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科大唐-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目前居然被生产力这支饕餮巨兽给吓破胆了,时不凡已经成功的放出了生产力进步这只吃人的饕餮巨兽,不但逼迫大唐前进,不断逼迫大唐进行主动改变。如果大唐不改变,那就犹如时不凡所说,最后被生产力这支饕餮巨兽给赶上,甚至会产暴力的调整,那大唐将会因此成为牺牲品。
李世民怕了,他一直希望维护打听那个李家的江山,如果连李家的江山都维护不了,那什么都是虚的。现在生产力已经不可阻挡,这支饕餮巨兽已经在后面追赶,大唐只有一条路,只有不断往前,不断加快速度。让大唐整体进步速度超越生产力的进步,这样才是真正的保持安全的可能。如果进步速度慢了,那迟早会被这只名为“生产力”的饕餮巨兽给吞噬。
甚至房玄龄还是第一次看到李世民如此的害怕,如此的虚弱,如此的无可奈何。当年你怕啊战场再凶险,哪怕李世民几次被乱箭瞄准,李世民的战马几次被乱箭射死。甚至后来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骏里面有好几匹都是替李世民挡箭而死的。当年李世民哪怕是战马被射死,自己距离死神也只是擦肩而过。可是李世民那个时候依然谈笑风生,好像无所谓一样。
当年那么多危险,都没有让李世民如此事态。可是现在的李世民,却明显被这只名为“生产力”的饕餮巨兽给吓得恐怕差不多尿裤子。房玄龄看向了时不凡,他突然发现时不凡比起当年的乱世任何诸侯,都要狠辣多了。当年乱世任何诸侯都不足以让李世民吓得如此失态,可是现在时不凡却放出了这只饕餮巨兽,让李世民都被如此惊慌。
“我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生产力进步已经不可阻挡,大唐只能够硬着头皮往前走,不能有丝毫后退,甚至进步不能慢了。如果一旦慢了,那大唐会被生产力所带来的被动变革而吞噬。大唐的进步速度一旦落后于生产力的进步速度,那大唐将会爆发暴力的调整。这样的过程,可以称之为‘革命’。李世民也都怕了,他哪怕雄才大略,在这种历史的滚滚洪流当中,他想要阻挡,不是螳臂当车。”
“历史进步已经被我快速的推动,大唐已经走上了被迫主动进步主动改变的时候。如果不改变,那生产力的滚滚洪流会淹没大唐,爆发的革命将会彻底颠覆大唐。星耀保住江山,必须要让改革的速度超过生产力进步的速度,不然大唐将会在这个生产力进步所带来的革命所吞噬。”
时不凡成功的逼迫大唐改变,如果大唐不跟着改变,那被历史的洪流所吞并是必然的。李世民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这股压力甚至让他差点被压垮。李世民过去所经历的“追兵”追杀的不过是他一个人。可是现在的这个“追兵”,追杀的却是他的整个李唐江山,可是他却无法回头。
如果是战场上的追兵,李世民也许干预带兵回去跟他们去拼命,置之死地而后生。可是现在这个叫做“生产力”的饕餮巨兽,却无法能够让他后退。这个饕餮巨兽是无法消灭的,生产力不会后退,如果李世民胆敢让百姓放弃使用先进生产力,那百姓首先都会造反。生产力的不可逆,让李世民感觉到了惊天的压力,他无法回头了。只有跟这支饕餮巨兽赛跑,才能够躲过覆灭的命运。
(。)
第三百六十一章 铸币权下放()
现场的气氛都能凝固出水来,因为谁都知道这次会议将会决定大唐未来的走向了。甚至将会决定大唐的生存和灭亡。时不凡已经放出了生产力这只饕餮巨兽,大唐如果改革的速度低于生产力进步的速度,那大唐覆灭是必然。这样的危机,简直是千古第一危机。比起任何争霸天下都危险,争霸天下好歹还能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会用什么手段来对付你,还可以见招拆招。
可是这个生产力进步,却是根本无法看到对手是谁,甚至对手根本不是人。对手其实也就是你自己,战胜你自己才能够战胜这个生产力的进步。战胜敌人容易,可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安逸之心,战胜自己的懈怠慵懒之心,战胜自己却很难。时不凡已经把这个后果展现给了他们看,他们却面对这个结果,却感觉到了深刻的危机。
如果不想要在那次“暴力调整”当中覆灭,那只有主动改变自己,避免这个名为”革命”的暴力调整。
“啪!”李世民首先拍了桌子,说:“朕自从当年随着父皇起兵以来,和无数天下群雄争斗过,不过我还一直是和人争斗。可是今天,朕就要跟天斗,跟地斗,朕不信朕会输给天地!”
“李世民果然不愧是一代乱世枭雄,有些人是越挫越勇,在越是危险当中越是能够挖掘潜力,爆发出来。有些人却在逆境中被压垮。前面那种就是成大业者,可是后面那种也许也就是庸才。李世民明显是前面哪一种,他选择了与天斗,还算是厉害了。”时不凡想。
李世民下了决心,那反而轻松了不少,说:“时不凡,你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现在李世民绝对不会杀了时不凡,因为如果杀了时不凡,那彻底没有希望了。反而留着时不凡,会更有用。虽然这个生产力当怪兽是时不凡放出来的,可是现在同样只有时不凡有能力遏制这个怪兽。最了解这个“怪兽”的其实还是时不凡,如果把时不凡怎么样了,那大家对于这个“怪兽”毫无所知,那才是最危险的。
“皇上,臣认为首先要下放铸币权。甚至允许得到朝廷授权的商人进行自行铸币,尽快满足市场货币的需要!”时不凡说。
“什么?下放铸币权?”李世民惊呼。
在场的所有大臣也都纷纷震惊,时不凡居然要求下放铸币权,这样简直是有些荒唐。中国铸币权在汉朝之前,采用的是朝廷民间都可以铸币。不过在西汉时期七国之乱之后,朝廷已经开始收回铸币权,并且规定谁敢擅自铸币,那也就是要严惩。
因为铸币权意味着你控制了经济,意味着控制了货币,这样让朝廷是非常担心的。担心私人掌握了足够多的铸币权力,那这样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实力影响朝廷。
“皇上,我这个下放铸币权,并非是真正意义上彻底下放。我的意思由朝廷建设一个铸币的作坊或者是场所,然后交给天下商人进行招标,答应每年给予朝廷缴纳一定的货币,缴纳完了之后的剩余货币,允许商人留下。”
“而朝廷可以酌情决定多久签署一次招标,有些时候两年三年不等的若干年进行招标一次,经常更换。而好听派出专员来进行监督,监督铸币质量,没有偷工减料,还有监督各方面的纪律。”
“这样其实还是属于朝廷控制,不过事实上具体铸币的权力暂时交给了某些有管理能力的商人。朝廷可以在期限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增加索要货币的数量,而这样同样遏制商人过于暴利。”
“相反商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得不主动改进铸造方式,改进管理方式,压缩铸币成本,则以可以用更少的花费更少的时间铸造出跟多的货币。”
时不凡主动给李世民他们讲了各种关乎铸币成本的事情,关于古代铸币的成本主要有几样,一种是铜矿原材料的花费,另一个也就是人工的花费,第三个是材料损耗和管理损耗。铜矿的花费可以通过开采技术进步而获得进步,至于人工花费也就是铸币工人的花费。另一个材料损耗同样可以通过铸造技术减少损耗。至于管理方式的损耗,这样其实是最难以解决的。
目前大唐采用的方式是官方自己铸币,每一个铸币的官员都是有品级的官员。唐朝官员的福利很高,收入很高。可是管理体系也都非常臃肿,管理体系完全是按照官僚的作风来管理。这样的铸币手段显然是造成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可能会造成铸造货币反而会亏损更多的结果。
相反如果商人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他们会主动改进生产技术,主动压缩各种管理成本,减少很多臃肿不必要的管理部门。增加一线工人的数量,避免十羊九牧的结果。这样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铸币成本,让铸币变得有利可图。
“只要我们加强监督,朝廷加强监督,保证不会偷工减料进行掺假,那其实还是可以降低铸币花费,让铸币变得有利可图,甚至用够更少的铜损耗来铸造更多的货币。”时不凡解释说。
“可是,让私人来负责铸币,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的。”李世民还是勉强说。
时不凡无所谓的说:“皇上,你是认为铸币会有利可图?可是现在也就是这样,铸币其实并不能够带来太多的暴利的。臣说过,货币是因为他们本来有价值,所以才会作为尺子衡量别的商品的价值。”
“铜钱的价值在于他铜的价值为主,他本质上其实是用铜俩衡量别的商品的价值。这个是实物货币的特点,实物货币必须要有实物,这样的货币肯定是要面临他的价值哪怕再压缩,那也都无法低于原材料的价值。所以铸币并非是印纸,所以利润空间还是有限的。”时不凡说。
很多人在后世都有了一个概念,那也就是只有国家政府才能拿印制钞票,所以下意识都认为古代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不管是东西方,关于铸币权都存在官方和民间的争议。这个争议直到金银本位制纸币以后就彻底消失了。
古代的铸币和后世的印钞不是一回事,印钞成本低,印制一张钞票绝大部分时候会低于他的面值。甚至印制一张一百块的钞票,那花费也许还是一块而已,而那个另外九十九块钱也就是国家收取的铸币税。
可是古代不同,古代的是实物货币,金币银币铜币,那都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实物货币必然会造成一个结果,那也就是货币铸造利润率低。因为货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的材料,他的材料占据了绝大部分。材料的成本是最高的成本,这样造成了无法像是纸币那样花费极其低廉获得无数倍的利润。
古代的铸币权的争议,其实主要的争端并非是在于铸币的权益,并不是因为铸币的暴利让百姓不信任。在古代这种实物货币的情况下,市场会根据货币的不同,货币重量质量的不进行自我调节各种货币的“汇率”。
而古代关于铸币权的争议是国家安全,并非是铸币收益。?让私人有了随便铸币的权力,这样国家的经济基础会不稳定,最后让铸币权收归中央。
“皇上,我这个是综合参考了彻底开放和彻底收紧的两种优缺点综合的。如果彻底收紧,会造成官府的人无法能够有效的挖掘出来这个货币的铸造质量和数量,造成大量浪费。”
“而如果彻底放开,那不但好听不安全,同样百姓也会因为复杂的货币而深受其害。所以我两者结合一下,由官府来搭建平台,然后让商人来参与竞标铸造。完成了官府的指标之后,剩下的可以由他们获得。可是一旦做不到,那也就要赔偿官府的损失,哪怕自己赔本也要满足事先约定好的数额。而这个权益只是一定年限的,到了期满之后朝廷可以再次根据情况提高要求。如果对方做不到就滚蛋!”
“当然,日常过程中,也会让人进行监督,监督他们的生产质量,不能够以次充好,损害朝廷的利益。并且严格遵守同样的方式,尤其是我们的统一的标准,由我们统一的标准来进行铸造,不能够自己随便设计别的钱币,一切按照我大唐的给的样式来铸造。”
“这样一方面朝廷加强监督,不过也只是监督,不会设立官府在里面。小一些的铸币作坊设立一名监督也就行了,而大的作坊根据情况设立。不过绝对不能太多,并且帮你在里面直接搭建一个官府。甚至最好是分区巡查,不会专门在铸币作坊里面设立官府。”
“这样朝廷可以以最低的成本获得货币,而商人可以从中尽可能的获得利益。这个也就是我的铸币权下放方案,其实这个铸币权很大程度上还是直接归属于朝廷中央监管,商人必须要咋朝廷监督之下完成。并且严查铜钱上面可以标注作坊编号和年限代码。到时候如果市场上出现了劣质钱币,那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追责。”
李世民他们开始思考这个铸币的方法,过去大唐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其实是因为担心货币安全和相应的货币质量,包括为了统一货币标准。如果是纸币的时代,那货币印刷权力绝对交给中央那是正常的,反而没人也会因此说什么,毕竟纸币成本很低,一旦随便放开印刷那恐怕任何人都敢印刷,那最后肯定是国家都要乱了。
不过在实物货币的情况下,实物货币的情况之下利润率很低,实物货币的利润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