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就是我李白-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玄宗把永王细微表情收在眼底,道:“忠王也会和太子一般犯错,你若是不会懈怠,东宫的位子,未必不会易主。”

    “儿臣一定会照看好三哥。”永王道。

    “你明白就好,该争得你去争,别太过分了。”玄宗道,“在外人面前,你们毕竟是兄弟。”

    永王低头道:“是。儿臣明白了。”

    “对了,你那个所谓第一的谋士,可以不用在意了。”玄宗道,“空有虚名而已。”

    永王道:“可是此人也有苦劳。”

    玄宗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永王急忙称是。

    “你去吧。”玄宗道,“唤将军来。”

    “是。”永王点点头,出了书房后,心情复杂,他知道父皇这是把自己当成棋子,目的就是胁制住忠王。王处策这个笨蛋,真是空有虚名。

    永王心里有些后悔,若是当初自己对待李太白更好一些,是不是这个太子位,会给自己安排上?

    大殿之上,寿王陪着武惠妃,忠王早就走了,太子等人还跪在地上。

    “阿翁,父皇召见。”永王恭敬地对高力士道。

    “谢过殿下相告。”高力士笑道。

    永王点点头,看了在场几人一眼,心有不屑,这些人,近乎废了,接着走出了大殿。

    武惠妃见召见的不是自己,紧紧抓住寿王李瑁,“你父皇他是不是不要我了?”

    “没事的,母亲,您等我一会儿。”寿王急忙出去,跪在高力士面前磕了几个响头。

    高力士吓了一跳,声音提高八度,又尖又细,“殿下,您这是做什么啊?”

    “瑁跪求阿翁,能在父皇面前为母亲说说话。”寿王哭道,“求求父皇不要杀了母亲,儿臣愿意带母后一起去蜀地,永不回长安。”

    “哎呦寿王殿下你起来说话。”高力士跺跺脚,用力拉起了寿王。

    高力士虽是宦官,力气却很大,一把拉起来寿王,道:“寿王殿下,此事还是要听圣人的啊。”

    “阿翁,求求你,救救我母亲。”李瑁动情,实在不愿看着自己母亲被杀。

    高力士叹口气,道:“你若是成了太子,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老臣看着你们长大,实在是殿下最为合适。”

    “阿翁对不起。”寿王低头道,“我实在忍受不了。”

    “这也不怪你。”高力士叹道,“我尽力吧。”

    “多谢阿翁。”寿王感激道。

    “老臣去了。”高力士行礼道。

    “多谢阿翁。”寿王点点头,躬身行礼。

    高力士叹了口气,走向书房。

    “圣人啊。”高力士推门而入,看着玄宗疲惫不堪地坐在书桌后。

    “将军你来了。”玄宗道,“此事你怎么看?”

    “圣人不也是都处理好了?”高力士道,“您立了忠王。又让永王胁制,新的格局出现了,就差那几个不平衡的,还不好安排?”

    “你还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玄宗指着高力士笑道。

    高力士笑笑,上前帮着玄宗按摩一下脑袋。

    “将军,你刚才也说了,还有几个不平衡的,你帮朕梳理一下,那些不平衡的。”玄宗道,“此事应该如何收场。”

    “那老臣课就说了。”高力士道,“我说了,圣人你自己做决定就是。”

    “好。”玄宗闭上眼睛道。

    “太子该如何处置?”

    “废黜。”玄宗道,“贬为庶人。”

    “圣人,我问的是是杀是留。”高力士道。

    “朕想留。”玄宗道,“又怕不能安定人心,寿王给我转告了那个小子的一句话,他说,此事明面上可以操作很多。”

    “明面上?”高力士笑道,“倒是有趣,圣人不妨试试。”

    “那就贬为庶人。”玄宗道,“之后杀了。”

    “嘿嘿。”高力士笑笑。

    “你笑什么!”玄宗道。

    “老臣是笑,圣人还不如那小子看的通透。”高力士捂嘴笑道。

    “你是说朕不如他?”玄宗气道,“那个混小子,搅弄出了这么大风云,自己却找不到了,对了,他怎么样了?”

    高力士道:“圣人,有很多人想要杀他。”

    “他死了?”玄宗一愣,道,“他不会这么轻易就死了吧?”

    “圣人,薛锈留了后手,忠王,李林甫等人即使知道,也会放任不管,促成此事。”高力士道,“六扇门禀告集贤院那儿,李太白所住的地方,血迹斑斑,诡异的是没有一具尸体。”

    “让裴士宽去找到他。”玄宗道,“他不会轻易就死的,朕有这种感觉。以后还得用他呢!”

    “是。”

    “怎么停手了?你接着按。”玄宗道,“接着说。”

    “鄂王,光王。”高力士又说出两个名字。

    “死。”玄宗神情有些淡漠道。

    “圣人想清楚了。”高力士道,“毕竟是圣人的子嗣。”

    “要不是太子当时还展现出了一些良善,他也得死。”玄宗很是强硬地道。

    高力士却是知道,玄宗内心是有多痛苦。

    “武惠妃。”高力士接着道。

    “杀!”玄宗有些厌恶地道,他最痛恨后宫女子干政。

    “那李林甫呢?”高力士问道,“朝臣和后宫勾结,死罪。”

    “朕还用得着他。”玄宗皱眉道。

    “那圣人就不公平了。”高力士道,“老臣来时,寿王求着老臣给惠妃娘娘说说情呢。”

    玄宗转身看着他,“你答应了?”

    高力士不好意思地掩嘴笑了。

    “你傻笑什么!”玄宗没好气地道,“朕问你话呢。”

    高力士笑着点点头。

    “那是你答应的,你说说怎么处置吧。”玄宗道,“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竟然也敢答应,行,这个烂摊子我不管了,你自己看着办,朕看你怎么办!”

    “嘿嘿,和太子一样不就成了。”高力士笑道。

    玄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道:“就你有鬼主意。”

    “嘿嘿。”高力士傻笑着。

    “别笑了。”玄宗没好气地道,“此事还得给百官一个交代,给史官一个交代,你帮朕想想怎么说。”

    高力士思索着,道:“就说,太子和光王、鄂王谋反,包围昭阳殿,恰逢李林甫换防,保护了圣上,忠王来找圣上,恰巧知晓此事,立刻率家兵相救。废黜三王,贬为庶人,立忠王为太子。”

    “会不会简单了些。”玄宗道。

    “哎呦简单什么,给他们个说辞就完了。”高力士道,“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就你精!”玄宗拍了一下高力士的手道。

    高力士哎呦一声,收回手。

    “接着按!”

    “圣人息怒,您可别打老臣。”高力士按着头,“您再打,老臣躲了您就打您自己了。”

    “你还敢躲。”玄宗气道。

    “嘿嘿,谁也不能找打不是。”高力士笑着。

    玄宗被气笑了,无奈道:“你啊。”

    玄宗接着问道:“处置武惠妃还得有个交代。”

    “哎呦,这不简单。”高力士道,“就说不喜欢了呗,打入冷宫。等到寿王和武惠妃一起去了蜀中,就传信,病故了。”

    “好。”玄宗点点头,“依你,起居注怎么交代?朕不想让后世说朕的儿子来反朕。”

    “就说武惠妃诱骗太子持械入宫,欺骗圣人说太子意图谋反,太子和二王被处死。武惠妃后梦见三王鬼魂缠身,不久病故。”高力士道,“总之没有圣人的事。”

    “真有你的。”玄宗看着高力士,“扯起谎来一套一套的,你要是这么骗朕,朕要狠狠打你的屁股。”

    “圣人说笑了。”高力士委屈道,“老臣哪有那个胆子去欺骗圣人啊。”

    “谅你也不敢。”玄宗道,“此事需要一步一步办,给寿王留出时间。”

    “明白。”高力士点点头。

第305章 落幕() 
一场宫廷政变悄然落幕,开始和结束都几乎无人知晓,除了少数几人知道内情,大多数朝臣几乎不知道,在正月初九这天,发生了如此大事。

    正月十五开朝,高力士就宣布了玄宗的旨意。

    废太子、鄂王和光王三王为庶人,武惠妃打入冷宫。

    这个消息在朝堂之上激起了滔天巨浪,众朝臣纷纷启奏相问为何突然废黜太子,高力士只道三王持械入宫作乱,意图谋反。

    又有人问新的储君该由谁继承,高力士却道:“再议。”

    又过了几日,玄宗召见群臣,明面上是商议由谁继承储君之位,实际上却只是下个通知,立忠王为储君。

    这个消息再次在朝臣间掀起轩然大波,没想到最被看好的寿王竟然没有被立为储君,而是立了忠王。这让站在永王那边的朝臣感到很是惶恐,不知道忠王上位后会如何清算,甚至于有人打起了主意,准备什么礼物去恭贺忠王,想办法化解。

    至于李令问等本来就在忠王那边的朝臣,却也没有露出喜悦之色,忠王早就下令,低调行事,他不愿意出现什么差错。

    忠王入主东宫的大典,也办得很是低调。忠王收下了所有人送来的贺礼,也只是为了发出了一个愿意和解的信号,要不然忠王也不会举办什么宴会。

    “令问,一直以来多亏了你。”忠王和李令问两人对酌,忠王很是感激地道。

    “臣为主荣。”李令问道,“殿下言重了,此事其实我也没有立什么功,要说,还是多亏了李太白。”

    提到李白,李令问不禁担心,他知道集贤院的竹园的血迹,无处不是表明曾经发生过血战,只是没有一具尸体,李令问不知道李白的生死,很是担心。

    忠王看到李令问担忧的神色,道:“令问,你不必太过担心,我已经差人去寻找李太白了,他吉人天相,剑术有高超,会没事的。”

    “多谢太子殿下。”李令问点点头道。

    “令问,若是找到他,孤希望你能再劝劝他,孤现在最缺的就是像是李太白这样的股肱之臣,孤也希望他和你一般,忠心辅佐孤,做孤的左膀右臂。”忠王言语恳切。

    李令问点点头,道:“等找到太白,我会尽力劝说他。”

    “那就拜托了。”忠王道。

    然而李白一直还是没有消息。

    自正月初九之后十五日,正月二十四这一天,玄宗终于下旨,处死太子三王。这一天,天降大雪,太子谋反的这种事,为宫廷丑闻,不为天下人所知。

    天下人只知道,三王无辜被废,称三王为“三庶人”,以示悼念。

    过了几天,武惠妃病故,葬以后礼。寿王悲痛之下,请求圣上离开长安,离开这个悲痛之地。玄宗准许,任寿王为剑南道节度,遥领益州大都督。

    不知从何处传起,三庶人是被武惠妃所害,武惠妃是梦见了三王的鬼魂,被吓出病来,才去世的。

    而寿王不知道也不愿知道这些传闻,离开长安,进了蜀地,自此,永远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寿王的车驾,多了一个妇人和一个男子,两人虽然身着普通衣服,但依旧能看出两人身上的华贵之气。

    这两人正是太子和武惠妃,两人做梦也想不到,日后他们会一起离开长安。武惠妃是个颇有手腕的女人,为了把儿子送上皇位,不惜勾结朝臣,但是现在她只想当一个母亲。

    寿王临走之前,玄宗下令让其娶韦氏为妻,寿王知道玄宗的心意,无奈遵从。

    朝中又发生一事,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已经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大员牛仙客,言语颇为激烈,辱骂牛仙客无德无能,只是李林甫手下傀儡,两人沆瀣一气,圣上用人不明,宠信奸臣,迟早要学了杨广。玄宗大怒,贬黜周子谅,后李林甫进言,指责周子谅是张九龄所举荐。

    玄宗更怒,认为牵扯党争,召见张九龄,指责其“举非其人”,将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

    有些人认为这其实是玄宗在肃清太子余党,昔日张九龄屡次劝阻圣上废除太子,现在玄宗这般作为,正是为了打击太子余党,树立现在太子的威信。

    而忠王知道,这其实是在警告自己,朝臣上,还有一人深得圣上宠爱,而这个人和自己不睦。这个人就是李林甫,玄宗这是以李林甫牵扯自己这个太子,不让自己威胁皇位。

    李林甫暗中寻找永王,期望和永王能够结成同盟,永王欣然同意。

    于是朝中的格局再次平衡,太子和寿王的格局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太子和永王、李林甫联盟的格局。

    “张相。”玄宗召见张九龄前来,“朕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心。”

    张九龄默然低头道:“臣知道,不用圣上下诏,我也会乞骸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