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任侠-第8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荷系恼闭剩胁撇覆葑霸厣洗溆嘣饴暗呐ヒ约安写娴淖迕瘢惩炒乇V萑ィ蚋绺绶⒙洌 �
未过多久,在被扫荡一空的营地之中,除了肆无忌惮蔓延的大火,也只剩下一滩滩鲜血与数百来具海寇族民的尸体,焰腾腾的火焰汹涌烧将起来,岛上所有的毡帐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而映红了半片天空。。。。。。
※※※※※※※※※※※※※※※※※
“盘踞于高丽北面沿海地域的几处女真部族大多已被剿灭一空,那些氏族多则数千、少则几百,平素各安生计,往往只是在出海袭掠时会聚到一处。我军分头剿杀、各个击破,要尽数剿灭了,自也算不得甚么难事。”
保州府衙之内,先是有移剌成向萧唐报说,旋即闻焕章那边也差文吏前来报晓开京高丽朝中又发付金富轼求见,先行派遣来的使臣也传达了高丽愿与己方兵马休兵止戈,只是还须商榷如何放还高丽朝臣,以及那万余被俘败军等具体事宜。
虽然在名义上仍是不肯承认保、定、宣三州是为辽朝因战乱而迁居至此的诸族势力所占据的疆土,可是现在高丽的确也是生怕萧唐这边再制造事端。高丽国主王俣背疾恶化病重,现在最为关键的是稳住内部局势,眼下的确也已经不起大规模战事的折腾。再要觊觎保州诸地,好歹还须国内政权平稳过度交接,而且确定不会引发任何祸乱之后。
然而萧唐隐约也记得高丽睿宗王俣正是在宋廷联金伐辽的时间段一命呜呼,而年幼的仁宗王楷在即位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面高丽朝一直内讧频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恐怕随后几年里面,新即位的高丽国主与金富轼等大臣思量要如何扳倒外戚权臣李资谦,高丽朝内还要折腾不休,尤其是对方当意识到占据保州的诸路乱军可绝非甚么好捏的软柿子,也不至贸然出兵久耗。先是辽朝、后是女真,如今更有萧唐麾下诸路兵马雄踞于鸭绿江畔几处军州,也只能暂时打消往北蚕食疆土的企图。
“此间事了,也是时候重返水泊梁山了。。。。。。”萧唐悠声说道,他思付道如今宋廷只顾要取回燕云之地,而联合金军出兵大树将倾的辽朝,高丽国在这几年之内自顾不暇。。。既无后顾之忧,那么如今自己带领共聚大义的一众兄弟再将面对的死敌,也就只剩下即将颠覆辽朝,吞并其全境而雄霸北地的金国。
从一开始萧唐苦心筹谋,啸聚水浒群豪乃至众多史上留名的诸般能人良将,甚至不惜背反出大宋朝廷,所谋大业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于中原江山国难之际能够力挽天倾,改变正史原本的轨迹而逆天改命。这条路固然是凶险万分,然而虽千万人,吾往矣。如今萧唐自问费尽苦心,该做的事,已都做了;该面对的敌人,也都已竭力死战过了,能够未雨绸缪时做出的部署,也都已预先安排了;至于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心腹兄弟、以及能共谋大业的能人异士,时至今日麾下也已堪称是人才济济,兵精将猛。。。。。。
然而将直面金国兵锋的那一天,终于也快要到来了。
(《第七卷·梁山聚义》完,《第八卷·血靖中原》、《第九卷·华夏山河》以及最终卷《第十卷·我们的水浒》预告。。。。。。)
1406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宋宣和四年,宋军按约定于金军挥军席卷辽朝中京道、西京道之际,由童贯、蔡攸领兵分两路攻辽,种师道率东路军向白沟进发,辛兴宗率西路军向范村进发。也被奉为辽朝国主,坐镇南京析津府的耶律淳派耶律大石、萧干率兵抵御。
五月,本来日薄西山、亡国在即的辽国哀军竟然分别击溃了宋西路军前锋杨可世部,东路辛兴宗部。宋军死伤甚众,也只得向雄州的方向败退,辽军聚集精骑挥军追杀,与种师道所率的宋军于雄州城外与展开血战。本来五月时节,却是狂风骤起、尘土飞扬,天空下起了拳头大小的冰雹,面对辽军的疯狂反扑与冰雹突如其来的打击,宋军全线溃散,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藉,不可胜计。而辽军余部在雄州以北地域竟然耀武扬威了一番,这才班师返回,戎卫辽朝南京析津府。
本来生死存亡之际的辽朝兵马以哀兵之势力克趁火打劫、以为必胜的宋军,这无疑也振奋了军中将士本来低迷的士气。但是受群臣拥立,号天锡皇帝的耶律淳却也在辽朝生死存亡之际病逝,遗诏则立天祚帝耶律延禧第五子秦王耶律定为帝,只是如今耶律定仍然留在出逃阴山一带的耶律延禧身边,耶律淳遗孀德妃萧普贤女遂被尊为皇太后,称制摄国政。
眼红心热,急于攻取辽朝南京的童贯又派人暗中与眼见辽国大势已去,遂打算归附宋朝的权臣李处温私通来往,宋军也再度集结兵马向析津府进军。随后辽易州高凤、琢州刺史萧庆余等军将先后降宋,萧普贤女情知形势万般危急,实在难以回天,与析津府内臣子商议过后遂对宋、金皆奉表称臣,表示愿降,只求仍保留辽朝政权得以苟全。
宋廷内赵佶得报后以为收复辽朝南京地域内燕云之地在即,自是龙颜大悦,遂御笔一挥已析津府做燕山府(燕京),并改其它军州地名。可是比起接受辽朝称臣请和就此罢兵,如今既然大势已定,何不挥军一举攻克燕京?先是杨可世、高世宣所部宋军趁夜奔袭燕京,并在内应的接引下悍然杀入城中。
然而以为局势已定的宋军冲入城中之后纷纷掠夺财物、纷然恣淫,甚至大肆屠杀契丹、奚人民众,城内汉人百姓也遭抢夺掳掠,全城百姓甚至连同大批认同自己辽国人的身份的汉民激起反抗,与留守的残存辽军与宋军进行激烈的巷战,杨可世狼狈逃出,高世宣等军将死于城内,六千精兵仅剩数百溃散逃奔。至于仍在燕京城外的宋军,却又撞见了本来于前线防备金军南下,听闻燕京有失而火速挥军来援的辽朝知北院枢密事,兼诸军都统萧干所部兵马。。。。。。
萧干率部先是截取宋军粮道,夜袭大破刘延庆、刘光世所部兵马,宋国败军扰攘溃走,自相践蹂,奔坠崖涧者莫知其数,萧干再度挥军追击,与宋军又在白沟大战一场,宋军一如既然的惨败,并溃逃至雄州,也再无力攻取燕京诸地。。。。。。
剿灭江南摩尼教起义的西军诸部,本来身为宋廷最为仰仗的精锐之师,却被辽军残部杀得接连溃败,这也远远出乎于童贯乃至极力促成联金灭辽的宋廷诸臣的意外。至于战败的因由,除了西军诸部南调北征、将骄兵疲,而且同样作为伐辽主力军的河朔禁军战力不济,还低估了辽朝在绝境中所爆发出来的巨大战力之外,明眼人也很清楚两次惨败也皆与童贯忒过急于求成,与西军将领派系之间同样暗流浮动脱不开关系。
而耶律大石、萧干这两个在守卫辽朝南京诸地击溃宋军的战事中接连取得大捷的名将,至少在这一阶段,对于宋人所造成的震慑并不逊于当年宋辽战事频繁之际曾屡挫宋军的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
本来按宋金约定,宋军主要攻取辽朝南京道地域,而金军则将进攻的重点放在吞并辽国西京道广袤的疆土上,彼此的进攻方向各有侧重,而先前就算宋军首次于白沟惨败于辽朝残部,金国完颜阿骨打也仍收拢人马遵受盟约,并没有命令麾下兵马南下过古北口、居庸关、榆关等地趁机袭掠宋境。可是当宋军先后惨败过活,甚至是仍旧盘算着以收复燕云之地而满足自己称王封爵野心的童贯竟然主动派出使臣,请金军南下攻取燕云之地。
既然有强援联军可以代取燕京,皆是花费重金赎回燕京等地也好,照样可以收复燕云之地的功劳得到朝廷封赏,至于耗费国库以及请金军代为伐辽事后会造成的影响,这些也都不在童贯的考虑范围之内。。。。。。
宋军的战力疲软以及宋使的态度,竟然还出乎于金国群臣众将的意料之外,至完颜阿骨打以下绝大多数女真首领对于宋廷的态度出现颠覆性的转变。这还是基于金国起先本不打算违反“海上之盟”的条约,而是应了宋军主帅童贯的请求,请本国兵马南下代劳,在金国看来宋庭统治腐朽、宋军战力孬弱已是暴露无疑,也教包括完颜阿骨打在内的金国群臣,还有那些本来就觊觎宋国富庶江山的金军大将思付道:给了你们宋人机会,可你们也是当真不中用啊。。。。。。
终于完颜阿骨打传诏辽朝南京道诸地,宣称王师所至,降者赦其罪,官皆仍旧,又命他二字完颜斡鲁补、迪古乃、银术哥等大将率军占居庸关,继而又以势如破竹之势直往燕京杀去。北辽政权虽两度杀败宋军,可情知已难抵挡金国大军兵锋,只得弃城逃离,逃亡的兵马之中,耶律大石护送萧普贤女逃向阴山,不得已再次与他们名义上曾罢黜的天祚帝耶律延禧会合;本来便是奚族首领出身的萧干,却率领以本族为主体的败军往箭笴山一代逃亡。
金兵兵不血刃的进入燕京之后,安抚北辽归降的文武官员,旋即又发出兵马四处搜捕辽军残余势力。南京道地域内诸地门阀豪强、甚至趁机烧杀劫掠的乱军流寇各图自保,本来观望在宋、辽、金几方势力谁又能在燕京周围地界,然而从如今的形势看来,众多据地自保的豪强武装,也开始倾向于臣服金国一方。
除了护送萧普贤女前往阴山与耶律延禧会合的耶律大石,率领奚人部族退避集结,似乎另有动作的萧干之外,从燕京奔逃出的辽军残部也有被金军追兵杀得溃乱,四散而逃的兵马,如今辽朝南京道全境眼见也已沦亡,与耶律大石所部兵马分离的残存辽军势力,在金军搜天查地的围追搜捕中朝不保夕,距离先后被剿除歼灭的日子只怕也已不远了。。。。。。
然而与此同时,从辽东保州地域,以及宋境京东路济州水泊梁山派出的两路水军船舶却于临近辽朝南京道燕京南部武清县(后世天津塘沽一带)会合,趁着夜色只待先发哨船前去探觑清楚岸上形势过后,乘船的一众人手,便已准备登陆上岸。。。。。。
1407章 仍肯抗金的,能救多少,便算多少()
乌云遮盖住了明月,夜月海滩黑漆漆的一片,直教人分不清楚哪里是天、哪里是海,碧波万顷的海浪拍打着海边的沙石发出沙沙的响声,周围如同死一般的寂静,昏暗的海水之中忽然有两道身影冲波而出,并且在海边看觑了一阵之后,身子也隐没于海水里面。未过多时,海面上有许多艘海舶棹船,吹风胡哨,飞也似摇将来,停泊在荒无人烟的海岸边上。
保州那边派遣过来的潜龙水军,张顺、张横兄弟二人率领麾下水班兵卒驾船乘载纪山军中的縻貹、马勥、马劲所部人马,董小丑、罗青汉、董仲孙率领的怨军以及琼妖纳延、阿里奇二将;水泊梁山乘浪军阮小二、孟威、贾虎麾下水军驾船则载负的盘龙、荡骑、山魈三军精锐先后上岸集结,另有萧嘉穗、乔道清、马灵三人指挥调度,至于绿林诸寨与北地三州海镇马步军总都头领萧唐,却并没有出现在此番暗渡至辽国南京道的队伍之中。
先后由耶律淳、萧普贤女执政的辽朝政权虽然先后杀溃进犯燕京的宋军,可是终究还是难以与剽悍善战的金军抗衡。这些时日萧唐麾下各处根据地秣兵历马、养精蓄锐,可一直心系辽朝的琼妖纳延、阿里奇眼见国家沦亡在即,也绝不能无动于衷。只是他们也明白萧唐如今的顾虑,辽朝泱泱大国,在这几年之内尚且被金军摧枯拉朽也似的连番杀得惨败,如今疆土几乎全部沦陷,数十万辽军尚且难以遏制的金军侵吞的攻势,萧唐聚集麾下诸路部曲再是兵强马壮,起码在眼下这段时期,再无外援助力的情况下贸然独力力抗金军,恐怕也无法拖缓金国吞并辽国的脚步。
可是现在无论是原来的辽朝国主天祚帝耶律延禧,还是后来受拥戴称帝的耶律淳病逝后残存的辽军余部,都是辽朝仅剩下的王族贵戚,疆土苦守不得,人却依然能救。只不过琼妖纳延、阿里奇虽然嘴上不会向萧唐麾下众头领言明,可是各自心里也都很明白耶律延禧实则就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昏君,何况耶律延禧率残部兵马一溜烟的往西北面逃遁,身处于漠外之地,距离南京道沿海地域相隔十万八千里,如今就算能够尽力说服萧唐出兵救援,恐怕也是鞭长莫及。
但是南京道析津府这边也有大批辽朝的皇室贵胄,以及一些仍旧忠于大辽的残存将士。除了耶律大石、萧干等负隅顽抗的辽军上将之外,析津府乃至周遭军州也有辽朝官军四散溃逃,面对入关南下金军的层层搜捕,身处于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