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任侠-第10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应话还没有说完,却听得府衙节堂门口处却有人高声说道:“倘若如此,却是打草惊蛇,依小生之见,何不将计就计?”
………
注:刘承祐,五代时后汉汉隐帝,因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累建大功十分猜忌,诏令郭崇、曹威等诛杀郭威。郭威膝下两子一女皆被杀,随后被逼起兵反叛,屡败汉军,直捣汴京,覆灭五代后汉政权,刘承祐亦于战乱中被杀。郭威建立周朝,因悼念忘妻柴氏,又见妻侄柴荣确有大才,郭威遂立柴荣为储君继承皇位,这也是于中华历史中非是于朝代交迭时期,唯一一次将皇位传于没有血缘关系的新君。而柴荣果不负郭威期望,治理周朝日渐强盛,堪称五代第一明君,然只年三十九岁,在位五年便早逝,终为赵匡胤被黄袍加身篡其子柴宗训,后周也至此为宋朝所取代。。。。。。
1781章 番犬伏窝,一招鲜,吃遍天()
虽然能被放行至府衙节堂内商讨军议的,也尽是甘心投从萧唐而不忌讳与宋廷早晚分道扬镳的诸部头领,然而门口那人,显然是来迟了些,而一直驻足于门前详听,而在场以李应为首的几个头领的面色多少也有些不自然,当中刘唐更是把眼一瞪,并喝骂道:“吴用!如今已非是你宋江哥哥统掌的水泊梁山,要来你便早来,有话便说得明白,有屁便放得响亮,也不必拿腔作势的故作甚高深模样!”
好歹在场也有其他几员头领相劝,未教刘唐再更难听的叱骂下去。公孙胜见状也连忙起身,打圆场的说道:“吴学究,看来来龙去脉,你大概也都已听得分明。如今既你也与萧唐哥哥和衷共济,有何妙计,也不妨直说便是。”
先前吴用与宋江重得厮见时,萧唐便已授意时迁时不时注意他们两人暗地里动向。大致也正如萧唐所料,吴用与宋江私下倾心吐胆的叙旧详谈,大多时候喟叹就算受招安之后未行半点异心之事,但朝廷轻慢我等,便是再尽忠竭力,久后仍落不得善终。而萧唐既不计前嫌,肯收容我等,所谋大业,也是为一世清名忠义大事,虽然仍是不免受些素有旧怨的头领冷眼相待,可是既然仍能有个生时立名建业,身后庙食祭飨的指望,非是我等不对宋廷尽忠,是朝廷终究容不得我等,何况当初肯随他宋江受朝廷招安的头领几乎尽数折了,而生死关也算是走了一遭,戴宗这等本来同心同意的兄弟似也有所彻悟,不再执迷的仍指望得朝廷叙用。。。。。。我等如今若是反覆不定,这却不是自毁清名,而要遭世人唾骂?
萧唐先前听得时迁报说之后,便已能确定宋江、吴用也不至再弄出甚么幺蛾子了。毕竟对于宋江而言,于原著当中于喝下高俅、杨戬设计谋害他的毒酒之后,还拉着自己的忠实跟班李逵一并上路,当真只是全因宋江忠心不负朝廷?早死晚死,那他先前又反个鸟?实则宋江临死前对李逵所说的那句“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才是重点。为了名声,身为梁山之主的宋江也可以忍气吞声的去赴死,可是现在恁般形势,萧唐所统领的诸部义师才是抗拒金虏外寇的主力军,那么宋江此时背反再印帕橙ネ缎Сⅲ谑廊搜壑惺墙兄吕丛抻嗷蚴锹蠲约阂彩切闹敲鳌�
至于原著当中肯随着宋江赴死的吴用心中考量却又多了一层,他是那种很典型的幕僚谋士心态,一直指望着能投从明主出谋划策、一展所长,然而尤其于这一点上,吴用也很清楚比起投从朝廷,萧唐能够给予他的机会才会更多。
本来萧唐寻思先教宋江、吴用掌管一州民政事宜,只是李逵那厮倔驴习性,也唯有宋江能够出面栓束得住他,是以也仍教他们两个做为一路协同部曲征战。而调动吴用考察京东路诸州民生,教他掌领一方州政,吴用虽然也知须安分知足,但是如今倘若有得以施展本领,更得重用的机缘,吴用又怎会放任错过?
好歹公孙胜当初也是共掌机密军情的军师头领,彼此来往得多交情还算深厚,吴用见他为自己打圆场,当即也投以感激的目光微微颔首,随即恭谦踱将进来的姿态也显得较为低调,只略清了清嗓子,便立刻朗声说道:“宋军既已奉官家钧旨,意图奇袭攻取主公治下州府,也势必密切关注我军诸部来往动向,倘若林冲、张清等头领率所部军旅大张旗鼓前来,宋军焉能不知?方今我军胜势,便是宋军不知我等早知他勾当,而刘光世所部军马,探闻得济州有大军集结,多半打消先前谋划,终不能只盼着那金节再度冒险前来报讯,届时宋军若再做图谋,如何行事,我等却是一无所知。。。。。。
是以按小生所想,只与调拨戎卫济州内的几拨军马,退伏藏于城内,于刘光世差拨麾下郦琼以犒劳为名来抢夺城关时,伏于城外的宋军也必然趁势侵攻,我军却教刘唐、穆弘两位兄弟截住城内郦琼所率的宋军,再紧闭城门,截断攻城宋军人马,唐斌、欧鹏、马麟三位头领引所部马军、李应、雷横两位引所部步军见机趁势策应。。。而趁着宋军辖下空虚,却先派快马报与林冲、张清两位头领率所部将佐,抄后攻打濮州、广济军,本来攻打治所巨鹿,趁势侵吞济州全境的宋军主力闻报,却又如何不会军心溃动?此名「番犬伏窝之计」,正可见机就计,依小生所见,须无纰漏,且倒能杀得宋军个措手不及,反取他军州,而成就大功!”
吴用愈说,语气声调也愈显得高亢了起来,似乎又找回了那种当年他自以为出谋划策时“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模样。
只是如今虽说自家哥哥肯任用这智多星,吴用与在场一众头领相处时也说不上尽受人不待见,但毕竟以往做为梁山军师头领受了朝廷招安,也是曾做过对头的人物,遑论李应等人还曾着了吴用的道被坑过,是以彼此相处时也仍似有一层隔膜。如今眼见吴用口若悬河,尽己所能的力荐他所谋之策,当中虽然也有头领觉得此计或许可行,但府衙节堂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冷清。
而又过片刻,刘唐更是毫不假以颜色,当即起身呵斥道:“说得倒像回事!我刘唐虽然是个粗人,听萧唐哥哥劝说,以往些陈年旧账,也不便再与你计较。但我往日征战沙场,全听其他思虑慎细的头领定夺,俺只管厮杀便是,可如果是你吴用用计,我有甚话也务必说的分明,倘若按你所谋有甚疏失,你又可担待得起!?”
而公孙胜见状又劝慰了刘唐几句,思付片刻,也不由向吴用问道:“吴学究所荐之策,虽是谋以反教宋军猝不及防而趁势进取。。。。。。但奉令意图奇袭济州治所的御营使司巡检使刘光世,乃是西军大将刘延庆之子,我虽然对他所知不详,但也曾听闻他兼任侍卫马军都虞候,而备受朝廷重用,而据闻那厮部下第一悍将王德,亦是西军出身,因作战勇猛、杀人如麻而被人敬畏唤作‘王夜叉’,这王夜叉当初于西陲边庭时便已建下威名,也决计小觑他不得;
而按金节报讯中言及的那个淮南东路兵马钤辖郦琼,听闻他久从刘光世征剿淮南、京东蜂起匪盗,屡立战功,也非是甚易与之辈。。。何况先前刘光世讨平京东路南面啸聚作乱,声势亦然不小的贼首李昱,统管得麾下宋军,听闻军纪纵不算十分严明,但也并非尽是寻常老弱虚冒、军事废弛的孬兵弱将,如今刘光世率部有备而来,也集结得南面几处军司精锐,只以刚毅、直撞、鹰扬三军兵马开城诱敌,而教天雄、飞捷两支雄军抄后奇取宋军辖域军州。。。倘若攻城宋军意决,不至军心动摇离去,也唯恐济州戎卫军马伤亡惨重,亦有失陷之险。。。。。。”
:。:
1782章 不是高明策士,却是最努力的一个()
既已是要死心塌地的追随萧唐混个出身,自己比起其他头领于哪方面先天不足,又有甚隔阂,吴用也是心知肚明。而刘唐待自己为甚一直都是副横眉冷对的态度,吴用自然十分清楚,往日撞见这赤发鬼时,也只顾避着他走不去触霉头便是。然而如今不止是刘唐,就算本来还算亲近的公孙胜对自己所荐之策似乎也有些不认同,吴用却深知自己切不可再妥协退让了,我能否再得受重用,也唯有在此一举!
吴用遂好整以暇,又侃侃而谈道:“一清道长,你往日经管梁山大寨诸般事宜,又劳心于京东路诸州人丁、辎重来往转运调度,不知那刘光世底细。然则我得蒙主公任用,已对与宋军邻近处统兵主将甚是留意。而据我所知,刘光世那厮,以荫补入官为三班奉职,其父本受权阉童贯重用,是以子凭父贵,先为奉国军承宣使,而后累得升迁,也多是因其父福荫,未曾凭他本事独当一面建立大功。而宋境各处盗匪蜂起,刘光世得提举为御营使司都巡检使,奉旨平定京东、淮南各处乱军。虽然讨灭山东匪首李昱,也是全仗麾下将领王德、郦琼骁勇难挡,杀溃得人数虽多,却也是乌合之众的作乱兵马罢了。
以外据先前打探刘光世用兵,也全倚仗些西军旧部军马,才建立下些功勋,实则起先奉令征辽,拒当金虏,至今转战淮南时,遇强则犹疑不前、避如蛇蝎;遇弱则抢先争功、如狼似虎,驭军姑息无法,实乃色厉内茬之辈。而今主公行霸业威名日盛,聚义师锐气方张,雄兵强将,远胜方今起事诸路乱军,依我看来,刘光世那厮已是心怀惧意,只是朝廷旨意,不得不来。可是届时倘若见我等洞察得清他歹意,已早有部署,兼之后方有失被断了归路,那刘光世又焉能沉得住气?是以按我所想,届时前来赚济州的宋军军心必然动荡!将无死战之心,兵如何又肯意决执迷?”
毕竟现在萧唐诸部劲旅征讨进取的重点放在北面金国上,周围宋廷军司下各路统兵大将来往调动,更兼征讨镇压蜂起的反军,也未必长久驻守一处。似公孙胜、唐斌、李应、刘唐等人虽然知晓那刘光世的名头以及他大致的履历,但也断然不可能了若指掌的深知那刘光世为人秉性,甚至他于战事顺境逆境时,心态又将会出现何种变化。
实际上迄今为止,以刘光世的资历能够接连得朝廷擢升重用,独当一面统率一路军马,更因为他善于向朝廷奏表请功,表面上功夫做得很足,往往也会给人一种西军将门后起之秀的假象。多数人只看到他刘光世曾讨灭得李昱等规模较大的作乱匪首,但是若详细探觑得他以往于京东、淮南地界镇压平定匪乱的经历中,先前已未战先退过几次、犹豫不前过几次,实则也能觑出他带兵作战时心中顾虑的端倪。
公孙胜虽然道学修为精深,可到底也没有那料事如神、未卜先知的神鬼不测之机,当然也会不知道倘若是自家哥哥萧唐于此时听得吴用所言时,倒要赞他这智多星当真下了番功夫,将刘光世那厮为人看觑揣度的很准了。。。。。。
而公孙胜也记得吴用先前与宋江尚在水泊梁山,并与萧唐暂时联手对抗陈希真那厮的荡寇兵马时梁山方面也是全由吴用调度部署,起码于针对敌方奇袭将计就计上颇有心得。而吴用以往做为水泊梁山的首席军师,无论计策有无纰漏处,可是以往晁盖、宋江须下决策却迟疑不定时,满腹鬼主意的吴用无一例外,而必要跳出来出谋划策。如今处心积虑的为了得重用进入萧唐哥哥麾下的智囊团中也当真是要拼了老命,脑筋又极是活络的吴用,便敏锐的意识到萧唐与朝廷早晚必有纷争,心摩意揣、虑计神筹的早将刘光世等与萧唐治下领土相邻对持的宋军大将探了底,揣摩估算那厮们何等样人,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够派上用场。。。。。。
吴用固然绝对算不上甚么算无遗策、机智百出的高明策士,但他为了把自己塑造成足智多谋、深谋远虑的智多星形象却最是孜孜不倦。
如今萧唐哥哥尚在班师返程往大名府的途中,其余大多可见机行事、自行决断的头领戎卫于北面河朔之地,宋廷突然翻脸发难,也有些出乎于意料之外,公孙胜心说于如何应对侵袭济州的宋军,如今倒由他这个本来修入世之道的云游道人只得暂时主持大局,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而依着自己对吴用的了解,公孙胜知他既然如此笃定,也势必早已下足了功夫,又思虑一番过后,公孙胜也终于拿定了主意,遂向在场一众头领说得分明。。。。。。
十日过后,通往济州治所巨野的官道之上。辎重车仗滚滚而进,络绎不绝的车马牛骡,上面满满堆着猪羊腌肉、纯酿美酒,托付着重物的牲口迤逦而行,大口喘着粗气,车夫民壮也尽在费力驱赶于官道上排布成一条长蛇状的辎重车仗。周围亦有大批押送的宋军将兵在车仗前后奔走来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