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大棋局-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事情比较多,加班到现在,等下去吃饭,然后赶明天的内容。
第135章【脑洞大开】(一更)()
一线峡果然险要,但难道只有这一条路可以通过吗?
“当然不是,”赵天伦的卫队长张柳福低声解释,张柳福出身天鹰教,是殷野王向他推荐的,赵天伦并未拒绝,“但如果他们绕道的话,需要的时间就更长,而且昆仑山区处处是险要,所以他们没有选择。”
好吧。
赵天伦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他看向前方殷天正、韦一笑、五散人等人的背影时,眼神有点不爽,因为出风头的事情永远都没有他的份。
当然,对殷天正的这种提防他可以理解,毕竟他这个光明左使是傀儡,绝对不能做喧宾夺主的事情。普通的明教教众不知道他这个光明左使是门面牌子,万一有哪几个冲昏了头倒头就拜带动了其他人,那岂不成了殷天正他们的心腹大患?
赵天伦有句话说到了他们心中——
无才无德的光明左使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光明左使。
可是,就这么在后面打酱油,也不符合赵天伦的性格,多少他也要做点什么,不然明教败亡的太快,可对他的任务不利。
赵天伦刚刚迈步上前,张柳福就凑了上来:“左使大人,前方危险,我们还是等一会再过去吧。”
张柳福没有硬拦赵天伦,但他也成功地提醒了殷天正等人。
“天伦,这边来。”
殷天正转身,向赵天伦招招手,与此同时,韦一笑、五散人等呈鸟翼状散开,有意无意挡住了两边的视野。
赵天伦撇撇嘴,跨步上前,他的左右皆被卫士环围,纵然他有心接触明教底层的弟子,也是有心无力。
殷天正在左,韦一笑在右,赵天伦身处中央,三人站在一线峡顶一块巨石旁,俯瞰山下五大门派的阵营,赵天伦咂舌不已:“想不到五大门派竟然舍得花这么大的本钱,他们到底为什么,难道他们这么想成为武林至尊?”
一线峡外,聚集着数千名江湖好汉,其中大半怕都是五大门派裹挟而来的附庸门派,甚至是过来打酱油的门派、帮派,但平均每个门派也有三四百号人——
三四百人横跨近万里的远征,这些门派也太奢侈了吧!
这数千人分成五部分,其中以光头少林和女道士峨嵋派人数最多,其次则是华山派与崆峒派,昆仑派人数最少人数,但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江湖人加入昆仑派阵营,因为昆仑派是地头蛇啊,最少对这边的地理环境门清。
有五大门派压着,他们可以暂时拧成一股绳,但一旦屠龙刀到手,他们怎么分,来一场比武论输赢?
“屠龙宝刀,代表着无上的荣耀,”殷天正笑了笑,“只不过,拥有屠龙宝刀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匹夫无罪,怀壁其可,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得,所以,他们其实是冲我们明教来的。”
“那我们明教的英雄好汉也太能拉仇恨了,”赵天伦悻悻然,“一个篱笆还要三个桩,咱们明教想驱逐鞑虏,肯定需要联合五湖四海的好汉,可现在,三山五岳的好汉都来找咱们算账了,还谈何驱逐鞑虏。”
殷天正木然不语,赵天伦的话戳中了他的心,不管是谢逊还是杨逍,都是惹事的主,当然,其他人也不是善茬。
彭莹玉惊讶地看向赵天伦,慢慢双掌合十:“左使见识果然高明,只是,眼下已成冰火不容之势,左使以为我们该如何?”
“该如何?”赵天伦耸耸肩,“狠狠地打,直到打疼了他们为止。”
彭莹玉哑然,赵天伦的回答没有错,但却不是他所想的答案。
★★★★★
战斗遽然发生,就在赵天伦他们登高而望远之时,零星的战斗已经在四处打响,不少武林中人、江湖好汉沿着起伏不定的山岭如同灵活的猿猴攀援而上,头顶明教弟子掷下的乱石如雨,却被他们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
精彩!
若非顾虑到影响问题,赵天伦真的要鼓掌了。
明教人数虽众,但真正能战者不多,以光明顶为例,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五行旗、天地风雷四门、五散人的直属教众。
但自阳顶天失踪,杨逍拉开了光明顶内斗的大剧,经过一连串的勾心斗角,殷天正另起炉灶,五散人出走、五行旗分立,在这种情况下还指望杨逍将不听话的力量养的龙精虎猛,那是想都不用想。
更何况,明教不是门派,明教的教众用在强身健体、擒拿格杀方面的精力很少,所以面对这些门派的进攻,自然是屡战屡败,但好在明教的教众占友地理优势。
殷天正的脸色正常,因为天河之畔的阻击战是他天鹰教为主力,现在一线峡战场自然是五散人为主力,死伤的不是他的心腹,他自然谈笑自若。
五行旗掌旗副使则是在观战,因为他们将承担第三波的阻击战,知己知彼,他们才能减轻自己的伤亡。
五散人愁眉苦脸,心不甘情不愿地将自己的忠心手下投入到各处的绞肉机中,同时,调拨更多的兵力支援前线,希望能够用数量抵消质量上的差距,给予敌人更大的杀伤。
厮杀声不绝于耳,赵天伦却开了小差,转向殷天正:“殷法王,我印象中蒙元鞑子是不允许行人结伴而行的,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竟然能够发生,是不是说明蒙元对天下的统治也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
“岌岌可危?”殷天正摇摇头,不以为然,“怕是言过其实了吧,一些流民而已,现在哪个地方没有流民?”
“左使此言极为有理,”彭莹玉倒是眼睛发亮,情不自禁插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蒙古鞑子不允许居民随意流动就是怕出现各地勾连,而现在蒙古鞑子想借刀杀人,让我们与中原门派两败俱伤,他们怕是打错了算盘。”
“和尚这是说什么胡话呢?”周颠翻翻白眼,不耐烦地伸出手,准备量量彭莹玉的体温,被赵天伦击溃后,周颠对赵天伦有点发怵,“不会是烧糊涂了吧?”
“一旦这些人返回家中,或者返回各自的门派;”彭莹玉指着一线峡外面的武林人士,喜不自禁,“你觉得他们还会不会老老实实待在家中,或者会不会求爷爷告奶奶让鞑子给他们一张官府路引,让他们可以离乡百里去走亲访友?”
路引制度自古就有,但在元代达到一个高峰,如果没有路引是不允许居民离家百里的,如有触犯就是杀头的罪行。
周颠摇摇头,虽然他看似装疯卖傻,但他又不真傻,如果真傻的话他现在就应该找赵天伦才是。
“这数千人中,我猜测至少也有两千多人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或者搏一把的心态,”彭莹玉眼睛越来越亮,“如果他们能够返回家中,那他们一路的经历、见闻将吸引更多的人去挣脱蒙古鞑子给我们的枷锁,去反抗蒙古鞑子的野蛮统治。”
说不得和尚轻轻开口:“视野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彭莹玉的描述给了五散人、韦一笑、殷天正不小的冲击,一时之间,面对正在血肉模糊、鲜血四溅的战场,他们集体沉默了。
嘶……
赵天伦无声地抽了一口冷气,因为他感觉这个彭莹玉太能忽悠了,竟然把他自己也忽悠住了,竟然认为山下的敌人是他们未来的盟友……
有这样喊打喊杀的盟友吗?
没错,在未来的某一天,山下的人会成为驱逐鞑虏的盟友,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打退这些山下的对手。
“既然这样,”铁冠道人张中沉吟了一下,方才开口,“那我们需要调整战术。”
惜字如金的冷面先生冷谦也难得开口:“可行。”
第136章【讨元檄文】(二更)()
一线峡的战斗更趋激烈,交战的双方因为各自亲朋好友的遇难而悲从心来,战斗起来更加的不要命。
不过,很快一个奇特的情况发生了——
一名少林俗家弟子手执梢棒打翻了一名明教的教众,但还未来得及赶尽杀绝,便被一块从旁边飞来的乱石砸中了脑袋,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就在这时,一名从后方赶来支援的明教教众迅速补位,一刀砍在少林俗家弟子的臂膀上,然后抬腿将其踹倒,拉起倒地的明教教众,撤回明教人群中,坚守阵线。
按照以前的节奏,这名少林俗家弟子中刀的部位应该不是臂膀,而是脖颈甚至是脑门。可是,不管怎样,这名少林俗家弟子捡回一条性命,而且丧失了战力,只能后撤到驻地进行治疗。
少林俗家弟子在捂着臂膀艰难后撤,沿途,他发现了好几个和他一样遭遇的苦难兄弟,都是受伤不得不退出战场。
魔教改性子了?
少林俗家弟子想不明白,前些日子在天河渡口,那一场场血战,纵然时过境迁,回想起来他仍然止不住心寒;不说天河渡口,纵然是一线峡,就在半日前,他就目睹了好几名战友被魔教斩杀,可为什么现在魔教改了性子?
不止这一边,一线峡两边都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并不是说魔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魔教已经尽可能地克制,不到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宁可伤人也不杀人。
……
“诸位,魔教此举意欲何为?”五大门派围攻明教的总扛把子、少林四大神僧之一的空闻紧锁愁眉,“魔教此举固然有慈悲心肠,但不弄清他们的真实用意,怕是对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大有障碍。”
空智此言一出,峨嵋派的灭绝师太、崆峒派五老(崆峒派由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组成,五老各为一门掌门)、华山派鲜于通、昆仑派何太冲、其他附属帮派门派首脑也纷纷点头称是,不弄清魔教的阴谋诡计,万一中了魔教的圈套,那就糟糕了。
话虽如此,魔教这样做,却让这些门派首脑心情轻松了不少——
要知道此次劳师远征,一旦有个闪失,其损失之惨重是各派都不能承受之重,天河渡口的血战,已经让这些门派垂泪欲滴了;一线峡内,可能又要伤筋动骨。现在魔教竟然收起了锋利的爪子,自废武功,不管是不是阴谋,对他们而言都是好事。
很快,众人明白了魔教并不是突发慈悲,而是用心险恶——
照顾一名死者,不需要额外的人手,只需要一个陶瓷罐装骨灰即可;
照顾一名伤者,需要不少人手,伤者越多需要人手越多,这样进攻力度就不足;
原来,魔教是为了削弱众人攻击的强度,果然是阴险狡诈,令人防不胜防!
一线峡第一日,五大门派成功地攻上了一线峡的山岭,占据了接近五分之一的地段,并顽强地坚守了下来。
胜利在望,五大门派却没有放松警惕,而是严阵以待,坐等魔教的夜袭、反扑。
★★★★★
明教的高层中文化水准并不高,因为蒙元入主中原后废除科举,文人的地位被贬低到了下九流,甚至连乞丐和娼妓都不如,由此可以推断,明教高层文化水准的程度了。
赵天伦无意中的一句话给明教高层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此,进行了激烈的商讨和争辩,最终赵天伦也未能幸免,卷入了这场争论——
“不能太拗口,你以为山外那群人是学富五车啊?”
“不能太直白,太直白会被人笑话的,你的脸皮厚,可我的脸皮薄啊。”
“这样说不妥当,民分四等,我们是第四等,如果我们这样写,容易让其他的人感觉不舒服,感觉我们是针对他们,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嗯,有理,我认识的一些蒙古人,和我们一样穷困潦倒,三餐不继。”
“君明臣良,四海咸服,这个说法不妥,我们是讨伐蒙元的,不是给它脸上贴金的。”
“应该把蒙古鞑子对我们的欺压、凌辱写出来,这样才能激起大家的公愤。”
“那这样写行不,人执笞绳,我为奴隶。”
“可以,那官府的**呢?”
“简单,有司毒虐,害民为先。”
“嗯,我们这是只反对蒙古人,还是将蒙古人、色目人联合在一起算账?”
“是啊,我们是汉人,但现在国内不仅有蒙古人,还有色目人、契丹人,如果我们不区分清楚,就会给人一种造成杀光一切胡人的印象,增加我们驱逐鞑虏的难度。”
“孔圣人曾说过,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按照孔圣人的观点,只要夷狄懂礼仪,就可以算是中国人,算是我们华夏族了。”
“那就这样说,但知礼仪,皆为华夏;无论种族,诚为一家。”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