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帝国-第6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锐无奈,只能跟着刘一九一起上了跟在他们后面的212吉普。
“九哥。嘉陵机械厂那边的新车开发,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消息?”对于212吉普,李锐实在是有些腻了。
九院有钱,有人提出从国外引进一批公务用车,结果被刘一九给劈头盖脸地骂了回去,说什么如果连政府部门都采购国外的车,有失国家尊严什么的。这就让整个军方系统都没有办法从日本引进公务车。
毕竟现在军方手中有了钱,各种条件什么的也是可以考虑改善一番了。
一说到这个,刘一九嘴角一抽,“回去的时候去他们那边看看吧。”他不想在这事情上面多说什么,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嘉陵机械厂为什么这么长是时间都还没有弄出他想要的军车来。
就连541基地,这几年的民品发展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限制。
就因为刘主任不同意扩大生产规模。
212吉普向着132厂行驶而去,没多久就出了城,外面到处都是大片大片收割了稻谷之后的荒凉田地,无数穿着并不是多艳丽的农民在天里面耕种,这时候正在播种小麦。
田土在国内大多数地方都已经包产到户了,虽然是蓉城郊区。但是刚刚拿到田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非常高,基本上不会让地闲下来。
这一片很大的区域,将来会有无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不过,刘一九还是喜欢这种透露着生机的荒凉。就如同中国的军工行业一样。
国家没有订单,但是中东的几个狗大户国家给中**工赖以生存并且发展下去的经费,同时还给了中国的经济无比重要的外汇储备。
132厂现在并没有太过豪华,大门就是一道铁栅门,两边都有着荷枪实弹的军人守卫。
到达的时候。132厂厂长赵良弼以及总工刘宏远,611所所长黄乔松等人都是已经等在厂门口了。
“刘主任,欢迎前来视察指导工作!”对于刘一九这个年轻的高层,赵良弼等人听过了无数次,不过双方并没有在一起有过太多的接触。刘一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呆在山里面,寻常人根本就见不到。
刘一九微笑着点了点头,跟这些大佬一一握手,“赵厂长客气了。我过来看看我们的飞机怎么样了。”
看门见山,这是刘一九的风格。
他从来都不喜欢绕圈子。
一行人寒暄之后,直接就陪同着刘一九向着组装车间而去。
132厂同样是三线工程之一。只不过三线建设的时候是扩大规模,建立完善的配套生产厂。
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工作全面展开,132厂的众多配套厂开始向着民营市场而转变,很多厂在都是在生产民间市场紧缺的产品。比如各种材料,小型机械设备等等。
甚至,132厂的发动机厂专门划拨出来了几个车间,用来生产跟嘉陵机械厂的摩托车配套的摩托车发动机。
大多数的车间多是六七十年代扩建的时候建设的,虽然也就十来年的时间,但是这些厂房在轻钢结构的厂房中却非常难看。八十年代以前,国内的大型厂房。基本上全部是采用苏联的建筑模式以及设计准则,这是因为国内的大部分工程师多是传承于苏联。
而九院的出现,让轻钢结构厂房更早地进入到了市场里面。
蓉城很多新建设的厂房,都是更加美观。漂亮的轻钢厂房。
132厂同样也不不例外,外面新扩建的都是轻钢结构厂房,内部的却是那些比较低矮,采光效果不是很好的苏联豪放的厂房。
双三工程,跟国产大熊猫,是132厂两个最为核心。最为重要,保密程度最高的项目,自然各种工作也是做的非常到位的。否则刘一九这个特别挑剔的年轻领导不满了,就会让这两个项目都从132厂飞走。
“……由于这两个工程的重要性,我们就在原来的组装车间旁边专门修建了两个长一百米,宽五十六米的新组装车间。这两个车间,如果权力投入生产,一个批次可以生产16架战机……”走到最为中心的区域两个高达三十米的庞大轻钢结构厂房的时候,见到刘一九有些疑惑,赵良弼赶紧向着他解释。
刘一九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刘主任,虽然目前我们并不确定国家军队有多大的采购量,但是这个总装车间并不是专门用来组装我们的新飞机而专门建造的。在闲置下来的时候,这里面同样也可以用来组装歼七、歼八II,甚至是组装轰六……”
就怕刘一九因为这个而质疑他们胡乱开支,赵良弼赶紧解释着。
外面有着专门修建的围墙,就连132厂内部的职工,也是很难进入这里面。
外围有着军方的内卫部队荷枪实弹把守,里面还有九院的内卫部队把守。
刘一九等人进去,也依然被一一检查了证件才放行。
在外面看不出什么,一进入内部,就发现了里面的空旷。
“现在由于要组装仿制的F14以及我们的33飞机,所以另外一个车间在生产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整个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庞大车间里面,就只有两头的位置各自有着一架已经有了战斗机外形模样的飞机在几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工程师的陪伴下,孤零零地摆在两个角落里面。
中间空旷的地带,什么都没有。
凄凉。
这是刘一九看到眼前一幕的唯一想法。
“这边这一架是仿制的F14?”刘一九看到左边的一家飞机大部分的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往上面装电子设备,只有前面的雷达没有装上,当然,还有机身以及机翼上面的蒙皮。
刘一九还真没有把F14的仿制给当成一回事情。
毕竟这种战机在未来,中国空军肯定不会装备多少,这种飞机弄出来,不过是为了进行技术储备,当然,更是为了让国内的飞机设计师以及制造工程师熟悉国外的飞机设计制造工艺,看看别人是怎么布局的。
到中国的两架F14,一架为了测绘以及练技术,为了加强设计师的认识,在太平寺机场那边不断地被拆卸,组装。
另外一架,则是让132的王牌试飞员去适应飞行。
这样才能从各个方位中全面地改进仿制工作。
“发动机,航电系统,火控雷达等,跟美国的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一点,没有问题吧?”后面的两个发动机,由于还没有加装蒙皮,看的很是清楚。
“没有问题,经过我们多方的检测,九院跟长虹联合研制的301雷达,并不比F14原本装备的休斯公司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差,甚至要强上一些……”雷达问题,其实在歼八II的改进工作中就已经得到了证实。
有源相控阵雷达小型化工作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能够具有下视能力的301雷达,已经是中国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雷达了。
(。)
804 秘密的不是景泰蓝的生产工艺()
刘一九说的关于日本人在景泰蓝上面涨价的这些事情,都是历史上真的发生的。
当年,日本人从首都景泰蓝厂偷走生产工艺,然后以比国内工资高了10倍的价格,也就是每月6000元的工资,挖走核心的生产技师,再然后,那位技师蛊惑他的同事也投靠了日本人,最终让专业生产了四十多年首都景泰蓝厂倒闭。
等到九十年代日本人在发现中国方面的工厂都没有了,突然涨价的时候,做景泰蓝生意的香港人找到国内的厂家的时候,才发现,国内厂家早就倒闭了,就连工厂,为了养活退休工人,都把地皮卖给了房产开发商盖大楼了。
于是乎,中国传承了五百年,让外国人对这种精美物件赞不绝口的工艺,在神州大地上消失了。
“他们能够偷走工艺,但是无法从我们国内把我们的技术人员以及设计师给挖走吧?虽然说我们跟日本政府关系正常化了,但是民间的人,很多都是有着非常高的政治觉悟的!”紫阳真人不得不相信刘一九说的后果。
现在,有的工厂,已经是这样了。
但是他不相信国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培养出来的高级技师会被日本人的钞票收买掉。
“首长,虽然我相信大部分不会被小鬼子的钞票打动,如果有一个人被收买了,等到大家有了比较呢?这事情,我们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刘一九并没有把话说的太过清楚。
他的话,让紫阳真人瞬间就无话可说。
九院的崛起,从一开始就是在挖兄弟单位的人才。
当然,最开始人家不是挖,只是从别的单位借人。
到了后来,期限满了,那些技术人员自己就不愿意回去,因为干同样的事情,九院给他们的待遇比他们原来单位的领导干部还要好很多。
因为九院的这种行为。让国内很多厂都开始重视技术人员,甚至有的领导把本来该他们获得的待遇都给了核心的技术人员。
“你想怎么干?”良久,大佬才叹息了一口气,很是严肃地问着刘一九。
刘一九就希望从首长口中听到这句话。
这是他的目的。
“首长。我希望******同意由我们管理只有我们国内拥有的传统工艺生产工厂。”刘一九提出了自己的诉求,“该交的税,一分不少,甚至可以用我们的其他收益补贴这些厂,老祖宗给咱们留下的。咱们不能让小鬼子给偷走了……”
“这事情,需要经过开会讨论。”首长如是答复,“我们会尽快,在日本考察团来之前,会有答复。”
能够得到这样的答复,刘一九已经非常满足了。
只要紫阳真人动心了,那么,他干这些事情也就容易了。
而且,上面肯定会同意的。
毕竟,他们接手这些手工艺品生产工厂。只是为了保护,并不是如同其他的一些工厂,一分钱的税都不交给政府,全部用于支撑九院的发展。
上面想要让九院同意他们的民品单位交税,自然也得先给九院一些好处才行。
“九哥,咱们直接阻止了他们就行,没有必要把这些工厂给弄到我们的旗下吧?现在我们的管理人员本身就不够,尤其是我们对于旗下管理人员的要求比别的单位要高很多啊……”李锐有些不明白刘一九为什么想要把手给伸的太长。
刘一九说九院应该收缩产业,跟他们军工没有多大关系的业务不要去染指。
但是现在,却又把手给伸到了民族传统工艺上面。
要说这些挣钱。好像也没有挣多少钱。
“如果不在我们的手中,我们能够保证时刻监控着里面的人不会为了金钱而被收买?”刘一九有些无奈地说道,“这些传统工艺,是老祖宗给我们后人留下的。”
李锐有些不明白。反正刘一九高兴,她自然也就乐意。
更何况,这些天忙这些事情,不用天天呆在山里面,两人即使天天在一起,也没有几个时间说几句话的。
能够让刘一九从山里面的那些繁重的科研工作中出来放松一下。这是李锐最高兴看到的事情。
在日本考察团到中国前的两天,******有了答复,原则上同意刘一九的九院接管这些单位,但是具体的细节问题,需要跟这些单位的地方主管部门进行协商讨论。
“这些首长也真是的,摆明了就想要让咱们在这事情上面放血嘛!如同我们其他的厂,直接划拨给咱们多好!”郑浩被刘一九叫到了首都,准备陪同日本人参观考察景泰蓝、宣纸等传统工艺生产工厂,整天忙的不停的他,自然是非常不乐意的。
至于多增加几家单位给他管理,他在这方面也是没有什么的意见。
反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但是要让他出钱或者放弃一些别的什么去交换这些利润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高,而且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工艺品生产厂,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兴趣。
有这钱,还不如扩大他们的投资规模呢。
“没有这样的事情。这事情我们必须得干,即使给各地地方政府一些好处,也得把这些工艺保护下来。老郑,估计我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对拥有这些工厂的地方政府进行一些投资……”刘一九没有理会郑浩。
郑浩现在非常享受他目前的工作。
整天到处飞,九院的管理,民品单位什么的,只要按照刘一九的要求去发展,也没有人找他麻烦。
比刘一九以及王顺义等人呆在山里面,效果可是好多了。
“投资就投资,问题是我们在他们地方进行投资,他们根本就收不了我们的税收啊!”郑浩有些不明白。
刘一九听到这话,直接就翻了白眼。
郑浩有所悟,当即询问刘一九,“难道上面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