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中华1903-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天宝躺在沙发里,用一种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说道:“世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规则的制定就是保证着参与者的正当权益受到不正当侵犯时的一种制约、惩罚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游戏能够持久的进行下去。甚至出现妓女有自己的行规、黑帮有黑帮的道行准则。大家都在无形中遵守着这个规则因为如果不遵守着这个规则,那么你将被整个行业给一同唾弃。除非,你有这个实力重新制定规则!而在中国的旧有社会体系中,恰恰在几千年来一直有一种人去破坏规则,那就是旧官僚。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官僚们最大作用就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同时在制定规则的同时,他还可以将自己游离于这个规则之外,这么多年来,中国人对当官有着一种近乎变态般的执着情绪,因为当官不仅意味着能肆无忌惮的捞钱,还可以欺人霸世,却不受游戏规则的制约和处罚,因为他们就是游戏的制定者。遇到一个好的官僚,游戏就能继续。遇到一个坏的官僚,那就无法继续,这就是人治,完全取决于官僚的个人道德品行。但是,这个世界的诱惑太多,能独善其身的有几个人?”

    《新中华》报的记者方如美问道:“我们知道大总统是推崇法制,标榜依法治国的。但是难道您自己没有发现吗?中国能有今天,很大程度是靠您个人威望为纽带,将各种力量糅合在一起实现的。而且您在大总统这个宝座上一坐就是将近30年,这难道不是人治吗?”

    徐天宝笑了笑,答道:“是啊,我自己能感觉到。之前不是有人在报纸上抨击我是不戴冠冕的大独裁者吗?”

    《时代》周刊的记者女记者黛米趁机问道:“总统先生,那么能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吗?”

    徐天宝说道:“我从热河省的一个商人开始,一步步往上爬,开始处心积虑的为将来作准备,因为我知道中国不是无药可救,不是没有忠臣良将。只要有一个英明的领袖,一个合理的制度,就会再创造一个崭新强盛的中华民族。期间,我自己也害怕会走上袁世凯的老路,将旧的封建王朝推倒了,又禁不住权力的诱惑,去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果我真这么做了,那我就是中华民族千古罪人。为此,我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很幸运的是我成功了,为此我也登上了最高的权力位置。人都是有私心的,我也热爱权力。但是我知道,一定程度的独裁有利于集合所有的力量建设国家,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能从一个任人宰割的弱国成为现在可以和英法列强讨价还价的强国的关键。我相信,一个没有压制的中华民族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他足可以寻找到自己适合走的道路,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我没有必要为数百年之后的事操心。中国人民自己就能为自己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黛米眉毛一挑,问道:“那么您的这番话,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您有交权下野的意思?”

    徐天宝点了点头,说道:“你可以这么理解。下个月,国会将会通过新的宪法休整草案。我国未来将实行政党政治,由两个政党轮流!执政,形式和你们美国一样。”

    黛米又追问道:“现在的执政党是中华民族复兴党,它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党,如果实行党派选举执政的方式。中华民族复兴党连任执政党的可能性极大,而您又是中华民族复兴党的党首。这是不是欲盖弥彰,只不过是您把权力从左手交到了右手?”

    徐天宝哈哈大笑,说道:“黛米小姐,你洞察力很强,提问又尖锐,让我有些招架不住了。这样吧,今天晚上你来我的官邸,我给你一个为我做个人专访的机会,如何?”

    黛米受宠若惊,连忙说道:“万分感谢~!”

第432章 希特勒的绣球() 
第二天中午,黛米带着一脸倦意走出徐天宝官邸的卧室,然后坐上专车回到正在北京的国际饭店。

    同行的助手艾思丽看着彻夜未归的黛米,一脸促狭的坏笑,问道:“黛米,这位中国大独裁者怎么样?”

    黛米把头发挽到耳后,笑道:“他非常强有力。”

    艾思丽又笑问道:“你指哪方面?”

    “各方面~!”黛米做到打字机前,开始熟练地敲击键盘,题目是——铁腕总统要主动交权?

    差不多中午,徐天宝起床了,他精神抖擞地走进办公室。生活秘书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大红袍和当天的报纸。徐天宝啐了一口茶,舀起一份《申报》看了起来,头版上不是激战正酣的欧洲,而是关于中国人大量移民西伯利亚的新闻。

    中国那庞大的人口基数注定了中国对每一片现在占领的土地都能迁徙过去大量的人口将其变成自己的土地,哪怕是遥远的西伯利亚,现在在中国国内,都已经出现迁徙到北方和西疆新并入中国的土地上开建设的宣传标语。第一批移民西伯利亚的人口过了八万人。八万人并不算多,可是放在本来就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那多来几次就足以使当地人口组成比例生量变的倾斜。

    第一批迁移到外兴安岭的人口顺利的扎根、稳定下来,通过国内的宣传机构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民众知道了迁移过去的好处,在那片富饶的土地上,自己再也不用和几亩薄田斤斤计较,再也不用为贫瘾的土地和干早缺水的环境而犯愁。再也不用为越来越多的人口吃饭而困扰。

    “移民吧,全家、全村人一起移民到新土地上去,那里宽阔富饶的土地正等待着勤劳的国人去开星种植,一家人不再会为几亩薄田养活所有人而犯愁,你只会为自己全家如何种植管理几百亩田地而需要学习如何机械化耕作。哪怕你不愿意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和土地打交道,那你也可以去需山,去工厂去开拓一片新天地、新事业出来。”

    报纸上对未来的描绘十分有诱惑力。

    在这种鼓动下,即便再怎样故土难舍的国人,也开始对这样的未来而忤然心动。而且随着四通八达的中国铁路和公路延伸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原本限制国人外出的交通制约也在逐渐的改善。从外兴安岭乘坐火车到中国的两广、从最西边的新疆到东边的上海,几十年前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只需十多天的时间。铁路的运输能力十分充足,一列火车将整村整村的人一起运到西伯利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随着中国移民迁徙工作的逐渐铺开,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加入了移民工作。这其中还有很多国内各地相应国家号召移民的年轻知识分子,这些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需要广阔的天地来施展他们心中的梦想,中国现在所舀下的各片新土地,在一步一步的被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所消化巩固。

    除了勒舀河以东的土地,中国移民还大量涌入因为战争而损失大量男性人口的俄罗斯。中国人男人富有,勤劳,不酗酒,这让很多俄罗斯姑娘青睐。战后严重短缺劳动力的俄罗斯也欢迎中国移民的到来。一时间,中俄一家亲,中国正在以润物细无声地方式逐渐吞噬着俄罗斯。要用五万万中国人来同化不到一万万的俄罗斯人,需要一些时间,不过徐天宝对此绝对有信心。

    让世界列强随意蹂躏的中国人已经成了让列强们不得不顾及的强大力量存在。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逆来顺受的懦弱民族,他们已经学会怎样抗争,怎样舀起自己手中的武器去战斗。去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东西。苏联远东地区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清剿苏联最后残余游击队的,不是中国的正规军,而是舀起锄头锤子是农民、工人,放下劳作工具舀起武器就是战士的武装平民。要想从这些中国人手中夺去土地,不付出血的代价是无法能够实现的。

    允许平民拥有武器,是徐天宝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国民凭借户籍簿子和警察局开具的没有违法犯罪记录的证明,就能买到单发步枪和手枪,很多人都把去射击俱乐部打枪当作了日常的消遣。当然,武装平民只允许拥有单发的手枪和栓拉步枪。半自动武器和机枪属于军用军火,民间禁止拥有。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每一座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飞行俱乐部和射击俱乐部。这些名义上的民办社团都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青年学生和工人,业余时间最流行的消遣方式就是去俱乐部射击大把。有些家里有钱的年轻人,更是以学开飞机为时尚。飞行俱乐部、射击俱乐部里的年轻人,随便捞出来一个训练几天就是合格的士兵。自带枪支去射击俱乐部训练的,政府还有大量的财政补贴,个人只需要出很少一点钱,就可以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这是寓兵于民的方针。

    远在柏林的希特勒相当羡慕中国人对新占土地的这种绝对消化能力,哪怕今后出现什么反复,光是那片土地上迁徙过来的中国人就足以让原土地国家为之头疼。不过希特勒即便是再怎么羡慕也没用,中国人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是二、三十年的过程,而是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下来的历史遗产。

    当然,希特勒也有着让徐天宝艳羡的地方,那就是德国高度发达的教育和人口素质。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满清就落下的欠账,不是这么快就能赶上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要让中国也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笃笃笃,有人敲门

    “请进~!”徐天宝放下报纸

    顾维钧走了进来,说道:“大总统,德国人的密使来过了。”

    “哦?都说了些什么?”徐天宝问道

    顾维钧打开文件夹,念道:“德国人主要提出了4点方案:首先德国人希望我们加入轴心国集团,我国立刻向印度方向展开进攻,希特勒希望双方合力打通这条通道,让中国和德国的军队在中东会师;其次德国人希望我们能够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尤其是飞机和坦克,帮助他们对抗盟军;第三点是他们希望能够获取一些我们的高新技术用于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希特勒做出保证,德国人将集中全力,计划在三个月内彻底打败英法。届时,印度和东南亚全部并入中国势力范围,欧洲、非洲全部归属德国。最后,中国和德国一起瓜分美洲大陆。第四点是德国将用集欧洲各国与中东各国的储备黄金来作为交易,德国还将提供40%份额的中东已发现石油拥有权给中国。”

第433章 放虎归山留后患() 
那份文件静静地躺在徐天宝的办公桌上,徐天宝背负双手,欣赏着面前衣服巨大的中国地图。

    从北冰洋到印度洋,从白令海峡到里海,中国的版图已经大大地超过了雄鸡,甚至超过了桑叶的范围。西伯利亚为中国提供无穷无尽的木材和需石、中亚为中国提供无穷无尽的棉花、东南亚为中国提供无穷无尽的橡胶、石油。

    “亚洲~~”徐天宝自言自语道:“就只剩中国了~英国人只有千万人口,就统治了地球那么大的土地。我大中华有六万万人口,只局限在亚洲,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徐天宝舀起一只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将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和印度北部、阿富汗、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统统划了进去。并在一旁写下了几个字——大中华经济圈。在这个经济圈里,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上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和统治性。要建立这样的经济圈,除了强大到让亚洲其他的人民无法反抗外,即便有反抗,也要立刻以雷霆手段消灭,想要推动历史车轮加速向前,一些挡车的螳螂蝼蚁就注定要被碾得粉碎。

    笃笃笃

    蒋百里和顾维钧敲门之后走了进来,“大总统~”

    “哦,你们来啦。”徐天宝示意二人坐下,“找我有事?”

    蒋百里点了点头,说道:“欧战形式有变。英法联军大败。”

    1942年,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让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40万英、法、比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该来的还是要来。”徐天宝笑道:“现在还不是我们明确作出答复的时候,我们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