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撼唐-第5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相,你这是在寻死!”阮君明同样一声大喝,身体跃起,两人蓄足了力气朝着对方砍去,兵刃在半空相交,一声金戈,两人手臂都是猛烈一震,身形顿时缓了下来。
“你,不是对手!”阮君明落在地上,勾起了小拇指冲着寻相,脸上有着无尽的轻蔑。
寻相大怒,他刚刚落地,身形再度拔起,朝着阮君明杀去。阮君明虽然言语中有着挑逗,但却不敢怠慢,挥舞着兵刃与他战在一起。两人都是力气非常大之人,斗在一起,可谓半斤八两,一时之间,根本分不出胜负。
在两人身边的鏖战的士兵也由于狭窄的地形而施展不开,前方的士兵斗得你死我活,而后方的士兵却只能看着干着急。虽然有人想着放箭,但在这样的地形下,放箭很容易误伤袍泽,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选择了放弃。
厮杀依旧在继续,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让乐寿的生死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第741章 罗成的心思()
残阳如血,当挂在树梢的最后一抹光线消失在天际,唐军在李世民的吩咐下,点燃了火把。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方圆十余里的范围内,成为了火的的杀戮场,所有的士兵在拼命厮杀,所有的人都不敢撤退。
李世民在红风营的拥簇下,缓缓朝着城头逼近,这时,经过数个时辰的鏖战,唐军已经在城头上站稳了脚跟,秦叔宝和苏定方厮杀在一起,鏖战良久依然不分胜负。
尉迟敬德从另一侧攻城,他遇见了夏军的顽强抵抗,但总体来看,唐军在攻破城墙之后,气势高昂,这一战的结果似乎定了。
在乐寿南门被寻相、殷开山攻破的同时,西门也岌岌可危,夏军的防线不断向后缩去,眼看城门就要被唐军占领了。
“夏王,唐军气势汹汹,夏王还是暂退,以免误伤。”曹旦匆匆赶到窦建德身边说道。
好不容易从秦叔宝密集攻势下脱身而出的苏定方也退到了窦建德身边,喘息着道:“夏王,城头恐怕已经不可守,还是先暂退,利用城中复杂的地理形势,与唐军周旋!”
窦建德咬紧了牙,只是短短一日,形势大变,即使是他早有准备,也根本来不及反应。苏定方的话是要他重新组织军队反扑,能多支撑一会也是好的,想到这里,他无奈地一挥手,道:“撤!”
李世民登上城头,只见城头上尸骨遍野,血流成河,极目望去,城中多处已经燃起了火把。
夏王窦建德毕竟在河北经营多年,其政策也符合民心,他生活简朴,每次攻伐获得的财物都赏赐给部下。因此,在夏国最为危险的时刻,所有的人都不离不弃,在为夏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夜色下,夏军在组织第二道防御,他们将石块、柱子等重物堆放在路边,同时布置了很多弓弩手。一些士兵还弄来了冷水,浇在了地上。
李世民冷冷地看着这一幕,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刚刚啃了两个胡饼的秦叔宝再度跃起,带着士兵朝着城内杀奔而去。
夏王府,曹氏忧心仲仲,自从他知道刘黑闼被河水冲走之后,她就感觉非常不妙了。
曹氏不是一般的女人,出身于河间土豪的她,有一定见识。不然当初她也不会嫁给尚是草寇的窦建德。曹氏隐隐地感觉到,乐寿城非常危险,夏国恐怕就会这样灭亡了。
死,并没有什么可怕,让曹氏担心的,只有两个。一是曹氏家族的命运已经和窦建德联系在一起,窦建德若是败了,曹氏一门十之**会被灭门。二是窦红线。虽然她不过是后母,可是却无所出,所以她将窦红线视为己出,非常喜欢她。
身在夏王府的曹氏接连接到不好的消息,她心急如焚,只恨自己是女儿家,不能上阵杀敌。就在她心中焦急的时候,窦红线身着甲胄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名女兵。
“阿母,如今贼人已经杀入城中,我要为国分忧!”窦红线的脸上满是坚毅。
曹氏正要说话,门外想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正是窦建德回来了。
“唐军已经攻破城池,恐怕守不到天亮了。夫人、线儿,你们从密道逃出。”窦建德口中喷出一股雾气,鼻息也非常沉重。
“不!”乎是在同一时间,曹氏和窦红线说出这个字。
窦建德抬头看着,两人不约而同摇摇头。
“爹,我不走,我要和爹一起同进退!”这是窦红线说的。
曹氏却是笑了笑,眼中带着柔情,道:“夫君,你我虽然认识时间不长,可是在我的心中,你是一个好夫君。不管前方是刀山火海,夫君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窦建德一愣,默默咬着牙齿半响,突然一转身,喝道:“传令下去,死战不退。曹旦,你带兵保卫王府,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只要守住王府,就是大功一件!”
曹旦应道:“遵命!”
窦建德刚刚走出夏王府,唐军再度发动了攻击,而这一次,唐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乐寿城南门在失陷之后,西门、东门、北门相继失手。夏军没有了城墙的庇护,只能依靠城墙与唐军进行肉搏战。
月儿爬上中天,若是平常的日子,乐寿城早就一片寂静,可是此时,各种声音惊得南飞的鸟雀不敢停留。
罗成攻上了北门之后,他心系窦红线的安全,在得到父亲允许之后,带着百余人朝着夏王府冲去。一路上,他遇见了夏军顽强有力的抵抗,最终在离夏王府两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正当罗成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传令兵匆匆而来,道:“罗将军,秦王有请!”
罗成望着前方被巨大柱子堵住的道路,知道顷刻之间是无法拿下的,再说秦王有请,他必须要去见秦王。当即打马朝着李世民的坐在奔去。
一柱香后,越过层层叠叠尸体的罗成见到了秦王。李世民的脸上带着笑意,他不动则已,一动就狂风骤雨般拿下了乐寿,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罗将军,你来看看,乐寿城已经有小半落入了大唐之手,最多天亮,整个乐寿城就会易手,河北,就会掌控在大唐的手中。”李世民显得得意洋洋。
罗成心系窦红线,但脸上却不得不露出笑容,道:“秦王英明,不过瞬息就攻破乐寿,实乃大唐第一名将。”
李世民哈哈一笑,对于罗成恭维他的目的十分清楚,他咳嗽一声,不紧不慢地道:“罗将军,攻破乐寿就在旦夕之间,你可准备好了?”
罗成一愣,旋即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他一抱拳,道:“公然愿听秦王差遣。”
“我知道你心忧窦红线安危,特许你自领一军,包围夏王府,一来是防止夏王府有人逃出,而来也是保卫夏王府所有人的安全。”李世民说道。
罗成大喜,知道这是李世民再给他会,当即一抱拳,朗声道:“多谢秦王!”
河间城北十余里,三千骑兵正在急行,为首的将领正是裴行俨。
裴行俨不时抬着头看着天空,此时月儿已经在中天,也不知道乐寿那边如何了?
裴行俨有些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那么急,但是军令如山,他唯有遵从。
三千铁蹄从河间城东边十里的地方跑过,惊起鸟雀无数。
裴云春忍不住问道:“将军,为什么不攻打河间城?”
裴行俨冷冷瞟了他一眼,道:“不要说话,赶路!”
裴云春吐吐舌头,拍马继续朝前赶去。裴行俨回头看了一眼河间城,叹息一声,催马向前奔去。
半个时辰后,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抵达了此地,他们并没有朝着南方继续前进,而是在沈光的带领下,朝着河间城悄声无息地摸了过去。月色下的河间城显得十分宁静,事实上处于大后方的河间城,此时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河间城的守将史大奈并不知道,他已经成为了沈光的猎物。
河间城的守军并没有注意到偷袭而来的隋军,沈光身手敏捷地爬上城墙,随后抛下绳子,越来越多的隋军爬上了城墙。
当唐军听到动静赶来的时候,隋军已经有五十多人爬上了城墙,他们在沈光的带领下,杀向了惊慌失措的唐军。唐军十分请楚地看见在夜光下,袍泽被劈成两半,顿时一哄而散。
就连沈光也有些奇怪,这群唐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啊。他并不知道,河间的守军,大多是夏国的士兵,河间太守王琮被杀,河间城虽然被迫投降李世民,但民心却没有真正归附。追根究源,在于李世民杀掉了王琮之后,为了震慑河间,他将王琮的人头吊在了城头上。
王琮自从大业七年就在河间就任太守,他为人清廉,爱护百姓,深受河间百姓的拥戴,他的死,让百姓愤愤。
在李世民势大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了投降,但当沈光带着隋军杀入,不少士兵听说是隋军,立刻选择了投降。
少部分的唐军想要顽抗,但史大奈仍然在睡梦中,对这一切并不知晓,唐军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等到史大奈知道隋人入侵,他还没有来得及想出的对策,沈光已经带兵将河间府衙包围,随后,天色未亮之际,杨侑率领大军赶到,在隋军强大的压力面前,只余下数百人的史大奈无奈地选择了自杀。他的家人都在长安,若是投降,必然会波及妻儿。自杀而死,至少能保住他们一世的富贵。
杨侑进入城中,见到了堆积如山的粮食,不由冷笑了一声。为了便于攻打乐寿,离乐寿最近的河间成为了唐军的后勤基地。而河间四周大多是大唐的势力范围,所以李世民对河间的防守显得相对空虚。大批的粮食落入杨侑之手,在补充了粮食的同时,李世民必然会缺乏粮食!
杨侑留下五千士兵镇守河间,同时贴出告示,安抚百姓,告诉河间百姓,大隋皇帝已经占领了河间,从今年起,河间百姓免税三年!
百姓们看着府衙贴出的告示,人人欢喜,至少大隋是宽容的,再说大伙本来就是大隋的百姓,效忠大隋,接受他们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
就在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杨侑已经率领大军继续南下。
第四十六章 最后的希望()
杨侑行军不过两里,就接到裴行俨快马传递回来的军情。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78%73%2e%63%63
一接到军情,杨侑的心也忍不住咯噔一声,心想李世民果然这样做了。
在知道李世民在子牙河建造堤坝之后,杨侑就猜到了一些,而在接到刘黑闼的汉东军被大水冲走之后,杨侑便猜到了李世民要使用的诡计。
杨侑希望的,是窦建德能多撑一天,只要多一天,唐军在久攻之后,必然身体困乏,隋军突然杀出,就能一举击败李世民,从而为河北一战,划下一个句号。可是,李世民利用河水将土地浸软,事先挖掘的地道顿时轰然倒塌,城墙受到影响,也出现多处坍塌,乐寿城的整个防御便出现了漏洞,唐军得以从容攻入城中。
这是昨日的消息,而此时天色就要亮了,经过一夜的奋战,乐寿城的情况是怎样的?
这一点,杨侑并不清楚,所以他只能传令下去,三军加快行进的速度。
乐寿城,经过一夜的鏖战,夏军的地盘逐渐变小,在天色微亮之际,窦建德只能望着夏王府方圆一里内的范围叹息。
城破,纵然夏国士兵死战,地盘仍在一点点的缩小。窦建德站在夏王府的一处楼阁上,眼中充满了绝望。
浑身浴血的阮君明跪在他的面前,用已经断了半截的横刀支撑着身子,口中言语显得非常嘶哑:“夏王,我不能守住城南要道,请夏王降罪。”
窦建德赏罚分明,不因为亲疏而有所不同,所以他在军中的威望极高。窦建德注视着多处带伤的养子,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忍。养子虽然有些愚笨,可是却非常孝顺,对于窦建德来说,这样的孩子让他更加心疼。
镇守南门的副将刘青山是刘雅侄儿,他在那场异变中活了下来,侥幸逃的一命。他突然半跪下,道:“夏王,是我没有守好南城,以至于让寻相、殷开山攻破城墙。阮将军已经带兵死战,为了救我,还深受重伤!此战之过,不在阮将军,而在于卑职!还请夏王降罪!”
窦建德叹息一声,道:“两位请起。如今乐寿城破,夏国岌岌可危,我等性命也在旦夕之间。此战是我大意了,竟然没有发现李世民在南城偷挖地道,这是我的过错。两位将军又何须自责呢?”
窦建德这一番话说出来,将责任统统揽在了身上,无论是阮君明还是刘青山,以及其他诸位将领,心中都感激非常,只是此时此刻,重重的危机像泰山一样,堵在众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