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世界梦长生-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第三旅,每个旅为四千人,铁血骑成为了一个拥有一万两千人的师级作战单位,铁血师除了人数少于匈奴汉国的禁军部队,战斗力丝毫不差,是铁血军一等一的部队。三个旅的旅帅分别为毛羽、冉良和崔贞,毛羽就不用说了,冉良则是在刘桀攻打中阳城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楚云破格提拔。至于崔贞则是受了打击,楚云把他弄到了身边,算是照顾自己这个便宜小舅子。

    而除了铁血师这个特殊的师级部队,其余的还有八个以骑步混合的师或者是纯步兵师以及四个纯骑兵师,八个正规师大部分师帅都是独当一面的存在。

    其中方大山拔得头筹,被楚云任命为铁一师的师帅,毕竟方大山是跟随自己最早的几个人之一,虽然方大山的水平有些勉强,但是楚云尊重了方大山的意见,他还想在作战部队。铁一师除了方大山本来的骑一旅,其余的就是步十旅、步十一旅,这两个步兵师驻扎在太原郡的在邬县和祁县,防备刘琨,楚云也没有让他们调防,索性楚云救人命方大山的铁一师驻扎在在邬县和祁县一线。

    铁二师的师帅是跟方大山同时投靠自己的二蛋也就是周斌,他表现出了强悍的防守天赋,楚云十分器重他,因此把他原来的老部队步一旅、步九旅、步十二旅整合为了铁二师,驻地依旧是釜口关。楚云准备对西线用兵,所以负责整个上党郡东侧的重任就交给了周斌。

    铁三师的师帅是自己的铁杆嫡系赵虎,他还是驻扎在晋城…天井关一线,铁三师也是由他的老部队骑四旅为班底,加上步二旅和步七旅,他负责上党郡的南侧安全。

    铁四师师帅是楚云的徒弟郭勇,他则负责平金谷这个关键的枢纽,虽然楚云占据了邬县和祁县,但是平金谷的战略位置依旧是极其重要,郭勇的忠心和能力都是铁血军中顶尖的人才,楚云非常的放心。而铁四师依旧是骑二旅、步五旅、步六旅这三个立了大功的功勋旅组成,不过为了安全,楚云调集骑暂五旅也加入铁四师,郭勇的手下是少有的由四个旅组成的师,可见楚云对郭勇和平金谷的看重。

    铁五师师帅为马辉,他更进一步成为了归降派的两位师帅之一,不但是他的能力不俗,也是楚云为了提升归降派的影响力,文臣方面有高良成和吕望,武将方面楚云也大力提拔。铁五师由步八旅、暂一旅、暂五旅、暂八旅四个步兵旅构成,奉命驻扎在中阳城,因为地理位置太重要,所以他手下有四个步兵旅。

    铁六师师帅是原步四旅旅长房艾,他手下由步四旅、暂三旅、暂四旅三个步兵旅,负责离石城、蔺县和中阳河沿岸的邬堡。当然只有三个旅一万五千人是无法防御这么大的地方的,楚云让西河郡的两万郡兵协助,这些郡兵的实力远不如精锐战兵,但是让他们防御邬堡还是不错的。西河郡跟上党郡不一样,它也是唯一一个有郡兵的郡,上党郡郡守府就没有直属的郡兵。

    铁七师师帅是原步三旅的旅长王道,铁七师由步三旅、骑九旅、骑十旅构成,除了保持了步三旅原来驻守上党郡任务,他们还需要随时支援其他地方,毕竟他们可是有两个旅的骑兵。

    铁八师的师帅是方勇,这个寒门出身的守门官从预备旅旅长到战兵旅长再到现在的师帅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他的人生巅峰。铁八师由三个新建的旅构成,分别为暂一旅、暂六旅、暂七旅,就是最久的暂一旅也才仅仅几个月而已,他们驻扎在离石城修整,随时准备跟随楚云进攻上郡。

    除了这八个正轨师还有四个纯骑兵师,虽然级别是一样的,但是骑兵师的人数远少于正轨师,这四个骑兵师驻扎在离石城,也是楚云组建的跟随自己进攻上郡的部队,毕竟胡人多骑兵,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骑一师师帅黄村由骑三旅、骑暂一旅构成。

    骑二师师帅刘海由骑五旅、骑暂二旅构成。

    骑三师师帅左颂由骑七旅、骑暂四旅构成,左颂成为归降派的另一位巨头。

    骑四师师帅鲁忠由骑六旅、骑暂三旅构成。

    这四个师加上铁八师都是楚云准备带去进攻上郡的部队,他们没有自己的驻地,这几个旅长不跟前几个师帅一样能够独当一面,都有各自的缺点,不是战功资历不够就是以进攻见长。当然成分也很复杂,方勇和左颂是属于降军一派,但是方勇也隶属于上党郡一派,左颂是跟马辉、高良成、吕望一样属于司隶州降人一派。刘海和鲁忠又代表着胡人一派,楚云手下胡人并不少,就连刘壁都属于这一派。但是刘海和鲁忠又不属于胡人派系中相同的一派,鲁忠是匈奴人,刘壁和刘海属于杂胡,他们为了表现对楚云的忠诚,互相之间不光不和谐反而竞争严重。而黄村本来应该属于元老派,毕竟他跟随楚云很早,也是流民出身,但是偏偏娶了一个元老派叛徒的女儿,因此不受元老派的待见。

    总之楚云为了平衡自己手下各派派系也是花费了功夫,当然不管怎么平衡,楚云手下的嫡系还是占据重要的一部分。楚云手下现在大体分为元老派、上党郡本土派、西河郡本土派、降人派和胡人派五大势力。

    但是五个大派系还分为很多小派系,其中的纷杂不比朝廷中的派系少,其中元老派势力最大,大部分的文臣武将都出自于这个帮派,武将中最早跟随楚云的元老派实力最雄厚,郭栓子、方大山、郭勇、赵虎、周斌、房艾都是元老派。文臣中的王廉、张彤、房艾也属于元老派。当然这些家伙也可以说是楚云的绝对嫡系,大部分人都紧紧地跟在楚云左右。

    但是元老派的人也不是铁板一块,郭栓子、方大山、郭勇、周斌、赵虎这五个独当一面的大将跟王廉、房卿、房艾就不是很和谐,前几个人是泥腿子出身,连寒门都算不上,跟后面三个世家出身的元老派关系绝对不怎么和睦。而张彤则自成一体,他不跟任何一个人交好,可以算是一个孤臣,但是他越是这样,楚云越是器重,它反而成为元老派中第一人,担任西河郡郡守。

    其余的几个派系中虽然降人派势力越来越大,但是现在阶段上党帮还是第二强大的,其中文臣中有樊高、楚成林、李晋和多位地方上的县令、县丞,他们官位虽然不高,但是却人多势众,因为元老派武将多,文臣少的特点,他们占据了文臣中的半壁江山。不过随着楚云大力提拔西河帮、降人派,他们在文臣中的话语权也在缩水,楚云是不会允许他们一派独大。武将中的方勇也是上党帮唯一的高级武将。

第九十五章 铁血军大扩军(下)() 
当然除了元老派和上党帮,另外的西河帮和降人派的实力也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铁血军扩展的步伐,降人派的实力与日俱增。

    西河帮的代表为林家和毛家这两个离石城大族,随着毛清和毛羽两个人在楚云手里越来越重要,离石城的第一大世家估计该换人了。毛家家主毛清和他的嫡子毛羽两个人现在都是旅长的高官,父子俩的官位是一样的,也算是一段佳话。虽然两人都不是独当一面的师帅,但是谁也不敢小瞧毛家两个人。而且毛家依旧掌握着铁血军的几个马场,他们是铁血军骑兵最重要的补给,光这一项他们毛家的地位就稳如泰山,楚云敢这么大规模的扩充骑兵,还不就是因为毛家给力。不过楚云也不准备让毛家马场一家独大,他还准备在西河郡新开几个,至于主人就不是毛家了。

    林家的族长林俞因为当时给铁血军找了一些不痛快,一步错步步错,所以让林家地位尴尬。不过他很识时务,知道做错之后,立刻朝着铁血军权利靠拢,不光把家族的养马场交了出去,而且大肆安排家族子弟出仕,楚云为了奖励林俞的知情识趣,任命他为都督府主薄,权利也十分不小。另外林俞的堂弟林衡也是暂二旅的旅长,职位也不低。毛家和林家两个家族就支撑起西河帮的脊梁,因为楚云在西河郡大肆招兵,组建了数个旅,因为战争火速提拔的将领不知凡几,所以西河帮在军中的势力并不小,这也是他们成为铁血军下第三势力的基石。

    降人派可以说是铁血军下潜力最大的派系,他们随着铁血军的扩张只能越来越大,很多其他派的人都是铁血军的俘虏投诚而来,但是他们却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其他派系,但是并不妨碍降人派的壮大。降人派指的是铁血军立足上党郡之后对外战争俘虏投诚而来。楚云对外战争一共两次,而数次防御战中俘获也是不少。其中文臣中的马良、高良成、吕望等人都是代表,而军中马辉、左颂、冉良都是武将的代表。说实话降人派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对比于其他派系素质都是比较高。不过这群人很少抱团,他们迫切的想加入其他派系以争取楚云的信任。毕竟降人地位是最尴尬的,比如说马良这个新近崛起的文官就绝不拉帮结派,跟张彤和莫含一样,这种人最容易取得楚云的信任。

    至于胡人派就少了许多,毕竟铁血军的宗旨就是恢复汉人江山,这群人地位比起降人更加尴尬,但是楚云却提出入华夏则华夏的口号,让他们忘记自己胡人的身份,拼死作战为自己的后代争取荣耀。而且因为一些汉人的排斥,他们反而更会牢牢的围在楚云身边。在他们加入铁血军之后,楚云使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他们不会背叛,比如说当众杀死原来的贵族、写保证书骂匈奴皇帝刘聪和羯族首领石勒等等,这让他们必须更加忠诚的围在楚云身边。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比起大部分汉人更加忠心。其中刘壁、鲁忠、刘海、刘晟等人就是代表。而且西河郡开启等级制度,也让更多的胡人有了动力,甚至很多上党郡安家的铁血军将士都迁移到了西河郡定居。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既属于上面的派系也可以说是不属于,不同于一些派系的抱团,他们虽然身份上属于某个派系,但是行为上却特立独行。文臣中的莫含、张彤、马良都是这种人,而武将中的方大山也是这样,他虽然属于元老派,但是跟所有人都关系不错。

    这几个派系互相牵制,构成了铁血军整个体系。楚云就是等待铁血军整合完毕,铁血军现在一共有战兵十四万八千人,另外郡兵县兵加起来也有五万人,总军队数量达到了二十万人,这还没有算预备役,但是别看这么多部队,但是在天下各大势力中依旧是弱小的存在,也就是刘琨这个倒霉蛋比铁血军少,但是人家刘琨有召唤术,随时能够召唤几十万鲜卑铁骑,瞬间就把楚云比没了。

    预备役也扩展到了步兵二万人、骑兵一万人,他们随时准备补充战兵的损失,预备役步兵由牛根生担任统领将军,级别跟师级平级,骑兵则由很早就投靠楚云的匈奴人鲁弟担任统领将军,这家伙性格太软,不适合战兵,楚云就把他调离了战兵部队。

    而管理后勤的保障司则由原监察司统领冯成家管理,他主要管理军队的后勤保障,当然一旦出现战事,楚云会任命其他人员具体实施,冯成家主要管理大局,并不具体于某次具体的战役。保障司的工作很多,不管管理物资,就是受伤或者阵亡的将领的后续安排和奖励他们也需要管,另外驯养马匹的马场和制造武器的作坊也是保障司管理。冯成家从监察司那个特殊机构出来,权利反而更大了,而且比起动不动就能出错的监察司,保障司反而更加的适合冯成家。

    监察司则由黄凯担任统领,并且随着人数增多,监察司分成了对外的外衙和对内的内衙,权利也与日俱增,不光是情报,还负责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跟明朝的东厂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权力的增大,黄凯满心的忐忑,历史上管理情报工作的权臣,虽然显赫一时但是大都没有好下场,还落下个酷吏的名声,遗臭万年,就如同汉武帝时候的张汤、郅都等等。楚云跟他谈了几次,告诉他只要忠心,楚云保他一生平安,他才打消了辞官的念头。只要不涉及到谋反和通敌,其余的楚云都不会怪罪。这个黄凯对情报工作十分有天赋,楚云当然不会让他尥蹶子。

    而跟监察司相辅相成的红楼,由楚莹绿负责,为了安她的心楚云收她为义妹,并且赐予他楚姓。红楼主意是跟监察司的外衙配合收集其他势力的情报,现在已经在匈奴人的都城平阳、石勒的老巢襄国和刘琨的治所晋阳都扎下了钉子,但是想要发挥作用,起码还需要几年。

    楚云除了军事上面的改革,也开始大力发展教育,楚云准备在上党郡和西河郡大肆开设学堂。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楚云做不到,但是三年却还是能够玩得起的,楚云规定所有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少年必须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