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士-第8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户部的徐大人当初为了解决钱荒的问题,成立了理财司,如今钱荒的问题已经解决,理财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罗信,这高拱真是狠啊,刚刚压缩了罗信的工部的权利,如今又要压缩罗信在户部的影响力。
罗信却不太在意户部的理财司,这和工部不同。工部没有罗信的人,所以才和高拱强行交易,将周玉安插进工部,而且工部左侍郎也是三品官,也让周玉走上了高官这一层次。但是,户部不同,徐时行已经进入了户部,而且还是左侍郎,这就可以慢慢经营了,不必争一时长短。
更何况……
理财司当初就是为了解决钱荒,如今已经完成了使命。就当给高拱一个面子吧。于是点头道
“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不过一条鞭已经实施,而徐时行通过这次理财司的经历,应该是户部对一条鞭中的税收最为熟悉的一个人。所以,我以为,理财司可以解散,权利归户部原本的部门。不过这掌管人还是要徐时行。最起码,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在一切平稳之后,再移交给他人。如今徐大人刚刚还乡,还是平稳为好。”
原本高拱是想要立刻反对罗信的建议的。
解散理财司,将权利交还给户部原由的部门,但是却要徐时行负责。这哪里是减弱了徐时行的权利?分明是增加了徐时行的权利嘛!
不过听到罗信的后面那句话,让他心中一凛。
如今徐阶刚刚还乡,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内阁不和,会被百官一个什么印象?
思索了一下道“一条鞭是大事,以后会是户部的主要事务,所以这件事交给户部尚书主要负责,由徐侍郎辅助吧。”
“行!”罗师思索了一下,点头,这已经是不撕破脸中的最好结果了。
“还有!”高拱的眼中也闪过了一丝紧张,下面这件事才是高拱最担心的“自从罗大人从北方回来,建立理财司解决钱荒之后,便一直担任实施一条鞭改革的重任。”
第1566章 舆论()
罗信心中一跳,不过面上却依旧平静。
实际上这也不怪罗信,当初的内阁中,徐阶和高拱都呆在家里,罗信就是内阁的暂时老大,而且又解决了钱荒,自然就顺势主导了一条鞭。
但是,罗信真的喜欢主导一条鞭吗?
真不是!
自古改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所以后来的谭同才感叹,华夏的改革都要伴随流血。所以,罗信并不在意将一条鞭交出去。
最重要的是,这一条鞭在历史上,原本就是张居正主导的,而且干的不错。自己又何必改变历史?
所以,罗信很平静。高拱看到罗信的平静,心中微松,继续说道:
“一条鞭原本就是马大人和张大人在做,以后还是由他们两个主导吧。我来总负责。”
内阁的几个人,目光都又望向了罗信。罗信笑了一下道:
“今天在这里我要揭露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在我心里憋了很久了。以前不说,是为了一条鞭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如今一条鞭实施顺利,最关键的是,徐大人已经还乡,所以是让英雄现身的时候了。”
张居正目光一缩,高拱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安,刚想要开口,罗信却又抢先说道:
“一条鞭不是我的倡议。”
“什么?”高拱,马芳和严纳的脸上都现出了震惊之色。
“大家不要惊讶。”罗信含笑道:“最先提出这个倡议是是张大人,而且他有着系统的方案。只是当初徐大人不同意,张大人在徐大人那里争取了多次,徐大人坚决反对。张大人才不得不找上我,让我做这个倡议人。
原本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张大人倡议的一条鞭无疑是一个振兴大明的方案。而且张大人为了大明,能够放弃自己辛苦所得和自身的荣誉,我罗信又何必在意后人的评说?哪怕是后人骂我是一个抢夺别人功劳的小人。所以,最终我同意了,而且在朝堂提出了倡议。
如今我觉得是将功劳归还张大人的时候了。
所以,对于高阁老提出来的建议,我完全同意。从此刻开始,我将手中关于一条鞭的工作全部移交。”
高拱只感觉嘴中苦涩,表面上他的目的是达到了,从罗信的手中将最具权利的一条鞭给夺了过来,变成了自己主管。
但是……
心中怎么就不是滋味呢?
张居正高风亮节,为了大明,送出自己数年研究所得,放弃自己是一条鞭创始人的名誉。
罗信不惧毁誉,倡议了一条鞭,在一条鞭艰难的时候,一肩扛之,在一条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时候,毅然归还了张居正名誉。
而自己呢?
成为了争权夺利的人。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内阁会议结束了,内阁会议的内容很快就传播到百官的耳中。在百官看来。
高拱的几项提议都得到了通过,高拱的权威开始显现,只是吃相太难看,让人心中生出抵触。
马芳和张居正获得了高拱的肯定,继续负责一条鞭。特别是张居正,竟然是一条鞭的真正创始者,这让百官对张居正高看了一眼。
至于严纳,依旧是老好人的印象。
只是对于罗信,百官都有些同情。
高拱一上位,就制造了罗信和工部,户部之间联系的困难,又将罗信手中主导一条鞭的权利抢走。
这罗信真是可怜啊!
而且罗信怎么这么弱啊,高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人怎么当老大,谁会跟这样的老大?
但是有聪明的人却给他们分析。
“罗信不简单啊!”
“不简单,我怎么没有看出来?”
“那是因为你脑袋里都是屎。”
“你不是屎你说个道理出来?”
“那我就给你说说,给罗信和工部之间制造障碍?不说这段时间罗信制作银币,已经在工部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工部尚书在工部现在已经不能完全掌控,虽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却是被罗信撬开了一道缝隙。
这个时候高拱给罗信添堵,是有着两个目的。一个是给罗信增加掌控工部的困难,一个是给王国光伸出招揽之手。徐阶回家了,高拱是准备收编这些人。
但是,先不说王国光会不会接高拱释放的善意。但说罗信,竟然成功地和高拱做成了交易,让周玉进入工部担任左侍郎,这就是罗信插进工部的一个钉子。将来工部究竟属谁,还真不好说。所以,从这一点上讲,罗信真的没有吃亏。
至于户部,只要徐时行在,而且徐时行在这些解决钱荒的问题上,表现抢眼,已经在户部有了基础。哪里是那么容易削弱罗信对户部的影响?
最关键的是高拱拿走了一条鞭的总负责,但是罗信却爆出了张居正是一条鞭的真正倡议者。张居正和罗信为了大明,不在乎各自得是和荣誉的形象,一下子就跃然纸上。
我们官员,想象太重要了。
所以,我倒是觉得罗信有些闷声发大财的意思。”
“如此说来,罗信没输?”
“离输早着呢,有得争呢。”那人意味深长,众人陷入沉思。
自徐阶离开京城之后,压在隆庆帝心头上的最后一缕阴云消散了。隆庆帝最不放心的就是徐阶,最恨的也是徐阶。
他很徐阶是因为徐阶在隆庆帝最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隆庆帝。他不放心徐阶是因为徐阶想要架空他。
如今徐阶走了,心中那根刺终于拔了出去,也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隆庆帝便彻底放飞了自我。
不再理政,不再上朝,整天就在后宫呆着,不是在床上龙精虎猛,就是在太监的引导下,寻找使自己开心的乐子。
实在是当初被嘉靖帝压抑得太狠,如今一旦放飞自我,真的是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隆庆帝原本就不是一个精明的人,当初为了生孩子,李时珍给他服用五石散,曾经告诉他也许会让他变得笨。那个时候隆庆帝根本没有选择,但是如今结果便出来了。他根本看不到也想不到,那些太监在利用他。打着他的旗号,贪污受贿,甚至搜刮民脂民膏。
*
第1567章 监军之争()
要知道大明的太监可不仅仅是呆在宫里,只能够贪污克扣宫里的用度,大明的太监是可以出宫的。而且是可以离京的,各地州府都有太监,还有军中也有太监监军。更为重要的是有东厂。
所以,这些太监是真的能够搜刮民脂民膏,而且利用东厂的势力,欺行霸市。
这些事情不是没有人知道,但是都被高拱给压了下来。
绝对是屁股决定脑袋。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徐阶是内阁首辅,高拱是内阁次辅的时候,高拱绝对会将此事闹大,狠狠地收拾这批太监。
但是,此事高拱坐在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他想的只是他那些宏大的理想目标,隆庆帝能够不上朝,不理政,这简直是对他来说,是施展自己抱负最好的环境。所以,他对那些太监的事情,便睁只眼闭只眼。
严纳现在也彻底放飞自我了,他就是要做一个上善若水的老好人,安全地混到退休。所以更是视而不见。
马芳和张居正如今忙着一条鞭,脚后跟都打后脑勺,头发都白了几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
至于徐阶的那些老人,比如葛守礼,赵贞吉等人,都牢记着徐阶的话,如今尽量低调,给罗信和高拱造成冲突的机会。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也都冷眼旁观。
而罗信,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他的手下有着王翠翘,这些事情怎么会不知道?而且还有着刘守有,刘守有就找过罗信很多次,如今锦衣卫有些被东厂压制住了,这让刘守有心中很不爽,他抓到了很多东厂的实锤,指望着罗信站出来。但是,罗信却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而且如今高拱对他打压得厉害,正在寻找他的错误,这种会得罪隆庆帝,给高拱把柄的事儿,罗信想了想,最终还是规避了。他现在很忙,在忙着工部的改革。
周玉已经在工部上任了,两个人却一直没有找到在工部改革的突破口。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没钱,高拱根本不批钱。另一个是没人,大明的读书人都视工部的技术,或者是罗信口中的技术为奇技淫巧,没有人愿意钻研这些东西。
而这两方面无疑都是改革的基础。
没钱没人,你改革个屁啊!
所以,罗信和周玉这些日子每天都愁眉苦脸地在想办法。
如此,没有人管这些太监,初始还小心翼翼的太监,便渐渐地放大了胆子,开始将手伸进了朝廷。
从初始的贪墨,到后来公开的索要,越来越嚣张。
大明管钱的是那个部门?
户部啊!
所以,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户部。冯宝他们已经开始巧立名目,对户部公开索要银钱。
比方说,给皇帝,给贵妃,给太子做衣服等等为由,像户部索要数十万两白银。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户部尚书葛守礼能够同意吗?
这绝对不能!
不说葛守礼原本就是一个十分老派的人,心中十分看不起这些没卵子的货,就是他对高拱的忌惮,他也不敢同意。
一旦他将银子拨给了內帑,高拱就可以弹劾罢免他。
所以,他拒绝了。次数多了,逼得葛守礼没办法,都躲在家里装病了。
工部尚书林云同如今也十分头疼,他原本是督察院御使,机缘巧合和徐阶默契地搭配,得到徐阶的欣赏,最终给运作到工部尚书的位置。
他原本就是御使出身,清高自傲。如今却碰上了两件最让他心烦讨厌的事情。
一个便是罗信和周玉想要改革工部。想要提高工部那些工匠的待遇,这个待遇可不仅仅是俸禄的提升,还有官品的提升。
这种奇技淫巧是林云同最看不上的,怎么可能同意?
但是他夹在罗信和周玉的中间,想要反击真的很辛苦。而就在这个时候,他又遇到了那些贪婪的太监。
每年的皇宫都有修缮,今年也不例外。而那些太监如今贪婪之心已经暴涨,巧立名目,比如树木修缮屋脊,修补家具等等,明目张胆地扩大预算,甚至去工部看到库房内有什么自己喜欢的,值钱的,就以各种名目要走。
林云同原本就是一个火爆性子,又是御使出身,如何能忍,当即上书,将状告到了隆庆帝那里。上书中直言,宦官弄权,破坏朝纲。若不罢斥,臣请乞骸骨。
这就是要和隆庆帝摊牌,你在这么宠信太监,老子不伺候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