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任侠-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宋兵事奉行弱枝强干、虚外守内的政策,而京师禁军虽然号称八十万,可是只怕再过几年,这句话将更像是一个笑话。

    萧唐神色变得愈发严肃起来,他又对党氏兄弟厉声说道:“我与高俅老儿在汴京明斗暗斗,你们兄弟二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也不止是因为他放任高衙内那个万死莫赎的畜生做尽歹事,高俅那厮排除异己、恃宠营私,汴京禁军上下乌烟瘴气,国家军政不修,恐怕或早或晚要遭屈从外邦之辱。。。。。。

    虽然本节帅与高俅同殿为臣,但是如今我有能力至河东公干,肃清致使河东匪患猖獗的军中蠢虫,可是我也一向很清楚的很,祸乱国家军政荒废的军中最大蠢虫,就是圆社高二那厮!你们兄弟二人都曾在高俅那厮帐前听用,如今既欲投至我奉旨选练的河东新军中,旧日殿帅府中那般糜烂腐坏的习气切不可再沾染半点,也休要以为凭着人情关系便能在新军中厮混,否则本节帅收你们入伍,也一样能按军法从事斩了你们的人头,以儆效尤!”

    本来党世英、党世雄听萧唐的一番呵斥羞愧的抬不起头来,可是听萧唐说到最后,他们哥俩蓦的又抬起头,并惊异的向萧唐说道:“萧任侠。。。恁的意思是。。。。。。肯招募我们兄弟二人入伍?”

    丑话既然已经说在了前头,也总要说些好话来安抚这兄弟二人。萧唐微微一笑,将手向一旁默然不语的王进比去,又说道:“你们二人曾经也是禁军官将出身,于操习行伍之事相对也更熟稔些。既恁的,待你们登记画籍过后,我会吩咐王进教头先考究你们一番,倘若你们真的熟悉兵事本职,新军如今缺乏各部曲统率的将官,我会拨两营人马由你们兄弟二人各自统管一营。

    可如今新军初设,诸般军职差遣只做暂时安排,若是你二人统军不力,一营指挥使之职自然也决计再做不得。可是反过来说,若是征讨河东匪寇有用到新军之处,你们如果能立下番功劳,自然另有擢升提拔,也教你们能一偿在军中争个功名的夙愿。。。。。。其余军司将官顾忌高俅老贼的权势,不敢收容你们,本节帅却只当他那三衙太尉不过是一介跳梁小丑!这些事不必我多讲,你们也很清楚。如此安排,你们意下如何?”

    因为躲避高俅迫害,而不得已诈病辞官,归附于萧唐的王进闻言向党世英、党世雄兄弟二人张望过去,他神情虽有些复杂,可也依然很干脆的向萧唐拱手说道:“得令,考究与教授这兄弟二人统兵操习之事,属下必不怠慢!”

    而党氏兄弟听萧唐不止肯收容他们,也答应会给他们机会在军中升迁加封,委以重任,当然也都是又惊又喜。在萧唐吩咐过军校为党氏兄弟登记注册,收入营中安顿之后,便与王焕、王进等人又奔着前方营寨巡视去了。

    党世英、党世雄二人面露感然之色,他们怔怔的望着萧唐远去的背影,过了片刻,这对兄弟忽然齐齐跪倒在地上,并向着萧唐那边咚咚磕头,口中还感激道:“萧任侠胸襟宽阔,待我们哥俩恩同再造!我等势必要报你大恩,于军中兢业勤勉,刀剑不避、万死不辞!”

    而萧唐那边,他又向身边的王进吩咐道:“王教头,虽然那党氏兄弟曾在高俅帐下助纣为虐,可是奸佞横行,他们二人却也如许多只求在军司中一时得以苟全的将官一般,只得屈从于强权。还望你细心督促他们两个痛改前非,严加督管,也能使得河东新军诸部官将中,多两个可用之人。”

    “用人之人,人始为用。恃己自用,人为人送。彼处得贤,此间失重。若驱若引,可惜可痛。。。。。。”

    王进听萧唐说罢,一时间忽然又想起平素他与萧唐长谈时,涉及到旧日高俅祸害军中同僚,大宋军旅各处却缺乏得力将官的现状而感然长叹,旋即他也向萧唐说道:“属下自然知道萧任侠的一片苦心,我也必将尽心竭力帮衬于恁。。。。。。只是说到如何用人,属下还有一事却需要向萧任侠报之,是关于那王文斌的。”

    萧唐闻言停住了脚步,他向王进望将过去,问道:“王文斌?他那边又有何事?”

    王进面露笑意,说道:“萧任侠有所不知,昨日傍晚时王文斌曾寻到我那里,以同是禁军教头出身的名义与属下秉烛夜谈。我当时曾向他说及萧任侠因大宋军政萎靡,又如何煞费苦心于河东意图为国家打造出一支善战之师,也说道当年你不畏圆社高二强权,经略暗付京西、河东诸地时,又曾肃清军中败类,征讨当地祸害良民百姓的匪寇等事宜。那王文斌虽然沉默不语,瞧他模样,似也将属下的话都听进了去。

    后来那王文斌还曾向我讨教枪棒技艺,军旅操练之法,属下自然也是一五一十,倾心相告。王文斌倒也谦和,连称受益匪浅,也全然不见初至县城时那般言语浮夸的模样。。。。。。属下也曾听他提及,那王文斌说道汴京虽禁军将官甚多,可在京师重地厮混时日忒久,不经历过战阵杀伐,也荒废了毕生所学。他似乎有意再说通关系,辞了殿前司禁军枪棒教头的差事,而请托军司调任他至河东新军,也好能与边庭为国家建功立业。”

697章 强者愈强!曾经的名师() 
忽的风声陡起,一支寒芒闪烁的画戟幻化出道道精光,只若漫天飞雪撒出琼花煞是好看,而舞动长戟的那个人,竟然只是个十一二岁大小的花季少女。

    一番路数使下来,小琼英浑身香1汗淋漓,双颊潮红得鲜嫩欲滴,便似是熟透了的苹果一般。琼英又回首张望,兴致勃勃的向身后一个将官打扮,年纪已过中旬的大汉说道:“大叔!我这套戟,使得还成么?”

    而那个禁军宿将,正是十节度之中同样也以一杆方天画戟在军中立威的银剪戟韩存保。

    自从韩存保与王焕、徐京等人率官军开赴至铜鞮县后,也见到了被萧唐收容的宋贞娘、琼英母女二人,他得知萧唐与琼英现在的关系如若结义兄妹一般,对这个聪颖可人的小丫头也甚是怜爱。

    而琼英之父死于作乱的河东贼众手中,琼英也有意学武意图为父报仇,并且要保护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娘亲,韩存保得知这些事后对琼英更是慈怜之心大起,向萧唐没口子的答应道这小妮子但凡向他讨教戟法的奥妙处时,他这个一杆戟使得精妙纯熟,武艺直逼梁山五虎将水准的军中宿将也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在听琼英脆生生的呼唤自己做大叔,没甚架子的韩存保大嘴一咧,连连点头,又道:“丫头,你虽然力气还小,可这戟学得倒快。都说戟如一条龙:戟尖为龙头能攒,戟尖与月牙之间为龙口能叼,月牙为龙爪能抓,戟柄为龙身能摇,戟錾为龙尾能摆。。。故而施展贴、靠、剁、片、钩、搂、提等路数时变化多于枪术,也不止是在寻常习练时须记得纯熟,真要与敌骑真刀真枪厮杀时,如何随机应变,也须多加费些心思琢磨变通之法。。。。。。”

    本来除去马战主要用的长戟与步战时常用的短柄双戟之外,韩存保与琼英虽然都使方天画戟,可韩存保因将长戟舞动起来时烂银一片,有剪风破空之势,故而在军中被赞作“银剪戟”,他使得方天画戟的戟头是双月牙,不但戟法招式变化更多,相较于琼英而言也走的是刚猛势大的路子;而琼英年纪尚小,又是女儿身,是以她现在练的方天画戟所选的材质较轻,戟头也是单月牙,更为轻巧灵便一些。武艺精熟的韩存保倒也懂得些因材施教,能够根据琼英的自身的特性而细心教导。

    琼英则眨着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听韩存保言传身教,甚是留心仔细。韩存保又说了数句,忽然见到呼延灼与彭玘、韩滔刚踱步进了府邸,他朗声一笑,起身向呼延灼拱手说道:“呼延统制,今日军议,你来得倒早啊!”

    呼延灼等人见是韩存保,也忙恭敬回礼道:“未将见过韩节帅!”

    韩存保摆了摆手,说道:“现在不是商议军机要紧时,咱们不必如此生分。呼延统制,你双鞭与枪法都甚是了得,当真不愧是将门后裔,我韩存保的确是赢不得你。”

    呼延灼见说摇了摇头,笑道:“韩节帅才是本领奢遮,将一杆方天画戟使得刚柔并济,未将争胜不得。”

    原来随着铜鞮县中几路朝廷官将愈发熟识,在昨日呼延灼与韩存保论说统军方略、马战技艺时说得愈发入巷,要说呼延灼这个开国名将呼延赞的后人,与韩存保这个为相十载、辅佐三朝的韩琦嫡系子孙命中似也确实有些渊源,他们两个以武勇为傲的将官当即便说要切磋比试一番,而后到了营寨校场,呼延灼先是以枪去切招,而韩存保依旧用他善使的方天画戟,两人战到五十余合,也都分不出个上下高低。

    后来呼延灼换了他擅使的那对招牌兵器水磨八棱钢鞭,虽与韩存保比试的更酣,可是两人之间胜负依然是五五之分,直至斗到二百余合之后却仍见不出个输赢。呼延灼与韩存保也只得作罢歇了,不过他们彼此佩服对方的武艺,相互间也愈发敬重起来。

    而当时萧唐目睹过韩存保、呼延灼这对猛将之间的好切磋,心中也不由暗付道还好如今只是同僚切磋马战武艺,不是在战场之上做为敌我双方要见个真章,否则身为十节度之一的韩存保,与做为梁山马军五虎将其中一个的呼延灼,两人休说只是比拼马战兵械,在书中他们你扯我拽,挟住腰胯。。。一直斗得落马滚下水去,打到头上戴的盔没了,身上衣甲飘零,甚至相互朝着对方猛抡炮拳,根本解拆不开,却仍旧是胜负难分。。。。。。

    后来韩存保因被梁山礼遇义释而十分感激,心中想必也对呼延灼奢遮的武艺很是佩服,而如今他眼见在河东共同助萧唐行事的官将之中,竟然也有这等手段高超的虎将,也实教韩存保这个与萧唐一向交厚的仗义宿将甚感欣喜不已。

    韩存保又与呼延灼叙过几句话,忽然他眼睛一亮,又笑着对琼英、呼延灼以及韩滔、彭玘等人说道:“丫头、几位将军,有事稍后再说不迟,眼前可正有场好戏要瞧,这要是错过了,实在可惜!”

    琼英与呼延灼等人闻言朝着韩存保所指的方向瞧去,就见花荣、王进、徐京、牛皋、王文斌等将官围成一圈,他们全神贯注,把眼向庭院中间骑马对视的一个生得龙精虎猛的青壮,以及一个年过六旬的长者那边望将过去。

    那个长者,正是十节度之首,曾在边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风流王焕,而一个青壮,自然就是如今统管经略镇抚河东的数部官军主帅,又被江湖中人皆敬称做任侠的萧唐。

    此时王焕悠然一叹,感怀的说道:“当年与贤侄初会,还是因奉旨征讨河北冀南军寇首张迪,于大名府魏县地界官军集结时初次相逢。时光荏苒,匆匆已过数载,也只如昨日发生之事。念及至此,也不由得教老夫心生叹然呐。。。。。。”

    萧唐将手中长枪挂在马鞍得胜钩上,又向王焕恭敬施礼道:“承蒙王老前辈当年点拨后学枪技奥妙,日后晚辈于沙场征战时受益良多,每每念及王老前辈提携之恩,实教晚辈铭感五内,”

    “军人奉役本无期,落叶花开总不知。走马城中头雪白,若为将面见汤师。。。。。。”

    王焕脸上慈祥的笑意愈浓,他又说道:“大好河山自有豪杰辈出,我辈武将已是老了,回顾此生在绿林中打踅厮混过,为国家浴血奋战过。。。。。。临老能够与贤侄这等后起之秀结识,也是大慰平生。

    以你我之间的关系,也不须恁般客套,萧贤侄,听闻你这些年来武艺突飞猛进,已非当年吴下阿蒙。此番与你同肩经略河东,趁此机缘也可以再做切磋较量一番,且让老夫瞧瞧,贤侄竿头日上,现在的武艺又精进到了何种境地。”

    萧唐想起当年得王焕点拨传授枪技时,与这位军中宿将切招对招不过几十合便已败下阵来,而后来自己又经历一番际遇造化,加上在实战中的磨练,武艺也是突飞猛进。现在又与那时身手胜过自己甚多的王进切磋,也不由使得他心生感慨。

    想到这里,萧唐提起大枪,又向王焕叉手说道:“既如此,晚辈再请王老前辈多加指教!”

    萧唐说罢,便绰枪拍马,一跃而上,而王焕微微一笑,也挺枪奔来。两人斗到一处时,两杆长枪便如卷起阵凛冽朔风一般,胯下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但见:

    一柄錾金大枪势如霹雳,一杆水平银枪勇若奔雷,一个朝天枪难防难躲,一个钻风枪怎敌怎遮。这个恨不得枪戳透九霄云汉,那个恨不得枪刺透九曲黄河。一个枪如蟒离岩洞,一个枪似龙跃波津。一个使枪的雄似虎吞羊,一个使枪的俊如扑兔。

    这边萧唐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