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撼唐-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侑也没有想到长孙无垢突然起身,两人又离得很近,这一下几乎是面对面了。杨侑只觉得鼻尖传来一阵馨香,而长孙无垢则感到了浓浓的男人气息。

    两人一时之间,保持着这个姿势,直到长孙无垢突然意识到不妥,她挣扎了一下,从杨侑的手掌中脱身而出,匆匆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只留下了伊人的背影。

    杨侑耸耸肩,转过头来,突然发现了长孙无忌一脸神秘莫测地笑意划过嘴角,再仔细看的时候,那抹笑意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杨侑咳嗽一声,老脸微微一红,道:“长孙兄,这个……”

    长孙无忌一副很理解的模样,他呵呵一笑,从案几上拿起了一份册子,递给了杨侑,道:“易公子,这是我一夜写出来的文章,还望易公子指点一番。”

    长孙无忌的话说的非常客气,即使他一向有着自傲的资本,可是经过几日的接触,他发现杨侑不仅谈吐优雅,见识更让他望尘莫及。因此他十分客气。

    杨侑拿起册子翻阅着,长孙无忌说的没有错,这份文章的确是刚刚写的,一些地方笔迹尚未凝固,杨侑仔细地看着,心头升起了一丝庆幸。长孙无忌的确是人才,昨日知道题目,只是一个晚上,就将一篇文章写就,除了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更要有一颗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的心。

    长孙无忌对群豪的土地、国力,以及士兵的作战能力等等方面,进行了一番论证。按照长孙无忌的说法,天下群雄之中,统一天下的只有两个势力,其中一个自然是大隋,而另一个则是李唐。

    李唐有他的优势,而大隋也有大隋的优势,总体来说,李唐占据了地利,关中、并州,都是山河四塞之地,均是易守难攻之地。而八百里秦川,汾河两岸,足以让李唐栽种足够的小麦,满足大唐的需要。

    而且,李唐占据了凉州,就有了足够的战马。而且幽州也落入了李唐之手,上谷郡的铁骑也是赫赫有名。再度从地理上来看,占据了幽州的李唐,有了大量的骑兵,势必对河北的窦建德造成极大的威胁。

    缺乏战马而且没有地利的窦建德,在一马平川的河北,很难和李唐的骑兵对抗,李唐统一河北,恐怕是十拿九稳的了。当然了,在渔阳的另一个人也不容忽视,或许,他会改变整个河北的局势呢?

    但无论刘黑闼那厮如何不容忽视,在长孙无忌看来,他只能对河北的统一造成延缓,最终李唐一定会统一河北。

    杨侑皱了皱眉头,他知道李唐在河北有着非常的大的优势,所以,杨侑便没有杀李元吉,想要借着此人,削弱李唐的进展。但是,事情会朝哪方面发展,杨侑还不敢十分肯定。毕竟如今的历史,已经和历史上的大大不同了。

    李唐的优势在于地利,那么大隋呢?长孙无忌认为大隋的优势在于人和。也就是所谓的“德”。大隋统治天下四十年了,隋文帝时期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百姓们至今仍然回忆着开皇年间的强大。

    而先帝之时,虽然后期犯了一些错误,但总体来说,在大业七年之前,大隋的国力和威望都已经达到了顶点。那时候的大隋,夺取了吐谷浑,设置了河西四郡。随后更是夺取了伊吾,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

    四方蛮夷纷纷来贺,强大的突厥人也选择了臣服。

    在长孙无忌看来,虽然随后大隋的威望逐渐下降,但往昔的种种辉煌,仍然扎根于百姓和四方蛮夷的心中,只要当今陛下励精图治,在战略方向上不犯错,大隋的中兴,早晚来临。

    而且,大隋天下不过二十来岁,非常年轻,相反,李唐的皇帝李渊已经五十多岁,精力和冲劲、智力都已经不如往昔,出现了下滑。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断正确,长孙无忌还用刘文静之死作为例子。

    天下未定,擅自杀死元从功臣,这不是老糊涂是什么?

    说句不客气的话,李渊五十多岁了,活不了几天了,而他一旦死了,太子李建成必然继位,可是,太子李建成是官方的代言人,而秦王李世民才是军方的代言人。

    李建成继位,李世民肯定不爽不服,说不定会内耗,而被捉住的齐王李元吉也不是一个善人,李唐一定会陷入“三人转”中。

    这个时候,占据了人和的大隋,便是得到天时的时候了。有了天时、人和,李唐一定被灭。当然,大隋要统一天下,至少要打三次硬仗,一次可能在河北,另一次则在洛阳,最后一次,则是在关中。

    这三次战役非常重要,大隋只有全胜,才能统一天下,不然,统一天下的脚步就会延迟。

    杨侑眯着眼睛看着,在他的心中,也是如此认为,长孙无忌的话和他暗合,因此,杨侑对长孙无忌的这份文章十分满意。他不由露出了笑容。长孙无忌紧张地看着杨侑,不断地舔着嘴唇,连茶水都顾不上喝上一口。

    杨侑看了半响,揉了揉额头,这一次赚大了。将文章收了起来,杨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在长孙无忌焦急地目光中,终于缓缓开口。

    “这一篇文章写得不错,长孙兄果然大才,我想给了窦尚书看了之后,一定会对长孙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杨侑敲打着案几,缓缓说着。

    长孙无忌不由点头,道:“易公子,你看窦尚书能给我什么官职?”

    杨侑略略沉吟,道:“其实无论什么官职都无所谓,如今大隋百废待兴,只要长孙兄用心做事,一定会得到提拔。”

    长孙无忌略微迟疑,觉得杨侑的话不可能。先秦,是世袭制,有着浓浓的官僚气息。随后,从汉代开始,逐渐有了察举、举荐等方式,后来曹魏使用了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汉代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

    可是,九品中正制仍然有他的局限,在当时看来不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腐化。大隋开始进行科举,可是由于读书费用的昂贵,大量的书籍掌握在世家的手中,一般百姓得不到学习锻炼,无论是见识还是学识都比世家子弟差很多。

    开皇年间曾经举行过科举,可是由于参与科举的人员不足,只得放弃,随后隋文帝停办了州县学,一般百姓学习文化的可能性更低了。先帝虽然恢复了州县学,但还是有着不足,而且大业末年天下大乱,使得科举有名无实。

    长孙无忌想着,但他并不知道,杨侑比他想的更为深远,就算是历史上的大唐,仍然是科举、察举、举荐、世袭并存,诸多方式为大唐提供了人才。直到黄巢之乱,世家受到打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延续了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更是混乱不堪,将世家的最后一丝元气给消磨殆尽了。

    所以直到宋朝,比较完善而且公平的科举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因此,宋朝文人辈出。

    看到长孙无忌对自己的话不以为然,杨侑笑了,他十分郑重地告诉长孙无忌:“长孙兄,告诉你一件事情,就在两三年内,大隋就会举行一场科举。”

    “这一次的科举覆盖范围很大,凡是七品以下的官员都可以参加考试,当然其中包括平民,只要是大隋的臣民,都可以参加考试!然后按照才能,择优录取!”杨侑淡淡的说着,而长孙无忌却是身子一震,不可思议地看着杨侑,好大的手笔!

第576章 初步构思() 
长孙无忌的神情不仅是吃惊,而且是震惊,他知道如今大隋已经恢复了停办的州县学,这样就使得教育上的垄断必将逐渐被打破,一旦教育进入平常百姓家,而大隋又实施了科举的话,必然会对整个朝廷造成极大的影响。

    首先影响最大的,便是那些世家大族,比如说,当年韦云起以明经入仕,但实际上,他却是出身于杜陵,代表着世家的利益。换句话说,以前就算大隋实施了科举,因为世家掌握了教育,即使实施了科举,参加考试的,都是世家子弟,进入朝廷当官的,还是世家子弟。而如果大隋对百姓实施科举,意义就不同了。

    长孙无忌在震惊的同时,也对杨侑的身份产生了一丝怀疑。毕竟这样的大事,肯定只有朝廷重臣才知道呀,更何况,这是在两三年内的事情。

    长孙无忌想了一想,试探道:“易公子,这个消息,属实?”

    杨侑颔首,道:“当然属实。”

    “可是,我还有一些担心。”长孙无忌说道,忽然苦笑一声,道:“若是这样,世家的利益必然会受到损害,若是贸然实施,恐怕对江山社稷不利呀。”

    杨侑摸着下巴笑了,他将事情说出来,就是为了考验长孙无忌能不能想通这其中的关系,如果想通,他会不会说?如今看来,长孙无忌不仅考虑到了,而且还说了,基本可以确定他是要投靠大隋了。

    杨侑微微沉吟,道:“此事毕竟关系重大,我想,或许朝廷会有应对之策吧,毕竟还有两年的时间。”

    “希望如此。”长孙无忌既然已经决定投靠大隋,那么自然希望大隋能够统一天下。

    就在两人谈着的时候,长孙无垢正在房间里坐立不安,刚才的一幕幕,仍然在脑海里回荡着。长孙氏是北魏皇室后裔,是传承了百年的大族,在长孙无垢的身上,有着高贵典雅的一面。

    除了丈夫,她没有和任何男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一想到易公子搂着她的腰身的时候,她的脸就忍不住红了。可是,易公子翩翩佳公子,在他身边自然不缺乏女子,怎么会看上一个嫁过人的女子呢?

    赌坊内,杨文乾正在喝着茶水,表面上他看起来十分悠闲,可是心中却十分紧张。他知道,在暗处,必定有不少的锦衣卫在盯梢着赌坊的一举一动。

    杨文乾非常明白,他要能逃得一命,便只有配合杨侑,让他达成自己的目标。所以他只能按照杨侑的吩咐去做。

    喝了几口茶水之后,杨文乾将目光定格在案几上的宗卷之上,在这份宗卷里,记载着一些名字,这些名字,有的是贩夫走卒,有的是小吏,有的居然是朝廷重臣。

    这份名单,是唐风需要发展的人选,根据周黑子的说法,这些人对大隋的制度非常不满,有很大的可能争取到大唐这边。杨文乾一边翻阅,一边忽然冷冷地笑了。

    他轻轻合拢了宗卷,闭目思考了半响,终于站起身来,朝着屋外走去。杨文乾刚刚走出去,周黑子的身影从暗处如同幽灵一样飘了出来,他冷冷地看着杨文乾离去的背影,眼中有些不满。

    周黑子觉得杨文乾的行动太过于诡异了,他迈步走要走出去,王二狗来了,低声道:“大哥,袁公子又来了。”

    周黑子冷哼一声,他知道袁公子前来,是为了什么事情,而他也准备动手,可是杨文乾的突然来到,让他不得不暂停计划。

    “你去告诉他,我不……”周黑子的话还没有说完,渊净土突然出现在周黑子的面前,吓了周黑子一跳,他有些不明白渊净土是怎么进来的?

    “周兄,那人就在屋子里,怎么还不动手呀。”渊净土显得十分焦急。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周黑子毕竟还要一些脸,当即笑道:“袁公子,我这不是在调集人选吗?袁公子稍安勿躁,两日之内,我一定找齐兄弟们,漂漂亮亮地办好此事。”

    渊净土颔首,道:“周兄,辛苦了!”

    杨侑回到了皇宫,迅速召见了吏部尚书窦に镂藜傻奈恼履酶辑翻阅。

    窦壑写牌婀值纳裆幻靼妆菹氯ツ抢锱苏饷匆黄恼拢坎还背に镂藜赡且槐屎米殖鱿衷隈辑的眼中的时候,他就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杨侑坐在一旁,微笑着端起了茶水,一边喝着,一边静静等待着窦幕馗础�

    窦吹暮茏邢福唤鼋鍪且蛭に镂藜傻奈牟桑惨蛭に镂藜傻木俾鄣悖绕涫撬衔笏逵氪筇浦战晌钣辛φ攵蕴煜碌氖屏Φ氖焙颍辑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当窦吹匠に镂藜商岢鏊秸缘慕沟阍诠刂小⒙逖簟⒑颖钡氖焙颍辑忍不住击节赞叹起来。古往今来,能够统一天下的势力,必定占据关中、河北二者之一,前者以大秦和汉高祖为代表,后者以光武帝刘秀为代表。

    南方的势力根本无法和北方抗衡,就算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大帝,在他最为鼎盛的时候,也不过收复了关中和山东而已,距离统一天下,还有半步之遥,可正是这半步之遥,让南方统一北方的大业,成为了泡影。

    长孙无忌精辟的论断,独到的见解,大量详实的例子,证明此人不仅学富五车,更有着自己敏锐的目光。

    窦窗眨鞠⒁簧溃骸氨菹拢说热瞬藕未ρ暗茫俊�

    杨侑微微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