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后的三国-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不就是说魏雪舞为了报杀父之仇来行刺天子的吗?”张乐道。
“不错,魏雪舞亲口供认,此次行刺就是为了替父报仇。”
一直默不作声的赵卓说道:“不管出于何种原由,行刺天子也是谋逆大罪,只要是报于朝廷,雪舞姑娘终究是难逃一死。”赵卓显然看出来刘胤有私心回护雪舞的意思,故而直接了当地说了出来。
刘胤自然是心如明镜。道:“二位贤弟,当年魏延谋反的那桩公案,朝廷上下也是传得沸沸扬扬,你们可曾从父辈们的口中,了解一些真相?”
魏延被诛是在二十九年前,张乐赵卓都只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自然不会对此事耳闻目睹,但他们出身门阀世家,高官显贵,未尝不会从长辈的口中了解一些事情的原委。想要说服他们。首先就得让他们同情魏延,这样才有机会。
张乐粗声道:“魏延将军造反之事,原本就是子虚无有,都是那个可恶的杨仪恶人先告状。皇上和朝中的大臣偏听偏信,才造就了这起冤案。要我说,那个杨仪才是真正的该死,后来还口出狂言,说要我当初带兵就该如何如何,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合当弃市。皇上也真是,明知杨仪是奸臣,就该为魏延将军平反昭雪,拖了这么多年,让天下有识之士都寒了心。”
赵卓亦道:“先父在世之时,每忆及魏延将军都嗟叹不已,魏延将军是季汉难得的勇将,半生征战,功勋卓著,只可惜下场如此惨烈,落得个被满门抄斩的下场。今日得知其有遗孤在世,真幸甚之至,在下倒是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右丞大人可以法外容情,保全魏氏这点仅存的血脉。”
刘胤忍不住多看了赵卓一眼,平时看赵卓沉默寡言行事干练,没想到他竟然是心慧细致之人,刘胤方才只是微微露了一点为雪舞开脱的心思,赵卓就已然猜到了,并率先提了出来。
于是刘胤顺水推舟地道:“我也正有此意,魏将军为国尽忠,立下过汗马功劳,却蒙受不白之冤,于情于理,对应对她的后人网开一面。既然二位贤弟都有此意,为兄这便下去安排,只是此事极为机密,断不可为第四人知晓。”
张乐哈哈大笑道:“大哥,你要是不放心的话,我两个给你立个誓如何?”
刘胤瞪了他一眼,道:“张乐你个混球,我要是信不过你早把你给灭口了,还轮得着你在这儿聒噪。”
赵卓拱手道:“右丞大人放心吧,我等虽非英雄,但也知一诺千金,今日之事,绝不会向外人道之。”
刘胤拍拍他的肩,道:“卓兄弟,这老是大人大人叫着,多生分,从此以后,咱们就是兄弟,生死同心,患难与共,如何?”
赵卓目中闪过一丝异色,抱拳正色地道:“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赵卓虽然也是名将之后,但赵家的地位明显地比贵为外戚的张家要低不少,他的父亲赵统生前最高也只做到了行领军虎贲中郎将。
刘胤呵呵一笑道:“黑鲨的尸体,就劳烦二位贤弟处置一下了,愚兄先行告退。”
张乐赵卓二人应了,刘胤便转身而走,还没走到门口,刘胤就听得张乐幽幽地来了一句,差点没有让他眼一黑撞到门框上。
“都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裳,咱这大哥却是重色轻友,真是交友不慎呐!”(未完待续。)
第226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
ps:正版读者十分钟后再看
“走的这么毅然决然,连头不曾回一下,这妞也太过绝情了吧?”身后传了张乐酸溜溜的声音。
刘胤回头一看,是张乐和赵卓并肩而来,张乐一张招牌似的猥琐笑脸。
“大哥,就这么让她离去,是否妥当,万一她不死心,还想再对陛下不利……”赵卓隐隐有些担心。
张乐一脸贱贱的笑容,接口道:“就是,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大哥你真得狠心放手?你拼了这么大的风险去救她,她好歹也得以身相许来报答才是。”
刘胤瞪了他一脸,张乐这家伙永远都是不分场合的口无遮拦。“我相信,经过此事之后,她也会把报仇之事看得淡了一些,不会再做鲁莽之事了。怎么样,黑鲨的尸体处理了吗?”
“在庄外找了个地方埋了。话说黑鲨已经死了,这个案子也该了结了吧?”张乐道。
“是该结案了。走吧,回中尉府。”刘胤吩咐下人将马牵来,与张乐等人返回了中尉府。
虽然到了结案的阶段,但琐碎的事情依旧还是不少,光是提审人犯,整理卷宗这些事就够忙个不宜乐乎了,毕竟这次抓获的人犯太多了,整个中尉府的地牢内人满为患,光是每天提审犯人做笔录的工作量就挺大的,那些人犯若是配合的话,便会顺利一些,遇到个别死硬顽抗的分子,不免会上几道“硬菜”来招呼一下,审讯自然会拖延很长的时间。
审讯的内容千篇一律,所有的人犯都会被问及姓名籍贯代号职务,和谁单线联系,如何传递情报,到目前为止,一共传递了多少份的机密情报等等诸如此类。
机械似的审讯让张乐赵卓这些主审人员也都有些疲倦了,此案的关健人物黑鲨已经毙命,做为整个情报系统之中的最高人物。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黑鲨再掌握更有价值的情报了,所以这些审讯更多的成为了一种例行公事。
比较好一方面是由于黑鲨黄染等人死亡暴毙的因素,这些虾兵蟹将们倒是出乎意料地配合,除了个别的死硬分子之外,大多的间谍招供的倒是比较利索,也算是大大减低了中府差官们的工作量,否则个个视死如归拒不开口的话。还不知要审到猴年马月。
刘胤虽然没有亲自主理审讯事务,但他这几天一点也不轻松。光是整理汇总这些审讯笔录就够他头疼得了,中尉府的主薄在刘胤上任之前就已经因病致仕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主薄一职暂时空缺,虽然有右式道冯全来协助刘胤处理案牍,但显然冯全对文案工作也不太在行,望着撂集如山的卷宗,刘胤很是头大,看来当务之急。还得找一个称职的主薄才是。
中尉府上下,对于刘胤的目光和善和崇敬了许多,当初刘胤从羽林郎一步跃升到了中尉右丞的位置上,虽然是皇帝钦命的,但众人眼里的不屑和嫉妒却是溢于言表,没有一个人会看好刘胤,在他们的眼中。刘胤不过是一个披着皇室宗亲外衣的纨绔子弟。
成绩可以证明一切,刘胤上任之后,只用十天的时间,不但一举破获了青城山刺驾案,而且顺藤摸瓜地铲除掉了魏国潜藏在蜀都的一个最重要的间谋机构,成绩蜚然。自然让人刮目相看。
轻视刘胤的人没有了,嫉妒刘胤的人也只能在背底里暗自忌恨,刘胤在中尉府的人气和威望陡然间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连执金吾何曾这样的老官僚见到了刘胤都是笑容可鞠。
何曾已经是临近致仕的年纪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然说这次破案全是倚仗刘胤的功劳。但何曾身为中尉府的一把手,在临致仕之前,捞到这样的一份“政绩”,也算是让他喜出望外。
“陛下已经下诏,明日传刘右丞入皇宫觐见,此次破案,刘大人居功至伟,陛下定有厚赏,恭喜恭喜。”
刘胤正忙着整理卷宗,看到何曾进来,忙起身见礼,只是刘禅召见的事,倒让他有些此事自己一直已经是很低调了,没想到居然也传到了宫里。
“陛下明日就要召见?可案卷到现在还没有整理出来,这可如何是好?”刘胤一脸犯愁地道。
“这么刘大人还需要亲自署理这些文书吗?交给底下的人办即可。”
刘胤有些无奈地道:“蔡主薄因病辞官,下等书吏已不堪能用,这案牍如山,若不亲自动手,越发能难以交差。”
何曾道:“明日觐见陛下是头等要事,刘大人不妨先整理一些紧要文书入宫,次要的以后再行处理未迟。不过说到这个主薄,空缺已久,是该选拨一贤良之士履任了,要不然岂不把刘大人给忙坏了。”
刘胤当即道:“下官闻观阁令史陈寿颇有才华,不知何大人是否有些门路将其调到咱们中尉府来?”
何曾哈哈大笑道:“这有何难,不过是一个六百石的小官,改天我和吏曹尚书打个招呼调动来便是,刘大人既然觉得此人有才华,理应调到咱们中尉府才是。”何曾是中两千石的高官,自然对六百石的小官浑不在意。
刘胤却很高兴,能把陈寿这样的人才揽到自己的麾下,可是大大的收获。
何曾含笑道:“此番刘大人立此殊功,满场文武俱都惊动了,人人盛赞刘大人年轻有为,雷厉风行,咱们中尉府的人也跟着是扬眉吐气,真是很久没有这么畅快过了,呵呵。”
刘胤淡然地道:“何大人谬赞了,逆魏细作猖狂,此番能够擒获申原,也仅仅是伤其一指而已,何况申原又被逆魏细作灭口,亦是我之过也。”
何曾道:“刘大人何须自责,瑕不掩瑜,瑕不掩瑜。能铲除如此多逆魏潜藏分子,刘大人功勋卓著。”
寒喧了一会,何曾告辞离去。刘胤陷入了沉思,明天就要见刘禅了(未完待续。)
p
第227章 不翼而飞的奏章()
ps:正版读者请十分钟后再看,谢谢配合
看着邓良远去的背影,征西将军留平鼻孔里重重地哼一声,轻蔑地道:“伶牙利齿,巧舌如簧,蜀国就剩下这些人了,难怪都要亡国了。”
朝堂上的几位文武大臣都面露出会心的微笑,吴蜀虽然是同盟,但相互之间却未必待见,正如蜀人看不起吴人,吴人也从未正眼打瞧过蜀人,当然这个也仅限于私底下,背后的相互嘲讽显然早已是一种惯例,当着蜀国的使臣的面,倒也没人干出失礼的事。
孙休也笑了笑,这样的亲和力显然可以拉近与大臣们的关系,他道:“正如诸卿猜测的一样,蜀主刘禅派使臣来是向江东搬救兵的,诸位爱卿如何看?”
留平性子最直,粗声道:“他蜀国亡不亡,关我们什么事,凭什么要让江东子弟们去流血,就算救蜀国下来,我们大吴又有什么好处,难道蜀国肯割让几座城池出来?依某之见,一个字,不救!”
“你这是一个字吗?”抚军将军步协斜睨了他一眼道。
留平脸一红,不过他依然粗声粗气地道:“某就一个大老粗,斗大的字识不得几筐,不过某就认个死理,没好处的事,不干!让江东子弟流血流汗,那些夸夸其谈的家伙却坐享其成,门都没有!”
荆州刺史施绩慢条斯理地道:“我倒是认为邓良的话几分道理,方今天下魏强而吴蜀弱,吴蜀联手。方能保住天下平衡之势。三足鼎立之局。始于赤壁之战,正是因为当时孙刘合兵,方能击败了如日中天的曹操,才筑就吴蜀魏三分天下的格局。今魏国强势伐蜀,如果我们坐看蜀国灭亡,焉不知蜀亡之后魏会不会乘势兴兵伐吴?唇亡齿寒,一点也不假。陛下,臣以为蜀国需救。而且得尽快出兵,以目前的形势,蜀国恐怕撑不了多久。”
孙休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将目光投下了其他几人,道:“诸卿可有其他意见?”
侍中张布道:“方才留将军所言也是有些道理的,话糙理不糙,咱们大吴可以派援助蜀国,但天下没有白吃的筵席,蜀国总得拿出一点诚意才行吧。不想付任何的代价,空手套白狼?那就非常地抱歉了。江东将士的血可不是白流的。诸位所在的这块荆州之地,想当年周瑜大都督率江东子弟浴血奋战火烧赤壁才得以大败曹操,刘备做了些什么,坐享其成独吞了大半个荆州,美其名曰是向江东‘借’的,但结果呢,却是有借没还,一赖赖了十一年,若非先帝英明果断,趁着关羽攻打樊城的机会拿回了荆州,这荆州若是等蜀国还回来,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众人皆以为然,频频点头。这刘备借荆州的典故,在江东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三岁的孩童都耳熟能详,这与东吴刻意的宣传不无关系。在江东版的收复荆州故事中,东吴是处于弱势的一方,荆州一地,被刘备巧取豪夺了,这个老赖,说好今天还明天还,就是始终不还,开始的时候承诺着打下益州就还,可真得打下益州了,一样耍无赖。孙权做为债主,为了讨还荆州,求爷爷告奶奶,什么招数都使尽了,就是拿这个泼皮无赖没有办法,最后被逼急了,兔子急了还咬人不是,乘着关羽北攻樊城荆州空虚的机会,一举夺回了荆州。
天下人都在骂孙权背信弃义不守道德,我们江东冤呐,真的是冤死了,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