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现在,他的手中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拼图。
剩下需要做的,便是完成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了……
star研究所。
位于研究所一角的会议室中,一场会议即将召开。
国内与star研究所存在合作关系的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派出了工程师以及代表坐在了这间会议室里。
坐在会议室的席间,王院士翻开了笔记本,就在这时,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了一道洪亮而熟悉的声音。
“我就寻思着你大概也在,没想到你这老东西还真在这儿啊。”
“哟,老孙?”看到坐在自己旁边的那个老头,王曾光院士顿时眼睛一亮,喜上眉梢道,“哈哈,真是好久不见了!”
华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总工程师孙中海!
虽然这家伙说话不怎么讨喜,但他却并不在意。毕竟从863计划算到现在,两人也算是二十多年的老交情了。
“是啊,好久不见了,”看着许久未见的老友,孙工一脸感慨,“一年多了吧,你这头发还没白完,头上的毛倒是要掉光了。”
“呵,你出门的时候怕是忘了照镜子。”王院士笑了声,毫不客气怼了回去,“只怕再过个两年,我看你这孙中海,怕是得改名叫地中海了吧?”
笑骂了一句,孙工的视线落在了会议室的前面:“说起来,这陆教授有没有和你透个口风,咱今天这会到底是要讨论什么啊?”
“他没和我说过,”王院士摇了摇头,瞅着台上的幕布看了两眼,“反正也就这两分钟的事情,你等他开口不就行了。”
在此之前,他只是听说会议上要讨论很重要的事情,但具体是什么事情,star研究所这边却没有详细说明。
正说话间,会议开始了。
随着幕布前的投影仪打开,两人不约而同地停止了交谈,和在场的其它与会者一样,安静地等待着会议的开始。
在万众期待之下走上了前台,面对着在场的与会者,陆舟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说道。
“就在一个星期前,关于第一壁结构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金陵高等研究院计算材料研究所研发的lp…1材料,在中子辐照抗性上的表现,已经达到了聚变堆的工程要求。”
台下传开了阵阵骚动的声音。
王院士和孙工两人彼此交换了一下视线,不约而同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震撼。
以及,兴奋。
台上的声音没有停下。
依旧是那清晰而稳重的声音,陆舟继续说道。
“……为了迎接这项技术的到来,我们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准备。”
“我认为,现在是时候,将我们的计划推向下一个阶段了。”
会场内一片安静,鸦雀无声。
没有任何慷慨激昂的动员之词,然而在这一刻,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捏紧了拳头,屏住了呼吸。
和现场的与会者们同样激动着,但陆舟并没有将这份激动表现在脸上。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环视了台下的与会者们一眼,用清晰而坚定的声音宣布道。
“star…2示范聚变装置。”
“从即日起——”
“开始建堆!”
第541章 选址田湾()
从物质研究所无辜躺枪到自己的签证被吊销再到华国退群iter,这一个月来肖乐的心情就像是坐滑滑梯一样,一路到底,从来没好过。
在家中等待了一个月的时间,肖乐基本上也闲了一个月。每天除了刷下arxiv,跟踪下各大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动态,就是帮着老妈遛狗。
从一项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中被人蛮横的拽出来,这种感觉是多么的难受,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了。
李教授那边暂时还没消息过来,不知道是没调整过来状态,还是暂时没找到新的课题,亦或者忙的暂时还没想起他这边。
物质研究所那边对他们这些从通用原子能公司那边送回来的博士,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安排,似乎是还没想好该安排他们做什么事情。
毕竟随着从iter中退群,所里不少与iter那边展开的合作研究课题都被暂停了,需要重新安排工作的人还有很多。
而偏偏不巧的是,国家收紧了在托卡马克这一领域上的投入,现有的经费根本支持不了那么多课题……
据说所里一片混乱,肖乐也不确定自己现在该不该回去,不过最终还是放不下所里的事情,打算再休息两天就去庐阳那边看看。
毕竟一直这么闲着,脑袋都快生锈了……
然而就在他收拾好行李,甚至连车票都已经买好了的时候,忽然接到了从所里打来的电话。
“你现在在哪?”
“上京……是李教授让你来联系我的吗?”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肖乐连忙问道。
“李教授,我们已经联系过了,正是他向我们推荐的你。苏省那边有个研究岗位适合你,我们想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肖乐一脸懵逼道:“等等,我不明白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研究岗位?苏省?”
“是的,”电话那头的男人,声音中没有任何不耐烦,解释道,“坐标在苏省,关于可控核聚变。”
肖乐试探着问:“star研究所?”
“无可奉告。”
肖乐头疼道:“就算你和我说是研究核聚变的,这个方向也太大了。至少,你总得告诉我具体是做什么研究内容,还有具体的工作地点吧。”
“具体研究内容看那边的安排,工作地点还在保密期,”电话那头的男人说,“你只需要回答我去不去就行了。”
这……
还真是强人所难的要求。
肖乐心中苦笑了一下,暗自摇了摇头。
然而,即便心里是这么想的,在去与不去之间他也只是犹豫了两秒而已……
“去。”
这种机会一辈子也就一次而已。
直觉告诉他,要是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电话那头的男人回答也很干脆,开口说:“那行,相关的手续我会帮你办理。另外,你的车票已经改签,明天下午3点记得上动车。”
说完,电话便挂断了。
看着手上的手机,肖乐脸上浮现了一丝古怪的表情。
不但连他买的车票都只查到了,甚至一句话就帮他免费改了签,这打电话给自己的人,背景怕是不简单……
至少,绝对不是物质研究所的人。
……
次日下午,坐上动车抵达了目的地,拖着行李箱下了车后,肖乐在火车站的外面站了不到半分钟,便看见一辆黑色捷达便停在了他的面前,将他送去了那个神秘的工作地点。
到了目的地之后,他立刻被现场的情况给震撼到了。
倒不是因为这里太冷清,而是正好相反,这里“热闹”的有些不像话。
十几辆大巴停在厂房外的空地上,还有各种工程设备。
光是他认得出来的标志,就有十来个,而且要么是国内等离子体物理领域顶尖的研究所,要么便是核工业集团、核工建这些国内核电领域的巨头。
隐约的,他似乎是明白了,自己到底是参与到什么项目中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也不敢相信,star研究所的进度居然如此的神速。
全世界都在猜测他们距离示范堆还有多远,他们的已经不声不响地开始了。
这时候,一位看上去五十出头的老头拿着一份贴了照片的简历走了过来,叫住了他。
“你叫肖乐?”
肖乐点了点头:“是的。”
“那行,你跟我来吧。”
看了送他过来的司机一眼,肖乐咽了口吐沫,立刻拖着行李箱跟了上去。
勉强跟上了老人的脚步,他忍不住问起了这里的情况。
“我是搞托卡马克的,你们这边大概是搞仿星器的吧,找我来这里……”
“你说的这些和我没关系,”带着他往研究所里面走去,老人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只负责带你进去。有什么问题,你问那个人就行了。”
那个人?
哪个人?
虽然肖乐很想这么问,但见老人没有任何解答他关于这座研究所相关疑问的打算,于是默默闭上了嘴。
四处打量了下,他问了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么多人,保密的问题怎么解决?”
听到这个问题,一直面无表情的老人,忽然呵呵笑了笑。
“小伙子,你知道你太爷爷叫什么吗?”
“……不知道。”
谁没事儿记这东西。
肖乐在心中吐槽了句。
老人指了指身后不远,先前开捷达送他过来的那个司机。
“想知道,你可以问他。”
……
核电站的选址要求非常高。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选址原则,地质、地表、气象、水文、环保、土建、运输、电站工艺、电网、社会等因素都必须严格考虑。
首先在地理上,厂址深部必须没有断裂带通过,而且要求核电站数千米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附近100公里海域、50公里内陆,可考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其次还有交通运输。
整个反应堆在设计上比裂变堆要复杂数倍,体积也要更加的庞大,涉及到的各个组件不可能在苏省当地完成生产,只能在各地生产之后运到厂址所在地进行组装。
综合考虑以上这些因素,整个苏省能够满足这一条件的地方并不多。
经过专家会议的讨论,以及与省政府的协商,star…2示范堆的选址最终被定在海洲田湾——田湾核电站的附近。
一来这里有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田湾核电站为三期工程预留的厂址正好可以作为示范堆的实验厂。二来是这里工程师都是核电领域的专家,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示范堆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工程问题上也能帮上不少忙。
至于安保的问题,这个根本无需陆舟操心。
就在完成示范堆选址的同时,一支团级作战单位已经抵达了该区域,并且完成了部署。
另一边,在完成了工程选址之后,陆舟也随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现场,与核工业集团的工程师们对施工现场展开了实地考察,并且就示范堆的设计交换了意见。
与此同时,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里已经集结了来自各大研究机构上千名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
为了确保这项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国家基本上已经满足了陆舟提出的一切条件。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人我带来了,”带着肖乐走进了实验室,那个老人将简历放在了桌子上。
陆舟向他点了点头。
“辛苦你了。”
老人摆了摆手。
“这点小事儿谢个啥。你们忙,我先走了。”
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老人顺手带上了门。
看着一脸紧张的肖乐,陆舟笑了笑说道。
“放轻松点,别这么紧张,我找你过来只是想问你几个问题。”
肖乐干笑了一声道:“见到偶像了,能不紧张吗?”
偶像?
听到这句话,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小伙子挺有眼力的。
他也认为,自己的颜值有当偶像的潜力。
不过……
在这里,显然不是插科打诨的时候。
轻咳了一声,收敛了说笑的表情,陆舟开口询问道:“我听物质研究所那边说过,你在通用原子能公司的diii…d实验室访学过?”
“是的……”似乎是觉得自己回答的太简单,显得不够尊重,肖乐又赶紧补充了句,“我从刚读博那会儿就跟李教授过去了,在那边访学了四年,是所里在那边待的时间最久的。”
陆舟笑了笑说:“我知道,所以才让你过来。”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然后继续说道。
“既然你在那里呆了四年的话,我相信你对那边的情况应该还是了解不少的。关于他们的加热技术,我想了解下,他们现在主要研究的是哪个方向?研究到哪一步了?”
听到陆舟问起了自己熟悉的领域,肖乐立刻回答道:“他们正在研究的主要是离子回旋共振加热方向,目前……”
认真听着肖乐的说明,陆舟食指摩擦着下巴,时不时地点了点头。
必须得承认的是,diii…d的加热技术和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很强。
后者已经被he…3原子探针技术取代,暂时无需考虑。
至于前者,虽然不是关键性的重要,但依旧值得重视。
毕竟示范堆与实验堆不同,后者可以将就,但前者将就不得。
任何技术细节上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