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水行周-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愧,必然欣然前来,结果。。。
他的心中,还是自居万春国君主,而不是中原朝廷的交州刺史!
“万春国,哼哼,沐猴而冠罢了!”宇文温冷笑着,这种聚集几个喽就建国、在破瓦房里称孤道寡的把戏人看了就想笑。
“大王,万春国不是问题,若要将李佛子击败并非难事,关键是要善后,也就是治本。”王猛在一旁说道,“历代交州刺史,大多搜刮太过,这也是每逢当地豪强起事就有人追随的原因。”
“寡人以为,番禹比起建康来,是烟瘴之地,而龙编比起番禹来,同样是烟瘴之地,到交州当官的外地人,大概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只有搜刮民脂民膏,才能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大王所言甚是,但交州刺史一职,却不能交给当地豪族世袭,因为交州的海贸甚至比广州还要发达,只要有心经营,数年下来便能积累巨大财富,这只会助长那些豪族的野心。”
“先把李佛子解决了,寡人再上奏朝廷,到时候派个品行优良的亲民官来当交州刺史,慢慢改变当地情况吧。”
宇文温此时正和王猛议论交州之事,而李佛子是万春国君主的内幕,也是王猛告诉他的,因为王猛当年身为陈国大都督,都督岭表州郡诸军事时,就一直在精心策划,要找个机会对李佛子动手。
所以王猛认真研究过交州的情况,如今局势变化,反倒是西阳王宇文温即将对交州动手,故而王猛积极献言献策,要为宇文温铲除万春国这个“脓疮”出一份力。
但他现在要做的,却是另一件事。
“大王,交州气候炎热异常,比起番禹过之而不及,如今正值夏日,初来乍到极易中暑或者因为水土不服身染重病,王某斗胆,恳请大王莫要以身犯险,不必亲自领兵前往龙编!”
第三十一章 坚壁清野()
交州州治龙编,州衙,白发苍苍的刺史李佛子正向面前众人布置诸般事宜,当然,他是在以万春国国王的身份,向万春国的文臣武将布置国防。
“句漏、南定、曲易的存粮全部运到龙编,城里的居民也一起搬过来,然后除了曲易,其他城都一把火烧了!”
“连同城外的稻田全部摧毁,水井投入死猪、死人,然后堵住井口,记住每一口井都要堵死!”
“聚集到龙编的平民,组织起来去加固城防,不干活,就没有吃的!”
“挨家挨户清查人口,有身份可疑的先抓起来,敢反抗格杀勿论!”
“尽可能准备更多的柴禾,妥善保管,疏通城里的排水沟渠。。。”
李佛子年逾七旬,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丝毫不像数日前那般萎靡不振。
当时他躺在榻上装病,接见周军主帅派来的使者,一副随时都要断气的样子,装得连自己差点都相信了。
有部将小心翼翼问道:“大王,国内河流众多,即便堵了水井,周军也能到河边取水。。。”
“是啊,他们在河边扎营就能取水,还可以逆流而上从海边往龙编而来,一直行船直到龙编城外,呵呵。。。”李佛子笑起来,“所以,马上组织人力在城外河边造船,堆积易燃之物做成火船,到时候纵火将周军烧得屁滚尿流!”
“他们若是走陆路来龙编,那就得经过都隆岭,所以,我军就要在那里严阵以待!”
“如果对方势大,真要攻到龙编城下,那么我们就一把火烧掉粮仓,转到西南山区,看他们占着没粮食的龙编,能守多久!”
对于即将来犯的周军,李佛子可一点也不慌张,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梁军、陈军,还有如今的周军,来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对付。
当年,他随着李贲起事,历经数十年风风雨雨,终于成为万春国的国王,这份得来不易的权力和地位,李佛子绝不会拱手让出。
万春国耗走了梁军、陈军,接下来,也必然能耗得周军待不下去,灰溜溜走人,这一片土地,始终都是属于万春国的!
万春国到现在,已经出过三位国王,建国的李贲,被大家成为“南帝”,李贲病逝后,其弟李天宝是为“桃郎王”,而后赵光复掌权,是为“夜光王”。
当时赵光复势大,李佛子与其斗了许久,他处于下风便想了个办法,先主动求和,然后让儿子入赘赵家作为质子。
但实际是做内应。
谋划了许多年,终于在里应外合之下,击败赵光复,成为万春国的第四位国王,然后一步步走到今日,好不容易再度拿下龙编,还成了陈国的交州刺史,
他觉得自己定然能让万春国开疆拓土社稷延续万世,因为“万春”即“万世春秋”的意思,陈国对他无可奈何,只需要再经营十余年,万春国的根基,就足够牢固了。
结果局势突变,岭表换了新官府。
陈国的对头周国派兵攻入岭表,数月时间便取而代之,对方的主帅还让他去安州宋寿,这让李佛子如临大敌。
他虽然表面上是陈国的交州刺史,但实际是万春国的国王,其中内情,可能周军主帅知道,所以他要是去宋寿,就是自投罗网。
既然李佛子不能去,那么对方就有可能派兵来犯,所以当使者离开龙编,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布置防务,首先就是坚壁清野。
无论是梁军、陈军还是周军,不远千里调兵来交州都可以称得上劳师动众,军需消耗极大,当年梁国在交州经营日久,军队还可以在交州就食,可如今,李佛子要让即将来犯的周军叫苦不迭。
交州下辖交趾郡、宋平郡、武平郡,其中以交趾郡境内城池较多,除了龙编,还有句漏、武宁、望海等九座城池,李佛子已派人去这些城池,将人和粮食悉数带回龙编。
到时气势汹汹来到交州的周军,不会在当地收获一粒粮食,也没有多少百姓可供驱使,所需粮草都要从广州运来,而对方来的兵马越多,耗费的粮草就越多,在交州能待的时间就越短。
越是这样,对方主帅就越心急,越容易中诱敌之计,他只需要精心规划一番,便能设下陷阱,等着周军主力自投罗网,一战破敌。
当年,赵光复迎战梁将杨孱,用的就是示弱诱敌之计,待其中伏便全力出击,杀得梁军尸横遍野,由此获得铠甲、兵器、辎重无数,也就是凭着这些缴获,才有资本争夺大权,成为“夜光王”。
李佛子认为只需要击败此次来犯的周军,就能确保数年之内不会再有人打万春国的主意,若能缴获周军的铠甲、兵器、辎重,甚至能借此强化己方军队的实力。
到时候再把交州南侧的爱州、德州拿下,与横山南麓的林邑国隔山对峙,仔细经营十余年,届时万春国的羽翼可就了。
想到这里,李佛子愈发激动起来,而刚从安州泛海西渡的细作带来了消息:正在宋寿的周国“夕阳王”,决定亲自带兵走海路攻打交州。
安州宁氏派兵助阵,并为其准备海船,以便运兵渡海西进,据说那个“夕阳王”还通过宁猛力召集俚僚兵助战,累计兵员超过两万。
安州和交州之间的海路距离很短,相聚不过三百余里,如果顺风的话,大海船航行一昼夜便能抵达交州东南沿海港口,周军如果真的要攻过来,恐怕万春国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
然而李佛子听了这个消息,不忧反喜,众人见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便道出其中缘由。
“那个周国的王,如果派精兵来,我倒要仔细提防,因为数量少的精兵,可以马上乘船赶往我国,这些兵若是从番禹过来,极有可能四五日便能抵达我国海岸。。。”
“可如今此人却召集军队壮胆,要浩浩荡荡杀过来,那就得花上许多时间筹措粮草、集结军队,还得准备海船,这没有一两个月可办不好,到时候还得等风信,呵呵,若是海上风浪太大,他搞不好数月都过不了海!”
说到这里,李佛子不由得鄙夷起周军主帅,那个年纪和自己孙子相仿的西阳王宇文温。
年轻人,你以为兵越多就越厉害?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蠢货!rw
第三十二章 坚壁清野 续()
益州滇池畔有汉时叶榆郡,为故叶榆国旧地,其境之东有叶榆泽,泽水向东南蜿蜒流淌名为叶榆水,此河穿绵延群山峡谷入交趾郡界,一分为五。
至郡中合为三水,一水流经郡治龙渊,与龙渊城北之水在城东郊外汇合,后汉建安年间设交州,二水之中现蟠龙,于汇合处盘缠编结,故而龙渊改名龙编。
二水汇合后蜿蜒东流迳曲易,而后东流注海,此海为当地人称为浪郁或郁海。
入海口处有大港,各国船只靠泊于此等候风信,或者向东北前往合浦、番禹或者更北的建康,或者向东南去往林邑等南方诸国,至南方海硖之后转西航行,可前往狮子国、天竺甚至波斯。
数百年来,极西之地的拂、波斯以及天竺的各国海商,满载奇珍异宝前往遥远的东方中原,都要在这座大港靠泊休息,因为上游是州治龙编的缘故,此港又称为龙编港。
各国海船在龙编港修整完毕,待得天气合适便扬帆,前往下一站也就是最后一站广州番禹,完成这一艰难的长途跋涉。
而每年的夏季,就是南来海船最多的时候,它们在龙编港补给食物淡水之后,就能借着东南风前往东北方向的番禹。
在番禹,海商们收购中原的丝绸、生丝、瓷器等紧俏货物,将船舱装满,待得秋冬季节东北风起,便可以扬帆回国,当然,从番禹出发后还要路过龙编港靠泊、修整。
因为这个缘故,交州龙编港的繁荣程度不逊于广州番禹港,时逢夏季,龙编港的码头也热闹异常,只是今日的热闹却有些血腥。
密密麻麻的各国船只争先恐后离开码头,岸上杀声震天,刚抵达港口没多久的交州司马李普鼎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只箭。
此箭已经透甲入胸,他每呼吸一口气,嘴巴就溢出些许鲜血。
本能的向外爬去,李普鼎不甘心就这么遇伏身亡,他明面上是交州司马,可实际上是万春国大将军,年富力强,前途一片光明,他不能死在这里。
国王李佛子命他来此收买海员,组织亡命之徒去袭击安州宋寿以及越州合浦海港的船只,尽量延缓周军渡海的速度。
在海上讨生活的船员,没什么不敢做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普鼎按照李佛子的意思带来许多金银,用来收买亡命之徒为万春国刀头舔血。
国内已经开始坚壁清野,而只要能成功收买亡命之徒袭击周军船只,就有机会逼得对方承认万春国对交州的实际控制,李普鼎对此行很有信心,然而刚到码头,却。。。
四周一片厮杀声,李普鼎带来的兵,被人如同杀鸡杀猪般屠杀着,那些人,是从刚靠泊码头没多久的海船上冲出来的,骁勇异常,己方根本无力阻挡。
事发突然,李普鼎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近距离射中一箭,身上穿着的铠甲没能护住胸膛,当场吐血倒地。
又爬了几下,他只觉胸口疼得厉害,呼吸越来越困难,浑身力量正在消失。
脚步声起,数个身着铠甲的男子押着一人走上前来,李普鼎勉强抬头看去,却见那人是他的亲兵。
“是他,就是他,他就是我们的将军,叫做李普鼎,是大将军。。。不不不,是州司马。”
李普鼎快不行了,他挣扎着想求饶,求对方救他一命,可还没开口,却见一名全身披挂的中年男子在甲士的走上前来。
“饶。。。饶命,救救。。。我。。。”李普鼎伸出右手,手臂不住颤抖,随后颓然落地,再无气息。
“他就是你们的将军?”
“是是是。。。不要杀我啊!我愿意带路,愿意带路!”
那亲兵经通事的转述,听得中年男子发话,吓得跪地不住求饶。
慕容三藏看着此人连裤裆都尿湿了,冷哼一声向前走去,身边紧随一名年轻人,却是冯家二郎冯暄。
“慕容总管,接下来?”
“冯府君,战马上岸后大概要多久能恢复正常?”
“呃,一般的马匹,悉心照料的话,大概一个时辰。”
“那现在有多少匹就牵多少匹过来,事不宜迟。”慕容三藏看着面前满地尸体,微微左右摆头,似乎是在活动颈椎,做热身准备。
冯暄有些顾虑:“慕容总管,现在恐怕只有少部分战马能从晕船状态恢复过来,数量不多,只怕。。。”
“冯府君,骑兵作战的要义首先看的不是数量多少,而是时间。”慕容三藏转过身看看冯暄,笑了笑,“兵贵神速,大王不也是如此叮嘱你我的么?”
岭南道行军元帅、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