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帝国-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管内部镀铬工艺,这一点需要好好地研究一番,这个可以有效提高火炮在身管寿命期内弹道性能的稳定性,使火炮在身管寿命终了前始终保持弹道性能不变,射击精度不变……身管内膛镀铬,也方便维护保养,提高了防腐性能……”炮管内部镀铬的技术,刘一九也不懂,反正把这个交代出来就行了。

    到时候自然有着二区那边表面处理的技术人员进行配合。(。)

286 数控机床刻不容缓() 
在这边再次探讨了一些高管加工工艺的问题,甚至就连炮箍这样的不是非常重要的小零件加工问题,都跟几人进行了一番的讨论。

    要讨论加工方面的,自然也就不能离开三区的机械加工技术。

    这关系到整个炮身自紧工艺。

    炮箍,很简单的一个小玩意儿,但是这却关系到炮管自身的强度以及炮管的使用寿命,甚至对于精度都是有着很大影响的。

    外面有点像是一个鸡蛋的椭圆,而内部,这是一个标准圆,这孔的公差在这上面设计的不超过0。012毫米,外形跟国内目前使用的炮箍不一样,主要就是非标准椭圆小端的位置,这个并不是加工一个圆环,然后再剖开,连接起来的老炮箍加工那样简单。炮箍的两个零件,也就是一个圆环上面一边加工出凹槽,一边加工出凸台,凸台跟另外一边的凹槽进行连接。

    也就是说需要如同合页那样加工出口子,中间有孔,通过销钉进行连接。这样一来,一下子就对加工精度以及加工设备提高了要求。

    如果仅仅是普通的炮箍加工,这不是问题。

    这种使用30CrMSiA材料的炮箍,硬度比较大,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加工也是属于那种难加工的材料。

    两个零件,在最后装配好的时候,必须得如同一个零件那样,对于同轴度,圆度,平行度等等形位公差都有了非常高的要求。

    普通机床加工,基本上很难实现,这就需要一种基地并不是非常充足的设备——数控加工中心!

    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避免了。

    谢和平看到这个头大,于建国同样也是皱眉不已。

    三区的两台数控铣床,不具备自动还刀的功能。如果要加工,只能一个零件加工一个工序之后就停止加工。要么就是换刀具以及加工程序,要么就是换零件。

    换刀具以及加工程序,对于机床调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加工效率会慢得让人崩溃。至于换零件。这对于加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这可只是一个不是非常关键的小零件。这新的坦克炮上面,很多的零件,对于加工精度要求都非常高,至少对于目前三区的加工能力来说是非常高的。

    “刘主任,咱们这个没有办法降低加工精度要求吗?或者是另外换一种容易加工的设计方案?”于建国看着这个零件。饶是他这样的老师傅,也是非常头痛。

    他们不是没法生产出来,但是在手工生产的状态下,按照这上面要求的加工精度,最终,这会让他们消耗大量的工时,甚至会报废很多才能有少量的成品……

    “没有办法,这炮要想提高威力,尤其是滑膛炮,要想提高膛压。这炮箍,就是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超差。这也是全新的设计,如果换其他的设计,我们不知道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刘一九还没有说话,陈洋就一脸严肃地告诉他。

    这玩意儿,必须加工出来,而且还得严格地按照这上面的设计要求来,否则,根本就达不到效果。

    刘一九也是知道,这些零件的加工。对于新一代军工装备来说,是最为普通的。如果没法解决加工问题,他们要想提高装备的威力,这基本上就是扯淡。

    “苏联解决这样的加工问题。是采用专机生产,建设一条生产线,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根本就不可取,哪怕是把国内所有的坦克炮都换成这种,甚至舰炮的炮箍生产都交给我们。一条专机生产线的建设成本,也会让我们这些小零件的加工费用成为一个我们无法接受的数字。而美国以及西方国家,他们解决这些,就是数控机床……”刘一九无奈地说道。

    专机生产跟数控机床生产,这是解决高精度生产零件的两种方案。

    孰优孰劣,根本就不需要比较。

    熟练如果手中有着大量的数控机床,他们的一些尖端武器装备的造价,起码会降低百分之三十!为了保证精度,单件生产,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慢慢地让那些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工人们慢慢地用锉刀等工具进行加工。

    一旦小批量生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时间,在装备研制上面,这样的时间是无法耽搁的。

    建立一条生产线,如果设计进行修改,那么,这专机生产线也基本上必须进行非常大的改动,换了设计产品,整条生产线就废掉了。

    “可是我们基地里面的数控铣床,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一次加工完成……”作为一名机械加工方面的技术总工,必须对各种加工工艺非常熟悉。于建国清楚地知道基地里面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

    对于那些可以靠着工装保证加工精度的小批量生产零件,可以设计工装。

    而眼前这个东西,最终装配完成的时候是属于标准的外形,可是在加工过程中,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异形件了。

    这很有可能在试验中会因为各种强度问题,以及发现的其他问题对这个设计进行修改。

    “那就对数控机床进行改造!”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这边的王顺义,突然开口说道。“我们现在的很多零件都因为加工精度的问题,没法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同时,在这些方面,我们将来会有更多的高精度零件需要加工……”

    改造数控机床!

    刘一九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从过年前就在让于建国他们着手准备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现在于建国却没有拿这个来说事情。

    这就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进展并没有多好。

    “我们也知道,但是在这方面,工作量太过庞大,虽然曹之江他们的人员增加了不少,可是这方面不仅需要硬件设施,同时也得需要很多配套的软件系统,并且得对这些系统进行设定……”于建国把他们目前遇到的困难给说了出来。

    王顺义没有说什么,而是把目光投到了刘一九身上。

    最开始刘一九刚刚到基地的时候,基地里面的数控机床都没有人操作,去国外进行这方面培训的人没有回来。现在已经回来了,却被别的单位给截留了,因为他们只是一个战备基地,自然是不能跟别的单位去抢人的。

    当然,这是在九院还没有独立经营权的时候的事情。

    刘一九对于数控机床非常了解,从他第一个使用数控机床,并且培训了基地里面的第一批数控操作人员开始,然后再到去年曹之江弄出了小型的计算机,他主动提出来了改造这些数控机床,让数控机床的功能更加强大,加工精度更高的想法。

    基地在这方面也是比较重视的。

    随着新型的装备项目展开,很多的零件对于精度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尤其是火箭发动机,甚至上面用于控制飞行姿态稳定的翼片,加工精度都是提高了很多。

    他们制造的这些东西都是高精尖端的,总不能随便弄快板子,然后胡乱焊接在导弹的外壳上面就行了,这又不是那些外国的游击队,只要能够飞出去,能够爆炸,精度什么的有没有,都不是问题。

    他们需要精确的命中率,超高的杀伤力!

    刘一九无奈,只能开口说自己先去想办法把这个事情给处理了。

    提升加工能力,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事情。

    “在数控机床没有改造出来之前,咱们还是采取手工加工的办法,尽量弄出来达到设计要求的零件吧。研究进度不能停下来……”王顺义如是说道。

    对于他们来说,这会儿,再高的成本,都是可以接受的。

    据说美国那边已经同意了跟刘一九之间达成的技术协议。也就是说,他们九院现在有着十亿的巨额经费。后面的那些零头,甚至都没有必要去在意了,有钱了,自然就不在乎浪费这一点了,只要能够尽快地让他们的设计成功,并且证实很有威力,然后弄到坦克试验场上面去进行试验,一旦各种技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或者威力让上面的大佬们认可,他们的这个项目就算是成功了。

    “对,研究进度不能停下来……”刘一九也是认可这个。“今年的大学生即将毕业,让郑主任去催一下,我们需要人,需要大量的人!”

    刘一九现在是要疯了,他们手中没有人。

    没有人,什么事情就得要他去亲力亲为。

    这事情,简直是要了他的命,中午吃了饭,连休息都没有,就只能匆匆地赶到三区,而且把曹之江也给叫了过来。

    曹之江好长时间刘一九没有看到了,这次看到他可把他给吓了一大跳,这家伙居然现在是骨瘦如柴,两个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脸上一点肉都没有,更加没有一点血色。

    “你这是多久没有好好休息了?”刘一九无语。

    要是曹大拿出了什么问题,以后计算机这方面就得他来了。

    不为别的什么,就为了自己能够轻松很多,他也得过问这个事情。(。)

287 疯狂的科技工作者们() 
听到刘一九的问话,曹之江苦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

    “梁强,究竟怎么回事?”曹之江不说,刘一九就问后面也是脸色苍白的梁强。现在梁强可是曹之江的得力助手,软件方面不是很精通,但是在硬件上面,技术突飞猛进得不要不要的。

    梁强听到刘一九这问话,也是不由苦笑,“头儿,这事情你最好是还是问问黄老吧,他们不把自己当人,也不把咱们给当人呀……”

    说到后面的时候,梁强甚至是要哭了。

    “咋回事,说说?”刘一九一愣。

    这又关黄青榆什么事情呢?

    黄青榆貌似也没有多离谱呀,那家伙也就是疯狂了一点嘛。

    一想到黄青榆的疯狂,刘一九悚然一惊,好像明白了什么,该不会那个老家伙一直都是没有休息,然后也不准曹之江休息吧?这些老一辈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上面是疯狂的,他们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但是就是不能放下即将要取得突破的工作。

    然而,技术都是一层又一层的,突破了某一点,将会在前面有着更加大的难度,这也是支撑这些科技工作者一直干下去的原因。全身心地投入,这就让他们变得非常的疯狂了。

    他们恨不得把时间变得更多,可惜这不行,于是,只能挤压吃饭休息的时间。

    搞技术研究,这是会上瘾的,就如同后世电脑游戏出来之后,无数人为了不停地升级闯关,不吃饭,不睡觉,最终级没有升上去,关没有闯过去,人挂掉了。

    梁强的描述,告诉了刘一九这个世界的国防科技工作者有多么的疯狂。

    一开始。在他提出炮瞄雷达以及红外追踪芯片跟计算互动控制技术之后,黄青榆的团队就开始展开了疯狂的研究。这一研究,就出了事情,导弹上面的芯片性能会低一些。然后就要求与之进行无线电联络的计算机性能更好,拥有更加出色的计算能力。

    可计算机的发展,又必须得一步一步的。002基地里面的芯片研究工作赶不上他们,而他们的芯片制造能力,同样也是无法跟上这边的设计速度。这样一来。开发计算机为导弹系统进行配套的曹之江就被黄青榆给揪着不放了。

    他们的技术无法获得突破,研究进展不如他们理想的那样好,为了尽快搞出更加先进的雷达以及控制系统,他们就要求曹之江提供更好的计算机以及导弹的控制芯片,不弄出来,就别想睡觉……

    更要命的是,曹之江还在弄他们数控机床改造的关键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总成设计!

    这就让曹之江在这上面的时间更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他基本上没有精力放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改造上面的原因。以前刘一九在基地的时候黄青榆等人还没有这么疯狂,毕竟刘一九是他们的头儿,要是刘一九不爽,直接就把他们给还回298厂。他们想要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而且还是各种配套都是会围绕着他们运行的这种环境,基本上没有可能。

    于是乎,曹之江就可怜了……

    “这事情从我走了就开始了?”刘一九真的很是头痛了。

    这事情他能够说黄青榆不对吗?这一帮子的老科技工作者们的疯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