备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同时我们还得承担兄弟单位的顶级零配件的生产……”谢和平可不想刘一九把压力压到他们三区身上。
目前的三区,一直都是整个九院最为忙碌的单位。
“是呀,刘主任,这个我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赵良弼巴不得借着这个机会利用九院的资金以及技术实力提高132厂的生产规模。
哪怕是歼七,或者歼八,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