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任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斜轸,辽国的一代名将,于白马岭、高粱河、蔚州、狼牙村等地连挫宋军,声明显赫的杨家将第一代杨继业杨老令公,便是为他所擒,他讨伐女真俘虏十余万人、马匹二十余万,征伐高丽数次逼得高丽迁都江华岛,几近亡国,为使得高丽、女真奉大辽为宗主立下赫赫战功。
而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合作,于高粱河杀得御驾亲征的宋太宗赵匡义屁股中箭,乘着驴车仓皇逃窜。其后他于满城、瓦桥关、歧沟关、易州等地连番击溃大宋的军队,使得大宋再也不敢北犯意图夺回的燕云十六州。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褚人获曾赞耶律休哥曰:“辽史耶律休哥官拜于越,数败宋师。宋人不敢北向。时宋人欲止儿啼。怖曰干越至矣。小儿噤不发声。”在中华史书中记载因作战勇猛杀得对方阵营小儿夜不敢啼的,哪个不是勇烈无双的虎将?
这两个百余年前大辽的绝世名将,虽然站在大宋的立场上,他们都是让大宋官军头痛到了极点的死敌,更是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也有不少宋人恨不能将他们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可实际上就如那耶律休哥,他虽身经百战,却绝非穷兵黩武、残暴不仁的屠夫,相反的他不仅从不滥杀无辜,在戎卫南方时如果有迷路流落到辽境的汉人,耶律休哥不仅不会像宋辽军队中一些官兵“打草谷”将这些人劫杀了,反而会遣人将他们护送至边境,遣返回大宋。
若说萧唐、萧老爹、以及萧义和萧安等这类从辽国流落入汉境的契丹人,身份说尴尬也不尴尬,就如中国人在五湖四海的海外侨胞,他们也如汉化的萧唐等人一样,完全接受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可是也并不妨碍他们会为流着同样血脉的民族而骄傲,会为他们的祖先英雄感到自豪。
在燕云十六州生活的汉家儿郎其实也一样,他们在五代十国时期,甚至赵匡胤还没篡周建立大宋以前就已经在辽国生根定居,大多数人绝非像当时宋朝的舆论和后世的评书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每天眼巴巴的希望宋军赶紧打过来,好“解放”他们这些同胞,事实上,大多人也只会认为宋军的进攻会破坏他们现在的生活,是侵略者而已。
类似于萧唐这样的后世穿越者则看得更开,什么宋人契丹人之分,就如鲜卑、高句丽等历史上太多的“异族”,现在都以华夏正统自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其实上很多人连全文都懒得查找: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那句出自于《左传·成公》的话,是讲述要为季文子提议与同族的晋国亲近而疏远异族的楚国,然而到了现在泱泱大宋朝,楚人早已是汉人,汉人也早已是楚人,虽然在历史上有过相互的征战杀伐,可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包容、融合,曾经的“异族”,今天的兄弟。
这,就是中华民族。
萧唐的思绪绕了回来,他心想这几本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有关的书籍,它日需找个精通契丹文字的人给翻译了。他的眼神又落到了那十几本武功秘笈上,萧唐又想起萧老爹曾说他的父亲,也就是自己的爷爷在辽朝做到南院都统军司统军使、南院祥稳,当年萧老爹也曾在南院敌烈麻都司听差,他萧氏先祖自随兰陵郡王,萧氏宗家驰宇公至幽州,在历代辽朝南院大王下听令。。。。。。
那么萧老爹,或者是自己的祖父曾会是那位大英雄麾下燕云十八骑的一员么?而萧老爹恐怕就是因为见往日萧唐那“锦毛獒”的秉性伤透了心,所以这等秘密才想着长埋于地下吧?
那些拳经中,并无那位大英雄威力最为刚猛强劲的拳掌本事,这也倒合理,那位大英雄虽然可能会将毕生功夫传于手下,可涉及到他曾经帮派秘传的绝学,应该也不会将其外传。
可是,萧老爹到底有没有和那位大英雄见过面?萧家先人真的是燕云十八骑中的一员么?。。。。。。可惜萧老爹已然仙逝,再没有人,能够解开萧唐心中的疑团了。
………
必须强调:本书轻武侠元素,一些情节(譬如本章,以及本卷尾声会出现的《拳不过金》)只是为使主角尽快“拳脚功夫了得,三五十人近不得身”,而并非“得神功绝学打通奇经八脉而睥睨天下”。。。。。。基本无门派内力设定,江湖体系以水浒为主
第42章 拜访玉麒麟,伶俐的小乙哥()
往后的几日间,萧唐醉心沉溺于钻研这些武学拳经。他最终决定先修习门拳掌功夫。萧唐倒是也想将其它精妙神奇、霸道强悍的爪功、奇术练个融会贯通,可一无气功根基、二无精练搏击技艺打底,如此便想一步登天简直是痴人说梦。
“冰冻三尺确非一日之寒啊……”萧唐暗自叹道,便心无旁骛地宁神按照书上的讲注打坐运功起来。
内劲吐息的重点也是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与练拳所要做到“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遥相呼应,几天下来虽然效果不甚明显,可萧唐渐渐意识到了似乎就是以辅佐拳术为本,在运气养息间固本培元,在修习息气的同时技击格斗技术也会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
而那掌法功夫虽然也是极高深的功夫,要炼到凌厉霸道声势又谈何容易?不过这正好合了萧唐的胃口。虽然目前萧唐内劲无甚根基,可是仗着这段时间打熬身体练的力气,他依葫芦画瓢一路演示下来也颇具几分声威。
当年那位大英雄凭借着浑厚阳刚的功力,平常广传的拳技在他手底施展起来都威力惊人。如此想来自己除了苦练力气,每日打坐运息也是绝对少不得的。
萧唐不但修习拳脚,每日还挑灯夜读阅览兵书钻研刀术,可萧家集内这长兵器的入门师傅只有薛永。虽空有两把宝刀,可惜武松已充军远赴延安府,不过习武讲究的是个循序渐进,自己还得从基本功扎实学起。
这段时间萧府内也重新进行了人员整顿:青鹘子萧义接替了萧唐集镇内保正一职,负责操练教习乡勇;三尾雉萧安打点内院人事管理;病大虫薛永仍旧是集镇内的枪棒教师;锦豹子杨林主负责打理车行事务;而鸱夷公子杨序这个经商的人才,现在由他根据萧家集的情况,拟定开拓财源的路线,届时也打算便让他全权负责。
可萧唐并没有因为这便成了甩手掌柜的,他自己也深知若想来日有番作为,单靠个人武技可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萧家集内一家客栈两间酒楼、于大名府还有处车行、以及数百亩良田的营生。除去苛税给养、乡工薪酬等每年算下来顶多能富余下三两千贯闲钱。
集镇内百来个乡勇也都是平时务农,战力堪忧的民兵。眼下冀、鲁、晋诸路匪患眼中,虽说萧唐现在名头响亮了起来,可万一要有些喽啰五七百人的绿林强人来犯,手头这些人又能起得了什么用?
但韬略、操练、驭马、弓箭、拳脚、短兵、枪棒、劲力……光想到这些萧唐已是头大如斗。萧老爹已然离世,萧唐现在可将一个集镇的担子都抗在自己肩上,集内大小事宜大多让萧唐谋划定夺。
梁世杰那边似乎也是有意让自己些积攒力量,看来他也在审视自己的能力,无论以什么原因,萧唐当然要将事情做好。可是眼下的帮手人手,似乎还是不够。。。。。。
已是寒冬腊月,周遭都已是玉琢银装、覆盖四野,感觉有些疲惫的萧唐伸了把懒腰,眺望外面银白色的世界才感到舒缓了不少,他来到这个世界只是几个月的光景,可经历的历练却像是以前丝毫不敢想象的,起初的他每天一睁眼,都会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而现在随着一天天忙碌起来,自己像是已完全融入了这个世界。
我该去趟大名府拜会卢俊义了。。。萧唐忽然想起那个他刚从青州回到大名府时有缘相识的玉麒麟,按说那卢俊义真的曾给萧唐不少帮助。。。在萧老爹伤重时他将萧老爹接到自己府上,在打理萧老爹后事时他也出过不少力。可那时并非与卢俊义攀交情的时候,等萧唐出狱再到萧家集时应酬邓飞、杨林、杨序等人,还为庄上事务忙得团团转。
为那时卢俊义的照顾,萧唐当然要登门致谢一番,趁着偷得浮生半日闲,他吩咐庄客将锦缎茶茗、麝香人参各包了一份,又唤上了萧义、薛永二人,备只驮驴三匹马,便往大名府那边去。
三人驾马一路踏着瑞雪来到大名府,赶至卢府上知会了门客后,卢俊义赶忙出来相迎说道:“也恁地巧,这些时日我也正念叨着萧兄弟,没想到萧兄弟便来了。”
萧唐抱拳说道:“前番承蒙卢兄多次援手,今日在登门致谢,已是迟了,还望卢兄海涵。”
卢俊义笑着将萧唐引进了府,萧唐拜见了前些时日一直养病,只叙过几次话的卢俊义之父卢义先卢员外,将谢礼一并呈上,又攀谈了小半个时辰,已是午时,卢俊义便请萧唐在府上用饭,萧唐说道:“这次小弟登门致谢,也是为和卢兄多亲近亲近,不如由小弟作东,在大名府寻个去处吃些酒如何?”
卢俊义听罢也一口答应下来,和卢老员外请安后,萧唐与卢俊义、萧义、薛永四人便到了大名府内繁华的地界,找了家回汤武库的店家。
回汤武库也就是宋时的火锅,将羊、猪、牛、鹿、兔等肉类切片放进沸水暖锅中搅熟,沾上店家秘制由酒、酱、桂汁等搅拌做成的调料,菜蔬、面条等食料也都可放入汤内,在寒冬腊月时正是驱寒暖胃的美食。
新鲜的生兔肉、生羊肉都切成薄片,一盘盘的端到席上来,这店家并不单设雅座,商贾富商、贩夫走卒等回头客,以及慕名而来者甚多,生意十分红火。
此时外面遍地是皑皑白雪,鼎沸的暖炉也升起腾腾热气,卢俊义提起酒杯,笑道:“呵呵,香山居士的那首‘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今日这景象,你我同饮倒也颇为应景。”
萧唐也举杯说道:“有缘拜识名满河北的玉麒麟卢俊义,又蒙多次相助,是小弟的福分,小弟敬卢兄一杯!”
卢俊义将杯中酒饮尽了,叹口气道:“我卢俊义空有一身本事,受那九头虫鸟气久矣,却是敢怒不敢言。才佩服你萧兄弟,义救那苏家娘子还当街杀了九头虫,大名府上下谁不敬服?”
萧唐摆手道:“小弟当时也是与那狗贼不共戴天,不及多想。而且没武二哥、萧义、薛永师傅等人帮衬,恐怕也早折在那恶贼手里。卢兄身耽卢府上下的生计,又岂能只逞血气之勇而不有所顾虑?”
卢俊义苦笑道:“兄弟就莫为我开脱了,若是我按那师弟‘血貔貅’史文恭的性子,恐怕早按捺不住,大闹番后自在快活去了。”
萧唐听罢登时留了神,这卢俊义和史文恭,一个麒麟一个貔貅,一个枪棒天下无双无对,另一个给梁山好汉制造过无数的麻烦,按说本事在水浒里都是能排进前十的人物。
不过他俩一个安心做个富翁员外、另一个委身在曾头市做个枪棒教师,却不像周侗最后收的那个徒弟,他们的小师弟岳武穆岳飞,抗金卫宋,成为中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英烈名将之一。
不过想来也是,现在大宋朝徽宗在位,虽然眼下时局乱像已起,可除了与西夏时战时和,国无战事,大宋募兵多为灾荒饥民、充军罪犯,兵员冗赘不说,不止武将矮文官一头,就连民间百姓大多对行伍走卒都颇为看不起。既然如此出身显贵的卢俊义,和他口中那心高气傲的史文恭自然对投军没什么兴致。
可靖康之变后,半壁江山被女真铁骑践踏在铁蹄之下,各路义军频起,甚至连钟相杨幺这类与宋庭不两立的造反势力都曾北上勤王,家园被侵略激起了所有血性男儿的怒气,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怎可能无动于衷?
萧唐与卢俊义正说着,在回汤武库店家门口,走来个一袭粗布衫,系条皂麻带的十二三岁少年,他虽然脸被冻得通红,可长得俊俏清秀,旁人打眼一看便已生了几分好感。
门口的店小二见了,不禁皱眉道:“小乙,你怎么又来了?”
作者按:虽然水浒衍生作品及其他小说中比较流行周侗弟子有卢俊义、林冲、史文恭、岳飞(说岳全传),甚至还要加上孙立、栾廷玉和记名弟子武松。可《水浒传》原著林冲的出场有讲: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水浒时间脉络比较清晰,在1114年时,林冲三十四五岁。)
而卢俊义出场时则对假扮算命先生的吴用说过:“先生,君子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