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姓厶煜轮狻�
但刘备的辉煌只如昙花一现,关羽败麦城,丢了荆州,而孟达携东三郡降魏,无异于雪上加霜。丢掉荆州和上庸东三郡的蜀汉政权,最终也只能是退守巴蜀汉中,山川的隔阻虽然有利于防御,但同样不利于进攻,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蜀汉频繁地对外用兵,但一直困囿于蜀地的崇山峻岭之内,不得寸进。
反复无常的孟达因为在魏国没有受到良好的待遇,又一次生出了叛逆之心,想回归蜀汉,但司马懿却没有再给他机会,孟达身死灰灭之后,东三郡也就再次寂寂无闻了。与战火连绵不断的关陇相比,虽然同样地处于魏蜀的边境,但四十余年来,东三郡这里却始终不曾发生战争,一直维持着和平的状态。
在蒋琬执政的时期,倒是曾提出东沿沔水东下,兵取东三郡的计划,但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各方的反对,理由也很简单,水路出兵容易,但如果失败,想要返回就难了。在各方的阻力下,这个计划最终流产,后来蒋琬去世,也就无人再提及东取上庸的计划了。
东三郡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特殊的区域,重山叠嶂,山险水恶。丛山环抱。四塞险要。自古号为奥区,三郡之内,自成一体,往来频繁,但对外却是封闭状态,长期与世隔绝。
攻打东三郡的难度的确很大,攻易守难,从汉中东下。地势呈阶梯性地下降,攻下去有如猛虎下山,但往回退却是高山仰止,兵法上讲究的进退自如在这里很不适用。
但刘胤此刻却是别无选择,司马昭试图想用围魏救赵来化解钟会的危机,自己又何尝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当天刘胤就率兵离开了阳安关,汉中的兵马,仍旧留守在汉中,蒋斌仍守汉城,王舍仍守乐城。至于阳安关,刘胤则安排柳隐来驻守。不过那数千的魏军降兵,刘胤却一个不留地带走了。
汉中一直以来就是大将军姜维的防区,驻扎汉中的兵马,也是直接隶属于姜维统辖的,只是这两年多来,汉中诸围被魏军所围攻,不得不各自为战,与姜维失去了联系。如今收复汉中,这些军队自然要重新归建,刘胤也就没有动用汉中的一兵一卒。
各部队之间都有不同的隶属,为了作战的需要,衔职较高的将领可以临时地指挥别处的部队,但在战后,原本的建制和隶属关系还是不能搞错的。当初刘胤的安西军成立之时,傅佥的阳安营原本也是隶属于姜维麾下的,经过刘禅的特批,才划归到了刘胤的麾下。
以刘胤目前的权限,自然是无法将汉中的军队划归到自己的军中,当然刘胤也没有想要吞并汉中军队,更不想因此而激化与姜维的矛盾。大敌当前,内斗倾轧无异于是最愚蠢的做法,只有一致对外,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蒋斌、王舍、柳隐亲自出城送行,对他们而言,刘胤无疑于是救命恩人,如果刘胤没有来救援,或许汉城乐城还有黄金,此刻都已经沦陷了,坚持了近两年的时间,汉中的蜀军真的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大恩不敢言谢,将来刘将军如有用得到我蒋某人之处,直管开口,斌效死以报。”蒋斌拱手说道,言辞恳切,发自肺腑。王舍和柳隐也同样地表示感激,刘胤之于汉中,功莫大焉。
刘胤淡然地一笑道:“蒋将军太客气了,同是汉室之臣,守望相助乃是本份,何须言谢。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回吧,汉中的防务,就拜托诸位了,希望将来在伐魏的战场上,我们还有再次并肩作战的机会。”
蒋斌、王舍、柳隐与刘胤揖手而别,望着刘胤策马绝尘而去,不禁是唏嘘不已。
刘胤就这样地离开了汉中,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的云彩。
但刘胤的心间,依然满是沉甸甸的收获,如此顺利地收复汉中,也有些出乎刘胤的预料。汉中的光复,对于目前以关陇为根据地刘胤大军而言,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没有了后顾之忧,整个关陇地区就变得坚如磐石,刘胤只需要全心全意地经略东路,防备来自关东的反扑就可以了,潼关至武关有山河之险,当年的强秦就是因为坐拥关中之地,才能虎视天下。
想当初穿越而来,蜀汉将倾,社稷倾危,整个汉家王朝都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刘胤硬是凭着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在绝境之中冲出了一条血战。如今关陇在握,汉中光复,就连巴蜀之地也已经收复了大半,蜀汉政权最危急的时刻已然渡了过去,接下来,就该巩固现有的地盘,准备伺机而动扩大战果,刘胤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兴复汉室就不是一句空话。
到达黄金之后,刘胤吩咐军队稍作休整,此番东下东三郡,刘胤便计划着走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一路从阳安关走来,刘胤已经是下令征调沔水上所有的官船渔船。
由于沔水水浅湍急,水势无常,所以在汉中,无论是官府还是商旅,所使用的都是那种比较小的客船渔船,根本就没有象东吴那样的大船大舰。不过船在再小,也可以装载不少的东西,这对试图利用水路来运送粮草物资的刘胤而言,聊胜于无。
不过想倚仗水兵的优势,却似乎是很难实现,现在时入四月,正是沔水的枯水期,险滩礁石星罗棋布,许多的船只一不小心地就搁浅在了在河道上。
刘胤在黄金完成集结之后,率军水陆两路,顺水东下,望东三郡的西城浩荡杀来。(未完待续。)
第466章 轻取西城()
ps:此为防盗章节,正版读者请稍后再订阅。
如果陇西之失只是伤及魏国的皮毛的话,那么失去关中可谓就是伤筋动骨了,这一点贾充很清楚,自古得关中者得天下,周、秦、汉盖莫能外,曹操也是在得到关中之后才真正算是奠定了曹魏的基础。
何况关中还是前往益州的必经之路,目前在益州作战的钟会兵团全部的粮草辎重全部由关中供给,一旦关中失守,这对钟会兵团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关中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此刻的国之根本正在因为街亭之战的失败而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贾充也是担心关中守不住,故而才提议司马昭调钟会的一部分军队回援关中,以助司马望守长安,毕竟现在洛阳一带几乎是无兵可调了。
司马昭轻轻地摇了摇头,调动钟会的人马回援,那就意味着他整个战略体系的失败,这一点是让有着雄心壮志的司马昭所无法接受的。
现在益州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钟会在益州已经攻克了雒城,只要在拿下涪城,整个成汉大道就可以打通了,整个益州的局面就会打开,此刻若是抽调魏军回关中,无异于釜底抽薪,本来慢火熬炖的一锅好粥最终可能会变成夹生饭。
但司马昭就不担心关中有失吗?
他当然担心了。关中的重要性司马昭如何不清楚,一旦关中失守,整个河洛便芨芨可危,这种危及司马家族统治的事情,司马昭一定会尽全力阻止。
虽然洛阳一带现在无兵可调,但司马昭并没有太慌张。司马望在街亭只是吃了败仗,并没有全军覆灭,尽管损失了两万多人的军队。但司马望的手中,仍旧有近八万的军队。主力尚存,就算司马望不再具备重振旗鼓,再攻陇西的能力,但自守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他能再坚持三两个月的时间,司马昭就足可调动其他地方的兵马来救援了。
司马望的能力,司马昭是很清楚的,只能说街亭之战的失败是一个意外。正如贾充所说的,司马望是败在新式的装备上,并不是说司马望的能力就打了折扣,做为魏*界的顶梁柱,司马昭对司马望的信任还是很深的。
关中一直是魏军的重要防御地域,蜀汉的历次北伐,就是集中在关中和陇右一带,这也直接地促使魏国不断地加强关陇地区的防御体系,几十年的积淀下来,以长安为中心。包括陈仓、眉县、武功、扶风等城的防御有如金汤一般。
当年司马昭担任安西将军的时候,就曾驻守雍凉,对关中的防御体系和险要地形是了如指掌。司马昭相信,以司马望的能力,守住长安丝毫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说别的,就是陈仓这道险关,刘胤想跨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长安做为前汉都城,关中三辅的核心地带,其城垣的坚固程度。完全可以和洛阳相媲美,司马望以八万雄兵坐镇长安。司马昭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关中可能会守不住。
一次小小的失败就能动摇司马昭问鼎天下的决心?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司马昭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经历过的风雨何止一点两点,他早已淡看荣辱成败,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一次战役的胜负决定不了什么,魏国底蕴深厚,又岂是刘胤这个跳梁小丑可以动摇的?
司马望已经恢复了平静,淡然从容地道:“钟会之军不可轻动,孤相信子初可以胜任镇守关中之职。何况长安也只需坚守三四个月的时间,彼时各州郡人马调至,孤必亲征之。孤倒也看看,这个刘胤究竟是何等样人,能将雍凉之地搅个天翻地覆。”
贾充有些担忧地道:“若不调钟会大军回援,只怕司马骠骑这边会吃紧些,关中得失,大于益州,晋王三思。”
益州是既得利益,司马昭又如何肯轻易的放弃,而且刘胤偷袭陇西,颇有点围魏救赵之意,司马昭又如何肯轻易地就范。在这一点上,司马昭还是很固执的,他始终认为刘胤不过是癣疥之患,不足为患,不管是刘胤是初入陇西之时还是取得街亭大捷之后,司马昭的这个看法根本就没有改变过。
他轻笑了一声,道:“想一口吞掉我关中八万大军,想来他刘胤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长安城固若金汤,陈仓关坚如磐石,我倒要看看,凭他的几件新式装备,就能拿下我虎距龙盘的关中三辅?”
┄┄┄┄┄┄┄┄┄┄┄┄┄┄┄┄┄┄┄┄┄┄┄┄┄┄┄┄┄┄┄┄┄┄┄
随着司马望的退兵而去,街亭之围也就不战而解了。
傅著本欲带兵追击,刘胤看到魏军旗帜严明,队列齐整,便喝止傅著,道:“司马望进退有度,阵法严整,不愧是魏之名将,既然他从容而退,必定留有后手,追之无益。”当下传令各军勿要追击,在街亭旧城处下寨。
此刻傅佥在山上瞧得魏人退却,初时以为是魏人的诱敌之计,并没有理会,没过多久,就瞧得蜀军旗帜飘扬,原来是蜀军援兵已到,山上的蜀军欢呼不已,傅佥带人亲自上山来迎接刘胤。
刘胤看到浑身浴血的傅佥,不禁深为感动,道:“岳父镇守街亭,力拒司马望,劳苦功高,当为此役第一功。”
傅佥呵呵一笑道:“当年马谡兵败,就是败在水源之上,文宣用妙招在山上贮水,解决我军后顾之忧,魏人再想拿下街亭,无异于痴人说梦。要说这第一功,还非是文宣莫属。”
刘胤微微一笑,当年的马谡,如果真能让士兵喝到水,何愁守不住街亭,历史再一次重演,自己可不能重蹈覆辙,有充足的粮草饮水做保证,守住街亭一占也不困难。如果说马谡只是因为时运济而沦为后世人的笑柄,那么今天在这里自己就要(未完待续。)
第467章 打土豪()
申家在上庸西城是首屈一指的世家豪强,其地位在东三郡是超然的,也是其他士家豪族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申家在东三郡,那就是一重天,当年申耽申仪兄弟能在魏蜀之间左右逢源,凭借的也就是这个名望资历。
申权是申仪之子,申仪当年在孟达叛乱意图归蜀之时,密报了司马懿,与司马懿里应外合诛杀了孟达,因功拜魏兴太守,封真乡侯,后加封楼船将军。申仪死后,申权便继承他的爵位,继续担任魏兴太守,屈指算来,已经是二十年多年了。
加上申仪,申家在魏兴太守这个位置上呆了有超过四十年的时间了,居官如此之长,在整个的魏国境内都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申权在西城,那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但这个土皇帝的架子,却在一日之间就倒塌掉了,让做了俘虏的申权好生郁闷,但他得知眼前的这位就是攻占了关中陇右,让司马望身死灰灭的蜀汉镇北大将军刘胤的时候,顿时一点脾气也没有了,诚惶诚恐地伏地请降。
申家在上庸西城算得上是一个土豪,放眼天下,却根本算不得什么,而司马望可是当朝骠骑大将军,赫赫有名的宿将,这样的顶尖人物都败亡在刘胤的手中,足可见刘胤的可怖,申权在刘胤的面前,可是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喘的。
刘胤对他倒是很客气。申家在东三郡那可是名门望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